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离昧
但瑶光赌这些享受着女子隐秘付出的男人不会知道。
结果很显然,她赌对了。
=====
再说宾客们喜酒喝到一半,各家的小厮婢女们忽然进来,禀报各自的主人:外面下雪了,雨夹雪。
关注朝局的和有见识的都兴奋不已,大笑着说是好事。
不知民间疾苦的那些,更不会在意下不下雪有什么影响。他们只知道,下雪之后就有多了一种可以赏玩喝酒的景色。
一时之间,无论是官客还是堂客,都欢欣鼓舞。
但雪天路滑,许多人不知道今日会下雪,带的斗篷都不够厚。这时候再让人回去拿也不值当了,干脆就提前告辞了。
唯一愁苦的就是信王妃。
原本她和卢氏约好了,今夜去她家里收拾狐狸。谁知竟是下起了雪,路不好走了,人家还愿意去吗?
正在她踌躇之际,忽然听见卢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王妃,咱们也走吧。下了雪,只怕那些狐狸作弄人的法子更多了。”
“诶,老夫人请。”信王妃大喜过望,忙要去亲手搀扶卢氏。
但傅家婆媳岂会如此轻狂?
大周氏若无其事地走到她和卢氏中间,顺手扶住了信王妃,小周氏则扶住了自家婆婆。
妯娌二人相视一笑,大周氏道:“王妃,雪天路滑,让妾身搀着您吧。”
信王妃也反应了过来,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朗声道:“那就多谢大周夫人了。我的马车就在府外,厚颜请老夫人一同乘坐,还望老夫人别嫌弃才是。”
“怎么会呢?”卢氏也故意提高了声音,“我这小儿媳家里还有孩子,得先回去。等一切事了,还要再借王妃的马车回家呢。”
双方十分亲昵地一路走出去,原本已忘了这回事的贵妇们又想了起来。
不知道的那些心生好奇,自然抓住知道的询问。
关注这件事的人一下子就扩展了无数,众人无论是喜欢看热闹的,还是有心留意这方面的,都想着明日一早便去打探一番,看看这位卢老夫人是否有真本事。
至于信王妃会替卢氏作弊?
没人会相信。
第32章 寄予厚望信王妃派心腹去了招……
信王妃派心腹去了招待官客的院子,告诉信王与三位公子,叫他们自行离去,她这边要带一位贵客回去。
这场雪来得很急,急得让人措不及防。分明中午的时候还是大晴天,谁能想到晚上就下了雪?
正因毫无预料,信王府就只有女眷坐车,信王父子四人都是骑马来的。
原本信王父子还想着上女眷的马车里避避风雪,哪知王妃现派人来说,今天有贵客,马车没他们的份儿了。
“什么贵客,也配让本王避让?”信王拢着斗篷,皱着眉头十分不满。
报信的丫头叫小桃,正是信王妃身边的心腹之一。能被指派来报信,自然是个口齿伶俐的。
小桃袖着手,笑眯眯地解释:
“好叫王爷和三位公子得知,王妃可巧遇见了高人,对方一眼就看出她老人家妖气缠身。还不等王妃说呢,就算出咱们家是闹了狐狸。”
“胡说八道!”三公子徒青臣皱着眉头呵斥道,“哪里来的乡野村妇,竟敢舞到母妃面前来了?你们这些伺候的都是干什么吃的,什么人都敢往主子跟前带?”
世子徒尧臣诧异地看了弟弟一眼,挑了挑眉没说话。
二公子徒虎臣嗤笑了一声,不怀好意地问:“三弟这么肯定不是狐狸,莫不是知道什么内情?咱们都是一家人,知道什么都说出来呀,免得爹娘提心吊胆。”
“你……”徒青臣眼睛一瞪,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堪堪就要脱口而出的话,竟又被他生生咽了回去。
徒青臣从鼻孔里“哼”了一声,斜着眼看自家二哥,“二哥知道多少,我就知道多少。”
他们俩只差了一岁,打小就不对付,上个月还打过架。
眼见二弟满脸坏笑,还要拿话去激三弟,徒尧臣只觉得脑壳疼,皱眉叹气道:“好了好了,这还在别人家里呢,你们俩就给父王母妃留点脸吧。”
教训完了弟弟,他又转头去说叫亲爹,“父王,您也不管管他们。若真在这里闹起来了,您脸上难道好看吗?”
信王正抄着手在一旁看热闹呢,哪曾想一眨眼火就烧到自己身上了。他掩饰般地咳嗽了一声,板着脸装模作样地训斥道:“你大哥说的话你们俩听见没?不许在外面闹!”
“在家也不许闹。”徒尧臣赶紧补充,对这个不靠谱的爹都快绝望了。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但若叫徒尧臣来说,应该改成“爹不靠谱的孩子早当家”才更应景。
瞥了眼那些已经开始驻足看热闹的人,他也顾不上骑马回去要顶风冒雪了,催促道:“时候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外边下了雪,后厨那边必然已备好了热水姜汤。回去喝碗姜汤泡一泡,免得感染风寒。”
就算信王再怎么不情不愿,也知道大儿子安排得很是妥当,只得顺从了。
“行了,你回去跟王妃说,叫她好生招待贵客,我们爷儿几个自己回去。”
小桃行了个礼,便回去复命了。
信王妃安排卢氏和大周氏坐上了自己的马车,原本还想叫二儿媳陈思作陪呢,但一辆车若是坐四个人也未免太过拥挤,只好作罢了。
他们家既然娶了陈思做儿媳,自然会调查这个儿媳的背景,知晓陈家与傅家乃是世交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是他们有求于傅家婆媳,若有陈思在,就更容易拉近双方的关系,卢氏对他们家的事当然也会更加尽心。
不过,就算马车空间不足,不能把陈思叫过来同乘,也不耽误信王妃宋氏打着这个儿媳的名义进一步拉近关系。
至于小周氏,她还有个没满周岁的儿子要照看,就先坐着自家的马车回去了。
因着外戚这边的宴席是摆在外面的,想来结束的比王府这边更早。
信王府的马车上笼着火盆,车帘子是用两层兽皮制成的,又严实又保暖,人一进去就暖烘烘的。
在宋氏看不见的角度里,婆媳二人对视一眼:财力丰足,是个大客户!
“大客户”这种说法,还是他们从瑶光这里听来的,觉得比充满江湖气的“肥羊”好听多了,就一直被婆媳三人延用至今。
其实意思都一样。
“不知老夫人膝下有几位公子?”宋氏开始介入话题。
客户这么主动,卢氏自然顺水推舟,像每一个被问及子嗣的老太太一样,笑呵呵地说:“不比王妃有福,老身膝下只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倒是孙子辈还算繁盛,老大家有三子一女,老二家也有两子一女了。”
也有两个儿媳,却还未做过一次祖母的宋氏真实地羡慕了,“还是老夫人的福气好,妾身膝下三子,有两子已成了家,却连个孙子的影子都没有。唉~”
她长长叹了口气,忽然心中一动,有些急切地问:“老夫人既然精通紫薇斗数,可否帮忙算一算,我家长子与长媳是否冲撞了什么?他二人成婚已有五载,却半点音信都没有。”
虽然宗室子弟不能娶勋贵官宦之女,但圣人也不可能为了宗室子弟连年选秀。
因而,除非是像徒青臣这样,刚好赶上皇子们选妃,被天子顺手赐了婚的,都是各自寻找符合条件的女子婚嫁。
宗室里和徒尧臣差不多大的,或多或少都有孩子了,只他一个膝下空空,如何不让宋氏这个做母亲的着急?
往常他们只想着看大夫,今日也是天缘凑巧,碰上了卢氏这个高人,自然而然就往玄学方面想了。
送上门来的生意,自然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卢氏道:“这得见了本人,看了面相才能下论断。”
她又安抚宋氏,“不过王妃放心,也不一定就是冲撞了什么,或许是有大福缘也说不定。”
然后,她就顺嘴把王大郎夫妻因太岁送子,需要积德行善十二年的事说了。
宋氏听得十分宽慰,一边暗暗期待,一边双手合十直念佛:“阿弥陀佛——妾身也不求神仙送子,只求能抱上孙子就谢天谢地了。”
想到和自己同辈的几个王妃、国公夫人、侯夫人等,个个儿孙满堂,宋氏就止不住地妒忌,恨不得把人家的孩子抱过来养。
她又话锋一转,提起了陈思,“今年二儿媳也进门了,那姑娘不愧是圣人亲自挑中的,一看就是个身子骨健壮的,怕不是要赶在她大嫂前边去。”
卢氏凑趣道:“王妃子孙宫亮堂得很,只怕将来少奶奶们开怀了,孙子孙女成串地来,反叫您抱不过来了。”
“唉哟哟,借您吉言,借您吉言。”宋氏拍手笑道,“若真有那一天,妾身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她拍了拍卢氏的手,笑呵呵地说:“两位怕是还不知道吧?我那二儿媳姓陈,也是山东商阳县人士,论起来和你们家还是世交呢。”
对此卢氏和大周氏心知肚明,就在第一次入宫探望瑶光时,瑶光就告诉他们:陈大户的侄女陈思,被指给了信王的次子做正妻。
但顺着信王妃的话头,他们还得装作不知道。
卢氏脸上罕见地露出了迷茫之色,向大周氏投了个询问的眼神。大周氏也假做思索,忽然眼睛一亮,恍然道:“娘,你忘了?陈大户的侄女也被选入京城了。那姑娘仿佛叫做……陈思?”
最后一句,她问的是宋氏。
宋氏连连点头,笑道:“不错,不错。我们老二家的的确叫陈思,我当初还说这名字好呢,一听就是个沉稳人,是个能治住我们家那皮猴的。进门之后果然如此,我们家老二最近行事收敛了许多。”
卢氏恍然大悟,笑容里多了三分亲近,“不想与王妃还有这段缘分!”
宋氏一边庆幸自己不是那等爱拿捏儿媳的婆婆,一边把陈思从头到脚夸了一遍,表现出了十足的看重。
陈思只是旁支,婆媳二人虽然经常出入陈大户家,却根本就没见过她,更不知道她为人如何。
但他们相信瑶光,觉得陈思既然能得到瑶光的认可,至少人品上肯定是说得过去的。
因而,宋氏夸的时候,他们也跟着夸了几句,重点落在陈家的家教好上。
三人说笑间,马车停了下来。
车夫把马卸了下来牵到马厩里好生照料,门房处的小厮们合力,把主子们的马车推到了二门处。
至于主子跟前得脸的丫鬟婆子们,只好在大门口就下车,跟着走进去。
二门处已经有软轿等着了,世子妃刘氏和陈思先从自己的车上下来,一起到王妃的车架前请婆婆和贵客下车。
因着宋氏起了用陈思拉拢卢氏的心思,早早就着人告诉了她贵客是谁。
但表面镇定的陈思,心里却非常忐忑。
信
王妃到底不比圣人,只调查到她是陈家的女儿,陈家有个世交是傅家,傅家的女儿被指做了晋王妃,再多的就没有了。
因而,在宋氏看来,两家既然是世交,陈思和卢氏同为女眷,必然相熟。
但陈思自家人知自家事,在此之前,她唯一认识的傅家人,就是今天嫁给晋王的傅瑶光。
至于卢氏和大周氏,这两人的名声虽让她如雷贯耳,她却从未有幸拜见过。
婆婆明显对她寄予厚望,若是知道的真相……
想到临行之前,母亲给她恶补的那些婆婆刁难儿媳的例子,陈思只觉得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