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48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人怎么会在短时间胖这么多,尽管妙娘心中有疑惑,但是她并不多问。

  韩氏也一如往昔,还同妙娘道:“清明刚过,不少人感患风寒,弟妹可要多留心身子。”

  “多谢大嫂关心。”妙娘展颜。

  因为大范氏还在病中,未曾前来请安,这里显得有几分沉闷,罗氏看了妙娘一眼,示意她多说些话,到底是年轻人该活泼些。

  妙娘便道:“老太君,您这几日用膳用的如何?身子可有哪里不舒坦的?我近来学做了一道雪蛤汤,您要是不嫌弃,我今日送来您这里。这百合雪蛤汤,最是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美容养颜。”

  听到美容养颜这四个字,吴老太君直接乐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吃这个最好了,我老婆子哪里要养什么颜。我这个年纪,若是面皮上没点皱纹,岂不成了老妖怪了么?”

  大家都纷纷笑了,这就是吴老太君,诙谐风趣。

  但吴老太君还是很关心孙辈的,她嘱咐妙娘:“我这里伺候的人多,她们也都是可心人,你用心照顾晏哥儿就是。”

  说完,吴老太君也同意嘱咐韩氏几句,韩氏也应是,还同吴老太君请求道:“说起来我那位六表妹年前嫁给了林状元,林状元同大爷是同年,关系一向亲近,如今亲上加亲,林夫人有了身子,大爷让明儿孙媳同他一起去林家。”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平日韩氏跟婆婆聂氏请示一下就成,但今日当着吴老太君的面提起。

  吴老太君心下也嘀咕,她不免多问了几句:“这林状元年少有为,上次来府里,我也见过一次,听说他出身农门,却生而知之,实乃神童也。”

  “正是如此,大爷和他相交也十分钦佩他的才学。”韩氏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就是个非常得体的贤内助。

  一切如常,韩氏和以前并无二样。

  妙娘说不出什么感觉,首先到了韩氏这个位置,要她和离是万万不可能的,揭穿程晷,掀出家丑,那她在程家地位就更是受到千夫所指了。但是妙娘提点她,原也不指望她如何,只要她心里好受些,错不在自己就好。

  从吴老太君处请安回去,妙娘褪去大衣裳,换了身家常衫子,头上的金钗分心拿下来几根,清清爽爽的靠在榻上休息。

  自从荷香嫁出去后,海棠就提拔成她身边的二等丫头,和橘香一起伺候她。

  大丫头彩云琉璃却一时半会不会放出去,她们会是未来的管事娘子,同时她们身上也有任务,确保二奶奶能顺利生下儿子。因此荷香走不走,妙娘这里无关紧要,但彩云琉璃却不同了。

  这二人是心腹,不能随意挪动。

  彩云拧了热帕子替妙娘擦手脸,一边又道:“二奶奶,奴婢打听清楚了,大奶奶听闻食欲大增,似乎是一个不痛快,就吃的比寻常多些,还好她身边的嬷嬷尚且能劝阻一二,但这几日已经和平日一样的用膳了。”

  看来自己的话,对她也不是没有触动,韩氏能够正常些,这也算是了了妙娘的心思了。

  “嗯,三房那边呢?三婶病情如何了?”妙娘问道。

  彩云摇头:“不算太好,这咳疾哪里是一时半会儿才能好的,每日都吃着药呢。不过,三太太虽然病着,但时三奶奶那里却依旧安排的井井有条。”

  这是肯定的,皇甫氏的肚子大家都留心着,万一生下来的是儿子,那可是程家的嫡长孙啊。

  程家暂时还挺平静的,妙娘也就放心了,中午歇息了一会儿,又见来喜过来道:“小的给二奶奶请安,二爷的一位好友宋恺宋举人携妻上门拜访,二爷说俩家有通家之好,让您也出去同他们见上一面。”

  “好好好,他们可携孩子过来?”妙娘是知道宋恺的,其父乃翰林院掌院,宋恺之妻也是有名的胭脂虎。

  来喜道:“一共有两位少爷一位小姐。”

  她听完,便让顾成家的拿了玉佩作见面礼,自己则重新梳理了头发,换了身衣裳,略施粉黛,遂出去见客。

  其实,这种登门拜访之事,应该是提前说了,妙娘好有所准备,但他们既然凑巧来了,程晏也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妙娘自然就更不必在意了。

  因此,她含笑进来宴客厅,但见程晏面前站着一对年轻夫妇,男人看起来谦谦君子,言语中醇厚君子之风,女子生的形容算得上清秀,个头也不高,皮肤白皙,只是眉心中间略微有纵纹,看的出应该是时常发火,脾气算不得好。

  一个照面,妙娘大概有了初步印象。

  殊不知宋恺夫妻也是望过去几乎是愣在当场,但凡说一个人美,最多只多看几眼,听说谁有倾城倾国之色,也觉得不过是夸大。现在见到这程二奶奶,约莫才知晓,什么叫做真的倾国倾城之色了,但凡见了就忍不住痴迷其中,男女皆不例外。

  程晏却是习以为常了,尤其是妙娘初嫁过来时,家中下人常常看的呆若木鸡,甚至连手中之事都能忘却。

  “娘子,来,我与你介绍,这是吾之好友宋恺兄,这是宋兄之妻阴夫人。”

  又见程晏对宋恺夫妻道:“这是内子顾氏。”

  三人相互见礼,妙娘见阴氏的三个孩子,分别给了见面礼,阴氏笑着让丫鬟们代为收下,之后,妙娘引着阴氏和孩子们进后院。

  因为程晏事先也没和妙娘通气,妙娘并不知晓宋恺夫妻上门为何,她和阴氏其实也不过是客气的聊几句,不知道阴氏来意意欲何为。

  阴氏却也是颇有些忐忑,坦白说,她公公现在是翰林院掌院,翰林院中也是人才济济,如状元林寒哲,甲科头名程晷这些人哪个对宋学士不是毕恭毕敬。可阴氏和丈夫宋恺来此,却是为了自己的私事。

  当然,这话也是由她丈夫去说,她和妙娘之间不会提这点。

  但她也不得不和妙娘把关系处好,因为夸了妙娘好几句,妙娘神情却没什么波动,只道:“宋少夫人真是谬赞了。”

  论养气的功夫,阴氏不如妙娘。

  她几乎是坐立难安,说话直白,心事全部写在脸上,妙娘却是滴水不漏。

  一直到前头说宋恺要走,阴氏才如释重负。

  妙娘不由好奇的问程晏:“到底是何事?怎么你们谈了这么久,我和宋少夫人枯坐无聊的紧。”

  程晏不以为然道:“阴氏之兄言语不当得罪了宫内的大铛,宋兄想让我们周旋一二。”

  所谓大铛就是指宫内有权势的太监,比方说司礼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及各监、司、局掌印太监。这些人日日伴在圣上身侧,因不是男人,很有些睚眦必究。

  妙娘不意程家还认识这些人,但也释然,要不《出师表》中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那你会帮她吗?”妙娘不由得问道。

  程晏笑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再者我看重的是宋兄的为人,这个忙我肯定会帮。”

  他从袖袋里抽出一张银票递给妙娘,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五千两算是友情价了,那阴氏之兄初来乍到,不知道京中遍地是贵人,居然敢惹宫里的太监,也是不要命了。

  人家看在他是宋掌院的亲戚,只打了个半死,没真的充作反贼拿下就已经够给面子了。

  妙娘拿过来一看,居然是一千两的银票,她错愕。

  “这么多?”

  程晏摆手:“寻常一万两我也未必会办,但宋恺兄有大才,对我变法之事也很支持,我这才办的。这一千两你收下,免得背后说我是吞金兽。”

  闻言,妙娘不好意思的笑了,又嗔道:“独独说了那么一次,就被你记住了,你可真是记仇。”

  程晏倒也不生气,只道:“当初咱俩成婚匆忙,你现买的地也少了些,这些银钱先置办田地,都放在你私房。日后也不矮谁一头,别人有的,你也有。”

  当初妙娘成婚匆忙,陪嫁的田地不过两百亩,商铺全无,后来置办的租赁出去的屋子都是用长辈们给的茶钱,自己添了一半,才置办了宅院。下人们也不是没有嚼舌头的,只妙娘不大在意这些。

  没曾想程晏却什么都知道。

  妙娘靠在他怀里道:“你这般待我,我不知道怎么报答了。”

  却听程晏笑道:“傻姑娘,我正因为欢喜你,才对你这么好,并不是因为你是我的妻子,我才对你这么好。给我自己喜欢的人,这不是很正常吗?这又何须你报答。”

  妙娘愕然。

第75章 好人有好报

  虽然收下了他这一千两的银票,但是妙娘没有立马去置田,钱财不露白这件事情她还是知道的,要是这般高调去置田了,固然她这点钱府里的人也多看不上,但就怕人传闲话。

  本来她置办宅子租出去,就有人在背后说闲话了。

  大范氏就不免和六娘闲聊说起来,“你那位七妹妹好生会生财,这一嫁进来,就置办了宅院,听说住的还全都是举子,日后她那院子里若是出几个进士,那院子可更是日进斗金了。”

  这事儿六娘又怎么会知晓,但是大范氏这样不掩饰的说给她听,也足以见大范氏对二房的不满,只是不好说出来,只挑了妙娘说。

  当然,她这样大喇喇的说给顾六娘听,也是根本没把顾六娘放在心上。

  料定她不敢左右传话,当然了,即便她去传话也没什么,大范氏如今在府中的地位,哪里是个刚进门的侄媳妇比得了的。

  况且,顾氏到现在可还没有身孕呢。

  顾六娘在她面前也讷言,并不多说什么,她只是来服侍亲戚的,闲话可不敢乱传。

  大范氏见她默不作声,倒是很满意,这样的性子才好,若是和她一起说起顾妙娘的不是,那她反而看不起。

  一个人连自己的手足都不要去巴结别人,这等人怕是只图利。

  谁又敢信任这样的人呢。

  正想到这里,外面传来男声,“母亲,您今日身子如何?”

  原来是程时,大范氏有几分欣慰:“不必进来,过了病气给你就不好了,我今日病好多了,你去陪你媳妇儿吧,她那里有什么要的,只管说就是了。”

  “是。”

  接着程时又关心了几句,复而才离开。

  程时平日在外,到底在做什么,大范氏也心里有数,这个儿子从小就八面玲珑,喜欢走马章台,但对她还是很孝顺的。

  所以,大范氏不介意儿子在外如何,但凡男子,在外有几个红颜知己,如此才算风流倜傥。

  但是,在家必须安抚好皇甫氏,虽然大范氏也不见得那么喜欢皇甫氏,但是她也知道皇甫氏是最适合程时的,她不仅家世好,人品出众,而且能够敦促程时上进,现在就更好了,立马要生孙子了。

  人啊,要门当户对,娶个背景强大的妻子,能少走好些路。

  有此感叹的当然也有宋恺,他倒不是贪慕什么的人,甚至大舅哥的事情,他都当作自己的事情周旋,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怨言。

  程晏把他的事情办妥之后,宋恺请程晏吃酒,他到了一处民宅,外边是个老汉出来迎接,内里有个娇媚温柔的妇人正在温酒,宋恺笑道:“凤娇,去上菜吧。”

  那叫凤娇的女子柔顺答是,宋恺又道:“小宝儿年纪大了,且准备读书识得几个字,这几日我忙着,过几日让宋大安排送他去附近塾学。”

  凤娇是千恩万谢的出去,眼中藏不住的柔情蜜意。

  很快菜就上来了,看样子是提前准备好了的,程晏等门关上才打趣道:“好啊,宋兄也金屋藏娇起来。”

  “云浮你千万不要笑话我,什么金屋藏娇,我家中一日不得安生,难得在这里还平静学,况且这凤娇也是个苦命女子,我来几次她的日子也好过些,不至于寡妇失业被人欺负。”说到这里,宋恺脸色淡然。

  程晏也见怪不怪了,宋恺大好男儿,却有个岳家拖后腿,这六千两怕是他自己积攒多年,甚至还借了别人才凑出来的。

  他们家兄弟也不少,宋学士当家,儿子们不过是拿月例过活,也是不容易。

  程晏反客为主,替他倒了一杯酒:“宋兄不必多说,我知道你为人有分寸。你放心,小弟同戴全说过之后,戴全表示不会计较了,你让嫂夫人也放心。”

  “此事还要多谢云浮了。”宋恺一饮而尽。

  程晏摆手:“你我相识多年,这个谢字当不得,宋兄但凡日后有为难之事,只管找我就是,但凡我程晏能帮的,绝不二话。”

  宋恺知道程晏为人,最是急公好义,在京中是有名的豪爽之辈,待朋友最为真诚。这次他其实也求了别人,但别人一听说得罪戴荃都摆手,唯独有程晏什么都不问就应下了。

  此人是可以相交,也可以信赖的。

  他不免道:“我知道云浮兄有大志,日后但凡你需要,我宋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程晏要的就是这一句,他继续和宋恺吃吃喝喝,问起程晷近况:“我兄长程晷在翰林院,也不知道如何了?哦,对了,还有位林朋友,就是那日我们在雍之先生那里见过的那位,中了状元,我因闭门读书,不大清楚外面的事情了。”

  对于程晏和林寒哲之间的事情宋恺当然也是有所耳闻,什么横刀夺爱云云的,他当然不大相信,但是不少人拿他们对比,宋恺也约莫了解程晏的心结,倒是实话实说:“家父本就欣赏林寒哲,他与我们家往来颇多,云浮兄,那林寒哲十分有才干,且待人实诚,他做事向来心细如发雷厉风行,又文采飞扬,皇上对他也很是欣赏。”

  “哦,不曾想如此。其实当初我和林寒哲在同一间学舍,我知道他确实乃难得一见的天才。”

  这是有一说一,程晏本人出身于科举世家,累代公卿,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到如今这个地步,不算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林寒哲出自寒门,不,寒门都算不上,还只是农门,却能一鸣惊人,得意处愈发谦卑,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