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宠天下 第373章

作者:素律 标签: 穿越重生

  说完这句,杜若宁突然拔出腰间佩剑,凌空一挥,削掉了长山的一缕头发。

  长山根本没有时间反应,吓得呼吸骤停,刚进来时的故作镇定已经荡然无存。

  “来人,送客!”杜若宁扬声道。

  两名士兵应声而入,将脸色苍白的长山带了出去。

  江潋和王宝藏贺之舟随即从屏风后面走出来。

  王宝藏拍着胸脯啧啧道:“陛下好威风,方才那一下,把我都吓了一大跳。”

  “要的就是这效果,不然怎么让宋悯相信。”杜若宁收剑入鞘,看向贺之舟,“你回去告诉钰儿,让他乖乖待着,不要再给我传递消息,宋悯那人太狡猾,倘若被他发现就坏事了。”

  “陛下怀疑他不信任小皇子?”贺之舟问。

  杜若宁冷笑:“他谁不信,他甚至连他自己都不信,他就是个变态,我们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来揣度他。”

  “哦,好,我会告诉小皇子的。”贺之舟点点头,随即又问,“变态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我跟王宝藏学的。”杜若宁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赶快回去把我的话告诉钰儿,同时让六堂兄帮我准备好地方,后面的事等我到了以后咱们再详谈。”

  “是,属下这就动身。”贺之舟躬身抱拳,退出帐外。

  杜若宁目送他离开,回头对江潋道:“你……”

  “我跟你一起去。”江潋不等她说出来便截断了她的话,“你休想让我留在这里等消息。”

  “……”杜若宁挑眉看他,突然伸手捏住了他的下巴,“让朕瞧瞧,谁家的小郎君这么黏人?”

  江潋顿时红了脸,斜眼对她示意:“别这样,王宝藏还在呢!”

  王宝藏翻起白眼,伸开双臂像盲人一样到处摸:“怎么回事,我的眼睛,我的眼睛怎么突然看不见东西了,哎呀,不好,我的耳朵也听不见了,来人呐,救命啊,我这是怎么了呀……”

  杜若宁:“……”

  什么鬼,他能不能装得像一点?

  ……

  长山回到西京时,恰好张寿廷也回来了,正在御书房里和宋悯高一声低一声地理论。

  张寿廷认为放弃抵抗直接放飞虎军来西京是很荒唐的决策,先不说此计能不能行,昭宁帝能不能上钩,光是传出去都会让人笑掉大牙。

  “我马上就要和飞虎军对上了,谁强谁弱总要拼一回才能见分晓嘛,你就这样把我召回来,显得我像个逃兵似的,传出去我的老脸往哪搁?”

  “脸面重要还是胜负重要?”宋悯沉声道,“飞虎军的实力在那摆着,你就算不输,最好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现在既然我有更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为什么还要动那个干戈?”

  张寿廷还是不服,喘着粗气道:“你怎么就敢肯定昭宁帝一定会听你的话,跳你的坑,万一她不上当呢?”

  “不可能,她不会不管她弟弟的。”宋悯斩钉截铁道。

  话音刚落,小内侍在门口禀报,说长山回来了。

  “行,咱们先别争了,她来不来,问问长山便知道了。”宋悯说道,吩咐小内侍让长山进来。

  长山赶路赶得风尘仆仆,脸色看起来非常不好。

  宋悯免了他的礼,便迫不及待地问他昭宁帝是什么态度。

  提起昭宁帝,长山的脸色更加不好了,跪在地上叩首道:“属下无能,没能完成大王交付的任务,请大王责罚。”

  宋悯愣住,下意识往张寿廷那边看了一眼。

  “怎么回事,你说说看。”

  长山便垂头丧气地把自己见杜若宁的过程和他讲了一遍,甚至连自己被削掉头发的事都说了,却是不敢把杜若宁最后那几句警告说出来。

  宋悯听到一半脸色就变了,尤其是张寿廷在一旁发出一声冷笑,更是让他不能接受,见长山吞吞吐吐不肯往下说,冷着脸命令道:“说,接着说!”

  长山无奈,只好把杜若宁的话重复了一遍:“昭宁帝让属下转告大王,不要试图想一些阴谋诡计来对付她,因为那些对她无用,她马上就会率飞虎军杀到西京,大,大王的结局只有两种,一,自行了断,二,死在她剑下,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宋悯强压着怒火和已经到了嗓子眼的咳喘,脸色阴得吓人。

  长山的声音直发颤:“还有,还有,她说大王定然不敢自行了断,那就洗干净脖子等着她吧!”

  “放肆!”宋悯终于忍不住爆发出来,抓起茶盏砸向长山,自己也剧烈地咳起来。

  长山不敢躲,已经准备好要挨这一下,张寿廷出手抓住了那只茶盏。

  “摄政王何须迁怒于人,他不过是替昭宁帝传话而已,况且还是你自己非要他说的。”

  宋悯咳得撕心裂肺,整张脸都涨得通红。

  长山于心不忍,爬起来去给他拍背:“大王息怒,是属下措辞不当,属下罪该万死。”

  宋悯咳了一阵子,这股怒气也渐渐平息,抬手挡了他一下:“与你无关,是本王冲动了,你连日奔波,先回去歇息吧!”

  长山眼眶微红,说自己不累,坚持要在这里陪着他。

  张寿廷啧啧感叹:“如此忠心的下属,我看着都眼红,摄政王快别气了。”

  宋悯知道他在说风凉话,捂着心口喘息道:“你说这话有意思吗,咱们现在难道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怎么我总觉得你好像要自立门户似的?”

  张寿廷忙正经了脸色,分辩道:“摄政王不要这么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嘴贱而已,咱们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局面,切不要因此闹了生分。”

  “大将军没别的意思就好。”宋悯道,“方才确实是本王冲动了,这会子脑子有些乱,也想不出什么好对策,大将军不如也先回去休息,容本王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昭宁帝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此也好,左右飞虎军也不会立刻打到西京来,那我就先回府一趟,摄政王想到什么只管打发人去叫我。”张寿廷说道。

  宋悯点点头,摆手示意他先去。

  张寿廷告退出来,走到殿外无人之处,拉下脸冷哼了一声。

  到了宫门外,将军府的马车已经在外面等着,那个叫阿律的少年正站在车前踮着脚眺望,见他出来,快步迎上去叫了声“将军”。

  张寿廷的脸色立刻缓和下来,当着其他人的面没有表现得太过,叫上他一起上了马车。

  马车驶离宫门,阿律奉上热茶,小声道:“将军刚出来的时候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和摄政王谈得不愉快?”

  张寿廷接过茶,又是一声冷哼:“他怀疑我有异心,我还怀疑他有异心呢,打也是他的主意,不打也是他的主意,他怎么这么多主意,怕不是心里惦记着女皇,想找个借口与女皇和解吧!”

  阿律眨眨眼,忧心忡忡道:“若真是这样的话,将军可要小心些了,可别出了力不落好,最后反被他卖了。”

  “他敢!”张寿廷瞪眼道,“他不过一孤家寡人,来西京之后什么都是我操办的,他想过河拆桥,门儿都没有。”

  阿律稍稍松了口气:“将军心里有谱就行,我什么也不懂,万一哪句说错,将军不要怪我。”

  张寿廷笑起来,在他脸上捏了一把:“疼你都来不及,怎么舍得怪你。”

  阿律愕然,红着脸道:“将军不要这样,我,我,我们都是男的……”

  张寿廷被他受惊吓的样子取悦,哈哈大笑。

  阿律垂下眼帘,遮住眼中一闪而过的寒芒。

第547章 春儿快回来吧我们都等着你呢

  张寿廷走后,宋悯屏退所有人,独自在御书房坐了很久,脑子始终乱糟糟理不出半点头绪。

  杜若宁这盘棋下的,没有一步在他的预想之内,也完全打破了他之前的胸有成竹。

  他和李钰商定计划时,其实还保留了一部分没有说。

  他准备明面上让所有州府放弃抵抗,诱杜若宁来西京,如果杜若宁敢只身赴约,他便利用李钰来拿捏她以达到让她退兵退位的目的。

  如果杜若宁不敢一个人来,而是带着飞虎军来,等她来了之后,这些明面上放弃抵抗的州府,就会和西京一起形成包围之势,把她和飞虎军困在中间。

  到那时,四面夹击之下,即便飞虎军再如何神勇,也没那么容易突出重围,他们就算不开战,困也能把飞虎军困死。

  这些话他没有和李钰说明,倒不是已经发现了李钰的端倪,他只是习惯性地对每个人都有所保留,不敢以全部真心相托,尤其李钰还是他半道劫来的。

  他觉得自己这个计划真的很不错,尽管不能称之为完美,也已经是他在目前的状况之下能想出的最有效的办法。

  至少在长山没回来之前,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杜若宁根本不搭他这个茬。

  从杜若宁让长山带回的话来看,她既不打算只身前来,也不打算带飞虎军一起来,而是一门心思地想要一路攻城略地杀过来。

  她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肯上他的当,难道是猜到了他会诱她进来,然后给她来个四面夹击吗?

  按照长山所说,她看完他的信几乎没有考虑,立刻就否决了,她即便再聪明,也不可能在一瞬间就想到这么多吧?

  她的脑筋真的有这么灵活吗,她对李钰真的能做到如此绝情吗,如果她真的不拿李钰当回事,当初何必大费周章找他?

  真的是因为李钰被自己亲手扶上皇位,导致她不敢再信任他吗?

  短短一封信的时间内,她居然连李钰会跟着他学坏都能想到吗?

  怎么可能?

  她是李长宁,又不是神,怎么可能在看到信的一瞬间思虑如此周全?

  或许她根本没想这么多,她就是本能的怕上当,不想被动地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抗拒他提出的一切条件。

  所以,她究竟要怎样呢?

  宋悯越想越烦躁,越想心越乱,双手抱头发出低低的怒吼。

  不行,这样不行,他必须抓紧时间再想个办法出来,他不能就这样坐等李长宁打上门来。

  他一定会想到更好的办法的。

  长山站在暗处,听着他一声声的怒吼,不知怎的,竟从中听出了几分绝望。

  他想,大王真的快被昭宁帝逼疯了。

  在他的认知里,大王一直是个优雅理性,淡定从容,运筹帷幄的人,可是只要一对上昭宁帝,他就会失去理智,变得心神不宁,暴躁易怒,束手无策。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物降一物吧,昭宁帝就是大王的克星,只是大王自己没有意识到。

  长山想到这点,自己都感到绝望起来。

  飞虎军势不可挡,昭宁帝又吃定了大王,这棋局,哪里还有半点胜算?

  唉!

  他暗自叹了口气,连日奔波疲惫不堪的脸上更加愁云密布。

  昭宁帝不肯接受大王的条件,接下来会有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行动呢?

  ……

  黄昏将至,落日如火,永宁府的城门口,行色匆匆的人们正赶在城门关闭的最后出城或入城。

上一篇: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

下一篇:青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