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150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仝远嗤笑一声,“没那闲工夫。”

  南雁笑了起来,“我觉得也是,那我请客,给您家人捎回去一只烤鸭。”

  仝远听到这话迟疑了下,没拒绝。

  实际上带回去也是自己吃,毕竟他的家人就是他自己。

  南雁也捎带了一只回去,主要是让佟教授和小徒弟尝尝新鲜。

  她之前从化工部这边淘来了一些期刊杂志,让佟教授研究这个。

  至于关于机器设备,还早着呢,倒也不着急。

  先把国外的发展现状搞清楚了再说。

  不过一只烤鸭显然不够,南雁回到沧城这边,发现姚知雪来了,一同到来的还有那十二位干校的专家教授——南雁给自己选的翻译团队。

  招待所多了十来个人,热闹了许多。

  仝远打了个招呼,放下了那只全聚德烤鸭回家去,他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这个搭档真是对干校的这帮人情有独钟。

  也不知道被灌了什么迷魂汤。

  姚知雪看着离去的人松了口气,“他比厂长都严肃。”

  可吓着她了呢。

  “仝师长年纪轻轻的就当了师长,而且还身居高位,自然得保持几分严肃模样,不然管不动下面的人可不好。”

  姚知雪表示明白,“可南雁你就没这样。”

  她就一直乐呵呵的从来不摆架子,大家也都信服她。

  “那是因为我有咱们厂长这个靠山嘛。”

  姚知雪不这么觉得,她觉得是南雁有本事,能带大家奔好日子,大家自然信服。

  不过这话争辩起来也没意思,她连忙把大家托自己捎带来的东西给南雁。

  棉被冬衣春夏服装,吃的用的还有钱。

  像老太君过大寿似的,各方宾客都送了礼。

  南雁看着那一辫子大蒜,还有刚巧能煮着吃的一袋玉米、一麻袋花生和毛豆,满满两麻袋的新棉花。

  她小声说道:“这些都有的,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都是大家伙的心意,亏得韩教授他们跟我一起来,不然我可弄不了这些。”

  姚知雪还带来了一兜子咸鸭蛋。

  “对了南雁,这边养鸭子的话,回头也弄被服厂吗?”

  “可以试试看。”南雁也不好说,“起码可以弄个小作坊。”

  “小作坊也能做大,对了被服厂的事情我忘了跟你说了。”

  那可真是让姚知雪开了眼界,不知道原来鸭子除了吃竟然还能挣大钱。

  关键是被服厂把春季广交会的订单交货后,前段时间又接了很多订单。

  这次不用买收割机,钱是真的进入被服厂的账本上。

  “马书记说他都没想到这个小作坊能赚这么多钱,这不公社又要养鸭子了。”

  在看到了商机后,马书记和赵留真不假思索就要搞大产业。

  南雁笑了起来,“其实养鸭赚钱,养鹅也能赚钱,回头可以考虑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一个新鲜词汇,姚知雪不太懂,但她记了下来,等回头给赵主任打电话时,说一下这事。

  分别了许久的人再见面时有说不完的话,但长途跋涉的辛苦终究是战胜了兴奋劲头。

  姚知雪沉沉睡去,南雁却是躺在床上有些睡不着。

  房间里堆满了陵县老乡们送来的东西。

  甚至日化厂还让姚知雪捎带来了好几麻袋的卫生用品。

  生怕她在外面用不着这些似的。

  南雁翻了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

  他们怎么都这样啊。

  第二天一大早,顶着红红的眼睛,南雁安排工作。

  佟教授领着翻译团继续研究那些化工、机械方面的期刊杂志,甚至还有一些旧报纸。

  姚知雪和陶然去北郊那片看看,在哪边适合养鸭子,回头选个地弄个小型的养鸭基地。

  至于南雁本人,则是要跟稍稍休息了两天的专家技术人员继续勘测,研究管道铺设的地质条件。

  得找到合适的路径,确定了管道铺设线路,再跟化工部要钢管。

  至于副总指挥仝远仝师长,他则是先调来一批驻地的战士和民兵,在这边挖地基。

  孙国兴这位办公室主任,筹办处年龄最大的老同志,则是领着人汇总各处每天的工作进度,将消息定时传达到首都那边。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只不过化工部那边对管后勤的陶然去捣鼓养鸭场有些奇怪,“这难道是想着养鸭子卖钱筹备资金?”

  几个化工部的领导说笑着,其他都能理解,但养鸭这事真弄不明白。

  “说是要给负责建筑的工人加餐,而且她之前在陵县那边,养鸭还养出了心得,没少挣钱。”

  鸭子能挣几个钱呀,那肉柴得慌一点都不好吃,也就是全聚德的烤鸭味道还不错,寻常人做不出太好吃的鸭肉来。

  鸭蛋么,味道也不如鸡蛋细腻。

  真想不出来。

  但等着许副部长请来了外贸部的同志,说起了养鸭做罐头做鸭绒被出口赚了不少钱这事,一群搞工业的人都沉默了。

  良久才有人开口,“这能推广一下吗?”

  外贸部这边过来的是一位司长,姓黄,黄司长摇了摇头,“这得有合适的条件,用小高同志的话来说得因地制宜,你非要到戈壁滩上养鸭子那是想做木乃鸭吧?”

  黄司长的小幽默让化工部这边也都笑了起来。

  “那养鸡呢?”

  “养鸡得用粮食呀,养鸭子稍微轻松点,堆出来萍草,养点鱼虾就能喂活。”

  饲养成本低,好养活。

  化工部的一群人被说的沉默了,“海铭,你是沧城人,你们那适合养鸭吗?”

  沧城出身的丁海铭听到这话皱了下眉头,“好些年没回去了,不是很清楚。”

  他一副不熟悉的模样,倒是惹得外贸部的同志离开时忍不住的嘀咕,“司长,丁司长这是啥意思呀?”

  “明哲保身呗。”黄司长笑了笑,这年头最不缺这样的人,不背后捅刀子都是好的。

  人家不想跟家乡牵扯,明哲保身也无可厚非。

  但黄司长没想到的是,丁海铭当天就打电话到沧城革委会,就差劈头盖脸一通骂了,“你们这么搞,让其他化肥厂情何以堪?不要搞特殊不要搞特殊,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季长青被骂的一头雾水,等反应过来也没好气,“高南雁同志负责沧城化肥厂的建设,丁司长要是觉得她不合适那就跟上面反应把她撤了。”

  谁还没点脾气了?季长青不指望丁海铭在中央帮忙说话,你骂人几个意思?

  “实在不行,丁司长干脆建议上面换个地方,别在沧城建厂,这样咱们大家都省心。”

  作者有话说:

  一更啦

第75章 他乡故知

  不就是放狠话吗?

  谁不会!

  丁海铭在化工部担任司长没错, 但他季长青也不怂。

  说完季长青就挂断了电话。

  管他什么心情呢。

  难不成还能把自己这个沧城地区的一把手给撸了不成?

  他丁海铭真有这本事,季长青就服他!

  这事也没藏着掖着,很快就传到了南雁那里。

  一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坚决支持南雁,跟丁海铭不是一路人。

  二来则是提醒南雁, 可千万别信什么故土情谊。

  丁海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你觉得咱们一家亲, 人可不这么觉得。

  还觉得你在搞特殊, 弄得他不好跟其他大化肥厂筹备处交代呢。

  南雁没想到,这位丁司长这么快就来了信。

  瞧着季长青面色不佳,心里头大概有数。

  “要是都来指导工作, 那我这工作也甭指望进行下去。”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季长青觉得这小同志可真是清楚人。

  上头都这么指点江山, 什么事情都搞不下去。

  凭什么他丁海铭不高兴咱就不弄了呢,管他呢。

  你想明哲保身不给家乡说话没问题, 咱也不需要你帮忙。

  但可别搞什么两袖清风,就要家乡这边跟着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