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3章

作者:冉珏儿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不过,舅爷确实做了件大胆事,但那件事和他现在面临的问题没有关联,等闲暇下来再处理也不晚。

  以上,是程涛基于事实做出的推测。这样一来,关于舅爷当初为什么会被匆匆下葬也有了解释,毕竟主推这件事情的大队长程相良,就是程传伟的父亲,说不得就是为了给儿子擦屁股才会这么干。

  还真是一环扣一环啊!

  舅爷匆匆离世,奶奶的苦难就此拉开帷幕,之后几十年,她都活在懊悔和思念中。

  总是要讨回个公道的。

  按照正常发展,舅爷今天死去,程相良站出来主持大局,但是现在他这个倒霉蛋穿过来了。事态已然发生变化,他得好好想想应对之法。

  后脑勺火燎似的胀痛,程涛伸手按了按,痛感明显。

  完事后,他得去好好包扎一下。

  这样想着,程涛坐起身。

  身上带血的棉布短袖他不准备换下来,只是找了一条看起来还崭新的毛巾缠在了脑袋上。

  后脑勺的伤口虽然不流血了,但总感觉凉飕飕的,这样能好受一些。

  趿拉上草鞋,程涛轻手轻脚走出屋子,到院子里转了转。

  一切都和记忆里一样。

  院子很宽敞,围墙不高却是用石头垒的,看上去非常漂亮又坚固。

  相比之下,几间屋就有些不够看了,全是半泥砖屋。所谓半泥砖,就是下面用青砖上边用泥砖砌墙的房子。

  唯一可取的大概就是面积大,功能划分明确。

  堂屋四大间,东西间是卧室,屋里都盘着炕,中间两间则是吃饭待客的地方。

  西屋是工具房。旁边架着茅草棚,棚下放着十几口咸菜缸,因为放置太久,缸里集满灰尘,靠墙边的几个还被砸出了豁口,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东屋是厨屋。屋檐下放着两口大水缸,往南是压水井,出水口放着石槽,石槽下挖着下水道,洗菜洗衣的脏水能直接排到墙外。

  本是很温馨的农家小院,现在却因为主人敷衍的生活态度显得有些破败。

  看到大门虚掩着,程涛走过去插上门栓,又绕去屋后查看。

  八分地再加上后边那个山头,是原身的爹围起来的自留地。

  现在管得严,啥都要求定量生产,但是自留地的利用却可以由社员们自由裁量。

  他家自留地利用率着实不算高,八分地就稀稀拉拉种了两畦菜。几棵果树,还因为没打理过都是枝杈,再晚两年,它们恐怕都得被荒草吃了。

  倒是后面山头上的白杨、榆槐树长的茂盛。

  自留地东西两边都夯着土墙,墙里种着花椒,墙外编着荆棘,记忆里这些都是原身爹娘从别处挪来的,当时颇费了一番功夫。

  只是这些落在舅爷手里算是白瞎了,几年没打理,这里直接变成了荒草地。

  程涛心里预备着抽时间好好修整修整,就听见有人敲他家大门。

  眼神一敛,程涛想出去,却在抬脚的时候转了个弯,他得先去看看小崽儿。

  程小墩刚醒,迷迷瞪瞪就开始扒拉,却没有碰着人。他立刻睁开眼睛,翻身往四周看,陪着他的爸爸确实没在。

  小崽儿撇撇嘴,眼眶里立刻蓄起了泪花。

  正好这时候,程涛推门走了进来。

  程小墩立刻抬头,看到程涛,他眨巴眨巴眼睛把泪收了回去,踩着衣裳堆颤颤巍巍站起来,扁着嘴伸出小手,“爸爸,要抱。”

  程涛脚步一顿,喜当爹难道就是这种感觉吗?

  “咣咣咣”敲门声变急,根本就像在砸门了。

  程小墩被吓了一跳,身体失去重心,往后倒去。

  程涛快走两步,在他倒下之前把人抱了起来。

  不过小崽儿还是受到惊吓,“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程涛身体一僵,他哄娃经验几乎为零,以前在福利院大孩子帮忙照顾小孩子,只能和人干瞪眼的他,每次都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个,所以这要怎么哄啊?

  “乖,不哭了,没事儿了。”程涛僵硬的晃晃胳膊。

  察觉到程小墩真的有安静下来,程涛松了一口气。

  垂眼就见一只白嫩嫩的脚丫伸到了他嘴边儿。

  “做什么?”程涛看程小墩哼哧哼哧伸着脚丫,不解的问道。

  程小墩委屈巴巴:“爸爸给呼呼,呼呼就不疼了。”

  程涛:“……”

  眼看小崽儿眼眶里开始蓄泪,程涛赶紧照办,对着小脚丫吹了几下。

  大门外开始吵吵嚷嚷,似乎聚集了不少人。

  程涛脸色微定,看了眼窝在他怀里揉脚丫子的程小墩,抬步往外走。

  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提醒自己,从现在开始他就是程涛了,现在的程涛木讷、怯懦、不知变通,他不能太出格。

第3章 今天咋没看到传伟?

  秋收收尾后,忙碌整年的社员们难得有了余闲。

  早饭后,村东头的小广场聚集了不少纳凉说话的社员。

  大榕树下,几个妇女在做针线。

  “哎,你们都听说了吗?传伟的亲事又黄了。”胖婶拿针理理头发,“高月兰赖人家女方要高额彩礼,可是我听说是传伟不乐意。”

  “你听她胡咧咧,她嘴里能有几句实话?”庆嫂是知道内情的,“我听说相看的时候双方都挺满意,完事儿俩人还约着去逛百货大楼,瞅着相处的不错。——女方那边都默认商量订婚的事儿了,谁知道传伟突然反悔了。”

  “要我说这相亲有成的也有不成的,临结婚反悔的也不是没有,能有啥?偏偏高月兰不要脸,四处胡咧咧,人女方压根就没提过彩礼的事。”庆嫂拿小钳把针带出来,语气愤懑。

  “那高月兰够缺德的。”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传出索要高额彩礼的名声,那姑娘以后还嫁不嫁人了?

  这哪是结亲,根本就是结仇。

  “她不要脸的时候还少了?前边南洼小李庄,现但凡听到谁给介绍的是咱程仓里的后生,别说考虑,能直接拿扫把轰人。”一直没说话的花大娘冷哼,语气很不好。

  胖婶不想断官司,赶紧岔开话题,“你们说也奇了怪了,他家老大锦驹那是样样优秀,十里八村谁提起来不夸,怎么二小子这么不省心。”

  “要不怎么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庆嫂语气平淡。

  花大娘跟着叹气,可不就是这样。

  “你们说传伟到底想干啥?村里跟他一般大的,俩娃仨娃都有了,他就挺着不谈对象,不结婚。要是真不想就不该继续相看啊,因为他相亲,村里其他后生都跟着受连累,”胖婶感叹,突然她想到什么,“哎,你们说传伟是不是还没死心?”

  胖婶虽然没明着说,不过在程仓里,程传伟和知青孟晓琴的事儿谁不知道?

  “……我以前遇见过俩人去县城看电影,那时候孟知青笑的跟朵花似的,哪像现在整天跟泡在苦瓜缸里一样,没个笑脸。”

  “你这算什么,我还亲眼见过俩人当街拉扯,那亲近劲儿,啧!”庆嫂也有些唏嘘,不过,“她也没道理埋怨谁,当初她是自愿嫁给涛子的,又没人逼她。”

  “你们说,这俩人暗地里不会还……”胖婶伸出拇指对着勾了勾。

  “这……不能吧,涛子跟他爹娘是没法比,但没啥坏心思。”

  “没坏心思就是好男人了?那孟知青是城里人,能甘心在乡下待一辈子?唉,要是青松大哥还活着,涛子肯定不能娶这样的,但是人活俩字就是现实,似他这样的,娶上媳妇还生了儿子,不算孬了。”胖婶快言快语。

  其他人一时都没补话,话糙理不糙,像他们村光棍条子就不老少,程涛身体羸弱,也没有父母兄弟帮衬,娶妻生子样样没拉下,已经算不错了。

  “要真发生什么,你当家的真不准备管?要我说上一辈的恩怨也该过去了,再怎么样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花大娘看向旁边捻线的圆脸妇女。

  李盼弟动作一顿,先叹了一口气,“我家大江什么脾气你还不知道,我婆临走说的话,他记到现在。别说管事,现家里连这边名字都不能提。”

  花大娘还想劝和两句,就听见胖婶的惊呼声,“那是大队长吧,干啥呢这是?”

  大家都跟着抬头,可不就是程相良和高月兰两口子,他们敲程涛家大门干啥?

  嗅到不寻常的味道,几个妇女放下针线筐跑过去凑热闹。

  广场上其他人也听到了动静,呼啦啦都跟着站了起来。

  ……

  敲门一直没回应,程相良和高月兰便加大了力气。

  “大队长,你们找涛子有事,喊两声得了,再拍下去,门都给你们两口子砸坏了。”胖婶离老远就开始咋呼。

  程相良和高月兰对视一眼,而后高月兰转身,“大家伙儿都在呢?”

  “难得闲下来,大家在小广场做针线。”

  高月兰撇嘴,说的好听,不知道今儿又编排谁了,不过她也不纠结,“相良有急事找涛子,瞧着家里是有人的,就是不应门。”

  高月兰欲言又止,明晃晃表示我有话说,快问。

  果然她话音刚落,就有人问啥事这么着急。

  “这不是昨天孟知青请假回城探亲吗?说是老娘病重,本来相良不想答,但是人拿着上级文件,相良只能盖章。谁知道好心办坏事……”

  高月兰满脸懊悔,把大家伙儿的好奇心吊得足足的。

  “你们不知道,”高月兰压低声音说:“昨天晚上公社派出所抓赌,把十几个人堵在了红鸩纺织厂的仓库。听说要是经过查证,认定其中确实存在聚众赌博情节,他们就要被扔到西北大荒劳改去了。”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

  花大娘最先反应过来,瞥了眼高月兰,“说涛子就说涛子,你扯这些干啥!”

  高月兰也不气,“今早派出所通知大队说昨晚还有几条漏网之鱼,叫生产队帮忙排查。本来这事和咱没啥关系,不过今早红玲女婿专门过来送信,说昨天有人在纺织厂附近看见了涛子。这不,我和相良赶紧过来问情况。”

  啊?花大娘和李盼弟对视一眼。

  “这不能吧?”李盼弟面露犹疑,她公爹后婆多严厉的人,要是知道小叔子沾赌,棺材板都得给掀起来。再说,小叔子看着也不像沾这些的人。

  “事情弄清楚了吗?你就胡乱瞎说,没准是红玲女婿弄错了呢。”花大娘直接怼人。

  “你,”高月兰心里恼怒,不过现在不是和她们计较的时候。

  稳稳心神,高月兰悻悻讪笑,“所以,咱这不是过来问情况了吗?”接着,她一脸忧心忡忡:“咱们大队今年评‘先进’,要是评上,每家都能分五斤粮票,这关键时候可不能叫人抓住把柄。”

  一听这话,大家伙儿都不说话了。

  吃瓜群众大都看热闹不嫌事大,但牵扯到切身利益就得另说了,这事确实得问清楚。

  把大家的表情都看在眼里,程相良和高月兰面上均是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