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87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

  当日圣人在围场驾崩,皇后第一时间便把消息送到了宫里,因病留宫的昭嫔那立刻拿着皇后的懿旨和太子的令牌,把整个皇宫都控制了起来。

  等圣驾回銮之后,皇宫的控制权自然回到了皇后手中。太子夫妻两个虽然还在东宫居住,先前的两位大总管戴权和张

  保,却都已乖乖称病,把位置让给了太子跟前的心腹章拱与何椽。

  何椽是大总管,专门负责乾清宫的大小事宜;章拱是副总,对各宫大小太监都有任免之权。

  因这些年太子的境遇起起伏伏,他们两个倒是齐心协力,将整个乾清宫把持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也别想轻易进出。

  圣人死在围场的消息,除皇后和甄妃之外,就只有昭嫔知晓。

  别的嫔妃虽然消息不够灵通,但足够聪明、足够敏锐的,自然能从宫中的风声鹤唳察觉到什么,都乖乖待在自己宫里,无诏不出。

  若说有哪个不甘寂寞的,就只有裕嫔了。

  裕嫔本就心高气傲,觉得自己这些年之所以宠爱稀少,是因为受了皇后和甄妃的联合打压。若不是有他们两个绊住手脚,圣人绝对不会如此冷落她。

  等到七皇子入朝,圣人格外加恩之后,她这种想法更是根深蒂固。

  圣人带着许多嫔妃和大臣去了太平行宫,才半个月就匆匆返回。回宫之后又谁也不见,皇宫里又各处戒严,裕嫔就意识到圣人必然出事了。

  别的嫔妃都乖乖待着不敢冒头,裕嫔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带着人赶到乾清宫,死活都要求见圣人。

  如今圣人是什么样子,乾清宫伺候的没有不知道的,自然不能让她进去。

  新任大总管何椽亲自出来阻拦,言语非常客气,态度却十分坚决。

  看见乾清宫的总管换成了他,裕嫔恍然大悟,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好哇!我就知道,圣人这些年对太子越发不耐烦,已经有了易储的意思。是太子和皇后,他们母子联合起来要谋害圣人,进而谋朝篡位!”

  何椽眼皮子直跳,对左右使了个颜色,立刻就有身强力壮的嬷嬷扑上来,堵住裕嫔的嘴压了下去。

  跟着裕嫔一起来的那些人,一个也没跑了,统统被何椽丢进了慎刑司。

  却不想,这一下竟审出一桩惊天秘事来,把皇后气得三尸神暴跳。

  “贱人!贱人!”

  皇后的情绪一向稳定,只要底下的嫔妃不主动挑衅,她一向不屑和他们计较。

  即便是从前频频针对的甄妃,也在甄妃失宠之后幡然醒悟,明白当年的事罪魁祸首全在圣人,甄妃不过是个圣人表现真情的工具。

  她连甄妃都不针对了,倒越发像是连台上的菩萨,对所有嫔妃都一视同仁。

  今日裕嫔能把她气得破口大骂,倒是让带着太子妃来请安的太子觉得惊奇。

  见过礼后,太子便问:“母后这是怎么了?要是哪个不长眼的惹了母后,您也不必动怒,直接处置了便是。”

  如今整个天下都是他们母子的,太子又哪里肯让自己的母亲再忍耐那些妾妃?

  却不想,皇后怔怔地看着他,猛然上前将他抱住,哭道:“我苦命的儿呀,你怎么这么命途多舛?”

  一旁的太子妃心惊肉跳,心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垂在身侧的手不住地摩挲,却并不敢催问皇后。

  等到皇后哭够了,夫妻二人亲自伺候着她盥洗了,太子妃才问:“母后何事如此伤怀?”

  皇后摆了摆手,示意伺候的人都出去,才把从裕嫔身边人口中审问出来的事说了。

  却原来,当年裕嫔嘲讽太子接连得女,皇后心里气不过,便暗中给七皇子绝了育。

  此事到底是被裕嫔知晓了,她大洒银钱,竟然买通了一个给太子试膳的太监,也给太子吃了绝育的药物。

  想到东宫这些年再没好消息传出,太子妃一口气上不来,直接晕了过去。

  他们夫妻膝下,算上庶出的,也只有四个女儿。日后这万里江山,该交付给何人呢?

  太子双手抖得厉害,面上却还端得住,亲自把太子妃扶到榻上,低着头在原地站了许久。

  好半天,他才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对皇后说:“母后,听说八弟妹又怀了一胎,说不定就是个男娃。”

  且不说景阳是皇后的养子,只说所有兄弟里,唯有景阳和他血脉最近。若是日后要过继,自然先考虑景阳的儿子。

  皇后道:“你还年轻呢,还是先让太医给你调理身子吧,说不定还有机会。”

  太子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说:“劳烦母后召看太子妃,儿臣还需到乾清宫去主持大局。”

  其实就是批折子和接见大臣,做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只等再过两三天,圣人顺利驾崩了,他也就能名正言顺了。

  “好,你去吧,太子妃这里有我。”皇后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如此,儿臣告退。”

  

第106章 生了一对姐妹花五日之后……

  五日之后,在围场堕马受伤的圣人不治身亡,群臣保着太子灵前即位,为嗣皇帝。

  嗣皇帝仁孝,为大行皇帝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又当众宣布为大行皇帝守孝三年,三年之内不食荤腥、不进后宫。

  天下人纷纷感叹新帝的圣德,这其中肯定不包括明月楼里的道士和清辉楼里的和尚。

  这些人涉嫌以丹药谋害大行皇帝,直接被皇太后下令处死了。

  先帝即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尊生母为皇太后,命人修慈宁宫,作为皇太后颐养天年的居所。皇太后的父亲加封一等承恩公。

  第二件事自然是册封后宫,太子妃文秧为皇后,其父加恩为三等承恩公。

  两个有产育的庶妃封了妃位,无产育的两个为嫔,其余侍妾皆为贵人。居嫔位以上的,父母亲人都被接到了京城,赏了虚职下去。

  大行皇帝的嫔妃除裕嫔之外,各升一级,都尊为太妃。其中皇考昭嫔得了太后恩典,连升两级,为贵太妃,位次还在甄贵太妃之前,实为皇太后之下第一人。

  册封完了后宫,加恩完了外戚,就轮到了新帝的兄弟。

  封晋郡王为亲王,六皇子、九皇子、十皇子都为郡王。自十一皇子往下,年纪都还小,便是要加恩也得等他们成婚之后。

  已成婚的皇子礼,唯有吴王被遗漏了。就想先帝所有的妃嫔,唯有裕太嫔一级未升。

  裕太嫔大闹乾清宫的事,朝中王公都有耳闻,知晓这对母子是恶了新帝和太后。于是众人都当做不知道,一致忽略了吴王母子。

  原本吴王还有些愤怒,进宫见了裕嫔一次,明白自己母亲做了什么之后,所有的愤怒都化作了恐惧。

  他满心颤抖地跪在了乾清宫前,求圣人网开一面,饶恕他的母亲。

  新帝登基,朝廷正是忙碌的时候,乾清宫人来人往,却仿佛没有一个人看见跪着的吴王,更别说在圣人面前替他说话了。

  直到圣人把一天的政务都处理完了,问了伺候的何椽,知道他还老实跪在那里,才一边喝茶,一边命人把他传进来。

  “臣弟参见圣人,圣人万寿无疆。”吴王一进门,就乖乖跪地行礼,比从前的任何一次都顺服。

  圣人含笑道:“七弟免礼吧。自家兄弟,不必计较那些繁文缛节。”

  “多谢圣人。”吴王拜谢过后才敢起身,还正色道,“臣弟知晓圣人友爱兄弟,但礼不可废。”

  因先帝对圣人的宠爱根深蒂固,就算最后那两年频频提拔吴王,也没来得及让吴王飘起来。

  若今日继位的不是圣人,而是其他任何一个兄弟,吴王都不会心服。可圣人作

  为太子名正言顺地上位,却让他提不起半点对抗的勇气。

  对于自己母亲做的糊涂事,吴王心惊之余也十分不解:母妃呀母妃,你究竟是哪来的底气?

  此时他还不知道裕太嫔还给圣人下了绝育药,若是知晓自己母亲还干了这么要命的事,他怕是连入宫请罪的勇气都没有。

  天子不育这种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圣人不会和吴王说,在储君之事解决之前,吴王也别想进宫去见裕太嫔了。

  若非是裕太嫔闹了这一出,圣人根本不屑为难吴王。见他两次服软,圣人也不再为难他,只是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七弟一向知礼。只是有些时候,太过知礼也不见得是好事。”

  吴王低着头,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冲圣人拱了拱手,笑道:“圣人说得是,臣弟着相了。”

  圣人又道:“裕太嫔因皇考驾崩,伤心太过,亟需静养。日后你们夫妻无事,就不要进宫打扰了。”

  听了这句,吴王一直提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半点磕绊都没打:“臣弟明白,母妃的身体,就拜托皇嫂多加照拂了。”

  裕太嫔大闹乾清宫,还说出那种大逆不道的话,若是圣人真的半点责罚都不降,吴王才要提心吊胆他是不是要找机会弄死自己。

  如今圣人明示他们母子不能相见,在这个讲究孝道的年代,已经是极重的责罚,吴王自然就放心了。

  先帝大行,诸位皇子需按制守孝二十七个月。但勋贵百官却只需百日之内不宴饮,不着鲜亮的衣裳即可。

  至于平民百姓,新帝灵前即位之后,就打着先帝的名号,免去了国丧对百姓的惊扰,让天下百姓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日子。

  等到瑶光肚子里的孩子足月之时,就从燕姑姑口中得知,荣国府的二房太太王氏,时隔多年再次有孕了。

  王夫人已有一子一女,长子贾珠,长女元春。肚子这一胎,不出意外就是神瑛侍者贾宝玉。

  得知红楼的男主角已经在娘胎里了,女主角也必然不远,瑶光精神振奋了一下,就觉得身下一热,羊水破了。

  “奶奶,娘,我要生了。”

  卢氏早就算出孙女肚子里这一胎不同寻常,是以等瑶光月份大了之后,她就不顾家人劝阻,执意跟着大周氏一起来了王府。

  听瑶光说要生了,卢氏十分镇定,让大周氏扶着她先在院子里走动走动。她则是带着人把早就准备好的产房又打扫了一遍,开窗通风换气,不带半点异味。

  卢氏自己就是经验丰富的稳婆,内务府准备的稳婆,不敢和卢氏相争,只跟在她身后听从吩咐。

  等一切都准备停当,大周氏已经看着瑶光吃了一碗鸡蛋汤面,确保她生产的时候有力气,才把女儿扶了进来。

  “瑶娘别怕,奶奶亲自给你接生。”卢氏自信满满地出言安抚。

  对于自家祖母的本事,瑶光自然是相信的。

  她对内务府派来的两个产婆说:“劳烦两位给家祖母打个下手,等我平安生产之后,必有重谢。”

  确定了不干活也有赏赐可拿,两个产婆心里那一丝不满立刻就消散了,欢欢喜喜地谢了恩,用心辅助卢氏。

  他们已经想清楚了:生产顺利他们有赏赐可拿,生产不顺却又不用背锅,何乐而不为呢?

  瑶光刚坐到产床上,周围忽然都安静了下来。

  她心头一惊,捂着肚子满脸警惕地四顾,却见包括卢氏和大周氏在内,所有人都被定在了原地。先前正说话的都张着嘴,正行礼的也都维持着行礼的姿势,正在笑的那笑容已粘在了脸上……

  瑶光深吸了一口气,正要出言询问是何人作怪,眼前灵光闪烁,显出两道身形来。

  看见其中一人,瑶光大喜过望,提着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来:“白姐姐,原来是你在玩笑,倒吓我一跳。”

  见她就要起身扑过来,慌得白秋练大步上前,一把扶住了她:“我的小祖宗,你如今可是要生的人了,还是消停些吧。”

  她扶着瑶光在产床上躺好,从袖口里掏出一个瓶子,倒出一丸碧绿丹药来,送到瑶光嘴边:“喏,你必然疼得厉害,快吃吧。”

  那丹药瑶光认得,正是头胎生产时吃过的止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