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宠天下 第335章

作者:素律 标签: 穿越重生

  “去你的……”杜若宁的眼泪还挂在脸上,又被他一句话给逗笑了。

  “江潋,还好有你。”她扑到他怀里,搂住他劲瘦的腰身,“要不是你,我真的撑不下去。”

  “我也一样。”江潋回抱住她,下巴搁在她头顶,柔声道,“我每一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只要想一想你,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浑身充满力量。”

  “你真好,江潋,你知不知道,你真的很好,很好……”杜若宁仰起头,在他唇角印下一吻,换来他的热情回应。

  两人温存了一会儿,杜若宁不免又担心道:“信上说,阿莫耶临死还在骂宋悯骗了他,我猜想,那个信使应该就是宋悯安排的,他都算计到我阿爹头上了,我真的好担心他会去算计我大哥他们,我大哥二哥和薛初融都太年轻,我……”

  “你看你,又来了,说了让你不要过度担心。”

  “可是我的梦……”

  “梦已经应验在国公爷身上了,而且国公爷现在也没有性命之忧,你大哥他们不会有事的,况且不是还有平西侯跟着吗?”江潋斩钉截铁地打断她的胡思乱想。

  “但愿吧,都没事是最好的。”

  杜若宁为了不让江潋担心,便中止了这个话题,两人商量着给西戎那边写了回信,另外又从兵部和户部各选派一名官员前往边关协助驻边军处理西戎的战俘与战后重建事宜。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吃住在一起,共同在乾清宫里处理政务,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即便如此,杜若宁还是免不了隐隐约约的忧虑,一颗心仿佛时刻在半空中悬着,无论如何都落不到实处。

  人的预感是种很玄妙的东西,没什么道理可言,有时候却又准确得惊人。

  就在接到西戎的军报第三天,南疆的军报也终于到达京城,并证实了杜若宁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

第483章 她的预感还是应验了

  南疆军报送达京城时,礼部侍郎常有正在早朝上向杜若宁进言,说江潋是司礼监掌印,在乾清宫处理政务有违宫规,于礼不合,有美色惑主之嫌,应立刻搬回司礼监去,免得乱了礼法纲常。

  不仅如此,他又旧事重提,劝杜若宁早日将选秀之事定下来,多多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满朝文武都对他的执着感到好笑,唯有江潋冷着一张脸,恨不得学国公爷那样给他来上一靴子。

  杜若宁正发愁怎么打发他,殿门外有人高喊有南疆来的紧急军报。

  这姗姗来迟的军报不但牵动着杜若宁的心,同样也牵动的朝臣们的心,于是众人全都安静下来,等着信使进殿。

  信使得令,携着满身风尘进了大殿,扑通一声跪倒在玉阶前,双手呈上军报。

  “启禀陛下,南征军中出了内奸,不仅泄露了我军的作战计划,还烧毁了全部的粮草,导致大军在南石崖一役中战败,伤亡惨重,武威将军也受了重伤,现已退回到鹰扬关,一面整顿军队,一面排查奸细,现急缺粮草伤药与援军,请陛下定夺。”

  杜若宁刚从安公公手里接过军报,尚未来得及打开,听了信使简要的叙述,手一抖,军报飘然落地。

  大殿之上也顿时炸开了锅。

  江潋几步跨上玉阶,第一时间帮杜若宁捡起军报,递到她手里的同时,另一只手用力握住她的肩膀。

  “别急,别怕,武威将军只是受伤,有平西侯和薛初融在,还有你二哥和其他将士,短时间内应该能撑住的。”

  杜若宁木然接过信,即便被他握住肩膀,浑身仍是止不住地颤抖。

  提心吊胆了这么久,她的预感还是应验了。

  她咬了咬牙,将信打开。

  信上内容和信使转述的基本一致,看出来是匆匆写成,言辞很直白简单,大哥受伤的过程和严重程度也没写,末尾还有一行小字:别担心,有我在。

  杜若宁怔怔一刻,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是薛初融的笔迹。

  薛初融大约是怕她担心,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好让她以为他写得很从容。

  然而恰恰是这种刻意的工整出卖了他,也让杜若宁更加的揪心。

  朝臣们经过最初的慌乱,这会儿都冷静下来,纷纷劝慰杜若宁。

  “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切莫过度忧虑,保重龙体要紧,武威将军虽然受伤,好在性命无忧,陛下当速速调派粮草与援军南下,待薛总督与平西侯重整旗鼓,定能将南越蛮夷一举歼灭。”

  “说是这样说,少了武威将军,这仗接下来也是难打,陛下除了增派援军,还应再遣有经验的将领前去协助平西侯。”

  “臣愿前往。”

  “臣亦愿前往。”

  武官中有几人走出队列,跪地请愿。

  平安侯卫伦也上前跪倒:“陛下,臣多年前就曾出征南疆,对那里的地形十分了解,不如就让臣率领留守京城的飞虎军前去支援吧!”

  “不可,国公爷留下两万飞虎军是为了守护京城,别的都可以动,唯独侯爷和飞虎军不能动。”

  “你……”平安侯对提出反对意见的兵部尚书怒目而视,“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讲这个,救兵如救火你懂不懂?”

  “我是兵部尚书,岂能连这个都不懂,但京城的安全和南疆的战事同样重要,你带走了飞虎军,倘若有人趁机攻打京城,你待如何?”

  “尚书大人说得对,侯爷和飞虎军不能动。”胡守成撩衣袍跪在平安侯身旁,“陛下若信得过臣,不如让臣领五军营前去支援吧!

  胡守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先前在城下被俘时,宁死不肯投降,后来被杜若宁一番威逼利诱才算归顺,生怕杜若宁因此不敢重用于他。

  “你是朕亲自劝回来的,朕自然信得过你,不然也不会把五军营交给你管,但你的职责和平安侯一样,都是为了守卫京城,不可擅自调离。”

  杜若宁将军报捏在手里,稳住心神扶着江潋的手站起身:“诸位爱卿的忠心朕都明白,但南疆现下的情况不仅仅是粮草与援军的问题,还有隐藏在军中尚未被找出的奸细。

  泄露军情烧毁粮草这么大的事,绝非一两个奸细所为,中间需要很多人手配合,倘若是先前从各省调去的将领中有人被二皇子收买,恐怕持尚方宝剑的薛总督都奈他们不得,鉴于此,朕决定亲自去一趟南疆……”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

  杜若宁的话还没说完,朝臣们已经呼啦啦跪了一地。

  “陛下乃朝堂根本,定国之器,眼下新政伊始,朝堂未稳,定国公重伤尚未返京,陛下此时御驾亲征实非明智之举,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

  众人伏地齐地劝阻。

  “朕何止三思?”杜若宁沉声开口,眼圈已然泛红,“自从西戎军报送回后,朕心中早已千思万虑,百转千回,国公爷与武威将军不仅是国之栋梁,也是朕的亲人,朕日日为之揪心,夜夜辗转难安,却只能拘在宫里日复一日等着他们的消息,朕不想再受这样的煎熬,朕一定要亲赴南疆,灭了南越国,将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带回来!”

  她这番话说得真情实感,斩钉截铁,奈何朝臣们却没有一个动摇,所有人仍然坚持皇帝不能轻易离京的主张,跪在地上一声声恳求:“请陛下三思,请陛下再三思!”

  “掌印大人,陛下平时最听您的话,您快劝劝陛下吧!”有人大声叫江潋。

  其他人都看向江潋,心里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因为听话的不是陛下,而是掌印大人,掌印大人说了,他一切都听陛下的,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江潋垂手站在杜若宁身后,众目睽睽之下,他掸了掸衣袖,向前走了两步,清了清嗓子道:“各位大人说得没错,陛下身为一国之君,确实不该轻易离宫。”

  此言一出,包括杜若宁在内的所有人皆是一愣,不敢相信这是从江潋口中所出的话。

  朝臣们想:他不是事事以陛下的意见为主吗,怎么这回居然不依着陛下了?

  杜若宁想:他不是很赞同我亲自去打仗吗,还说要陪我一起去,怎么现在又变卦了?

  这个出尔反尔的家伙!大家同时想。

  正想着,就听江潋又缓缓道:“臣愿往南疆清查奸佞平定战乱,望陛下恩准!”

  .

第484章 我的陛下是天底下最坚强的姑娘

  “不行!你去不合适!”

  杜若宁震惊之余,想都没想就否决了江潋的请求。

  先不说江潋能不能带兵打仗,单单是大哥二哥和薛初融已经够她牵肠挂肚了,若再去一个江潋,她都不知道自己的日子要怎么过。

  “掌印身兼数职,不比朕的担子轻松,朕走了你们还能撑起朝堂,掌印走了,你的担子朕都未必挑得起来。”杜若宁说道。

  虽然话说得有点夸大,的确也算事实,毕竟东厂锦衣卫和司礼监,不是随便谁都能接手的。

  就算接了手,也不一定能玩得转。

  但朝臣们显然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只是天子不离京,再大的事都不叫事。

  于是有人大着胆子表示赞同,说东厂最擅长的就是收集情报,监察百官,暗杀叛党,掌印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是陛下唯一的皇夫,这个双重身份正适合替陛下出使南疆,清查内奸,号令三军,鼓舞士气。

  此言一出,赢得众臣一连声的赞同。

  “掌印有勇有谋,威震四海,由他出征南疆确实最为合适。”

  “没错没错,再没有比掌印更合适的人选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望陛下暂时抛开儿女情长,以大局为重,准允掌印前往南疆。”

  杜若宁:“……”

  这帮人什么意思,为了不让她去南疆,连儿女情长都拿出来说。

  她不让江潋去是因为儿女情长吗?

  好吧,就算有那么一点点,可除了这个,她还有别的原因呀!

  江潋虽然厉害,终归没带过兵没打过仗,这一点她自认是比江潋有经验的。

  在她心里,江潋也是她的亲人,她不想为了一个亲人,再搭上另一个亲人。

  而且如今的朝堂确实也离不开江潋,他走了他那一摊子没人能拿得下来。

  最最重要的一点,她不想再坐在宫里眼巴巴地等军报,有江潋在的时候,她都受不了这种煎熬,如果江潋不在,岂不等同于将她的心放在油锅里炸。

  她有太多话想要和江潋说,当着满朝文武又无法畅所欲言,情急之下索性撇下群臣拉着他去了后殿。

  “我不能让你去。”两人进了后殿,杜若宁一把将江潋推靠在墙上,双手堵住他的去路,动作虽然霸道,语气却充满恳求,“你不要让我担心好不好,你走了我一个人真的不行。”

  “你能行的,我相信你。”江潋背贴着墙壁,望着她满面的忧色狠心道,“南疆现在缺的不是将领,而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们都太规矩了,对付不了那些奸诈小人,所以只有我去最合适。”

  “可我不放心你。”杜若宁道,“你最清楚我这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我当然清楚,如果换你走,我也同样放心不下。”江潋伸手捧住她的脸,“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若出事,你还有别的亲人,但你若出事,我就是这世间的孤魂野鬼了。”

上一篇: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

下一篇:青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