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帝堂妹 第72章

作者:星辉映川 标签: BG同人

  帝后二人对明崇俨的态度令李贤惊惧难安。这份不安碰到解语花似的赵道生,化为深刻绵长的情爱。

  太子李贤和赵道生之间的事情让经历过贞观朝废太子事件的人心惊胆战。

  朝堂之上,风雨欲来。

  泉州府也是一片哀戚,他们清廉正直能干的刺史大人要被调走了。

  何将军面带忧虑,举杯对狄仁杰说道:“也不知道下一任泉州刺史是什么样子。”

  在泉州,何将军和狄仁杰、武婧儿配合默契,人戮力同心共同发展泉州的对外贸易和水师。

  武婧儿笑道:“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狄刺史是高升中央,担任度支郎中,而非贬谪,我们二人当敬狄刺史一杯。”

  何将军听了,一拍额头,立马向狄仁杰道歉:“瞧我这张嘴,高升是好事,我自罚杯。”

  狄仁杰笑道:“无事,我与二位共事多年,猛然离开也不甚习惯。”

  武婧儿以茶代酒敬狄仁杰道:“以后市舶司的事情要狄刺史多关照了。”

  何将军闻言大笑道:“市舶使怕是记错了朝廷的官职,狄刺史去的是尚书省,而非殿中监。”

  狄仁杰和武婧儿相视一笑,一饮而尽杯中之物。

  “啊……你们是不是背着我交流了什么信息?”何将军一看见两人这表情,就知晓他们二人得到了或者猜到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狄仁杰伸手请武婧儿先说。武婧儿轻咳了一声,道:“朝廷可能将市舶司收归户部管辖。狄刺史此去任职,怕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市舶司的归属问题。”

  “嗷……”何将军抱着头哀嚎,道:“那我以后的粮草军饷岂不是要向户部要啊?”

  何将军这些年被泉州府衙和市舶司养刁了胃口,想扩建只需先问这两处有没有足够的钱,有钱了就上书朝廷打报告。报告下来,府衙和市舶司立马将钱物给到位,速度快,效率高,财物没有被盘剥。

  何将军第一次遇到这事时,差点感动地哭了。

  如今其中一人离去,市舶司又归难缠的户部,这叫何将军如何不伤心?

  正当何将军悲伤之际,武婧儿雪上加霜说道:“我这两年应该也会离开。”

  “啊!”何将军以头抢桌,直叫自己命苦,大呼道:“为什么呀?”

  武婧儿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解释道:“天后念我在外奔波多年,多次催促让我回京。只是市舶司事情繁多,我就言明天后推辞了两年。”

  何将军只觉得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小心翼翼问道:“那……那个,殿下你知道市舶司以后归谁管啊?”

  水师和市舶司相互配合,两个部门关系亲密而又复杂。何将军因此对继任者极为关注。

  屋内只有人,武婧儿没有遮遮掩掩,直接说道:“我选了武徽音作为继承者。”

  “她啊,可以!这个好!”何将军大赞。

  他和武徽音接触过,这小娘子是武婧儿一手教导,行事作风与武婧儿颇为相似。

  狄仁杰听到人选,眉头微皱,道:“我没有怀疑武娘子的才干,只是疑惑她能顺利当上市舶使吗?”

  市舶使是一个肥差,多少人跃跃欲试,只不过有武婧儿这尊受帝后二人宠信的大佛在,才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过来摘桃子。

  武婧儿神秘一笑,坚定道:“她能坐上市舶使的位置。”

  何将军不解,直接发问:“为什么?天后同意,天皇未必同意。”

  “天后前几年曾收了一个侄女,改为武姓,起名徽音。”武婧儿淡淡地解释道。

  狄仁杰脑海中一个晴天霹雳炸开,惊讶道:“是她!”

  “谁呀?是谁呀?”何将军一头雾水,急切问道。

  “孝敬皇帝的太……孝敬皇帝元妃杨氏。”狄仁杰很快回过神来解释道。

  何将军大惊,随后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孝敬皇帝元妃可是李唐皇室的儿媳,她既无亲生子女,也无养子女。

  自从来到市舶司后,武徽音刻意疏远了和母家的关系,一心跟着武婧儿做事。这样的人焉能令李治和武媚娘不喜?

第60章 . 我的天后堂妹 狄仁杰离任×明崇俨被杀……

  狄仁杰高升了, 从地方调入中央担任要职,即将离开泉州。但继任者是谁,现在仍然十分神秘。

  武婧儿这么消息灵通的人也没打探到消息, 内心忧虑不安,不断暗自揣测, 新任泉州刺史到底是谁?

  一个出乎武婧儿意料又在她意料之中的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泉州,走马上任泉州刺史。

  这人就是苏庆节。

  二十多年前,苏庆节是狄仁杰的上司。

  二十多年后, 苏庆节过来接替狄仁杰的官职。

  苏庆节出仕多年, 归来仍是刺史。但曾经的小县令已经调进中央担任要职。

  时光流逝,令人不胜唏嘘。

  苏庆节自幼见过老爹那样上天追着喂饭的猛人后,他躺平地接受了人与人是不同的。

  见到狄仁杰后, 苏庆节心态平和地和他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泉州能发展成今天这样繁华的大都市,耗费的不仅有武婧儿的心血, 还有狄仁杰的心血。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庙一坊一巷都让狄仁杰依依不舍,但他总要离开。

  在朝廷有意调走狄仁杰后, 他向天皇天后推荐了苏庆节担任泉州刺史。苏庆节才能平平, 品性正直, 仅可守成而已。

  狄仁杰如此做,与其说选择了苏庆节做泉州长官, 不如说把泉州的一切交给武婧儿总管。

  苏秦两家现在互为一体,武婧儿母子分别是苏秦两家军队和文职的领头人,母子两人当中又以武婧儿为首。

  狄仁杰离开的时候, 泉州城万人空巷都来码头相送,送行的人中有大唐百姓、波斯人、大食人、新罗人、天竺人、真腊人等等。

  他们舍不得让这位公正廉洁一心为民的长官离开。

  狄仁杰登上海船,挥手告别众人。泉州逐渐落在他的身后, 举目眺望唯有浓淡不一的蓝色。

  管家狄秋对泉州恋恋不舍,期待道:“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还能回来。”

  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来,狄仁杰站在甲板之上神情怅惘,良久道:“将来有一天会回来的。”

  狄秋念叨道:“郎君,你为什么要去长安啊?咱们泉州多好呀,好吃的、好玩、好看的数不胜数。郎君在泉州说一不二,与殿下和何将军交好。咱们去了长安,那就是两眼一抹黑,出了事都不知找谁。”

  “我听说啊,朝廷之上斗争得可激烈了,一天就贬一个去驩州。郎君你要是贬去驩州该怎么办啊?”想到未来,狄秋不由得担忧起来:“驩州话我好像忘得差不多了。”

  狄仁杰闻言,大声笑起来道:“你再学就是了。”

  “郎君……咱们说正经的,你别转移话题。”狄秋道。

  狄仁杰望着辽阔的大海,心情顿时畅快了不少。

  他半开玩笑似的说道:“我想在大唐打造更多的泉州城。”

  现在泉州城的人只要踏实能干就能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举个例子,一个女子光纺纱织布的收入,就能供应一家老小开支以及缴纳赋税。

  狄秋似懂非懂,但他知道自己郎君抱负大着呢,遂不再念叨。

  他对狄秋又解释道:“泉州市舶司收的税快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这么高的收入,朝廷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长干下去的。”

  狄秋不解道:“殿下是市舶使,但为什么走的是你呀?”

  狄仁杰一顿,伸手敲了下狄秋的额头,道:“不仅我要走,殿下也要走,只不过我早走了两三年而已。”

  狄秋点点头,嘿嘿一笑道:“郎君,你到长安是不是也在干市舶司的事情啊?”

  狄仁杰道:“泉州市舶司是大唐运营最好的市舶司,由泉州市舶司出来的人主导大唐市舶司改革最适合。不要再问为什么还是我,因为我也是市舶司的创建人之一。”

  “哦,对哦。”狄秋点点头。

  “其实啊,除了我,还有殿下也合适。殿下虽然巾帼不让须眉,但朝中大臣不会让女子担任高官要职。”

  狄仁杰叹息一声,在泉州他接触了很多女官,发现女官的才能并不比男人差。

  泉州港是国际性的贸易港口,往来的国家是有几十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里比长安城的开放程度还要高。

  狄仁杰在泉州当了几年刺史,思想也跟着开放起来。永丰公主这些良才美玉受制于性别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让狄仁杰心中感慨万千。

  狄仁杰走后,苏庆节接手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带领泉州大小官员以及海商代表前去九日山主持祈风祭典。

  苏庆节知道后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对此表示十分不解。泉州刺史重要的职责不是治理百姓吗?

  为什么不先去查看户籍账册,反而将一个祭典挪到前边?

  “启禀刺史,这是因为海上风高浪急,商船遇到的危险不仅多还高。众人在远航之前,都要祭拜神明,祈祷一路平安。这祈风祭典就是咱们泉州城的大事,要持续半个月。”

  说话的人是武婧儿派来帮苏庆节熟悉泉州事务的通事。

  苏庆节听了恍然大悟,对这通事说道:“你赶紧和我说说这祭典要怎么举行。”

  九日山上有个延福寺,南朝时天竺高僧拘那罗陀 曾在此翻译经文。这位高僧和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有着很深的渊源。

  泉州位于南北航线的中央,向北航行可达新罗、日本,向南可到东南亚、天竺、波斯等地,一年吹什么风都可以航行。

  春夏吹东南风,海船北上;秋季吹西北风,海船南下。泉州地方官员在夏、秋两季都要去九日山举行祈风祭典。

  这是官方的祭典,此外还有市舶司、民间以及各国商团的祭典。这些来自各国的商人有着不同的信仰。

  环境恶劣,造船技术落后,这时出海的人不仅需要开拓进取的勇气,还需要坚定的信仰带领他们渡过难关。

  市舶司拜祭的神明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庙位于一座渡口之上,海船还未到岸边就能看见红瓦白墙的海神娘娘庙。海神娘娘庙屋脊朝两端翘起,作飞翔之状,屋脊上还雕满了精致的花纹,香火旺盛。

  有些百姓为了祈祷出行平安,无论官民商举办的大型祭典都会参加,主打就是多拜神明,总会有一个能保佑自己。

  苏庆节在武婧儿的帮助下,逐渐熟悉了泉州的事务。他自知才学不如狄仁杰,于是遇事凡是有旧例的就按照旧例来,找不到旧例的就召来武婧儿几人一同商议。

  苏庆节如此做,泉州竟然运转良好,蒸蒸日上之势不减。

  武婧儿这几日十分高兴,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她的好朋友王迦陵就要来泉州啦!

  王迦陵担任司正一职,负责监察织造局。之前织造局的重心放在江南一带,王迦陵忙于公务,一直没有时间过来探望。武婧儿更是被泉州事务缠身,连休沐的时间都没有。

  两人虽然相距不远,但这些年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现在泉州港对外贸易繁荣,也刺激了泉州的纺织、制糖、酿酒和制瓷等产业的发展。

  如今泉州的织造局已经成为不逊于苏州织造局的庞然大物。王迦陵亲自巡察完泉州织造局后,“顺便”探望好朋友武婧儿。

  好友相见,两人激动不已,都快执手相看泪眼了。

  武婧儿攥着王迦陵的手,一边走一边感慨道:“你还是老样子,没怎么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