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第31章

作者:九州月下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基建 穿越重生

  “程夫人让我下午再去给她看脉。”妇人淡定地打断他,“小姑能不能去程家当厨娘,就看这一次呢。”

  老妇人一滞,厌恶地看着这二儿媳妇,重重地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那名叫陈甜儿的妇人也颇为无奈地回房,将手中药箱缓缓放下,坐在床边,伸手舒缓被压痛的肩膀。

  她擅长接生止血,还有一些不好谈及的妇科之症,虽然收入不菲,但在夫家看来,却都是沾染阴秽,很不吉利,加上成婚五年来都未怀孕,便渐渐成了婆婆的眼中钉。

  然而,她不生育,分明是因为成亲那年,京东水患,她把澡盆让给了婆婆,自己在扒着澡盆,在污水里泡了整整一天,才阴寒崩漏,难以孕子。

  她同意为丈夫纳妾,也看着妾室生下子嗣,家中的收入,更是靠了她才能过得轻松……

  她有心合离,可是女子无法立户,她离了张家,要么嫁人,要么,便得回到父亲那去。

  父亲已经老了,性子又急,这些年又没有多少余财,她怎么好再去拖累他?

  唉,这日子,可怎么才是个头啊。

  就在她难过之时,外边突然有人呼喊:“小陈大夫,你爹托我给你送封信。”

  -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家对于两个新生儿的处置,是开辟了一处院子,除了平日时送水送食,旁人不许进入,算是冷处理。

  赵士程让山水悄悄去看过一次,山水叹息说周姨娘似是受了刺激,不愿意接受现实,说自己天天吃的都是生母寻来的保胎药,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定是主母下药毒害了她,才让她的孩儿受此苦楚,闹着要见老爷,讨个公道。

  赵士程对此就很无语,以种氏的身份、母家,还有她整整四个亲生的嫡出孩儿子们,哪有理由去害一个姨娘,再说,老赵加上女儿都有十几个孩子了,种氏根本就不可能把一个普通的庶子放在心上。

  不过那个保胎药还是引起了赵士程的注意,他让山水去打听一下,是什么保胎药。

  山水很快就给他找来回复,赵士程不懂药理,山水也不懂,但是没关系,那个陈大夫的女儿昨天已经到了,正好去见一见,她应该对这个有所了解。

  于是赵士程带着山水去见了这位女大夫。

  她长得只算清秀,肤色健康,在听了赵士程的讲述后,看了一下药方,不由露出苦笑。

  随后她的话,那可真是吓了赵士程一跳。

  那陈甜儿道:“我自小跟着父亲行医,倒也知道一二,这大宋市井繁荣,住在城里的大多有些余钱,以此,便有了各种游方郎中,他们以一个方剂专治一种病而游行赚钱,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候,而密州因为有着市舶司,便成为游方郎中们的必经之地,这些大夫良莠不齐,却都有绝佳的口才,所以,密州流行的各种偏方奇多……”

  如今没有什么医疗执业证书,民间那些保胎的偏方千奇百怪,什么“硫磺喂大的公鸡,阳气十足必可得男胎”、“XX时辰行房必得男胎”、更有甚者,便是兜售能生男儿的“易胎丸”、让孩子聪慧的“启慧丹”,但凡和子嗣有关的丹药方子,就算价格极高,也从来不缺客户。

  陈甜儿推断,那周姨娘虽然是良妾,却是贫家出生,家人将全部希望都托在她身上,不但耳提面命,还千方百计给她用保胎药,好几个都是花了大价钱,然而是药三分毒,这吃多了,对胎儿有所影响,也有再所难免。

  这些消息,听得赵士程压力山大,大呼宣传卫生知识刻不容缓。

  山水在一边,也和他一起叹息:“没有办法啊,若是没有子嗣,那便七出之罪,被休弃也无处说理。”

  赵士程却没有听听就算了,他转头就书信一封,准备回家让舅舅给宗知州送过去,里边讲述了州里各种偏方害人之事,他相信那老头会把这事处理好的。

  ……

  过了两天,八月十日,宗泽又约见了赵小公子。

  这次,赵小公子没有藏拙,而是拿出自己的本领,给宗知州画了一张大饼。

  “在河北路、京东路,都大量养羊,我们密州的人口有三十余万,但有超过六成是客户,没有土地,租种生活很是困苦,如今蜡林的效果初显,密州必然会有很多将坡田改为蜡林,从而造成大量佃户失去租种的土地,而我们建立的羊毛纺织,将会初步将这些失地农人聚集起来,避免他们失去收入,无以为生……”

  “大量的人口聚集,会利于商业,降低纺织成本,在海边修筑码头,又方便河北、京东甚至西北的羊毛运送,我们可以将这里打造成一个以羊毛、制碱、炼焦为主要产业的城市,以一千人的产业预计,年利税可达一万贯以上,产出毛料卷五十万匹。”

  “等等,”宗泽并不是不识数的人,也没被这个数量惊到,而是皱眉道,“一个人,一年能织出五百匹毛布么?”

  他妻子也是织布的人,一匹素绢织上五天,已经是需要整日不断的辛苦劳作了。

  赵士程微微一笑:“是我口误,到时咱们这里,售出更多的应该是毛线,而非布匹。”

  干嘛要自己织布啊,他敢打包票,只要找些厉害的织户摸索几种织法,用油印弄些织法的小纸片放在毛线卷里,那么,织毛衣这种事,就会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庭主妇人们闲暇时杀时间的利器——这种完全不浪费一块布料,甚至可以反复使用的毛线,绝对会没有几个母亲抵抗的住,那不比织布来得给力啊?

  宗泽没见过毛线,不过问题不大:“那,请继续。”

  “到时,产业一但做大,商户为了销路,必会制作大船,到时以辽东高丽巨木至市舶司,又能造出大船,兴盛海运。”

  “至时,密州便能成为如成为上上州,百姓亦可安居乐业。”赵士程说得斩钉截铁。

  “成为川蜀一般的天府之地啊……”宗泽深吸了一口气,听对方把发展规划一拉,他简直心荡神移,这简直是戳中他实现富国安民理想的通天大道,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川蜀很富,不是苏杭最为繁华么?”赵士程随口问。

  “自然,”宗泽向往道,“大宋有二百多州,其中,岁入两万贯的州府有六十余处,而蜀中四路十八州,全都超过此数。因钱财太富,前些年,还出了交子这等物件。”

  “交子啊……”赵士程点点头,却又忍不住叹息,成都府在宋朝是繁华的,到南宋时占了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但宋朝末年,被元朝几乎全数屠杀,从此成为税收的倒数第一,到明朝都没有恢复元气。

  “交子本是蜀中大户约定发行的凭票,极为便捷,在蜀地大行其道,”宗泽说到这,又忍不住叹息道,“可惜前些日子,蔡相勒令交子由朝廷发行,禁止商户私发,怕是这交子,很难长久了。”

  这才哪到哪呢,赵士程心说蔡太师的搜刮才刚刚开始,厉害的还在后面呢。

  “对了,我前去勘测过了,新镇所在,最好是选在纪里河河口,”宗泽指着地图上的岔口,“此地虽离日照县城远了些,却离密州城最近,河水源头离密州城仅有六十余里,河口甚宽,此地建立码头,向南行三百里,便是淮河入海之处,所需能直入汴京,又可收纳淮北流民。”

  赵士程也支持他的意见,两人对建立的规模,乡军的数量很快达成一致,而宗泽也不负所托,已经与密州的所有大户谈下了入驻此地的事宜,他们都表示,一但港口建成,他们都愿意去那里购置商铺,兴办产业。

  而做为表示,这些大户们还捐赠了一些钱财,积少成多,也有三千多贯。

  宗泽会调动密州的厢军来修筑道路,那里盐场可以先建一些,建好之后,上报朝廷……

  这些细节零零总总、千头万绪,但两人都思路清晰,一个懂技术一个懂朝廷,这一加一远大于二,一个问题提出来,又会很快解决,连旁边旁听山水和种小舅舅,都觉得所得甚多。

  尤其是让宗泽和山水等人惊叹的是,整个新镇建立的钱财,是以一种“预付款”的形式来做的——赵小公子购买将来的在规定时期时建成的土地和商铺,并且提前付款,而宗泽就以这些款项来购买材料,给付役钱,还有打点朝廷。

  宗泽甚至在听到这个办法后,眼珠微动,很有想把这种办法推广出去的意思。

  但赵士程严厉警告这老头,没有银行托底时就不要搞这种事情。

  宗泽想问什么是银行,但小公子却怎么都不愿意开口了,让老知州颇为遗憾。

  最后,两人还对密州城中行骗的各种郎中泛滥一事达成了一致意见,宗泽表示会严厉惩处这些骗子,并且找一些有用的方子广为宣传,必不让他们继续祸害良人。

  两人都很满意,当然,为了掩人耳目,这次投资的钱是种彦崇和山水名下的钱财,赵小公子并没有出现在所有的契约之中。

  得到了初始资金后,宗泽匆匆离去,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赵士程目送他离开,拿着茶碗猛灌了一口,做为一个化学生,让他回忆这些经济内容真的太超纲了。

  好在,成了。

  这老头已经完全上了他的船,就别想下来了。

第44章 海外贸易

  在建立根据地和拉拢的周围势力这方面, 宗泽的能力是传说级别,赵士程从来没有担心过。

  所以,南边港口和新基地的事情, 只要他把钱给够了, 就暂时不用管了。

  而七里坡这边,也有了新的产出。

  在经过半年反复实验后, 高炉里终于炼出了合格的钢水,做出了极为精良的——农具。

  没错, 是农具,因为随便铸造兵器是违法的, 不合规的, 让人一个告发会吃不了兜着走那种,但锄头、犁头、柴刀这种日常用品不在管制之内。

  种彦崇对此狂喜乱舞, 虽然他早就已经移情别恋地喜欢上了虎头给做的各种爆爆, 但一点不妨碍他喜欢上好钢,还专门弄了些钢条,装上船送回太原去,准备让军中好友做些漂亮的货物,物尽其用。

  赵士程则考虑了许久, 没有把这些质量不错的钢材全拿去铸造农具, 而是在思考数息后,画出几张图纸,让种彦崇看着铁匠打造。

  “这是什么?”种彦崇看着这些圆环一样的东西, 好奇地问。

  “这个东西, 叫轴承, ”赵士程指着图纸, 给他讲解着其中关窍, “外边的圈,和中间的圈,用滚柱卡住,这样的东西,放在车轴上,会让各种马车牛车更省力,寿命更长,也更稳定。”

  “看起来很简单,你的意思是,咱们的钢水,全都做成这个?”种彦崇觉得有些可惜。

  “暂时只能如此,先用模具铸造,再组装,”赵士程已经有所准备,“到时,外环、内环、滚针、组装都要多招些人,分别来做。”

  种彦崇觉得没有必要:“这东西如此简单,还用得着担心泄露么?”

  赵士程摇头:“我只是让人积累一点流水线和标准化的经验,以后咱们肯定需要很多管理方面的人手,先备着便是。”

  他本来是想用小球来做轴承的滚珠,但又立刻想到如今的钢达不到这种水平,所以还是用滚柱的来增加受力,延长寿命比较好,他的钢铁炉子需要收入,才能良性发展,不可能一直烧钱。

  种彦崇虽觉可惜,还是没有反对——虎头说的都是对的。

  ……

  接下来的几日,赵虎头跟进了轴承的制作,这东西并不复杂,在没有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要求也不高,滚得动就好,怎么都比那马车上容易断裂的木轴好用无数倍的。

  就是的良品率不行,误差较大,铁圈和铁柱的圆都不是那么标准,但凑合用了,反正放在马车上,使用时间长了,会自动磨成正圆,就和后世五六十年代火车的铁轮一样,出厂不圆,铁轨上跑久了,就圆了。

  而山水则很快为这些轴承找到了出路,她没有直接去给那些车匠们兜售,而是拿着轴承,去定制了十几辆两轮的小拖车——七里坡的码头到村子里,还是有几百米的距离,村人每天挑着煤炭羊毛来往也是疲惫,有好处当然要先自己用。

  如她所料,在十几辆小拖车还没等做出来,密州车行的匠人和户主们就已经发现了它的好用,开始拐弯抹角地打听这是什么东西,在哪里可以买到。

  山水当然是托词在海外买的,至于剩下的货,要存着自己用呢,要是想买,得等她再去找那海商。

  赵士程觉得山水真是越来越有能动性了。

  而这时,他们在密州的人手来报,那位去年遇到过的海外船主,终于又来到密州了。

  ……

  八月,一艘大船顺着东南季风,缓缓停靠在了密州的市舶司港口,港口的官员依次清点了船上带来的香料、象牙、珊瑚,还有一大船的——外文书籍?

  从海外万里而来的船长哈桑包着头巾,披着黑袍,对于那位港口小吏的疑惑报以微笑:“尊敬的宋国人,这是去岁一位宋人向我们购买的货物,他想要大食的书籍,这是我们将要交易的货物。”

  小吏一边在心中耻笑居然会有人买蛮夷之书,一边觉得这船长脑子里肯定都是头巾,居然用这些鸟语杂书来占据宝贵无比的远海货仓。

  哈桑从小吏的神情中看出他的不屑,但神情依然谦和,对于一个远洋船长来说,交易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每年冒着巨大风险从巴士拉来到密州,不就是为了赚取利益么。

  将象牙香料等物卖给市舶司后,哈桑便淡定地在板桥镇的侨居区,等待着买家上门。

  他并没有等太久,几乎是到达的第三天,去见过的那位女子便送来书信,约他在一处茶室见面。

  “尊贵的夫人,很高兴见到你,”哈桑并没有因为对方是女子而轻视,他拿出一张与着不太工整的中文单子,“这是我这次带来的书籍,您看看哪些是您需要的。”

  山水接过对方递来的单子,上边有很多名字,粗粗一数,有上百本,她一本也未见过,不知内容。

  于是她平静地将单子放在一旁,温和道:“这些,吾全要了。”

  “尊贵的夫人,”哈桑露出了温和的笑意,“但书籍是昂贵的,在我出生的国度,伟大的哈里发曾立下规矩,每有一人翻译出外文书籍,便赏赐给他等重的黄金,那么,夫人您愿意为了这些书籍,付出多少代价呢?”

  “哈桑船长,您应该知晓,我朝的书籍如星海一般的庞大,书籍在您的国度,与我朝,不会是同一种价钱。”山水不动声色地道。

  “不,知识是无价的,更何况,我的船从大食的巴士拉一路历尽风险,才来到这里,为此,我空出了两个货仓,您知道这意味着我损失了多少么?不仅如此,我为了收集这些书籍,我花费了大价钱去尼采米亚大学找尊贵的教士们抄写,这些,都是我为了知识付出的价钱,您呢,您又能为知识付出什么?”哈桑虔诚地问道。

  “那你想要什么价格呢?”山水平静地问。

  哈桑微笑道:“我想知道,您拿出的药剂,是什么配方。”

  为那种神奇的药物,极为有效,他询问过了尼采米亚大学所有的医师和炼金术士们,他们都无法分辨出其中的配方,但是确定这不是什么大黄之类的植物药材,而是一种矿物。

上一篇:我带古人穿回现代

下一篇:不患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