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 第229章

作者:篱音之下 标签: 种田文 励志人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但是橘子的身边还是有很多的人。

  不过她习惯了每次有事找程静淞,就下意识地看着她。

  程静淞就说:“你去我们家吧。”

  橘子沉默地点点头。

  他们在前面走,得了徐建军委托的徐如月就在后面让那些跟着不放的人赶紧散了。

  等回了家,她也毫不客气地不叫他们进门。

  但是进屋后,徐如月就准备开口对橘子安慰,却又被程静淞给拦了下来。

  程静淞小声说:“奶奶,你叫橘子自己一个人先安静一会儿吧,今天的事儿对她的冲击太大了,她得先消化消化。”

  徐如月先是瞥了瞥程静淞,又看了看橘子,想这程静淞平时人小鬼大的模样,最终点了点头。

  “那你看着点她啊。”徐如月也小声说。

  程静淞点头,然后还让徐如月这些大人赶紧出去了,就留她和程斯年在屋里面陪着她。

  程静淞和程斯年的耐性都还不错,一直等到橘子总算有反应了,她们两个才动起来。

  先是找了点东西陪着橘子一起吃了,然后程静淞也不问她别的,而是问道:“橘子,你要改名字吗?”

  “啥?”橘子两眼茫然。

  程静淞就说:“你现在是杨家的女儿,和方老三他们可没关系了,你不想改名字吗?改名换姓,从此以后你就是一个全新的你了,和以前那些污糟的事情再也没关系了,多好啊!”

  橘子刚刚在那儿想了半天才把之前的事情一一消化掉。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事情对她的冲击太大,她一时间真的很茫然,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

  程静淞忽然在她毫无头绪的时候帮她扯出来了一根线头,橘子就不由自主地顺着想了下去。

  姓杨吗?

  好像也可以啊。

  “那我改成杨橘子吗?”她问道。

  程静淞就说:“你喜欢橘子这个名字吗?要是喜欢就留着,不喜欢就抛弃掉不要了,咱们在想一个新的。”

  橘子摇摇头,“不喜欢。”

  程静淞就说:“那就想个新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名字?”

  橘子就说:“我觉得你们的名字就很好听,一听就很有文化。”

  程静淞就说:“那就可以从古诗词里面选,正好我们家有唐诗宋词,我去找。”

  程静淞说着又蹬蹬蹬跑走又跑回来,拿了好几本诗词书过来,然后一人分了一本。

  “我们可以慢慢找,然后挑出来你觉得好听的,到时候从里面选一个最好的。”

  橘子抿了抿唇,“谢谢你三宝,还有二宝。”

  “名字都还没想好呢,现在有什么好谢的。”程静淞挥挥手。

  程斯年也说不用这么客气。

  三个人就埋头在桌子上忙活了半天,当然了,最主要还是程静淞和程斯年从那些诗词里面挑字眼。

  有双字的也有单字的。

  有温柔的女生名字,也有一些比较男性化的名字。

  不过最终橘子选了朝昕。

  是程斯年挑出来的。

  橘子喜欢这个词的意思。

  程静淞就干脆拉着她说:“那既然决定了,咱们现在就去找建军叔叔改名字和户口吧。”

  橘子很想点头,但又有些迟疑说:“队长能答应吗?”

  “那为什么不能,你改名字还不是理所当然的,走啦!”

  橘子咬了咬唇,又被程静淞拽着跑。

  等找到徐建军并且说明来意后,徐建军立马就说:“是应该改名字,最近事儿多,我都给忘了这茬了,橘子,真对不住。”

  徐建军特意看着橘子。

  程静淞示意橘子把写着新名字的纸递给徐建军,说:“建军叔叔,橘子要改名叫杨朝昕,以后就不能叫橘子了。”

  “这个名字起的好,那以后改叫你这个了。”徐建军接过来看了一眼,然后又看着橘子道:“你放心,我现在就给你办,你先回家或者先和三宝他们一起玩会儿都行,我等下去一趟公社办好后就给你送过去。”

  橘子点点头。

  程静淞帮她说:“那建军叔叔,你到时候送我家来吧,我让橘子,啊不对,让杨朝昕先在我家玩会儿。”

  徐建军点头。

  大概天快黑的时候,徐建军就拿着属于杨朝昕的新户口卡片回来了。

  收到新的身份证明的杨朝昕摸着上面新鲜的墨迹,听着程静淞他们的恭喜,一直忐忑的心就忽然安稳了下来。

  不管她的身世怎么变化,总归她还是她,现在也没有变得更坏。

  另外,徐建军还特意开了大喇叭通知了全村杨朝昕改名字的事情,让村里面以后别再喊她过去的名字了。

  杨朝昕有些不好意思,但嘴角又有些忍不住上扬。

  等到她从程静淞家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又发现家门口放了不少吃的还有一些家中常用的东西。

  有的里面还有小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

  应该是之前村里面那些比较激进的人在向她道歉。

  当然,或许也有一些人看她可怜,所以变着法照顾她一下。

  她把那些东西都提到了屋里面,心里默默说了一声谢谢。

第98章 知青

  上塘村在处理程玉衡这场闹剧的时候, 外面的天地其实也在悄然发生了巨变。

  起因还是几年下来的狂热运动已经完全变了味道,城市里面的喊口号的年轻人已经成了当下的灾难,必须要控制了, 所以他们要下乡了。

  即便上塘村这边附近还处在地震当中,但是也不可能阻挡外面的潮流,该涌进来的所谓的知青还是涌进来了。

  那时候都快十二月了。

  上塘村这边最近也越来越冷,时常哩哩啦啦地下着雨,大家伙私下里都说今年的冬天可能要比往年冷呢。

  改了名字的杨朝昕最近在村里面的待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不仅村里担心她一个小姑娘过冬的情况, 村里面有些心软又比较殷实大方的人家也陆陆续续给她送了点防寒用到的东西。

  程静淞他们也给她再一次送了衣裳。

  村里面还问她要不要搬家换地方住之类的, 毕竟她现在住的还算是方老三和湘云的屋子。

  杨朝昕想了想最终还是拒绝了。

  方老三和湘云虽然对她不好, 但是对他们自己却是不错的, 所以这里的屋子盖的也不错, 虽然只是土坯房, 但是并没有多少损坏的地方。

  所以住着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要是她搬家的话, 村里面肯定还要给她盖房子。

  现在大家可能看她可怜, 所以愿意伸手帮她一下。

  可她也清楚这个前提是不能侵占他们太多的利益, 不然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村里面也没强求。

  但也就是这件事才刚刚过去没两天,徐建军和卢支书就一脸懵逼地接到了所谓的去公社领知青的事情。

  其实程建功早就知道这件事了,毕竟他如今还经常往外跑。

  但他这次并没有像之前一样提前和徐建军以及卢支书通气。

  因为他不认为这件事有多大,另外也是这两人这几年也经历不少事儿了, 他不觉得自己还应该事事都提醒他们去做预防。

  所以,这一次的徐建军和卢支书就和其他村的干部一样两眼茫然的接到了所谓的知青下乡的事情。

  美其名曰他们是下乡帮忙搞建设的。

  现在的乡下人还对着所谓的城里人有一层天然的高高在上的滤镜,更别说这些小年轻还是所谓的知识分子, 就更让好些村干部们立马紧张了起来。

  但卢支书和徐建军一个本来就是大学生, 一个也是高中生,这些年也没少经历事儿, 所以到还比其他人稳得住。

  可等见到他们村比别的村一下子多出来一倍的知青后,俩人就有些不理解了。

  并且现在正好是严冬,这些人看着都干干净净的,身上也没带两件行李,该不会要村里面给他们提供粮食吧?

  徐建军直接开口问道:“为什么我们村子要比别的村子多一倍的人啊?还有,这么对人一下子来我们村子,那到底要怎么安排啊?他们吃的,住的,这些也是我们村子负责?”

  本来么,周围的其他村子的领导们原本在听到杨主任他们说什么外面城市的知识青年下乡来帮助他们搞建设的时候,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上塘村如今的日子能过的这么红火,几乎人人家有余粮,有存款,可不就离不开程建功这个人么。

  所以,他们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外面这些大城市来的人说不定也能像程建功那样有本事呢。

  或者就算比不上程建功,但是几个加起来总可以的吧。

  但是在听到徐建军的问题后,这些人原本还有些激动甚至是觉得自己马上也要走上康庄大道的人的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也没心思去在乎上塘村还要比他们多一倍的人这件事了。

  毕竟这些人来了后真的要村里面负责他们的吃住啥的,那得都浪费啊。

  他们乡下天天风吹日晒就为了能从土里面捞那点吃的,本来自己都不够吃了,这要是再分出去,那不是更让他们勒紧裤腰带了么。

  一群黑着脸的上了年纪的汉子们就直勾勾地盯着杨主任他们这些公社的干部。

  杨主任立马就不自在了。

  他站的位置自然让他比乡下人看的更远一点,也早早的在受到消息后就和上面问清楚了。

  所以像他这样的链接乡下和城市之间的纽带的干部第一时间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里面可能会造成的矛盾。

  但是事情毕竟才刚开始,而且是上面安排下来的任务,他当然也不能一股脑地和徐建军他们说开这里面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而是让他们尽快接受才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