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口香
富宁安有不同意见:“然,噶尔藏是额驸,与公主同受理藩院管辖,阿尚书怎可一推了之。”
阿灵阿同意道:“如此,臣倒是有一旧例可循。”
康熙帝:“说来听听。”
阿灵阿:“昔日科尔沁部有一台吉在御前当差不勤谨,被皇上夺了差事,并勒令其无召不得入宫,臣请奏,请皇上下旨,申斥额驸噶尔藏与管理旗务有亏,派遣能吏入公主府,辅佐公主处理喀喇沁右旗旗务,至于织造局之内务,非理藩院所管辖,请简亲王再议。”
康熙帝点头,道:“就依爱卿所拟奏。另,封端静公主之子敏珠尔喇布坦一等塔布囊爵位,以示朕于喀喇沁右翼旗之恩宠。”
端静公主实未想到还能有此惊喜,忙携儿女跪地叩首谢恩。
康熙帝让荣宪公主将端静公主扶起来,对众位额驸和大臣们叹道:“朕之爱女,受大委屈了,朕心痛矣。”
众人忙附和:“公主大义。”
可不是吗,大义灭亲啊这是。
纳穆赛面色颓唐不已,而直到现在,噶尔藏都还没有出现。
额驸仓津心肝胆颤的,他来到十三阿哥胤祥面前,又是作揖又是恳求道:“舅兄,舅兄,救命啊,舅兄……”
他不要做个废人。噶尔藏那样,跟被夺爵有什么差别,他也就只剩一口气了,他要是立时就死了,敏珠尔喇布坦当即就能继承他的爵位。
人家现在就是一等塔布囊了。
一侧的德亨见他这样,好悬没笑出声来,这个仓津,可真有意思。
仓津和噶尔藏不一样,仓津是将族里的人叫来询问他们在织造局工作的近况,顺便考核一下他们“偷师”的进度,以及织造局内部是否有他需要注意的内部消息……
人家是有大志向的。
说实话,德亨真挺欣赏仓津这样的人的。
胤祥脸色铁青,十分不想理这个妹夫,但是,为了妹妹,还不得不理。
德亨见胤祥咬牙就要给这个妹夫两下,忙拉住他的胳膊,轻咳一声,引起仓津的注意,小声道:“额驸,现在皇上正在气头上,您还是不要出去吸引火力了。”
仓津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他也是真的不敢现在出去领罪就是了。
德亨道:“只要简王不提起额驸,额驸就等散了,再去求简王吧。”
仓津去看胤祥,胤祥黑着脸点头,仓津这才松了一口气,忙对德亨作揖道:“多谢,德公爷。”
德亨:“您认识我?”
仓津:“知道,大名鼎鼎,公主经常说起您。”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原本是如临大敌的,私下猜度公主是不是对这个德公爷有意思,现在见到真人,嗐,毛都没长齐呢,原是他想多了。
那边,康熙帝再问雅尔江阿道:“如此,你还坚持要将右翼旗换成中旗吗?”
雅尔江阿坚持道:“臣仍坚持之前所议,只是,端静公主之情着实可悯,臣特请命一等塔布囊敏珠尔喇布坦带族人入织造局,以全端静公主之大义。”
康熙帝满意点头:“就如简亲王所议,众位爱卿可有异议?”
众人都起身齐声回道:“吾等并无异议,臣等遵旨。”
这下,算是皆大欢喜了。
仓津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简王没提他,真是太好了。
喀喇沁中旗算是正式入驻织造局,然喀喇沁右翼旗也并没有被踢出织造局,只是由原先的额驸噶尔藏统领改为现在的一等塔布囊敏珠尔喇布坦统领。
之前在织造局做活并擅离职守的那些人肯定是要踢走的,需换成忠于端静公主和少主敏珠尔喇布坦的才行,但对整个喀喇沁右翼旗来说,还都是右翼旗的人,利益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唯一改变且有影响的,只有噶尔藏,或者还有纳穆赛。
但纳穆赛仍旧是感激的。
喀喇沁右翼旗的面子里子算是都保住了。
这就是娶公主的好处了,只要不谋反,一切都好说,但前提是,你得对人家公主好,要不然,人公主的脾气可是大的很。
不发则以,一发,就能让整个部族吃不上饭。
事情已经说完了,众人散去,康熙帝留雅尔江阿说话,问道:“噶尔藏不是今日才如此的,你因何这次就发作了。”
雅尔江阿笑道:“皇上,织造局已经扩建完毕,局内现在缺的,不是做工的劳役,而是大量能管事管人还熟悉劳作工序的小胥吏,这些低不成高不就的小胥吏,臣准备从做工最勤谨的役夫中选拔,未免顾得了头顾不了尾,臣要先弹压一下不受管教之人,正一下局内风气。”
康熙帝笑调侃道:“要是有衍潢在,你就不用这么大张旗鼓的弄这一出了,这下蒙古诸部,可是见识到,我简王非易与之辈了。”
对康熙帝的调侃,雅尔江阿哭笑不得,道:“臣以前,不过是慷人之慨罢了,如今衍潢不在,臣少不得要做这个恶人。”
说到衍潢,雅尔江阿面色更沉重几分,但前几日去准噶尔的人他才派出,现在一切还未有定断,他不好多说,只道:“也是噶尔藏太过分了,若不给他一个教训,他还当我公主好欺,当我宗室好欺。”
康熙帝叹道:“当初优抚喀喇沁势在必行,朕查遍喀喇沁族人,竟只有噶尔藏合适,朕只得许嫁,奈何,奈何。”
雅尔江阿安慰道:“如今看来,公主非柔弱之辈,她能处理好这些,皇上尽可放心。”
康熙帝只得道:“希望如此,对敏珠儿,你多照顾着些吧。”
雅尔江阿:“臣遵旨。”
康熙帝和雅尔江阿在内里说话,御门前,公主、额驸以及宗室们暂驻脚,看噶尔藏如死狗一般烂醉如泥瘫在地上。
端静公主看着自己的额驸,迅速酝酿情绪,摆出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命令左右道:“还不快将额驸带去我那里休息去。”
喀喇沁右翼旗的人诚惶诚恐,纳穆赛亲自上手,在随从的帮助下,将噶尔藏半抱半扶着,跟端静公主请命:“公主,儿子这就带着父王退下了。”
端静公主客气道:“快去吧,天黑,注意脚下。”
敏珠尔喇布坦来到噶尔藏的另一侧,道:“我帮大哥。”
端静公主爱怜道:“一起去吧,你们,都跟紧了塔布囊。”
兄弟两个带着一大群人搀扶着噶尔藏走了,留下端静公主带着乌苏苏与端敏和荣宪公主一起走。
此时的端静公主面上恢复了淡然之色,但不管是端敏还是荣宪,都能感觉到她的好心情。
两位公主对视一眼,都心下叹息。
端敏公主是做长辈的,还是劝了一句:“这日子啊,都是熬啊熬出来的,你如今是痛快了,你可想过,过了今日,回到公主府要怎么过呢?”
她毕竟还是要跟噶尔藏过一辈子的,而现在看来,噶尔藏是个混人。
宁愿跟一个理智的人结仇,也不要跟一个混人说理。
你是说不通混人的理的。
端静公主道:“熬吧,总能熬出头的。”
噶尔藏年纪比她大许多,肯定会比她先死。
荣宪公主摇头,叹道:“你要是能跟恪靖一样,跟额驸少住在一起就好了。”
恪靖公主嫁的是外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土谢图汗旗札萨克亲王敦多布多尔济,土谢图汗旗亲王府远在漠北库伦(现在的蒙古国),然恪靖公主的公主府,却是建在山西长城之外归化城以南三十里的清水河畔,虽然这两年她已经搬入归化城内,也开始在归化城内重新建造公主府,但归化城离库伦可是不只百里之远。
额驸敦多布多尔济,一年当中,有有大半的时间在库伦王府处理旗务,剩下的一小半时间,来到归化城,和公主团聚。
端静公主明显和噶尔藏没多少感情的,若是她能和恪靖公主一样,一年当中见不到噶尔藏几次,可能日子要好过许多。
说到恪靖公主,端静公主道:“不知道四妹妹今年会不会来给汗阿玛请安。”
荣宪公主道:“就是今年不来,明年、后年、大后年…总会有机会见面的。”
端静公主沉默点头,她在闺中之时,喜好诗书,性子更是出了名的恬静、柔软,说起离别与重逢来,更是无端的悲凉几分。
端敏公主不乐道:“做这般的忒多请,能见就见,不能见,就过好自己的日子得了。”说罢,不再理两个侄女儿,带着人走了。
荣宪公主运气,反倒是端静公主来说她,道:“行了,她什么性子你还没领教呢,你额驸在等你呢,快去吧,小别胜新婚,嘻嘻,我就不耽误你了。”
“你、你这人,怎么这么讨厌!”荣宪公主又羞又恼又急。
端静公主倒是正经了脸色,劝她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注意着些,别再遇喜了,鬼门关前阎王小鬼可不管你是不是公主的。”
荣宪公主:……
丢下一脸纠结的荣宪公主,端静公主走的坚定又洒脱。
第178章
雅尔江阿所行, 在蒙古王公之间掀起轩然大波,有的认为织造局规矩太过严苛,有的认为他是在针对喀喇沁右翼旗, 不知道喀喇沁右翼旗怎么得罪他了,也有的人认为织造局规矩早该立起来了,要不然其他认真做活的部族也太吃亏了。
当然,举双手双脚赞成并绝对拥护的, 就是科尔沁左翼旗的,额驸班第带着儿子罗布藏衮布在众蒙古王公之间为织造局张目,并且透露了织造局近期有选拔胥吏的打算,到时候谁能坐上小头目的位置,那就各凭本事了。
众位王公们顿时嫉妒的眼睛都红了,他们当年,被踢出织造局的时候,可没想到以后还能在织造局做管事的。
不管是胥吏还是小头目, 不都是管人管事儿的?
只要是管事, 总是有油水的。
这下众王公们顿时转换了态度,从反对织造局规矩太严苛, 到想法子看还能不能进织造局……
名利场哪里都有,只要是涉及自己的利益,那必须是分毫不让的。
为了能保住自己利益最大化,有些人的腰,是可以毫不犹豫的弯下去的。
额驸仓津已经派人快马加鞭的去给已经在路上的八公主传信,看能不能速度再快一点, 早到热河几日, 他们夫妻才能早为翁牛特部在织造局内的份额做打算。
然后找到雅尔江阿, 再三诚恳道歉, 还请了舅兄胤祥为他做中人,请雅尔江阿看在十三阿哥的面子上,不要克扣他们翁牛特部的人当选小管事的名额。
不是仓津自得自大自负,而是纵比全局当然只在蒙古各部族之间论了解羊毛织造流程,就没几个能比的上他们翁牛特部的。
他跟胤祥做此保证的时候,胤祥听的脸色十分难看,不由开口嘲讽了两句,道:“那是自然,人家做活只是为了糊口,你家做活是为了偷师,能不了解全部流程吗?”
对大舅子的嘲讽,仓津半点没有生气,反倒嘿嘿笑道:“估计整个织造局都知道我的目的了吧,但您看,大家伙儿见了我也只是调侃两句,两位王爷既没有踢了我翁牛特的人,也没有找我谈话,这说明什么呢?”
胤祥:“…这说明什么?”
仓津:“这说明,织造局根本不怕我偷师呗。”
胤祥不明白了:“你很高兴?”
仓津:“没偷到,我是很失望,但也说明,织造局有真正的秘方。织造局的山头越高,根基就越稳,前途就越远大,我身为织造局一员,高兴还来不及呢。”
胤祥真不妨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面色和缓许多,并道:“怨不得德亨很看好你,你头脑确实很灵活,也很有心胸。”
仓津眼睛一亮,高兴问道:“德公爷真这么说的?”
胤祥:“我骗你做什么。”
仓津喜不自禁,喃喃道:“那可是太好了,”又想起了什么,跟胤祥道:“听说妹妹已经指了科尔沁右翼前旗的台吉多尔济,舅兄可有什么要妹婿做的,尽管吩咐。我还跟公主一起,为妹妹备了嫁妆,等公主来了,交给妹妹。”
仓津说的妹妹,就是十公主。
说到多尔济,胤祥还真有要拜托仓津的,便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仓津拍着胸脯打包票,道:“都交给我吧,我一定连他从出精起上了几个女人都给舅兄打听清楚喽。”同时心下嘀咕,当年康熙帝许嫁八公主给他的时候,大舅子胤祥是不是也是这样打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