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256章

作者:笔下求生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才是折磨。

  许问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秋千架上,看着大大的月亮或者漫天星辰想路远征。

  有时候会委屈到一个人偷偷流眼泪。

  好在其他嫂子很照顾许问。

  豆豆妈跟宋宝英她们几个有过孩子的嫂子,都知道现在许问不好受,都尽量抽空来陪她说话聊天。

  豆豆妈还给许问做了一长一短两个圆柱形的枕头,让她睡觉用。

  “这还是我当初怀孕实在睡不着,我娘做给我时我学会的。这长的你放在身后,短的放在肚子下方,会舒服很多。”

  许问道了谢,拿回家,发现这两个枕头确实让她舒服很多。

  许问灵机一动,让豆豆妈多做些这个拿到鹏城去卖。

  “这玩意能有几个人买?”豆豆妈笑着摇头,“很简单又费不了多少功夫。”还没有个虎头鞋有技术含量。

  “相信我。对农村的人来说,这玩意普遍,随手一做就是,但是对城里人来说,还是很稀罕的。”

  豆豆妈当然相信许问,二话不说就应了,“那我听你的!”

  信许问,有钱赚。

  如今海岛上新换了一批嫂子,去年冬天有退伍的,今年有新上岛的还有离岛调走的。

  有一部分是前年见过的,还有一部分是新面孔,少不了又是个熟悉的过程。

  新嫂子上岛,照例还是会办睡衣派对,但是许问身体不适,没参加,都是宋宝英她们这些老嫂子张罗的。”

  新嫂子知道后,也纷纷来跟着许问做买卖,一个个都交了摊位费。

  已经离岛的嫂子们还没卖完的商品依旧由二叔代卖,换成钱后再给他们汇过去。

  军嫂杂货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一来是质量过关。

  二来许问也经常帮着策划一些营销活动。

  三就因为很多商品都限时限量销售。

  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饥饿营销。

  尤其是很多买家一开始还觉得贵,想过阵子再来买,再来的时候已经没货。

  买家当然会要求二叔补货。

  二叔摊手苦笑:“我这店里都是军嫂们亲手做的东西。人家都是跟着自家男人在海岛上讨生活。男人退伍回老家,她们自然也会走。不退伍调个单位也一样会跟走。人家人都走了我上哪补货去?”

  于是从那以后,很多人都知道二叔店里很多东西没了不会补货,买起来更大方了。

  许问建议二叔,有哪些嫂子离岛,就在那个展柜上贴上预告。

  其实就是用大红纸写上剩最后几件。

  慢慢老客户就都懂了。

  二叔的店没有许闻的饭馆生意火爆,但是买家黏性更高,回头客比例更大。收入也越来越可观。

  多数跟着做生意的嫂子,月收入已经不比一般的工人少。

  许望两口子现在干当初许闻干过的买卖,卖爆米花以及衣服。

  不是当初许闻卖的劳保用品,许望两口子卖的是女人穿的衣服。

  现在进货比去年会方便很多。

  去年许闻出去进货都是偷偷摸摸,三不五时就被查。

  现在马上要开放五个经济特区,对个体经营政策上又明朗了很多。

  再说像羊城这样的省会城市,对做生意这块管的越来越松。

  进货不像去年那么难了。

  现在在鹏城,各种粮油米票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小,因为个体商贩越来越多。

  个体户只要钱不要票。

  许问跟许闻提供地址,谢德春陪着许望去进的货。

  许望衣品本就挺好。之前在生产队,她买的衣服都是这个年代比较洋气时髦的。

  她进的货很受来打工的那些年轻女同志喜欢,卖的很快。

  做女装这块,摊主的眼光跟生意很有关系。

  许闻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许问教着许闻用冰袋保存水饺送外卖。

  他负责跑厂区,许秋石帮着他跑堂。

  每天晚上下班时间,许闻就骑着新买的脚蹬三轮车到厂区,拿个喇叭挨个厂喊。

  需要订饭的报上菜单,他第二天中午来送。

  有水饺面条也有各种炒菜可选。

  收集好订单以后,第二天桑小青跟朱美珍一起做菜。

  上客人之前,许闻跟许秋石看孩子,上客人之后,就是元宝看春生。

  老百姓家的孩子皮实,只要不威胁生命和健康,都不太管。

  朱美珍的厨艺比桑小青更好,尤其是包水饺,都是肚大皮薄馅多。

  一旦忙起来,朱美珍负责做堂食,桑小青负责做外卖的。

  做好后,许闻再骑三轮车往厂区一家家送。

  开始每天只有几个订单,现在订单越来越多,每天中午都有几十份饭要送。

  少的话,冰袋还可以,订单多了不等送完还是会坨,因为没那么多冰袋。

  许问想了想,画了几张图让许闻去找个能生产塑料的厂订做一批“外卖盒”。

  就是几十年后,大家点外卖常用的样式,或圆形深碗,或者长方形浅盒,还有一次性饺子格和小料盒。

  八零年,泡沫饭盒虽然已经有了,但是还没大面积普及,少量买有点不划算。

  几十年后那种环保饭盒就更没有。

  得找厂订做。

  尤其是饺子格,是软塑料的。一份二十个,半分十二个。

  一个格放一个饺子,这样就不怕时间长了会挤掉。

  找厂这事好办,许闻现在对鹏城这些厂可熟了,说说好话递根烟,认识的车间主任捎带脚给他做了。

  因为他要的几种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个,对人家来说实在不算大订单。

  车间主任一句话就给办了。

  看着许家人各自忙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许问安心了不少。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许问的肚子越来越大。

  到了4月份,许家人都不让她再来回接货,生怕她哪天再生在路上。

  豆豆妈自告奋勇来压船,石磊不放心,安排她男人一起跟着。

  许问还是会经常跟彩虹号,她会定时到鹏城医院体检。

  以前一个月一回,现在基本上半个月就会来一次。

  除了日常教教女学生,就是待产带娃。

  日常吃饭,要么是吃食堂,要么是许切做饭。

  在生产队,孩子们一般七八岁就会做饭。

  路远征最初离开的半月,许问会很难受,因为想他也因为烧心。

  烧心是魏庄的土话,大概意思就是反胃酸烧胃。

  据其他过来人的经验,都说这是因为肚子里的宝宝长头发的关系。

  后来,许问慢慢习惯了,加上豆豆妈的孕妇枕,也能睡一会儿。

  对路远征的思念也渐渐习惯不再那么难熬。

  其实,她曾经有一个机会能跟路远征一起出国。

  他们缺一个许问这样的翻译,路远征临出国前拍电报回来征求过许问的意见。

  许问犹豫了一天还是拒绝了。

  下个月比武。

  她下个月预产期。

  到时候万一赶巧了,两件事赶在一天。

  她既耽搁正事又会影响路远征,怕他分心。

  虽然理论上来说,比武应该在她生产前结束。

  但,预产期不是孩子出生的准日期,提前或者推后半个月都很正常。

  她不敢赌,哪怕赶在一天的概率其实不大。

  有时候许问也很庆幸自己没跟着路远征去。

  她现在有些水肿,整个人像个发面团。

  尤其是腿上,按一下就一个坑,半天恢复不了。

  她照过镜子,觉得现在的自己挺丑的。

  虽然冬生跟许切都夸她很漂亮。

  女人都爱美,更想在爱人面前保持完美。

  她特别不想路远征看见自己现在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