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对照组女配真香了 第154章

作者:空煜锦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黄潇潇得意道,“不错吧?”

  何止是不错,简直是太不错了!

  俞晴竖起大拇指不吝夸赞,“不错。”

  转头又道,“你哪来这好东西,怎么没拿回家去?”

  黄潇潇无所谓道,“不拿,我妈早去西北跟我爸团聚去了,等过了年我过去时间太久了,直接拿来这里吃了得了。”

  旁边隋萧云道,“这是管杰给送来的,说是总共得了五斤,给她巴巴的送来三斤。”

  俞晴惊讶道,“那我面子可大了。”

  黄潇潇笑嘻嘻道,“我这不也来吃吗,放我那儿就是简单水煮的命,自己吃也没意思,大家一起吃才好呢。”

  俞晴也没推拒,当即取了一半出来放到盘子里准备涮火锅的时候吃,至于吃火锅的汤底,俞晴早就准备好了羊骨头汤了,只不过有俩小孩子,她们今天也不准备吃辣的锅底了,倒是蘸料准备了不辣的和辣口的。

  剩下的一半放缸里了,年三十的时候俩姑娘来吃饭还能吃上。

  因为是临时决定吃火锅,俞晴便去副食店里看有没有,若是没有少不得再跑一趟平洲城。运气好的是这里还真有,因为到了冬天的时候这边吃火锅的也不少,这边就备了一点。

  配菜庞金花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人多一起收拾起来也快。

  只不过大冬天的青菜少一些,其他的东西难免就要多准备点。

  像粉丝粉条这些不用单独收拾。其他的羊肉卷昨天下午俞晴就切好了,到时候拿出来吃就成。

  像冻豆腐油皮豆皮素鸡这些都能涮着吃,就连豆芽菜俞晴都准备了一点,干海带早泡发了,洗洗就能涮。再加上黄潇潇带来的虾,年夜饭的规格也没这好了。

  其他人收拾菜的时候俞晴就去调蘸料,她的蘸料也简单,芝麻酱用水泡开搅匀,放上几块豆腐乳,倒上一点儿庞金花秋天时候砸的韭花酱最后放上一点酱油。尝一口那味道,单吃蘸料就能吃两碗饭。可惜的是这时候没有耗油,若是有放上耗油味道比酱油还要好。

  当然,各个时代有各时代的好处,现如今没有后世的调味料多,但后世的食物也没这时候的原汁原味。

  放了芝麻的辣椒油是早就炸好的,红彤彤的辣椒,油汪汪的看着就辣的很。

  准备工作就绪也到了晚上六点了,庞金花也不嫌费电了,电灯拉开,火锅子放到炕桌上,娘俩一人看一个孩子,五个大人带俩小孩的火锅盛宴就要开始了。

  作者有话说:

  我要吃火锅~

第111章

  火锅这种饮食,不管到什么年代都是让人着迷的。只不过火锅在城里并不稀奇,但在乡下有的地方根本就没吃过火锅,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吃。

  庞金花所在的临市位于鲁省,半辈子都没离开那地界儿,庞金花是真没这么吃过。最多是将菜放上肉炖上一锅,那滋味就让人难忘了。

  然而当庞金花学着儿媳妇将菜在翻滚的铜锅子里滚一下再蘸了蘸料吃的时候,庞金花就明白为什么俞晴对这个念念不忘了。

  实在是太好吃了!

  黄潇潇和隋萧云吃的也是额头冒汗,黄潇潇说,“我们家吃锅子大部分就用芝麻酱当蘸料,自己想熬辣椒油不是熬糊了就是不香,哪有晴晴炸的这个好吃。”

  辣椒的辣味儿不损失,还带着芝麻的香,跟芝麻酱放一块那香上加香。

  像俞晴后世吃的火锅,蘸料琳琅满目,什么海鲜酱牛肉酱各种都有。但俞晴最喜欢的就是这几样简单的放一起,味道就足够纯正了。

  一顿火锅,几个女人都吃的很欢快,就连两个小不点吃的也高兴。

  俞晴看黄潇潇还有隋萧云吃的高兴,便说,“有机会咱吃麻辣锅,肯定吃的更过瘾。”

  “那行,年后等我和我妈从西北回来咱们吃一顿麻辣锅的。”黄潇潇说,“火锅可真是好东西啊。”

  俞晴没说后世那么多的火锅口味,若说了黄潇潇得更馋了。

  饭后时候也不早了,黄潇潇和隋萧云带着热乎乎的热气打着手电筒回去了。

  俞晴和庞金花将家里收拾了收拾,一家人又在屋里转了几圈这才睡觉。

  腊月二十七早上,庞金花用火锅汤底下了面条又扔上一把菠菜,一家人吃的也很高兴。

  庞金花算计着,“其实这么算下来一顿也花不了多少钱,还算省事儿了。”

  “那咱以后还吃。”俞晴直接拍板了,一家子都爱吃,那就想吃就吃。

  饭后庞金花和于老太去姜家镇赶集去了,俞晴和俞欣在家看着俩孩子,香香头一次跟她奶要东西,“奶,我想吃糖葫芦。”

  庞金花刚想说买,俞晴道,“要不我们买山楂自己做?”

  香香眼睛都亮了,“您会做?”

  俞晴笑了起来,“试试呗。”

  只不过这个她只在后世的时候看大师傅做过,自己动手那没有的事儿。可以说她这手艺练习的少,理论知识过硬,实践不怎么足,也就是偶尔她妈不在的时候才偷偷的下厨试试,也是几个大师傅惯着她,求一求就让她上手了。

  一次两次没问题,大师傅们胆子也就大了,不然她还真没如今的手艺。

  家里有山药豆,但没山楂还竹签子。

  俞晴和俞欣领着俩孩子去副食店看看有没有,如果没有,那竹签子也是个麻烦。

  四人出门,外头并没有多少人,估计都去赶集了。

  集市在十年前就挺热闹,挺了十年后估计会更热闹。大人小孩都喜欢赶集。大人去淘换要用的东西或者将家里的鸡蛋什么的去换钱,小孩子的想法就是吃的。

  俞欣走在这儿说,“半年多过去了。这里还是老样子。”

  的确,外头什么样部队影响并不大。

  俞晴嗯了一声,抬头忽然看见一人从外头走来,可不正是田兴芳。

  前几天田兴芳被带走调查,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只不过田兴芳行色匆匆,脸色也不大好看,手里拎着个包也不知道干啥。

  她们看见了田兴芳,田兴芳自然也看见了她们。

  尤其看到俞欣的时候田兴芳的心情就更复杂了,甚至一股怒气升腾而出。

  俞晴客气的喊了声田主任,田兴芳面无表情的看了她一眼,以前常年挂着的笑也没了,“不是说你姐姐不在这儿找对象吗。”

  俞晴皱眉,“在这儿就是为了找对象?家属就不能走亲戚了?”

  田兴芳嘴角拉着,看着比以前都老了好多岁。田兴芳也没多说,转身就走了,俞晴这才看到王家门口停了一辆小卡车,上头有一些家具。

  这是要搬家了?

  好奇的不是没有,也有人去探头探脑。

  俞晴猜测跟前几天的事儿有关也就没往前凑,姐俩带孩子就走了。

  田兴芳回头,看着姐俩有说有笑的走了,嘴角抿了抿。

  “田兴芳,赶紧的。”王成刚在院子里喊她了。

  田兴芳心里不痛快,非常的不痛快。以前的时候王成刚喊她老田,现在直接连名带姓的喊了,还不是她自己惹的事儿。

  走出去老远,俞欣才说,“他们这是要搬家了。”

  俞晴随意道,“谁知道呢,兴许是工作调动了吧。”

  到了副食店,山楂很好买,大冬天的其他东西放不住,但山楂却有。而且这副食店今年竟还有一小筐子苹果,在里头用布盖着,要不是露出一点来俞晴都没看见。

  见她往那瞅,售货员干脆给掀开了,“要多少?”

  俞晴自然想多买点,便说,“能卖我多少就要多少。”

  售货员跟她也熟悉,便说,“苹果总共也没多少,最多给你十五斤。”

  十五斤也不少了,俞晴毫不犹豫道,“那就十五斤。”

  山楂要了两斤,苹果要了十五斤,俞晴又问有没有竹签子,售货员说,“我给找找看,不一定有。”

  售货员翻腾半天结果只翻出一些打毛衣的竹签子来,“只有这种。”

  俞晴便要了十根,“就这么着吧。”

  这玩意儿因为是打毛衣用的,比平时吃糖葫芦的签字要粗一点,而且两头都是尖的,但也聊胜于无了。

  俞欣笑道,“吃完了刷刷还能织毛衣。”

  俞晴惊讶道,“那姐你会吗?”

  “会啊。”俞欣道,“做衣服的还能不会织毛衣?”

  随即她想起来俞晴不会,“难怪你不穿毛衣,原来是你不会。”

  说着俞欣又道,“等哪天买点毛线,我给你们娘几个织件儿。”

  俞晴嘿嘿笑了起来,“那感情好。”

  来这两个冬天最冷的时候俞晴里头穿一件薄薄的夹袄,外头再穿一件厚棉衣,还真没穿过毛衣。甚至去百货商店的时候她都没去留意过毛衣,而俞欣还以为俞晴不喜欢毛衣。

  路上有人看见她们拎着苹果,就知道是副食店来新鲜货了,赶忙往副食店买去,就俞晴这一兜子苹果谁见了都稀罕。

  到了家俞晴便和俞欣开始处理山楂和山药豆了。

  山药豆是之前庞金花沿着屋后靠山的地方栽了几株,跟南瓜冬瓜比着赛的长,到了秋天的时候还真是结了不少的山药豆。平常的时候也山药豆要么熬稀饭的时候放上一点,要么煮熟了蘸着白糖吃,做成糖葫芦还真没做过。

  山药豆洗洗晾干就行,山楂却要先洗干净再将里头的籽儿抠出来再用竹签子串起来。

  这是个大工程,除了元宵只会捣乱偷吃,俞欣姐俩加上香香三人都开始动手了。

  俞晴将山楂一切两半,香香便和俞欣一人一个小勺子抠籽儿。不过一共就十个签字,山药豆太小竹签子太粗串不上,只能用糖直接裹了,一个竹签子怎么也能放七八个山楂,真弄起来也快。

  用了小半个小时,山楂也处理完毕串在竹签子上了。红彤彤的山楂串在竹签子上,哪怕不裹糖汁都想咬上一口。

  当然大人知道这样的山楂太酸,可小孩子不知道啊,元宵抱着一根不等俞晴阻拦就嘎吱一口咬上了。

  半截山楂入了口小家伙飞快的嚼生怕被人抢了,突然就发现很酸了,整张脸都皱巴起来了。

  俞晴非常不厚道的笑了起来。

  元宵被酸到了,哇的一嗓子哭了起来,俞晴便去拿开水将山楂烫了烫,这才去拿白糖准备熬糖汁了。

  糖葫芦好不好吃,全看糖汁怎么熬,糖汁熬不到火候会粘牙,熬过了糖汁会发苦,不管哪种情况吃一口都不再想咬第二口的。

  要不是俞晴以前看过,她也不敢托大。

  将蒸馒头的大锅洗干净,放上白糖和水开始熬了,等白糖都融化了改成小火慢慢的熬,直到熬出琥珀色,状态粘稠,用筷子一蘸有拉丝的感觉,便将筷子往冷水碗里一放,糖液会立即凝固。取出来咬上一口,如果粘牙就继续熬一会儿,直到不粘牙了,咬上一口有嘎嘣嘎嘣吃硬糖的感觉了,就表示这糖汁儿熬好了。

  托盘里俞晴事先抹了一层油,俞晴将山楂串贴着熬好的糖汁儿泛起的泡泡均匀的滚上两圈,待山楂上裹了均匀的一层了也就行了。

  做好一个放到托盘上,俩小家伙眼睛一直盯着,元宵还不会说,只会指着啊啊啊的叫唤。

  香香作为妹妹的翻译便问,“婶婶,什么时候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