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 第94章

作者:成白社 标签: 朝堂之上 科举 平步青云 穿越重生

  沈仲康瞧着也是,不过他不善言辞,只沉默地点了点头。

  沈伯文笑了笑,让唐阔上前打开门,“二弟和二弟妹进去看看。”

  这可是自家以后做生意的地方,赵氏闻言就哎了一声,然后带着自家男人走了进去。

  沈伯文落在后面,同周如玉一道。

  总而言之,沈仲康与赵氏对这家店面都满意至极,除了后院有点儿小,没带几间房子之外,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过他们也能理解,毕竟京都的地界,寸土寸金。

  再说了,从三元巷到长安街,隔得也不远,走路也只要一炷香的时间,他们也不用住在店里,要那么多间房间也没什么用,有能当库房和柴房的地方就足够了。

  再翌日,沈伯文又带着二房夫妻俩与两个小侄子,去了提前说好的私塾,送上束脩礼,才把两个侄子的入学也给办好。

  这间私塾,并非谢家族学,而是谢之缙推荐的另一家略有薄名的私塾。

  因为谢家族学毕竟是有门槛的,两个侄子还开蒙不久,勉强进去,怕是也跟不上进度,倒不如这几年现在这家私塾上着,等到后面差不多了,再考虑换地方的事。

  饶是如此,沈仲康与赵氏也对着大哥与妹夫千恩万谢了。

  他们来到京都的两个最大的原因,首先是陪伴父母,其次便是两个儿子的前途。

  做生意反而被排到了第三。

  安顿好了一切,沈伯文又一一拜别老师连带两位师兄,以及谢阁老,褚阁老,还有一贯在翰林院中很照顾自己的苏掌院,最后在家人的送别之下,带着妻子和儿女,还有老师介绍过来的两位师爷,一道登上了前往兴化府的大船。

第八十四章

  兴化府, 知府衙门后院。

  书房之中,日头透过窗扇照了进来,摇椅上躺着一个略有几分肥大的男人, 正摇摇晃晃的,闲适极了,屋里的地上摆着冰盆, 多少降了降屋内的热度。

  摇椅旁边站着个小丫鬟,轻轻地摇着手中的扇子, 替摇椅中躺着的人送来清凉的风。

  这般岁月静好了没多久,屋外就传来一道谦卑的声音:“大人,学生赵勤求见。”

  摇椅中的男人听见声音, 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只“嗯”了一声,又懒散地道了声:“进来吧。”

  屋外的小厮听见这道声音,才替赵勤掀开帘子,将他让了进去。

  赵勤许是方才顶着日头一路走过来的,额头上被热出了汗, 一进书房, 迎面而来的凉意顿时让他心中舒服地喟叹了一声。

  不过面上却没有什么变化, 依旧很是恭敬,也不管摇椅中的人是不是睁着眼睛, 还是躬了身子,拱手行礼,口中道:“学生见过大人。”

  直到此时, 孔建安——也就是摇椅中之人, 才掀起眼帘, 许是太胖了的原因, 一双本就不大的眼睛即便睁开了,也并不如何大,甚至像极了两条缝。

  “赵勤啊,刚从哪儿来啊?”

  他大概是被热得有些困顿,声音都懒洋洋的。

  赵勤闻声便道:“回大人的话,学生刚从外头打听消息回来。”

  他这话说罢,孔建安还是没什么太大反应,显然是兴致缺缺。

  赵勤心下无奈,暗道自己当初怎么就选了这么个人跟随呢,但想归想,口中还是不由得主动交代:“是关于那位,刚被陛下任命为兴化府通判的沈大人——沈伯文的消息。”

  他自称学生,其实并不真的是孔建安的学生,若说起来,他也不过是个落第举人,没什么资格称呼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正四品的知府为老师,而且自己乡试的时候,孔建安也并非是自己的座师,这般称呼,也不过是为了套套近乎,类似于晚辈,属下这般的自称罢了。

  听到“通判”两个字,孔建安总算是有了反应。

  摇椅也不摇了,虽然还没坐直身子,不过总算是把眼睛又睁大了点儿,从鼻腔中哼了一声。

  他从一边的小几上的果盘中拿了颗龙眼,慢条斯理的放入嘴中,吃完之后,把核吐了出来,才总算是出了声:“说说罢,你都打听出来什么了?”

  孔建安只不过是懒散,并不是傻,若真的傻,当然也做不到大周的四品官。

  既然不傻,自然知道“通判”这两个字的分量。

  赵勤闻言,心下总算是松了口气,开始将自己这段时间通过一些京都的友人们打听来的消息一一道来。

  他虽然科举上的运气不太好,不过除了这点,他在算学上颇有一套,属于是孔建安的钱袋子师爷了,而且在打听消息上却颇有一手,三教九流,各处各地的朋友都有一些,故而他能留在孔建安身边,全靠这两个优点。

  “回大人的话,咱们这位新通判,来头可不小啊。”

  “细说。”

  赵勤轻咳了一声,才继续道:“沈伯文,字延益,籍贯是南直隶广陵府长源县,癸卯年的榜眼,乡试座师是长公主驸马范学士,会试的座师则是褚阁老,殿试之后便被陛下亲点进了翰林院,据说颇得范学士与苏掌院的赏识,被荐到陛下跟前,为皇长孙讲学。”

  听到这儿,孔建安面上闪过一丝不耐烦,毕竟他自己也是堂堂的两榜进士出身,现下听到关于沈伯文的这些消息,还不被他放在眼里。

  赵勤一见便知他这是不想听了,毕竟自己方才说的这些,并不如何关键。

  关键的则是:“除了这些之外,学生还打听到,他的妹妹嫁给了谢阁老的幼子,也就是癸卯年的状元谢之缙,亦是他的同年。”

  这个消息倒是让孔建安来了精神:“这沈伯文,难不成也是出自什么我没听过的世家不成?”

  赵勤摇了摇头,“并非如此,甚至他还只是个出身乡野的农家子。”

  “农家子!”

  孔建安闻言就笑出了声,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笑个不停。

  笑罢之后,他才道:“这就是你说的大有来头?赵勤啊,你是不是被这兴化的太阳晒昏了头?”

  “大人明鉴,学生并非胡说八道。”

  赵勤却没有笑,面上神色反而还严肃了几分,“他的授业恩师,是韩辑,韩先生。”

  他话音落下,孔建安面上残存的笑意顿时凝固了。

  半晌过后,他才缓缓开了口,语气中带着疑问:“真是那个韩辑?”

  赵勤点了点头,又道:“的确是那一位,听说沈伯文就是他在广陵府收的弟子,只教了一年,便从一个乡试落榜三次的举子,成了解元。”

  “那还挺厉害的啊。”

  孔建安不由得脱口而出。

  说完就顿住了,为了掩饰尴尬,清咳了两声,才继续道:“那怎么本官没听到韩辑重新入朝为官的消息?”

  “这个学生便不得而知了。”

  赵勤老老实实地道。

  不过这些消息对孔建安来说已经足够了,他终于从摇椅上坐直了身子,想了半天,才道:“既然他是韩辑的弟子,那得了陛下的青眼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至于这个沈延益本身,自己本事应当也不赖,如若不然,也不会刚在翰林院待了三年,就被升到了一府通判。”

  “大人说得是。”

  孔建安说完这番话,却又重新躺下了,甚至还闭上了眼,口中道:“不管谁来当这个通判,跟本官又有什么关系呢?本官也不过是想混混日子,早点儿从这个破地方调走罢了。”

  赵勤无语。

  但是他知道孔建安说的都是实话。

  这位大人胸无大志,正儿八经地考上了进士之后,就以混日子为前途,外放时也一向都是萧规曹随,没干过什么实事儿,也没出过什么岔子,不会特意去鱼肉百姓,但也没闲到专门当个包青天。

  这位的仕途,突出一个“混”字。

  正当赵勤想着自己带来的消息也说完了,要不要先行告退的时候,就听见摇椅中已经阖上双眼,又优哉游哉晃了起来的孔大人,小声地道了句:“就算是慌,也轮不到本官,该他黄林慌才是……”

  赵勤心中一凛。

  看来自家大人只不过是面上糊涂,心里倒是门清儿。

  ……

  位于兴化府东城的同知府之中,孔知府口中方才所说的黄林,也就是黄同知。

  也在跟自己的幕僚议事。

  话题的重点,自然也是沈伯文这位即将到来的兴化府通判。

  赵勤能打听到的那些消息,黄林自然也有自己的人脉和法子能打听到。

  在听到沈伯文已经做过杭州府的乡试主考官之后,他的眉头便皱得死紧,像是能夹死苍蝇。

  黄林跟胖胖的孔建安完全是两种风格,但却比孔建安更像个读书人,他身形削瘦,面容严肃,已经蓄须已久,修得极为用心,身上的官服很是合身,说话也慢条斯理,声音清楚。

  然而,相较于正儿八经两榜进士出身的孔建安,黄林却只是个举人出身。

  举人出身,补了个县令的官儿,熬了许久,才终于熬到了如今同知的位置。

  “此话当真?”

  他沉默了许久,才终于开口,只不过是又问了一遍。

  幕僚当即称是。

  黄林闭了闭眼睛,复又睁开,虽然没有冷笑一声,但话中意味却不怎么友好:“三十岁的乡试主考官,可真是简在帝心,年轻有为,令人艳羡啊。”

  幕僚很是清楚自家大人因为举人出身,一贯对这些很是敏感,闻言也不敢出声。

  好在黄林说完这句,便没有继续围绕这个话题继续往下了。

  他端起桌上的茶低头啜饮了一口,放下茶盏,食指在桌上敲击了片刻,才面无表情地道:“老邢那边的事儿,捂紧点儿,别让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跑出来了,本官可不想为他得罪了前途无量的通判大人。”

  他这话说得阴阳怪气,幕僚却已经习惯了,闻言便点了点头,恭敬地道:“大人放心,属下明白。”

  “行了,你去吧。”

  “属下告退。”

  看着幕僚的身影消失在门帘后头,黄林才理了理袖口,站起身来,往后院走去。

  ……

  另一头的沈伯文一家,已经下了船,又换乘了马车,继续往兴化府的方向驶去。

  沈伯文对于自己晕船这件事已经麻木了,也彻底认清了自家人除了自己,就没有别人晕船的现实。

  是的,说的就是霁哥儿。

  非但不晕船,也没有出现像沈老太太所担心的那些水土不服的毛病,生龙活虎得厉害,甚至因为已经会走了,经常扯着他或者唐阔的袖子,想去外头玩儿。

  于是乎,在太阳的照耀之下,原本白白胖胖的霁哥儿,如今已经变成了小黑胖了。

  让沈伯文真是哭笑不得。

  但随即想到多晒太阳对小孩子的骨骼发育有好处,倒也没有制止,甚至还安慰起了周如玉。

  “没事儿的,他是个小郎君,现在黑点儿也没事,多晒太阳能长高。”

  沈伯文对上自家妻子将信将疑的目光,硬着头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