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离昧
为了区分他们,二十五岁以下的小宫女,都被称一声“xx姑娘”;那些大龄宫女们,则是称“某姑”。
这个“某”,指的就是这宫女本家的姓氏。
瑶光的陪嫁人员里,除去一早来到身边的三位,还有六个宫女,四个太监。
那六个宫女里,只有两个是小宫女,剩下的四个,都是年过三十的大龄宫女。
瑶光一听就知道,刘姑是自己陪嫁的大龄宫女。
“姑姑赏她五两银子,叫她继续盯着何富。只要何富不往外卖正院的消息,就别管他。”
若何富真是为了瑶光去拉拢王喜,早晚都会来邀功的。
如果不是,瑶光也不会因为他给自己另外找靠山就为难他,但日后到了用人的时候,大概率就不会考虑他了。
人不能既要又要。
燕姑姑应了一声就下去了。
他们刚入王府,一切千头万绪。作为王妃身边最得力的助手,燕姑姑要忙的东西有很多。
除了赏赐刘姑之外,她还得带人去今日宴客的惜花舫上看着。王妃头一次宴客,可不能出差错。
不多时,红绒和另一个陪嫁丫鬟秋萍一起,提着食盒进来了。
瑶光早有交代,今日早膳就在外间用。正好外间有张圆桌子,也不必再挪动八仙桌了。
第50章 旧友相聚晋王是皇后养子……
晋王是皇后养子,又是最得太子看重的弟弟,内务府半点不敢怠慢。哪怕是寒冬腊月,每日也有新鲜蔬菜及时奉上。
不过,这时候玻璃不能量产,也没有做塑料薄膜的技术。所谓的新鲜蔬菜,其实就是长在屋子里,靠人工凡火控温,种出来的洞子菜。
这类蔬菜从发芽到长成都不见阳光,不但颜色不够鲜亮,个头也都小得可怜。
瑶光估计,同样一种蔬菜,洞子菜和顺着季节天然长成的相比,营养成分要差一大截。
不过补充维生素的话,倒是聊胜于无。
瑶光喝着专门让后厨做的蔬菜粥,随口问道:“昨日送过来的蔬菜,还有多少?”
红绒手肘往后,轻轻碰了低眉顺眼站在她身后的秋萍一下,示意她上前回话。
秋萍眼睛一亮,感激地看了她一眼,便上前一步,口齿伶俐地说:“先前奴婢和红绒姐姐去提早膳时,特意看了看。昨日共送过来豆角半筐、黄瓜十根、南瓜一对,鲜豌豆两斤,鲜蚕豆两斤、辣椒两斤、番茄十个。
除此之外,还有圆葱两筐,萝卜、白菜各一车,各类干菜若干。
今早王爷和王妃的膳食用了小半,剩余的足够王妃中午宴客与晚上的膳食所需了。”
瑶光赞赏地看了她一眼,又瞥了一眼红绒。见红绒笑眯眯的,脸上没有半点勉强之色,就知道她是有意提拔。
最初来到她身边的三个人,虽然燕姑姑的年纪最大,经的事也最多。但若论沉稳和有成算,还得是沉默寡言的红绒。
前脚她才说过,希望三个多培育些人手,后脚红绒就推荐上来一个。可见是早已暗中观察多时,确定可靠的。
既然如此,瑶光当然要鼓励一番。
因而,她笑着点了点头,赞道:“你这丫头很不错。叫什么名字?从前在哪里当差的?”
得王妃垂询,秋萍大喜过望,忙忍着激动说:“回王妃的话,奴婢秋萍,原本是尚服局里打杂的。自到了王妃身边,就一直跟在红绒姐姐身边,学些眉高眼低。”
一席话直接就把红绒给捧了出来,真是个混职场的好苗子。
看来,红绒能看中她,也有她自己积极的缘故。
果然不管什么时候,机会更多都会被会主动争取的人取走。
瑶光点了点头,对红绒道:“不错,是个伶俐的。你平日里要掌管我的首饰银钱,难免腾挪不开,就叫她给你打个下手吧。”
她并没有一上来就给人安排具体的职司,只是告诉红绒她觉得秋萍可用。
至于日后让秋萍干什么,那是红绒需要考虑的事。
相应的,若是秋萍差事上出了差错,红绒也是要付连带责任的。
秋萍一点就透,领了赏之后就再次站到了红绒身后,低眉顺眼的,并不因今日在主子面前出了头就浮躁起来。
她的表现,不但红绒在继续观察,燕姑姑和翠娥也都看在眼里。
红绒已经走在他们前头了,他们自然也要做个参考比对,再找好的来提拔。
用过早膳之后,瑶光就让昨天守夜的翠娥去休息,命燕姑姑和红绒等人准备待客。
大约巳时正,小太监刘吉来通报:“王妃,信王府的二奶奶已经到二门处了。洪典薄已经准备好了软轿,把客人送进来了。”
刘吉也是瑶光的陪嫁太监,因没人给他分派具体的职司,他就仗着自己略识几个字,主动到门房处帮着整理往来的书贴。
负责门房处的是王府典薄,正九品的官员,一共两名,在左右长史手下听命。
今日当值的就是洪典薄,也是他见刘吉老实肯干又有几分机灵劲儿,便给了他一个机会,叫他靠着通禀的机会,在王妃面前露个脸。
瑶光说知道了,把桌上的半碟桂花糖赏了他,就叫他下去了。
此时她已经换好了见客的衣裳,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就由燕姑姑和红绒扶着,站到廊下迎接陈思。
等陈思从软轿上下来,见瑶光竟然出门来迎她,顿时笑逐颜开,心里原有的那点忐忑烟消云散,觉得傅姐姐哪怕做了王妃,也还是那个傅姐姐,没因此和她生分。
她甩开丫鬟的手快步上前,笑眯眯地行礼:“妾身陈氏,给王妃娘娘请安。”
“行了,快起来吧。”瑶光好笑地把她扶了起来,嗔怪道,“做什么不好,偏学人作怪。咱们俩什么关系,还在乎那些俗礼。”
陈思笑道:“我知道傅姐姐必然是不在乎的,但世上多的是在乎的人。咱们先全了礼数再论私交,从一开始就把那些爱嚼舌头的人都嘴给堵上。”
因知道她有几分聪慧却不善决断,来之前宋氏和刘氏都特意叮嘱过,叫她在大面上一定不要缺了礼数。
对此,陈思牢牢记在心里。
当然,到了瑶光面前,她也不会傻乎乎的什么都说出来。以她的聪慧,只要有人给了大方向,把话说得好听是半点难度都没有的。
两人相携着一起进了正堂,瑶光带着她一起在上首就坐,陈思也没拒绝,只是笑道:“我就知道,傅姐姐疼我。”
秋萍上了茶来,给瑶光的是六安茶,给陈思的是碧螺春。
碧螺春是陈思从前在家时爱喝的,陈思不必闻,只看汤色就认了出来,心中更加感动。
她又不比瑶光全家都来了京城,虽说婆母和嫂子都挺和善,但到底孤零。
此时见同乡世交瑶光还记着她爱喝的茶,离家以来积攒的委屈一时都涌了上来,眼眶微微泛红。
好在她礼数学得不错,硬生生把泪意忍了下去,动容道:“整个京城,也就姐姐还记挂着我的喜好了。”
瑶光笑道:“怎么,偌大一个信王府,还能少了你的茶喝?”
“那自然是少不了的,长嫂管家一向严谨。”陈思摇了摇头,“但份例是份例,心意是心意,到底不一样。”
见她是真心和自己亲近,瑶光便问得深入了些:“信王妃我是见过的,看着就和善。你那长嫂刘夫人,也是京城有名的贤惠人,想来在吃穿用度上,谁都不会亏了你。我只问你,那徒二郎待你可还体贴?”
此时跟着陈思来的丫鬟婆子都在地上站着,瑶光当众问出来,关心陈思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人向信王府传达一个信号:你们二奶奶娘家虽然离得远,但在京城也是有靠山的。
那些丫鬟婆子们具都低着头没说话,但瑶光相信,能派出来跟着陈思出门的,没有一个是棒槌。
陈思自然明白她的用意,心中更加安定,有些羞涩地说:“二郎待我还好,我们屋子里的事,都是我做主的。”
虽然他们二房总共也没多少权力,但徒虎臣的态度摆在那里,底下人自然更尊重她这个二奶奶。
两人又说了些场面话,秋萍进来禀报,说是惜花舫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瑶光便道:“走吧,天气这么冷,正好吃锅子。咱们到惜花舫上去,边吃边赏湖上雪景。”
所谓的舫,其实就是建造在水面上的,离岸不远的一种船型的建筑,多做水上观景时用。
晋王府这个之所以叫惜花舫,就是因为建造此舫的人工湖联通着水渠。惜花舫坐落的地方,正是水渠在湖中的出口。
岸边又种植了许多海棠花,湖上也有莲花亭亭。每到秋深花残之时,飘零的花瓣顺水而下,站在舫上往水面看,观者不免升起惜花之情。
虽说如今冰天雪地的,既无水波荡漾,又无落花飘零。但湖面上洁白一片,瑶光又特意吩咐人撒了些糙米,引来无数鸟雀徘徊,竟为隆冬增添了一道奇景。
两人坐在舫中,三面都挂上了草帘、围上了帐幔,只有对着湖的那一面大开。
四角都拢着炭盆,吃的又是锅子,人坐在里面半点感觉不到寒意,边吃边看边聊,再没比这更惬意的事了。
原本陈思觉得,以自己的家世,能嫁给王府次子已经是大造化了。今日见识了瑶光的生活,她又觉得自己的福气还是不够。
如若不然,也像瑶光一样嫁给皇子,立刻就能自己当家做主,强过在婆婆和长嫂手底下讨生活。
不过她转念又一想,以她本身的性格,真要做当家主母多半做不好。就像现在这样,万事都有婆母把关,还有长嫂关照,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
如此看来,她的福气并不比任何人小。
主子们在这里吃喝说笑,秋萍顺势就带着信王府的奴仆们,另找地方吃酒去了。
借口都是现成的:你们头一回登门,王妃赏了酒席。
王妃的面子,谁敢不给?
如今跟在陈思身边的,就只剩下贴身照顾她的一个丫鬟了。
陈思能把这丫鬟留下来,自然是因为已经把这丫鬟收拢住了。
彻底没了外人之后,陈思忽然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荷包放到瑶光面前,在她疑惑的目光下解释道:“前几天老家送节礼到人来了,这是叔父献给傅姐姐的。”
瑶光把荷包打开看了看,里面轻飘飘的只有一张纸。
她眼皮子一跳,忙推了回去:“无功不受禄,我不能收。”
送礼的学问,古今相通。
很多时候,重量越轻,分量就越重。
虽然没有仔细看,但想也知道,陈大户肯定不能给晋王妃送一张普通的纸。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送礼越重,求的事情就越大。
瑶光深知自己是没有任何权力的,她所有的一切都依附在和景阳尚不牢固的感情上。
贪图利益而折了情分,至少目前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第51章 宫中夜宴陈思又把荷包推……
陈思又把荷包推了回去,抢先道:“傅姐姐先别忙着拒绝,先听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