我的皇帝堂妹 第66章

作者:星辉映川 标签: BG同人

  李贤和武婧儿不甚熟悉,两人只说些寒暄的话语。李贤又问了武婧儿在泉州的情况,武婧儿据实斟酌回答。

  李贤走后,武婧儿的身子一下子放松了,叹道:“不愧是太子。”整个人犹如夏日早晨的太阳,刺眼夺目,蓄势待发。

  这和武婧儿接触过的李治、李弘、李显以及李旭轮完全不一样的性格,锐气逼人。

  云川从内室走出来,望着李贤离去的方向,面色凝重道:“想必天皇对太子很满意吧。”

  武婧儿眉头一挑,绕着他笑道:“怎么,有想法?”

  云川摊手道:“怎么会?”说着他凑在武婧儿的耳边低声道:“有想法也不是对这个。”

  天后的几个孩子中,云川更乐意李显上位。李显与公主府的关系最为亲近。

  武婧儿郑重地看着他的眼睛,提醒道:“别做多余的事情。”

  云川点头道:“我知道。咱们现在已经是富贵至极,何苦来蹚浑水?”现在公主府的各项产业日进斗金,已经赚下够几辈子花的钱财,根本不需要去投机博得从龙之功。

  天后的三个孩子两个都来公主府了,李旭轮也随大流过来探望武婧儿。

  许是武承嗣兄弟捕捉到什么错误的风声。两人在李贤走后就带着厚礼过来,武承嗣和武三思二人现在春风得意,身居高位,说起话来底气十足,但对武婧儿还算得上十分尊重。

  武婧儿这几天家里都不得清静,不断有人过来拜访。甚至有人听说泉州富庶,要通过她走官呢。

  对于此事,武婧儿敬谢不敏。她的泉州市舶司监察严格,处理贪污索贿力度很重,丝毫不顾忌犯罪之人的背景。

  这些人找来分明是将市舶司看作一块肥肉,分几杯羹。但实际上,若犯了事儿,武婧儿丝毫不手软,到时候那就是结仇了。

  武婧儿决定赶紧走,要不然自己在长安呆的时间长了,说不定就陷入泥潭,想走就难了。

  不过走之前,武婧儿要带走一个人。

  宫殿之内一片寂静,唯有外面的蝉鸣声。

  武婧儿自从说出她要带走杨妙音后,就见武媚娘变了脸色,她惴惴不安地等待武媚娘的答复。

  “你带她走做什么?”武媚娘十分不解道。

  武婧儿道:“就是……就是……做个帮手,她的才能不输于一般男子,留在洛阳也是浪费。况且弘儿还没去过南方,就借杨妙音的眼睛让他看看他阿耶阿娘治下的大好河山。”

  武媚娘扶着额头道:“她是弘儿的太子妃……唉……看在弘儿的份上,如果她也答应,我没问题。”

  武婧儿大喜道:“谢谢天后。”

  武媚娘冷笑一声道:“谢什么谢,你怎么把人带去的,怎么把人带回来。算了,随她吧,留下又如何?弘儿有我们做父母的记着就行了。弘儿说过要送杨妙音归家的话,她想怎么样就随她吧。”

  “但是……”武媚娘柳眉一竖,对武婧儿说道:“杨妙音要为弘儿服够三年孝期。”

  武婧儿点头道:“她与太子伉俪情深,想必她自己也是心甘情愿。”

  武媚娘用手敲击桌子道:“等弘儿百日后,你们再走。”

  武婧儿听了,道:“好。不过最近公主府有些热闹,我准备去东都郊外的庄子上。好久没回那里了。”

  武媚娘摆手道:“去吧,这繁华的东都是留不下你的。”

  武婧儿笑嘻嘻道:“我素日喜静,不耐烦人情往来。不过东都有娘娘,我就像那绑了线的风筝,天后招招手,我就飞着会回来了。”

  武媚娘听了嘴角一弯,下台抬起,神色颇有些得意道:“那你可不能在外面心飞野了。”

  武婧儿朝武媚娘抛了个媚眼,看得武媚娘一激灵,道:“眼抽筋了?”

  武婧儿不可置信道:“这不是暗送秋波了吗?我家那位亲自证明,绝对有效。”

  武媚娘脸上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亲自演示了千娇百媚柔情似水的媚眼。

  武婧儿捂着胸口,差点倾倒到地上,喃喃道:“天皇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世界,才娶到天后你这样的千年难得的……神女,嗯,神女。”

  岁月对武媚娘的容貌格外爱怜,时间更给她增添了许多旁人难及的风韵。

  “我上辈子什么时候拯救了世界?”李治从内室走出来,笑问道。他睡醒后听到外面有说话声,猛然听到这句有趣的话就忍不住出来了。

第55章 . 我的天后堂妹 改名武徽音×泉州市舶司……

  武婧儿站起来一面行礼一面笑道:“那陛下你说说古往今来有哪个女子能及得上天后?这样的独一份不是神女是什么?”

  李治听了, 低头沉思,西施王昭君之流有媚娘之容却无媚娘之才,文姬谢道韫等人有媚娘之才却无媚娘之智, 吕后宣太后之类有媚娘之智却无媚娘之德,嫫母钟无艳之属有媚娘之德却无媚娘之容。

  “媚娘确实是千古未有之人。”李治总结道。

  武媚娘听了,努力压住上扬的嘴角, 佯装不在意道:“胡闹。”说完, 她看向武婧儿,道:“事情说完了,怎么还不走?”

  武婧儿诧异地用手指指着自己, 道:“我?哼, 走就走。”

  说完, 武婧儿一边行礼告退, 一边道:“我还会回来的。”

  李治看着武婧儿远去,笑道:“你怎么把三姨惹毛了。”

  “她说话口无遮拦, 不让她走难道还要留她吃饭不成?”武媚娘道。

  李治闻言笑起来,摇着头叹道:“你呀……”

  武婧儿回到府邸, 派人将消息告知杨妙音。自己则收拾东西, 次日一早, 和云川一起去了郊外的庄子。

  这是一个大农庄,也是一个大手工作坊, 还未靠近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花香,周围是一片玫瑰花田,花已经被采走, 只剩下葱郁的枝叶。

  武婧儿虽然已经将这个农庄给了秦梦年和苏月莲夫妇,不过她还是可以过来住呢。

  这次过来一看,武婧儿发现村庄变了模样, 原先的茅草小屋变成了青砖瓦房。来时夕阳西下,天空的云彩如同锦缎一样绚丽,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

  云川扶着武婧儿下马车,一行进了院子,就看见管事一溜烟小跑过来迎接。

  “老奴拜见公主殿下。”管事道。

  武婧儿笑着让人起来,直道她是过来避暑的。这管事是苏月莲的陪嫁,据说是上过战场,打仗不如苏大勇猛,但做事机灵。

  武婧儿当年将这个庄子给苏月莲,就调走了原来的管事,于是苏月莲派了此人过来管理。

  “你去忙,我就住些日子,平日里不打扰你们工作。”武婧儿笑道。

  管事满脸堆笑:“平日里我们求公主来还不能呢。公主若是有兴致,就指点指点我们。”

  武婧儿摆手道:“你们最近开发的几样产品都不错,我就不献丑了。”

  “全赖公主之前的教导。”管事说着殷勤地将武婧儿迎到一处两进的院子内。这个庄子经过扩建,早年武婧儿住过的地方已经改成了作坊。

  于是管事又建了一处两进的院子,修得古朴大气,供主家过来居住。

  前院安排仆妇护卫住下,武婧儿和云川住进了后院。后院正房约莫五大间宽,青砖黑瓦,院落里种着两棵的梧桐树,门口摆了两盆桂花,一片质朴古雅的样子。

  正房都是大玻璃窗户,悬着秋香色薄纱窗帘,看不清里面的布置。武婧儿进去之后,发现东间做了书房,放了一架花草屏风与堂屋分开,西间是卧室。

  武婧儿在此歇下,果然清静了许多。

  李弘百日过后两三天,武婧儿动身去了东都,拜见武媚娘以及打招呼带走杨妙音。

  武媚娘想必已经恢复正常了,神色一如既往,听到这话就叫来了杨妙音。

  杨妙音穿着雪青色的衣裙,头上只插着一支白玉簪子,袅袅婷婷,愈发显得超逸了。

  “儿媳拜见天后。”杨妙音行礼道。

  “起来吧。”武媚娘的声音不辨喜怒:“永丰既然说了这事,想必你是答应的,你和永丰一起去吧。”

  杨妙音毕恭毕敬道:“儿媳多谢天后。”天后做事追求效率,熟知她脾性的杨妙音没有说些虚话,直接道谢。

  武媚娘转头看向武婧儿,道:“人我交给你了,照顾些她。”

  武婧儿打包票道:“交给我你放心。”

  “哼,放心?”武媚娘嘴角一扯道:“我真是不放心,你从我手里要走了多少聪明伶俐的小娘子,说着为我培养培养,结果呢,我这儿是只出不进。”

  “嘿嘿。”武婧儿装傻。

  武媚娘不理会武婧儿,看向杨妙音,她心中想起了去世的弘儿。也罢,离开也好,省得徒惹伤悲。

  “我之前认了你为侄女,以后你就叫武徽音了,跟着你姑母给她搭把手。”

  武媚娘终究对武婧儿说的让杨妙音做帮手的事情动心了。杨妙音能力才干不缺,又是自己人,不能白白浪费。

  像之前的库狄云珠和王迦陵都做的不错,现在她们都成了武媚娘的心腹。

  “多谢天后赐名。”杨妙音,不,以后就是武徽音了。

  武媚娘的眼睛仿佛盛满了金色的阳光,她对二人说道:“你们走吧。”

  “天后珍重。”武婧儿和武徽音辞别了武媚娘,前往泉州。

  一行人乘船沿着大运河南下。武徽音好奇地看着窗外,见船只络绎不绝,水面波纹荡漾,岸边杨柳青青,眺望远方,只见天地交界之处是一抹浓郁的绿,那是一丛丛高高的树木。

  武徽音的心情不由得舒畅起来,河面吹来凉凉的风。她就坐在窗前,盯着外面。

  太子会喜欢这样的景色吗?武徽音心中暗道,想必是喜欢的。

  李弘虽然嘴上不说,但武徽音看得出来他很羡慕弟弟李贤能畅快淋漓地打马球,他渴望健康的身体,渴望去更多的地方,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扣扣扣”敲门声响起。

  武徽音抬头,看见武婧儿停在门口,连忙请人进来,道:“姑母,快请进。”

  武婧儿进来笑道:“打扰你了。我来给你说下接下来的行程,咱们乘船坐到杭州,有两条路到泉州,一条是走陆路,一条是走海路。陆路安全但颠簸,海路平稳但有风浪,你喜欢走哪个?”

  武徽音想也不想立刻道:“既然去泉州,哪能不走海路?”

  武婧儿点头道:“我知道了。妙……徽音,你会说其他语言,比如突厥语、波斯语、吐蕃语或者大食语吗?”

  武徽音摇摇头道:“不会。”

  武婧儿解释道:“咱们泉州市舶司管事的人都要学些外语,以防被下面的人蒙蔽。我学了波斯语和突厥语,你要学什么语言?”

  武徽音想了想,道:“那我先学大食语,等学会了再学其他的。”

  武婧儿点头道:“跟随我来洛阳的通事中就有一个大食语说得不错的小娘子,我让她过来教你。”

  武徽音道谢:“让姑母费心了。”

  下午的时候就过来一个容长脸麦色皮肤的年轻妇人,她朝武徽音自我介绍:“武娘子,我叫刘珊娘,珊瑚的珊,这一路上我来教你大食语。”

  武徽音点头,心中对于这个年轻妇人会大食语十分好奇,刘珊娘见状说出自己的来历。

  原来她十岁时被大食人买去当奴婢,武婧儿见她可怜就给她赎身放为良民,聘在身边当通事,顺便教导别人大食语。

  刘珊娘轻描淡写地说了自己的来历,武徽音不用想也知道这份轻描淡写之下的沉重。异国他乡,为奴为婢,其中艰辛不为外人道也。

  刘珊娘教得仔细,武徽音学得认真,两人日常间的对话都是用大食语。武徽音果然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