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宠天下 第313章

作者:素律 标签: 穿越重生

  “大人,阿莫耶王子来信了。”

  .

第445章 调虎离山和暗度陈仓

  宋悯接过信看了几眼,放在烛火上点燃。

  火光亮起,他的眼睛里映出两簇火苗。

  “密切观察京中动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派兵,等到南边也动了,咱们就可以起程了。”

  “是。”

  长山领命退下,屋子里重新变得安静。

  宋悯看了眼一直低头抄写没有停下的李钰,问他:“你不奇怪我们在说什么吗?”

  李钰道:“先生不是说两耳不闻窗外事吗?”

  “我是说不闻窗外事,没说让你不闻眼前事,何况你根本不可能不闻,只是在强忍。”宋悯道。

  李钰放下笔,静静地看着他。

  宋悯又道:“窗外在下雪,这是不值得你分神的事,西戎王子来信,京城动兵,是与我们切身相关的事,事有轻重缓急,不能一概论之。”

  “是,我明白了。”李钰应了一声,神情迟疑似还有话要说。

  宋悯道:“你想问什么只管问。”

  李钰便直接问了出来:“先生与西戎人通信,这算不算勾结外敌?”

  宋悯:“……”

  问得还真不客气。

  “西戎王子先前来我朝议和,被江潋割了一只耳朵,虽表面臣服,暗地里却怀恨在心,一直在伺机报复,反正他早晚会再侵犯边境,我与他联手,不过是将进程推快了一些。

  镇守边境的将领是我的人,我命他们让出两座城池,既可最大程度避免伤亡,还能造成战事严重的假象,把杜关山调离京城。

  他走后,当初逃去南疆的二皇子会联合南疆王从南边发起战事,到那时,你姐姐无暇他顾,咱们就可以顺利赶到西京,让你以明昭遗孤的名义称帝,你明白了吗?”

  李钰愣愣一刻,似懂非懂:“这就是先生方才讲的围魏救赵吗?”

  “不只是围魏救赵,还有调虎离山,暗度陈仓。”宋悯拔下头上银簪将烛火拨亮了些,细声慢语地和他讲起这两个典故的来历。

  屋外的风声小了些,雪粒子也渐渐变成了轻盈的雪片,在寂静的夜里飘洒而下,无声无息覆盖了整个世界。

  第二天清晨,杜若宁一早起床坐着肩辇去上朝,看到满目的银白,想起去年自己在城楼击鼓送父亲出征时,也是这样的雪天。

  那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她站在城楼目送着队伍远去,默默在心里许愿,等父亲得胜归来,就把自己是李长宁的事情告诉他。

  既然上次许的愿都实现了,那她这次就再许一个吧,希望等父亲再次得胜归来时,她已经找到了弟弟,并且弟弟没有被宋悯带坏,还如从前一样和她亲近。

  她真的不能接受弟弟与自己反目成仇,只要一想到这个心就像针扎似的难受。

  正想着,有个小内侍躬着身子跑过来跪在地上行礼:“公主,皇后娘娘闹着要见您,说见不着你她就不吃饭,还说……”

  “还说什么?”杜若宁皱起眉头,不明意味地哼了一声。

  这几日有好几个妃嫔都闹着要见她,还都是以绝食相逼。

  一个个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动不动就绝食,绝食难道饿的不是她自己吗,怎么可能吓到别人,真是可笑。

  小内侍偷偷翻着眼皮看了她一眼,忙又低下头,怯怯道:“还说,还说公主不去的话会后悔一辈子的。”

  杜若宁:“……”

  连这话都说出来了,可见皇后娘娘是非常迫切想见她了。

  “行吧,你回去告诉她,我下了朝再过去。”

  “是,公主好走,奴婢告退!”小内侍应着声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抬肩辇的内侍们继续前行,杜若宁忍不住从一侧探出头,问前来接她的安公公:“我很可怕吗?”

  “不可怕,公主可好看了。”安公公先拍了句马屁,而后才凑过来小声道,“可能大家是害怕那些传言吧,毕竟借尸还魂,神女降世什么的还是很邪乎的。”

  “这样啊?”杜若宁恍然大悟,“那就让他们怕着吧,这对于我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上位者需要有令人敬畏的一面,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帝王热衷于为自己编造奇幻的身世,出生时满室红光的,娘亲和龙欢好有孕的,打鱼从鱼肚子里剥出天机的,挖河道挖出石人预言的,说白了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异于常人,从而使得民众敬畏追随。

  所以效古先生才会给她制造那么多神乎其神的传闻,其目的和这些异曲同工。

  说到效古先生,她不免又唏嘘,先生答应了她的请求,已经准备好要给钰儿当老师的,结果两人还没见着面,钰儿又丢了。

  先生知道后非常自责,和江潋说自己该早点想到办法把钰儿接去书院的,如果他们当初没那么多顾虑,兴许这个意外就不会发生。

  她承认先生说的有道理,可发生的已经发生,为今之计只能是尽快把人找到。

  等会儿在前面见了江潋,先问问看他有没有从工部尚书那里审出些什么吧!

  肩辇在太和殿外停下,杜若宁被安公公搀扶着进了殿。

  杜关山和大部分的朝臣已经到了,正站在一处热烈讨论出兵的事。

  薛初融第一个看到她,面带忧色地迎上去和她见礼。

  “我去外地的事,还是缓一缓再说吧!”薛初融边行礼边小声道,“如今西戎人毁约再犯边境,太子的事也还没有解决,我若就这样走了,终究是放心不下。”

  杜若宁想了下,很快答应了他:“好,就依你,现在我确实也需要你的帮助。”

  薛初融的眼睛亮了一下。

  她说她需要他,他很开心,这让他觉得自己对于她是有用的。

  早朝主要讨论的也是向西戎派兵的问题,因事发突然,调派军需粮草的时间也很紧迫,有定国公带兵,大家都不担心打仗的事,更多的是担心粮草供给跟不上。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正是明昭时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两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只是初回朝堂,各个关节尚未完全理顺,之前的户部和兵部也遗留下许多问题,需要他们一一处理,再加上西戎起兵起得突然,难免让人手忙脚乱。

  好在这个时候,江潋带着王宝藏过来了。

  杜若宁等了一早上就是在等王宝藏,此时见他出现殿门外,眉眼顿时舒展开来。

  有王宝藏这个行走的宝藏在,军需粮草就能轻松解决。

  王宝藏长这么大头一回进皇宫,一路行来,不知怎地却感觉一点都不陌生,跟在江潋身边小声嘀咕道:“好奇怪,这里我好像来过。”

  “什么时候?”江潋问。

  王宝藏想了想,摇摇头:“不知道,可能是梦里来的,好像还有个举旗的人领着我。”

  江潋:“……”

  没见过谁进宫还有人举旗的,怪人做怪梦,他对这人已经见怪不怪。

  .

第446章 风流倜傥游戏人间的浪子

  王宝藏进了殿,跪在地上给杜若宁行礼。

  杜若宁让他平身,对疑惑不解的朝臣简单介绍他的身份。

  众人听闻他是先帝煞费苦心安排的活宝藏,震惊之余,感念先帝的良苦用心,个个眼泛泪光。

  杜若宁把定国公要出征边关的事告诉了王宝藏,问他能不能解决粮草军需的问题。

  王宝藏听完把胸脯一拍:“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他答应得太过爽快,大家都有点不敢相信,加上他的长相太显小,说话也大大咧咧,总让人感觉不是很靠谱。

  王宝藏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打开来,指着上面的标识给大家看:“这里,这里,从京城往西这一路,有八个王氏的粮仓,每仓屯集的粮草够五万人的军队一月所需,国公爷只要能保证在半年内结束战斗,粮草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何须半年,最多三个月,老子就能踏平西戎。”杜关山亲自拿过他的地图看了看,伸手用力在他肩上拍了一巴掌,“你小子行,是个人才!”

  王宝藏的小身板哪里经得起国公爷的巨掌,被拍得一个趔趄差点趴下。

  “国公爷,但凡您下手再重点,我这个人才就跟您永别了。”他呲牙咧嘴地说道。

  杜关山哈哈大笑:“你小子有点意思。”

  解决了粮草,调兵的事情就要简单得多,飞虎军是杜关山的旧部,骁勇善战,军法严明,与杜关山默契十足,只要粮草到位,一声令下就能启程。

  救兵如救火,既然解决了最麻烦的粮草问题,杜关山便决定不再耽搁,给将士们两天时间与亲朋好友告别,后天一早赶赴边关。

  散朝后,杜若宁要问江潋提审前工部尚书的事,没有立刻回后宫,叫上江潋和王宝藏一起去往乾清宫的暖阁说话。

  暖阁里烧着地龙,非常暖和,嘉和帝每到冬天就喜欢在这里处理政务接见大臣,后来迷上炼丹后,这里就不常用了。

  王宝藏走一路看了一路的稀奇,又开始絮叨他的梦:“在我梦里,这里面除了御花园,别处都没有树,那个举旗的人告诉我,是为了防火防贼什么的。”

  “你的梦好有意思。”杜若宁道,“宫里先前确实不种树的,只因我父皇深爱我母后,怕她被太阳晒,便在她日常经过的地方种了梧桐树为她遮阴,宫变之后,梧桐树被大火烧死,李承启便效仿我父皇,为陆皇后种了些玉兰树。”

  “原来如此。”王宝藏恍然大悟,“看来我的梦还是有点靠谱的。”

  江潋看看他,又看看杜若宁,突然弯腰凑到杜若宁耳边小声问:“你要不要为我种点什么?”

  杜若宁愣了一下才明白他的意思,笑着将他推开:“你这名字起得不好,我还是找个名字带树的皇后吧!”

  江潋:“……哪用这么麻烦,我再取个小名就行了。”

  王宝藏黑亮的眼睛在两人身上扫来扫去,感觉相比杭州时,他们的感情又增进了许多,简直像是蜜里调油。

  到了乾清宫,三人解下大氅,进暖阁里喝茶说话。

  刚落座,就听望春在外面喊:“沈指挥使,你怎么回来了?”

  三人端起的茶还没放下,沈决便从外面一阵风似的卷了进来。

  “冻死我了,冻死我了……”

  他搓着手哈着气,一把夺过江潋的茶盏,吹了两口,咕咚咕咚一饮而尽,而后才看到里面还有个王宝藏,脱口喊了句:“我草!王三宝!”

  “……”王宝藏十分无语,“沈指挥使你抢我台词。”

  “台词是什么意思?”沈决问。

  王宝藏又答不上来。

  “沈指挥使突然回来,可是有了我二皇弟的消息?”杜若宁迫不及待地问,亲自端起茶壶给他续了一杯茶。

上一篇: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

下一篇:青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