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宠天下 第78章

作者:素律 标签: 穿越重生

  监正也被五公主说得发毛,带了许多人过去,点了二十多支火把进入乾西宫的大殿,里里外外仔细搜查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

  正要回去向皇上交差,后殿里有人喊:“快看,这是什么?”

  监正心里咯噔一下,忙和众人一起去瞧,一个小太监打着火把站在后殿的东墙,指着墙上的一行字给大家看。

  曹广禄死于天降鬼火!

  有人轻声念了出来。

  大殿里顿时一片死寂,熊熊火把都驱不散众人心头的寒意。

  监正声音颤颤道:“走吧,本官回去向皇上复命,你们一个个都把嘴巴管好,切不可到处乱说。”

  大家都巴不得赶紧离开,纷纷点头应是,一刻不停地逃离了这是非之地。

  嘉和帝从监正口中得知那句话,第一反应是不信,紧接着就是后背一阵发紧,一连声地命人去找宋悯和江潋过来。

  他不信那字是鬼神所留,他更倾向于宫里藏着明昭帝的余孽。

  或者说,明昭帝的余孽终于把触角伸进了宫里,开始在宫里发展党羽,有人已经被他们收买了。

  震惊之余,他又特意叮嘱监正,不可将此事告知曹广禄,以免曹广禄受到刺激担惊受怕反倒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监正领命,跪地叩首告退,得到传召的宋悯随后赶来。

  “江潋呢,怎么还没来?”嘉和帝问。

  恰好出去找人的侍卫回来,在门口禀道:“江大人和若宁小姐在春溪亭那边赏花,他说为免若宁小姐乱跑,先把若宁小姐送出宫门,随后就来。”

  嘉和帝方才太过震惊,这会儿才想起来,江潋是陪着杜若宁看花去了,不禁抱怨了一句:“那个丫头是扫把星吗,为什么她每次来宫里,宫里都鸡飞狗跳的?”

  宋悯眉心一跳,轻咳两声问道:“陛下,宫里又出什么事了吗?”

  内阁的办公地点在午门东侧的文华殿,离内宫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宋悯并没有听到宫里关于闹鬼的传言。

  嘉和帝捏着眉心长叹一声,把乾西宫的怪事说给他听。

  宋悯起先还很淡定,待听到“曹广禄死于天降鬼火”后,差点失手打翻了手炉。

  “陛下,此事定然是有人搞鬼,而绝非真鬼。”

  “朕也是这么想的。”嘉和帝恨恨道,“定是明昭余孽在背后操纵,等江潋过来,朕便让他带人去详查。”

  宋悯捧着手炉,目光闪烁几下,似是不经意道:“说起明昭余孽,江大人最近办案效率似乎不太高,刘杨案至今也没找出真正的凶手。”

  嘉和帝近来沉迷炼丹,都快忘了刘杨案,被宋悯这么一提醒,顿时皱起眉头:“你说得对,这个案子江潋确实拖得有点太久了,等会儿朕可要好好问问他。”

  宋悯适可而止,垂下眼睫不再多言。

  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江潋昂首阔步从外面进来,口中道:“臣该死,让陛下久等了。”

  说着便要下跪行礼,被嘉和帝拦住:“罢了,事态紧急,你就不要讲这些虚礼了,乾西宫的事你可曾听说?”

  “听说了。”江潋谢了恩,躬身道,“臣就是听说了这事,才紧急把若宁小姐送出去的。”

  “你看着她上车的?”嘉和帝不放心地问了一句,生怕杜若宁没走成,又在哪里闹腾起来。

  “是的,臣送她上的车,并且让望春一路护送她回定国公府。”江潋回道。

  嘉和帝这才放了心,郁闷道:“以后不许这个扫把星再进宫,她一来宫里准没好事。”

  江潋应是,不再讨论杜若宁,对嘉和帝说道:“陛下,此事定然是明昭余孽所为,臣日前刚查到刘杨案的真正凶手,正打算这两天收网,不成想他们居然又把爪子伸进了宫里,实在太猖狂了。”

  嘉和帝正要问他刘杨二人的案子,没想到他自己主动说了,方才酝酿了一肚子的质问便问不出口,和宋悯对视一眼,问道:“凶手是谁?”

  “是刘致远的小妾的奸夫。”江潋说道,“那个小妾深得刘致远宠爱,奸夫就是靠着勾搭小妾才进的刘府,而后又靠着小妾的枕旁风当上了府里的二管事,主管厨房和食物药材的采买,刘致远的死就是他利用职务之便投的毒。”

  江潋将望春编的故事一字不差对嘉和帝讲了一遍,讲着讲着,他自己差点都信了,心说望春个死东西不去写话本子真是屈才了。

  嘉和帝听得直拍桌子,又扼腕叹息:“朕早就提醒过刘致远,让他不要纳太多妾室,府里人多了,自然会杂乱难管,难免给人可乘之机。”

  “陛下所言极是,这就叫色字头上一把刀。”江潋道,“杨大人也同样如此,他夜夜做恶梦,神志恍惚,便是他新纳的妾室每晚喂他服用致幻药导致的。”

  “竟是如此?”嘉和帝难以置信,“这些明昭贼子真是好歹毒的心肠,你务必要将他们一网打尽,下到诏狱剥皮抽筋方解朕心头之恨。”

  江潋道:“陛下放心,臣就是为了顺藤摸瓜才容他们多活了几个月,有臣在,他们一个都跑不了的。”

  “好,朕等着你的好消息。”嘉和帝刚松了口气,转而想起闹鬼一事,又重新开始发愁,“曹广禄的事可如何是好,朕已经失去了两大重臣,可不想再失去一个掌印。”

  江潋愣了下,问他:“曹掌印怎么了?”

  他只听说了闹鬼的事,后面的也不曾听说。

  嘉和帝又把“曹广禄死于天降鬼火”的事和他说了一遍,气愤道:“曹广禄就住在宫里,倘若真有天降鬼火,岂不是等同于有人在宫里杀人放火,明昭余孽如此猖狂,真真是可恶至极!”

  江潋听完半晌没有开口。

  乾西宫闹没闹鬼他心里最清楚,怎么会无端地出现那样一句话?

  那句话谁写的?

  当然不是他写的,难不成,是杜若宁写的?

  不可能吧,杜若宁当时松开他的袖子跑去后殿,很快就掉进了密道,应该没有时间写那一句话。

  后面他们一直在一起,顺着密道走到春溪亭,才得以从亭子旁边的枯草中钻出来,再然后他便送她出去了,看着她坐上马车才走的。

  他确信,她没有做案时间。

  可是如果不是她,又会是谁呢?

  难道宫里真的还有明昭时期的旧人?

  就算真的有,他们写下那句话,是为了制造恐慌,还是真的要用火烧死曹广禄,这个计划在宫里真的能实现吗?

  .

第109章 我也要去搞事情

  君臣三个在御书房说讨论案情,小太监在门外通禀,说曹掌印求见。

  嘉和帝闻言皱眉:“朕才说了不许告诉他,是谁的嘴这么快。”

  江潋道:“宫里人多口杂,掌印又是十二监之首,想巴结他的人多了。”

  这话乍一听也没什么毛病,嘉和帝心里却隐隐有些不爽。

  曹广禄再大能大过天子吗,难道那些人为了巴结曹广禄,连自己这个皇帝的话都可以违背?

  他和曹广禄到底谁是皇帝?

  宋悯在旁边默不作声,心里却想,江潋不愧是奸宦,给人上眼药比他高明多了,本来因为乾西宫墙上那句话,皇上对曹广禄很是担心,可江潋轻描淡写的一句,就让皇上对曹广禄的担心转变成了不满。

  这个死太监,心眼真是坏透了。

  嘉和帝虽然心有不满,也不能把曹广禄晾在外面,于是便示意小太监把人带进来。

  曹广禄进来之后,颤巍巍下跪向嘉和帝行礼:“陛下,老奴听闻乾西宫的事,特来问问陛下有何吩咐。”

  他一直在明昭帝和嘉和帝面前自称为奴,哪怕是做了掌印,仍然没有改口。

  嘉和帝也喜欢他的谦卑和稳健的行事作风,对他虽然不像对江潋宋悯那样倚重,这么多年该给他的一点也没少给。

  “掌印请起。”嘉和帝笑脸相迎,抬手示意曹广禄平身,“这件事朕已经交给江潋调查,你无须忧虑,就在宫里好好待着,没人能伤你分毫。”

  曹广禄谢恩站起身,又向江潋拱手:“有劳江秉笔了。”

  江潋还礼道:“掌印客气,您是我的前辈上司,您有了烦心事,我自当尽全力为您解忧。”

  曹广禄确实只是客气客气,见江潋说得诚恳,也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心里很受用。

  “不知江秉笔要从何查起?”他笑着问。

  “自然要从那句话开始查起。”江潋道,“那句话是谁写的,是写在太子进去之前,还是之后?若是之前,他把字写在人迹罕至的冷宫后殿,怎么确定会有人看到?若是之后,太子带去的人和监正带去的人便都有嫌疑,须将进过大殿的人全部审讯一遍。”

  “江秉笔说得有道理。”曹广禄点头道,“不过五公主和两位皇子就免了,他们肯定和这事没有关系。”

  这话说得也没错,嘉和帝却又莫名的不爽,皇子和公主当然是无辜的,曹广禄这话听起来却像是在赦免,难不成还要皇子公主对他感恩戴德吗?

  “皇子公主们也是当事人,我认为还是要问一问的。”江潋说道,“毕竟那些公子小姐是他们邀请来的,或许能提供些咱们查不到线索也未可知。”

  “……”

  曹广禄刚才还觉得他挺谦虚,没想到他这会儿又变得不知分寸,竟然要审讯皇子公主,真是胆大包天。

  就算皇上对他宠信,也不会纵容他对皇子和公主大不敬吧?

  曹广禄灵机一动,和宋悯飞快对视一眼,他们正愁抓不到江潋的错处呢,江潋这不就自己送上门来了吗?

  敢把皇子公主当犯人审,这不是公然挑战皇室威严吗?

  宋悯接收到曹广禄投来的视线,自然明白他什么意思,微微闭眼示意他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曹广禄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正要义正言辞地开口,嘉和帝却笑着点头道:“没错,就该这样,秉公办案是对的,不管皇子还是公主,都有协助调查的义务。”

  “……”

  曹广禄惊得差点没把舌头咬下来。

  不是吧,皇上对江潋竟然已经纵容到如此地步了吗,连皇子公主都要任江潋摆布?

  炼丹炼魔怔了吧?

  宋悯也很意外,但他心窍玲珑,很快就猜到是怎么回事,忙用手指轻敲手炉,提醒曹广禄不要再说话。

  皇上还记着江潋方才说的那句话,以为曹广禄在宫里只手遮天,所以对曹广禄心生不满,故意用江潋来压曹广禄,也算是一种警示。

  曹广禄不知前因,虽心有不甘,却对宋悯很是信任,宋悯不让他说,他便垂首附和道:“皇上所言极是,是老奴想窄了。”

  嘉和帝嗯了声:“那就这样吧,江潋速速去查清真相,宋悯负责部署好宫中禁卫,曹掌印最近无事不要出宫,凡事多加点小心便是。”

  “是。”三人齐声应是,告退而去。

  日近中午,阳光正好,三个人沿着书房前的甬道并肩而行,谁也没有说话。

  阳光照在当朝最有权势的三位臣子身上,一个弱柳扶风,一个垂垂老矣,一个貌美如花。

  宫人们在他们经过时垂首恭敬行礼,又忍不住偷眼打量,怎么瞧都是江秉笔完胜。

  江秉笔,他就像是女娲娘娘偏心眼造出来的,集美貌智慧权势荣华与一身的男人。

  可惜少了一点东西。

  三人又沉默着走了很长一段路,直到拐了几个弯连御书房的屋脊子都看不到了,曹广禄才慢下脚步道:“江秉笔,你且先去忙,咱家和首辅大人说几句话。”

上一篇: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

下一篇:青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