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56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对方一般回答斤数后又问唐启阳:“晚上煮白米饭吧?”

  唐启阳会回:“还没脱皮,不急。”

  “哎,现在拿去排队舂晚上就能煮。”

  “排队舂的人很多,我家不急。”

  “……”。

  回到家,唐启阳在房间门口把粮食放下,徐兰挑进房间放下,把套的绳扣解开,把两袋粮食堆在四根排一起的竹子上面随后出去。

  唐启阳等她出来把粮食挑进去堆着一起,堆完他叹口气,房间里堆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窄,看着真不舒服,心想赶紧把厨房建起来,然后挖地窖。

  晓风和晓语戴着草帽背上篓子和徐兰说:“妈,我们去打猪草。”

  徐兰应:“好。”

  自留地收的玉米棒子陆续脱粒一大半,都放在孩子们的房间里,徐兰和唐启阳把玉米粒搬出来晒,棒子拿到棚子下脱粒。

  棒子这几天孩子们也合力搬出来晒,晒去水分玉米粒之间变松,所以脱粒变容易。

  两人的手不怕疼,刷刷脱下玉米粒,晓婕和晓岱晓雯看得发呆,她们觉得脱玉米粒好难,开始用力一粒一粒扣出两排,后面容易一些,脱两个玉米棒手就磨得好疼,大人好厉害!手都不疼!

  晓岱问妈妈:“妈,你手不疼吗?”,她的手好疼。

  徐兰和她说:“干活习惯了就不疼,你们以后习惯了也不疼。”

  想到她们这几天都脱玉米粒,徐兰和她们说:“你们手疼了吧,先别干了,歇一歇。”

  晓岱和晓雯听妈妈的话马上放下玉米棒子,晓婕犹豫一下才放下。

  这时唐振家走上来,三个小姑娘怯生生喊:“爷爷。”

  徐兰站起来平平喊:“爹。”

  唐振家含糊嗯的应一声,徐兰向三个孩子看一眼,三个孩子小跑回房间。

  唐启阳平淡叫:“爹”,接着他看向饭桌前的凳子和老头说:“坐。”

  唐振家坐下,徐兰去给他倒碗凉茶放他前面,重新坐下来脱玉米粒。

  唐振家端起碗喝下半碗凉茶后和唐启阳说:“老三,现在分了粮食,我想让你们先给我和你娘一部份粮食。”

  唐启阳问他:“是我一家给还是老二和老四也一起给?给多少?”

  分家文书上写清楚他和唐启华唐启贵三人一年要给老两口五十斤谷子,八十斤玉米粒,粮食在年底时给,节礼各家看着给。

  三家共三百九十斤粮食,老两口还能挣点工分,分到一些粮食,加起来足够老两口吃饱饭、吃得好。

  至于老两口收了粮食后到底有没有吃饱、吃得好,还是补贴老大一家,那是他们的事。

  唐振家顿了顿说:“先给谷子的份,三个一起给。”

  唐启阳爽快说:“行,晚上我提五十斤去启明哥家称,然后给你们送去。”

  他给老两口的养老粮食在唐启明一家面前过了明路,才不管老二和老三到底给不给。

  唐振家听了他的话欲言又止,无言坐一会回去。

  老头走后,徐兰和唐启阳说:“你说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唐启荣的意思?”

  唐启阳说:“管它是谁的意思,我也懒得问他为什么提前要粮食。”

  徐兰:“也是”,猜别人的心思没什么意义,浪费精力。

  天气炎热,中午唐启阳炒一小盆番茄炒鸡蛋,煮一锅白面条过凉水,拿番茄鸡蛋拌着凉面吃,吃得舒服。

  中午休息一会,下午继续顶着大太阳去上工,翻地和犁水田。

  晚上吃完饭,唐启阳拿个麻袋装约五十斤谷子,他怕不够拿个小袋子装一小袋,提去唐启明家找他。

  唐启明见他提一个麻袋来问:“这是什么?”

  唐启阳和他说:“我爹中午去找我,让我先把养老粮食的谷子称给他,我提过来借你的秤一下,然后麻烦你帮做个见证。”

  唐启明爽快说:“行,我去拿秤。”

  唐启明拿来秤称了麻袋里的粮食,麻袋一般有四两重,他们多称了四两,然后一起去唐启荣家。

  他们到唐启荣家没有见唐启华和唐启贵提粮食来,只有老两口和唐启荣一家在,他们也不问。

  唐启阳提着麻袋和唐振家说:“爹,粮食我带来了,也借来启明哥家的秤,你和老大称一称。”

  唐启荣听老三叫自己老大,大哥都不叫,不悦问唐启阳:“老三,你连大哥到不叫,是真不认我这个大哥?”

  唐启阳直接坦荡说:“你的做为让我喊不出那两个字!”,这样的人不配让他喊大哥。

  唐启荣脸色变,唐振家生气和唐启阳说:“老三,你们是亲兄弟!”

  唐启阳不屑说:“落井下石的亲兄弟,兄弟之情不是说你们不想要的时候就扔掉,想要的时候捡起来就有的,行了,谷子到底要不要?”

  懒得和这种人纠缠,互不相干就好。

  唐启明在一边觉得启阳说的话太贴切,兄弟之情真不是想要的时候捡起来就有的。

  老三真是铁了心和他们划清界线,唐振家隐晦看一眼唐启明心里不悦,转头和唐启荣说:“老大,你去称一称。”

  唐启荣过来称谷子,称完后又把谷子翻来看,一会后说:“是五十斤,谷子也没有问题。”

  唐启阳淡淡说:“那就把麻袋倒腾给我,买麻袋也要好几个钱。”

  唐启荣心生火气,但有外人在不好当面骂唐启阳,黑着脸把提粮食进房间倒出来把麻袋扔给他。

  唐启阳接了麻袋和唐启明出来,走出一段路,唐启明笑和唐启阳说:“你挺会气人的。”

  这段时间他和唐启阳来往比较多,了解他更多的一面,知道他不是小气扣门的人,一个麻袋的钱他不至于计较。

  唐启阳说:“我是真觉得不要麻袋便宜了他。”

  唐启明心想启阳现在真的很讨厌启荣他们。

  晚上快半夜,徐兰和唐启阳起来悄悄出门,来到队里秧稻苗的水田,徐兰展开出异能覆盖上发育不良的晚稻秧苗,这秧苗看着太差,她三十秒后收回异能,走向下一块秧苗田。

  他们把三队到一队的秧苗田走过一遍悄悄转回家。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1-13 00:00:06~2022-11-13 16:20: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烟雨 2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又

  ◎第二天大家还沉浸在分粮食的高兴中,自家的粮缸有了粮食,也就有◎

  第二天清早, 徐兰起来洗漱后就把一小把野菜切碎放进一个大碗里,倒进一些碾碎的玉米,拿大碗和一个装水的竹筒去地下室。

  地下室通风口小, 尽管在鸡圈下面铺一层厚的草木灰,鸡屎掉草木灰上除去一些臭味, 味道还是不好闻。

  徐兰下来打开探照灯, 拿一个口罩戴上, 小鸡见到光亮叽叽叫起来。

  她把玉米碎和野菜倒进鸡食槽, 小鸡过来吃食, 把竹筒里的水倒进水槽。

  然后拿出一小截蜡烛点上,固定在墙上的小方洞里,这一小截蜡烛不灭掉, 等它自己燃光熄灭。

  徐兰关掉探照灯,转身上台阶从里面跳出来,搬回柴捆盖住入口。

  吃早饭后徐兰和唐启阳去上工, 新的一天忙活开始。

  当天女人们被分配干的活是脱玉米粒, 要先把玉米脱完晒干, 交公粮和公社换后分一半,一半留到年底再分。

  干活的地点是原来的唐家祠堂, 唐家祠堂是青砖建筑, 里面地方不小,有好几间房子, 现在是小队临时放粮食的地方。

  谷子和玉米收回来要在祠堂前面的大空地和大路边上晒, 晚上收进祠堂的房间, 晒干称重后拉去大队粮仓。

  因为红薯、土豆、黄豆、花生这几样不交公粮, 收回来留出种子, 在祠堂称重和算清账后直接发给小队的各家各户。

  祠堂房间的墙跟在下雨的时候长一些青苔, 时间一长这些地方颜色比较深,原主觉得祠堂阴森,在徐兰眼里是个有历史的建筑。

  之前是老人和半大的孩子们负责脱玉米粒,速度有些慢。

  被分配脱粒玉米,女人们先回家拿小凳子再来。

  徐兰也快步回家拿个小凳子来,拿个箩筐装玉米棒子,坐在一个房间屋檐下脱粒。

  今天的女人们很高兴,大家还沉浸在分粮食的高兴中,自家的粮缸有了粮食,也就有了安全感。

  女人们开始谈昨晚做饭放了多少大米,后面谈八卦,谁家妯妯打架,谁家婆媳不和,听说谁家公公和儿媳妇不对劲,听说谁的男人行不行……

  被迫听一肚子八卦的徐兰心想谁的男人不行她们怎么知道?那个谁不可能会和别人说自己男人不行。

  中午徐兰和唐启阳都回家吃饭,吃完饭孩子们洗碗后回房间睡觉。

  徐兰拿点玉米和野菜去地下室喂小鸡后和唐启阳在棚子下歇,她和唐启阳说:“上午我听了一肚子八卦,听说XX不行,这些女人怎么会知道?”

  唐启阳厌恶说:“村里有个别老女人心理不正常,晚上悄悄去别人的房子后面偷听,然后说出去。”

  村里的有些地方房子建得紧凑,很多人家没有独立的前后院,这家人的后院就是别人的后院,也就方便偷听。

  村里居然有这种人!徐兰眼睛睁大。

  他又说:“不仅听别人的,自己的儿子儿媳妇也偷听。”

  徐兰骂一声:“变态!”,还好他们家有自己的前后院。

  唐启阳:“是挺变态,变态的人哪里都有。只是变态的方向不同。”

  他们那个时代有□□,恋物癖…,虐待杀人狂,都是不同程度的变态!

  徐兰突然说:“不行,要教孩子们练武!”,这个社会对女孩子很不公平,晓风她们要有打几个壮汉的能力!

  她们以后结婚如果被欺负要打得过男人和婆婆!

  唐启阳和她说:“我是有这个想法,齐老会打太极拳,我想去和他学回来教给孩子们。”

  他们会的不少但原主不会,没有借口教给孩子们。

  徐兰犹豫一下低下声音说:“这个时代注重师徒传承,不像我们那时在网上随便就能学,齐老会教吗?”

  唐启阳说:“不清楚,农忙过后去试问一下。”

  徐兰:“要带东西去吧,我们家现在没有能送礼的东西。”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