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帝堂妹 第69章

作者:星辉映川 标签: BG同人

  李治闻言,畅快地笑起来,这就是他喜欢媚娘的原因。

  诚挚。热烈。野心。勇气。

  每一样都是他从灵魂里就渴求的至宝。

  每一样都让他欲罢不能。

  和李治开诚布公谈过之后,武媚娘对李贤的态度又变了变。

  她将李贤从闭门读书中拉了出来,开始将一些涉及到朝政方针的事情交给他去做,让他通过这些更深入地了解朝政。

  李贤欣喜若狂,之前的太子监国,水得很。重要紧急的公务都被送到天后天皇处处理,到他手里的只是些平常的事情,即使重要的事情又有老成持重的大臣处理,简直就是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

  然而事实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贤拿到的第一封奏章就是泉州水师要求增加编制请朝廷拨钱造船的事情。

  李贤看了一遍,这泉州水师本来就超了编制,现在又请求加编制,不合旧例。再加上,泉州现在是天后的地盘,李贤心中一动,草拟了反对的意见,第二天就交给了武媚娘。

  武媚娘诧异了一下,这泉州是她的自留地,贤儿应该不了解,怎么这么快就批完了。

  结果武媚娘翻开一看,都是些空洞无物的意见。

  其实这也不怪李贤,主要是何将军这部分奏章是水师增编计划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武媚娘、李治、刘仁轨、狄仁杰和何将军看到海运的获利后,心照不宣地开始扩建水师,维护海运利益。

  登州莱州二州的水师以要和熊津都督府的驻军调换为名进行扩建,泉州的水师以护送商船为名进行扩建。除了上面的地方,广州和交州的水师也在建设之中。

  但因着对于现在的大唐而言,边防比海防更重要更急切,大唐的重心都是放在边防之上。海防都是不知道从哪里扣一点钱慢慢扩建的。

  泉州自从建了市舶司,从一个满两万户的中州升到了上州,治下百姓超过四万户。狄仁杰现在官职没变,但品位却升到了从三品。由此也可见泉州的富庶,泉州府和市舶司自然能拿出钱扩建水师,这也是何将军上书的底气。

  武媚娘深吸一口气,将奏章还给李贤,道:“你可向乐城刘相咨询过意见?”

  负责海防筹建的是刘仁轨,他就是在白江口一战打得日本一蹶不振,自此对大唐心生膜拜的狠人,因功封了乐城郡公。

  李贤听了,接过奏章,脸上火辣辣的,羞惭不已。天后失望的神情更让李贤感到无地自容。

  他手足无措讷讷道:“没有。”

  武媚娘这时的表情已经恢复正常,平淡道:“你请教过刘相再来应答。”

  “是……阿娘。”李贤见阿娘没有顾及自己的面子,差点连阿娘都没叫出口。

  李贤在回来的路上不断回想五兄当太子时,阿耶阿娘是什么态度。回想完毕,李贤心态差点崩了。

  李治和武媚娘对李弘的态度在李贤看来简直就是和风细雨,从未落过五兄的面子。

  但是他们对自己呢?

  阿耶尚可,只是阿娘忒不讲人情了些。

  不管是上一次的流言事件,还是这一次的奏章,武媚娘处理事情的结果和行事都没有让李贤感受被尊重的感觉。

  其实,作为被忽略的孩子,李贤如此想也不为过。但他现在成了太子,地位不一样了,所担负的责任也不同了。

  当上太子只是他向皇位冲击的第一步。他是既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获得了太子宝座,不幸的是下有候选继承人,上有精明能干的父母,注定他向皇位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

  太子承乾就是他的前车之鉴。他比李承乾好一点的是,他的弟弟们目前没有表现对太子的位置感兴趣。

  武婧儿接到公主府家令传来的书信,看到里面隐晦地写着:市井之中传出了流俗之言,太子不自安,事涉韩国夫人。

  武婧儿恍然大悟,这就是李贤是韩国夫人之子流言的出处了。

  “什么鬼?这都能信?长安的人是不是脑子被狗吃了?”武婧儿诧异道。

  宫中检查严密,连她去皇宫都要搜身查看是否携带凶器,更不用说偷换孩子了。

  宫中谁怀孕几时怀孕等等,这些都要有记录。若李贤是韩国夫人的孩子,早被贺兰兄妹爆出了,还用得着贺兰敏月喝药调理身体以求子嗣吗?

  武徽音瞥了一眼,道:“这流言都传到宫外了。”

  武婧儿摊手,突然好奇问道:“若这事发生在弘儿身上,你们该如何办?”

  武徽音轻笑一声:“太子妃要为天后分忧,宫廷纷乱依照宫规处罚就是。太子与天后母慈子孝是天下母子的榜样,这等流言无需处理自会散去。”

  这则流言根本不需要在乎真相如何,而在于该如何稳固储位。

  即便流言是真的,也要坚信不疑这流言是假的。

  武徽音在心里补充道。

第57章 . 我的天后堂妹 少君×明崇俨

  武婧儿听完武徽音的解决办法, 心中感叹,这才是应对流言最好的办法。

  然而,这样聪颖过人的女子却止步在了太子妃, 令人唏嘘不已。

  若这样聪慧的人当了皇后, 该是什么样子。武婧儿心中想道, 肯定不是武媚娘那样的外向热烈, 也许她的风格更像和熹皇后吧。

  时也,运也, 命也。

  “你最近在做什么?”武婧儿收回思绪问道。武徽音这些日子早出晚归, 常常不见人影。

  武徽音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我在建祠庙呢。我用的是下班和休沐的时间门, 没耽误工作。”

  武婧儿听了最后一句不禁笑出声来, 道:“建庙啊……钱不够的话,你就去府上账房支。你是家中的一份子, 不要客气。”

  大唐权贵或者豪商经常建一些庙宇,或做祈福之用,或寄托哀思。大慈恩寺就是李治为纪念母亲长孙皇后所建, 荣国夫人也曾在少林寺营建弥勒佛塔。

  武婧儿以为武徽音说的建庙是和荣国夫人差不多呢。

  武徽音忙碌起来也好, 忙碌了就无暇思考其他,就能很快走出李弘逝去的悲伤。

  对于武徽音从账房上支了五千贯钱, 武婧儿没有在意,反而高兴武徽音将自己当成了家里人。

  过了几个月,武婧儿发现泉州府的核心地区, 那座施工的建筑终于盖好了。走进一看,竟然是一座规整的祠庙。

  “少君庙?”武婧儿看着牌匾念出声,问道:“这是什么神?”云川亦是不知。

  这座祠庙修得高大巍峨,壮丽非凡,上香拜祭之人络绎不绝。

  “进去看看。”武婧儿和云川两人走了进去。

  武婧儿将帷帽上的帽裙掀开, 看向大殿之内供奉的神像。

  神像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右手执剑,左手臂上擎着一只金翅黄金羽的鸟儿。金鸟的仪态神情看起来十分果决好斗,少年垂眸含笑,衣着华丽,气质高贵典雅。

  “迦楼罗?这个神像有点面熟。”武婧儿越看少年神像越觉得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

  云川问一旁道童打扮的少年道:“敢问这是哪家的神灵?”

  小少年扑闪着明亮的大眼睛,朗声道:“这是天君之子少君,他是商旅的保护神。少君神通广大,斩妖除魔,见少君则商途坦荡,一路平安。少君还能化为金翅鸟,昼夜飞翔不息,掠过大地、海洋、沙漠,聆听世人的祈祷,回应世人的愿望。”

  小少年说完,取出一张少君的彩色画像道:“郎君,你要请一张少君神像回去吗?少君能降妖除魔,保佑旅途平安。”

  云川接过来一张,画像采用的是彩色套印技术,线条流畅,配色精美,神态逼真,人物栩栩如生。

  武婧儿眉头微微拧起来,不确定道:“这个神像有点像弘儿。”

  云川没有见过太子李弘,就觉得这神像塑得很好看,身上有一股贵气,感叹不愧是天君之子。

  民间门百姓拜祭的神明很多,这少君怕也是其中一位。武婧儿觉得神像像太子李弘纯属巧合。

  武婧儿自己经常出海,于是随众人拜了一下,求个心安。

  出了祠庙,武婧儿回望一眼,心中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武婧儿和云川回到府邸,正碰见武徽音出门。两人打招呼说话时,武徽音的目光落在云川手中的画像上。

  “姑母去了少君庙啊。”

  武婧儿点头道:“这间门庙宇香火旺盛,说少君能降妖除魔保平安,我们就请了一张回来。赶明咱们远行可以带上。”

  武徽音闻言惊讶了下,随后掩唇笑起来道:“姑母,咱们不用这个,少君有灵,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武婧儿看看云川手中的画像,又看看武徽音,突然灵光一闪,不可置信道:“这……这是弘儿?”

  武徽音点点头,温柔地笑道:“就是他,姑母觉得像吗?他对我一片赤诚,我想回报他,但我现在所拥有的都是他留给我的。我这样做,还是姑母给了我灵感呢。”

  所以你就将李弘塑造成了神仙少君?

  武婧儿不理解,但大为震撼。

  武婧儿晕乎乎地走了,晚上她就此事给武媚娘打了报告。

  武媚娘接到后,眉头一挑,将信递给李治。李治接过低头一看,颇为心动,道:“媚娘,要不我册封一下?”

  李治对李弘的感情很深,看到武徽音这么做,想着以皇权将少君的神位固定下来,让百姓祭祀。

  自魏晋以来就传言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隋末就有李弘当天子一说。李治给儿子取名李弘,饱含他对儿子的期盼。

  武媚娘横了李治一眼,拒绝道:“不行,牵扯太多,恐为所累。徽音做事有分寸,随她去,咱们不用管。”

  李唐皇室虽认了老子当祖宗,但这不影响皇室之人的信仰,比如武媚娘受荣国夫人的影响,对佛教比较感兴趣。

  李治叹了口气,只得作罢,然后又高兴起来道:“弘儿在天之灵,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开心的。”

  武媚娘点头,赞道:“徽音是个有心的孩子。”

  两人正说话,就听见有人禀告正谏大夫来了。正谏大夫明崇俨是帝后一人新晋的宠臣,通神道,擅医术,又能进谏朝政得失。

  李治和武媚娘对他颇为看重,授予他出入宫廷的权利。

  “臣参见天皇天后。”明崇俨的年纪比秦梦年小了三四岁,两人的容貌不相上下,秦梦年更内敛些就像秋日的明月,明崇俨朝气蓬勃就如夏日的朝阳。

  李治和武媚娘天然对长得好看的人有好感,明崇俨又能为李治治病,因此一人对这位年轻的臣子十分喜爱。

  “起来吧。”武媚娘说道:“你过来给天皇把下脉,看天皇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如何了。”

  明崇俨闻言上前,天皇的身体这些日子都是他在调理。

  修长如玉的手搭在李治的腕上,过了一会儿,明崇俨道:“天皇身体已经好转,只需再吃几服药就可以了。”

  李治收回手腕,问道:“明卿,朕这病可有根治之法?”

  明崇俨回道:“天皇乃上天之子,承天应命降临人间门牧四方之民。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皇以清灵之体,降生在阴浊之地,清浊不融,故有此疾。臣才学浅薄,只能为天皇控住阴浊之气,不能消除,有负天皇所望。”

  李治听了,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还是有些失望。失望之余,李治对明崇俨所说的清浊一气,颇为感兴趣,道:“朕是清灵之体,那明卿看天后如何?”

  明崇俨仔细端详了武媚娘,道:“龙睛凤颈,贵人之极。天后是臣一生中见过面相最贵的人。”

  武媚娘听到这话,突然一愣,“龙睛凤颈,贵人之极”唤起了她小时的记忆。

  她为孩童之时,袁天罡路过武府应武士彟之邀给几个孩子相面,发现她的面相最贵,称若为女子,可为天下之主。

  武媚娘在困顿之时,常以此事激励自己,坚信天降大任于斯人,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至始至终从未有一刻放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