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69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宋志行是宋学清的儿子, 宋学清是德亨的外管事,宋志行是德亨内院管事,周大朗是东石河屯人,从一开始就是德亨的亲随, 郑尽心在京时,都和两人有所交往。

德亨派两人去和郑尽心接头,两人的面孔就是德亨的明信片。

也不知道三四个月过去,郑尽心的盛京水师建的怎么样了。

郑尽心的水师建的怎么样了?

这个不好说。

但在东大洋(黄海)一带海上,新兴起了一股有组织有纪律有武器的强大势力,跑海的都知道了。

这一股新兴势力,就跟磁铁一样,不断吸引着海上小股散碎势力加盟, 缴纳少量税收, 就能受到保护,不受海盗侵扰和大商贾盘剥, 十分的有性价比。

德亨在福山待了四天,第五天一早,福山藩主和福山太郎亲自送德亨起锚出发,除了稻米和煤炭,福山藩主还送了德亨十来个虾夷岛土著奴隶和和人奴隶,德亨没有拒绝, 都带上了。

船队一远离福山港, 德亨和孙茂接上头, 开始布置下一步计划。

孙茂问道:“怎么还带了和人?”

德亨面色不大好看, 道:“前天晚上差点谈崩了,死了两个,伤了五个,这十个人是那个福山藩主还我的。”

孙茂听了,面色一变,又后怕道:“幸好公子没事。”

德亨摇头:“事儿没完,不能就这么算了,死了兄弟,我咽不下这口气。”

孙茂:“那您的意思是?”

德亨:“我瞧那个福山太郎恐怕受福山藩主压迫日久,或许可以从中做些文章,让福山乱上一乱才好。”

孙茂自觉受到德亨的赏识、重用,早就以军师自居,此时,他就自觉为德亨出谋划策起来,起身踱步到德亨悬挂在小屏风上的海图前,仔细思量起来。

德亨自己默默核算这次所得,不打扰他。

良久,孙茂道:“公子,茂有一计……”

十日后,福山太郎焦急来报:“不好了藩主,打过来了,有好多人,从海上打过来了!”

福山藩主厉声喝道:“慌慌张张做什么,说清楚,什么打过来了?”话未毕,大惊失色道:“江户那边知道了?”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施行的是锁国政策,政策之一,就是不许随意与外国船只交易,日本本国的船,不得去往外国。

这就是福山藩主只送给德亨奴隶,而不是派遣自己的船跟着德亨一起走的原因。其实他很想派自己的人跟着德亨,去看看德亨“老窝”什么样的。

幕府规定,若是有外国船只到来,需先呈报江户,然后藩主派人监视,如果外国船只载货来交易,需要列出清单呈报江户,藩主可以根据以往交易份额,不必等江户批示,先与船只交易。

但不能包圆。

一呈报,二监视,三禁止垄断,福山藩主一条都没有遵守。

打的就是天高皇帝远的主意。

福山藩主一听说打过来了,以为自己和德亨交易的事情败露了,江户那边派将军打过来了,所以才那样大惊失色。

福山太郎一愣,立即道:“不是,是阿伊努人打来了。”

福山藩主掏了掏耳朵,确认道:“你说谁?”

福山太郎:“阿伊努人,那帮子躲山里不出来的野人!”

福山藩主一巴掌呼福山太郎脑袋上,愤怒道:“你都说了,躲山里的野人!是怎么从海上来的?!”

回应他的是福山太郎受够了的咆哮声,以及比咆哮声还要大的爆炸声。

福山藩主整个人都震颤了一下,然后猛的蹿了出去,爬上藩主府的瞭望台,往外一看,整个人都傻了。

来人有枪有炮,还有飞射的箭矢,福山藩的武士和和人根本就阻挡不住这突然的突袭,节节败退。

武士头目来请示,道:“藩主,如何抵御,请下令。”

如何抵御?

抵御的了吗?

福山藩主定了定心神,振臂大呼道:“誓死保卫松前藩!!”

武士头目振奋了精神,带领手下武士大呼道:“誓死保卫松前藩!!!”

一群武士,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直接从瞭望楼上跳下,朝越来越近的阿伊努人杀去。

福山藩主振臂高呼完毕,立即下了瞭望楼,快速奔向自己内宅。

福山太郎一直跟着他,见他不去外面指挥作战,而是进入了内宅,不由问道:“藩主,您要做什么?”

福山藩主看也不看他,下令道:“你快去杀敌,不用管我。”

福山太郎站住脚,肯定道:“藩主,你要逃跑。”

福山藩主回头阴狠的盯着他,大吼道:“滚,去杀敌,这是命令!”

“藩主,怎么了?外头什么声音,好可怕。”一个柔弱的女人慌张跑过来,手里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孩童,看到福山太郎,又问道:“弟弟,你也在这里,太好了。”

福山太郎一把将女人和孩童推向福山藩主,请求道:“藩主,请将我的姐姐和您的儿子一起带走。”

“滚开!”福山藩主一把将女人推倒在地,孩童被拉扯间摔倒在地上,疼的大哭起来。

女人顾不得身上的疼痛,忙将孩童搂在怀里拍抚,眼睛惧怕的看向福山藩主。

福山藩主粗粗的收拾了一下细软和一些文件,全都收到一个箱子里,拎着就要走。

福山太郎扯住他的胳膊,红着眼睛道:“藩主,你答应带我姐姐走,我拼命护你们离开。”

福山藩主甩开他的手臂,爆喝道:“滚!来…呃、人……你……”

回应他的是福山太郎彻底插入他后心的尖刀。

福山太郎猛地将尖刀拔出,福山藩主肥硕的身躯僵硬着倒在地上,抽搐了两下,不动了。

“啊”

随着女人惊恐的尖叫声响起,福山藩内城的大门,攻破了。

德亨站在楼船顶层,拿着望远镜看岛上的福山藩,相互厮杀过后,是火烧的浓烟升起,到处都是捂着脑袋东奔西窜的百姓和趁火打劫的浪人,以及,登岸抢占地盘的汉人海盗。

没错,就是海盗。

在和郑尽心接上头后,德亨让郑尽心放出消息去,福山将乱,有雄心之人,皆可来分一杯羹。

然后,那些不受郑尽心招抚也不入新联盟的海盗们,就闻风而来,抢占无主的福山藩。

福山是很贫瘠,是相对于富饶的闽粤来说的,其实真正来过福山的人都知道,这里有林木可造船,有田野可供耕种,有天然海港供大船停靠,离德川幕府的老巢江户又远,进可为海上交通要道,退可入深山镇守,是块宝地。

对土地有解不开情节的汉人海盗们来说,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盛宴”。

除了郑尽心这边,德亨还派小船回庙屯送信。送信花了三天两夜,而回头南下,乘着西北风,只用了一天时间,延信留给德亨的船厂水师就到了福山附近。

孙茂亲自去游说虾夷岛土著人首领现在德亨知道了,所谓的虾夷岛土著人,就是阿伊努人哈喇人出船、火器和铁器,阿伊努人出人,协力将占领虾夷岛、奴役阿伊努人的大和人赶走。

清廷水师、阿伊努人、汉人海盗,三方势力临时组了一个杂牌军,突袭福山藩,将松前势力给打散了。

福山藩主身死,但留下了一个六岁的儿子,福山太郎当着忠于福山藩主的武士的面,切腹而死,赢得了武士们拥护福山藩主的儿子为新主,然后被俘虏了。

太阳升至高空的时候,一个崭新的福山出现了。

德亨、包括策划这一切的孙茂都没有露面,德亨让生面孔周大朗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也是作为汉人海盗中分得一杯羹的一方势力。

周大朗留在福山,明面上营建属于自己的势力,暗地里,则是作为德亨和郑尽心的中间联络人。

巴音作为跟随德亨最久的佐领,此次水师就是他带队,也作为清廷官方留了下来。

具体要怎么定位这个虾夷岛,要题奏康熙帝,德亨给康熙帝密信里的建议,是派遣官员来此设县,将之纳为治下,只是不知道康熙帝会不会采纳。

还是认为,弹丸之地,看不上,不值得?

这些都不是紧要的,紧要的,是德亨扮演的陈家骆这个身份。

二十船稻米和煤炭逆风而行,不是那么好运回庙屯的,郑尽心紧急调了十艘船,重新在新福山装满煤炭,补给德亨。

因为德亨还要顶着陈家骆的皮继续南下,他打算去长崎看看,看能不能和德川家宣联络上。

因为他手里有松山川。

松山川就是福山藩主的儿子,福山太郎的外甥,松山家的少主。当然,松山家在江户有正经的少主,留在德川家做质子,但没关系,德亨可以扶植他竞争做家主啊。

德川家宣,就是现任的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真正的掌权人。

德亨现在的情况:他是闽地陈氏幼子,初出茅庐,在福山交易了一些煤炭,回程的时候,在海上遇到了风暴,迷了路,耽搁了几天,结果,就遇上了从福山逃出来的松山少主松山川。

得知了松山川的遭遇后,很是为福山藩主惋惜,然后出于意气,护卫可怜的松山少主去到长崎,请求去江户求见德川将军,亲自将松山少主交还。

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啊,你要不信,可以去问福山藩主生前送给我的奴隶嘛,他们可是全程都跟我在一起的,他们都可以作证。

德亨一行到了长崎,经过查验之后,被允许靠岸,然后,就被投入了大牢。

德亨无语。

就算德亨想冒险一次,愿意被投入大牢,跟他来的孙茂这些人可不愿意,他们直接挟持了负责长崎事务的话事人,然后扔下松山川,带着德亨登船跑了。

这怎么能行,松山川这颗旗子,就这么废了?

他不甘心。

但也没法子。

日本人虽然不说话的时候,和中国人长着一样的面孔,但一开口,一行动,那股子浓浓的大和味道,也不是谁都可以装扮、冒充的。

此时已经是九月中旬了,孙茂见德亨兴致不减,似乎还要南下的意思,还有,长崎可不止有闽越人、南洋人,还有欧罗巴洋人。

恰好德亨会说很多种洋话,他在长崎待的很自在,乐不思蜀的样子。

孙茂只得提醒道:“公子,进入十月,北海就要结冰了,不是全部冻住,而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浮冰,不容易行船,咱们逆风回去,还不知道要耗时多久,您看,咱们是不是现在就回程了?”

德亨纳闷了,调侃道:“老孙啊,都到了长崎了,西面就是山东、江浙,西北面就是你北上的辽河口,西南就是闽粤,怎么,不回家看看,还要跟着我去庙屯?”

孙茂笑呵呵拜下,回道:“良禽择木而栖,茂碌碌半生,然,投明主之心不死,茂舔着脸面,毛遂自荐,不知公子可看得上在下。”

德亨将他扶起,正色道:“林之大才,吾钦佩不已。吾得林之,如得一臂膀,甚幸,甚喜!”

两人四目相对,俱都畅快大笑起来。

就像孙茂说的,快九月下旬了,同纬度的江浙的确还是盛夏,黑龙江河口,一定已经进入冬季了。

德亨是真的不能再多留连了,也不知道庙屯城建的怎么样了,陶牛牛留下,代表他统领全局,也不知道有没有遇到困难。

作为新上任的副都统,德亨是不称职的,但作为首领,他带回来了过冬的煤炭和粮食,他是十分称职的。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