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70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第137章 倚门回首和羞走

  你、你,你不要乱来啊。

  将水蜜桃分而食之, 分桃?!月池的脑子突然嗡得一下,仿佛有上百只麻雀在其中横冲直撞,她以为自己的表情管理技术已经修到了满级, 可今日看来, 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她居然侧过头,惊愕地看着朱厚照, 两人相对无言了至少十秒。而在十秒之后,她在极度的震撼和愤怒下,又出了一招臭棋。她下意识扬手将金盘掀翻,然后一脚踩上去……

  朱厚照之所以说这桃是稀罕物,盖因此时已经不是桃子的时令了。要是在现代, 在航空运输之下,即便是隆冬也能享用热带水果。可在五百年前, 也只有王公贵族能在冰窖里放上堆积如山的松针,再将桃子置于其中。松针能够防止细菌滋生,冰块则能降低温度。唯有如此,才能将快马加鞭运输而来的水蜜桃放到这个时候。可生产力的差异犹如天堑,即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水蜜桃的口味比起现代的生鲜还是有差距。

  月池的轻轻一脚就让这个熟得快烂的桃子皮开肉绽,露出鲜红的桃肉, 桃汁喷涌而出,溅到了乾清宫的地砖之上, 留下一道湿痕。金盘则在与地面的亲密接触下发出哐啷的巨响,然后又咕噜噜地滚了好长一截方无力躺倒。

  朱厚照高高吊起的心早在月池掀翻金盘时就跌落尘埃,在她下脚碾烂桃子时更是破碎得千疮百孔, 他觉得自己此刻的心情只有亲眼目睹被戴绿帽子那一刹才能够比拟。在不敢置信地看着那个烂桃子良久之后, 他才回过神, 涌上心头的也是暴怒:“你……”

  第一个回应他的不是李越,反而是那个小太监。乾清宫的太监,即便年纪小,也是人精。他早就看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可他一个末等的太监,总不能把罪过推给四品大员吧,唯今之计只能早点认下,李大人心地善良,还会替他求情。想到此,他立即扑到在地,磕头如捣蒜:“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还请万岁爷恕罪啊。”

  可他这么一开口,却让朱厚照想起,自己颜面尽失的模样居然被外人看去了,这下十分的羞恼就变成了二十分,他起身一脚就将小太监踹翻。月池愕然起身,那小太监也不敢叫痛,又重新跪好,把头磕得砰砰直响。

  朱厚照还待再发作时,月池实在忍不住了,她沉声道:“皇上恕罪,不关他的事,他好好端着盘子,是我用力把盘子打翻的!”

  朱厚照万不曾想到当面打完自己的脸后,他居然还敢这么强硬。他眼中风暴骤起:“为何?”

  月池也破罐子破摔了,若是往常她肯定会先装傻糊弄过去,可长久以来心中的怒气被早上那两个白痴点燃,以至于完全压抑不住。她想说开了也好,毕竟眼前这位混账皇爷是个出了名的不撞南墙不回头,与其和他一直虚以委蛇,不如今儿就彻底绝了他的念头。

  她道:“不若还是让他先退下吧。”

  朱厚照没有吭声,小太监如蒙大赦,忙退了出去,还体贴地关上门窗,让侍卫们都站远些。

  一时间,东暖阁中就只有他们两人,月池冷冷道:“这桃子有违天和。”

  “噗。”朱厚照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住,“你说什么?”

  月池斜睨了他一眼:“阴阳平衡,四季轮回,才是万物生息的正道。这桃子本是夏令之食,却徒耗物力留到此刻,这不是扰乱天地间阴阳的秩序吗?”

  她特意将阴阳咬得极重,谁知朱厚照听完之后居然有些色霁。他道:“你原是为了这个?你想多了,偶尔吃一下桃子,也不妨碍你去享用其他来阴阳调和,只是找些乐子罢了。”

  月池仔细品其中的意味,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他的意思是偶尔和男人玩玩,也不妨碍找女人传宗接代,他是怎么把这种不要脸的事说得这么理直气壮的?

  朱厚照见她还是一脸郁色:“怎么,你是不相信吃桃子能有乐子?”

  月池道:“臣是不想再背上污名了。”

  朱厚照挑挑眉道:“朕早就告诉过你,不招人妒是庸才,只要你比别人爬得高、站得远,即便你持身如圣人,还是会有小人在背后不断中伤。与其自己生闷气,还不如杀一儆百。让那些人不服就憋着,这才是解决之道。再说了,你既已担了这个名声,为何不索性放开些呢。我们都是男人,又不受三从四德的约束,时而放肆一次,不也咳咳,在情理之中吗?”

  语罢,他坐在月池身边,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终于见她扇子般的睫毛微颤,一抬头已是眼波如水。他心在狂跳,一股狂喜涌上心头,飘飘然仿佛已经羽化登仙。他料想她已经是默许的意思,自己应该顺势做点什么,可惜手足却都因发麻失去了知觉,就连舌头也在一刹那间变成了木头。他甚至连嘴都张不开,然后就听月池道:“您说得是,是我太拘泥了。只是在开始之前,我不得不和您讨论一个问题。”

  月池笑盈盈望着他:“这桃子,谁先吃?换而言之,谁在上?”

  轻飘飘一句犹如五雷轰顶,一下就把喜悦绮思击得灰飞烟灭。朱厚照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还想……你简直是胆大包天,朕是皇帝,朕……”

  月池起身,理直气壮道:“臣也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要玩当然是要当上面那个,难不成要像一个娘们一样被人压吗?这不是找乐子,是被人当乐子了吧!”

  朱厚照道:“怎么能这么说呢,这种事是两个人都开心……”

  “那你对在下面也没什么异议罗?”此刻她又是目光烂烂射人,朱厚照被他看得心惊肉跳,心知肚明自己又落了下风了,怎么会这样?他极力要拿出皇帝的威风找回场子,他也霍然起身,肃容道:“李越,你放肆!”

  月池丝毫不惧,一把将他推翻。朱厚照猝不及防,摔倒在鹅黄大蟒缎的坐褥上,整个人都呆住了。月池冷笑着解开脖颈上的一个扣子:“放肆又如何,谁上谁下,是凭本事,可不是靠身份来压人。”

  这是要被霸王硬上弓了!朱厚照手脚已经软得如面条一般了,全无平日习武的半分神气,只会下意识后退:“你、你,你不要乱来啊。”

  月池越发逼近:“不是你说要玩吗,怎么,玩不起了?对了,你今天,洗过那儿吗,算了,先脱下来检查检查吧。”

  说着,她就去扯他的裤子。朱厚照这下真的是被吓得魂飞胆裂,钱宁昨晚的遭遇如走马灯一般在他眼前闪过。他几乎立刻推开月池,飞快往外逃命。走到门槛时,还因为太过惊慌,居然扑通一下栽了下去。

  周围的侍卫太监也被唬得不轻,他们忙一窝蜂地涌上来,架起朱厚照。朱厚照摔得头晕目眩,他下意识回头看月池,只见她立在原地,还是直勾勾地看着他。朱厚照的一颗心仿佛都要蹦出来了,他连疼也顾不得,立刻就要走。

  月池望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已经笑得浑身发抖。还以为多么厉害,谁知是个银样蜡枪头!收拾两个老监生算什么,把皇帝吓得从乾清宫里逃命,这才叫本事,总算出了一口恶气了。月池又笑了好一阵,好不容易平复下来,才从乾清宫里大摇大摆地回家去。

  她心道,有这一遭,只怕朱厚照短期内都没脸见她了。果然不出她所料,直到八月十一皇后的册封礼结束、边军和京军全部轮换完毕,朱厚照都再也没有召她入宫过,就连大朝会时,他的目光都不敢往她站得方向移。

  对于这种难得的清闲,月池是自在不已,可落在旁人眼底,就是皇后入宫,李越失宠。马永成等人的心思越发活络起来,正在他们打算出第二招时,都御史戴珊病愈,居然开始颤颤巍巍地上朝了。而在他上朝的第一天,兵部尚书刘大夏就上奏,要求加开武举恩科,并且如太学一般,在京都开办武学,以培养将才,提高大明的军事力量。

  这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内外议论纷纷。大家也都无心八卦皇上的内帷,将注意力都投入到了兵权之上。

  马永成和王岳刚刚忙完了天子大婚,还没来及喘口气,就碰上了这档子事,他们俩又紧急开会商量。

  王岳胖胖的脸都皱成一团:“刘大夏是不是吃错药?我记得他前些日子,不是还强烈要求常设督抚吗?怎么如今又……“

  马永成阴恻恻道:“就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这老东西也不会转性,一定是有阴谋。”

  王岳疑惑道:“可增加武举,又办武学,摆明是增加武将的实力啊。除非,对了,他有没有说谁来主考?”

  马永成恍然大悟:“果真是老奸巨猾,兵部尚书提出这个建议,那自然是兵部主考。这样一来,武将的进仕就完全把握在文臣手中。”

  王岳咬牙道:“还有武学。若是文官去教,那不和科举的师生一样,从此武将中也有文官的门生。他们的手就伸得更长了。明面是退了一步,实际却是把好处都得尽了。”

  马永成摇摇头:“真是痴心妄想,五军都督府绝不会袖手旁观。这两虎之间,看来又有一番明争暗斗了。”

  王岳这时倒是安下心来:“正好,他们争得越厉害,于咱们就越有利。若是这改革付诸东流最好,即便勉强执行了,不论是哪一方获胜,皇上都会派咱们去盯着。”

  马永成不由咧嘴一笑:“而且,还可以趁这一次的混乱,把李越这个小畜生拉下马。”

第138章 百般红紫斗芳菲

  可能这就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吧。

  两个老太监都能看清其中的关窍, 更何况京中的勋贵世家。勋贵也不尽是愚蠢之辈,相反,他们中许多人还很精明, 只是不过这股子精明劲头是在私利上精打细算, 公事上则是装傻充愣,能薅多少羊毛就薅多少。因此, 孙中山先生才提出:“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所以中国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

  存着这样的想法,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其实不愿意改变现状,更何况这改变还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权益。诸如佩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昆和佩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的西宁侯宋诚, 两人都是世袭勋贵,又远在边陲, 天高皇帝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觉得如今的日子已经够好了,这群文官真是吃饱了没事撑得,为何要多生事端。

  不过,也有例外,譬如成国公朱辅和镇远侯顾仕隆。成国公府一直都很有政治头脑, 虽然也有板上钉钉的爵位,但他们不愿坐吃山空, 而是不断积累政治资本,男子们兢兢业业地履职,女子也多与文官联姻, 嫁得最好的自然是李东阳之妻——朱夫人。

  当他们看到了刘大夏的奏疏时, 他们不仅看到了危机, 也看到了机会。皇上自幼就表现出来重武的倾向,如果真能设立武举和武学,他是决计不会将这些权力全部让给文臣。如果勋贵们团结一心,奋力一搏,说不定就能分一杯羹,据此再苦心经营数年,或许还能重回土木堡之变前与文官分庭抗礼的盛况。

  至于镇远侯顾仕隆,他却是勋臣中的一股清流,的的确确是个好人。他并非镇远侯一脉的嫡系,上上代镇远侯顾淳去世之后,膝下无嗣,于是从旁支中过继顾仕隆的父亲顾溥袭爵。顾溥十三岁就做了侯爷,却并未因此骄横,反而谦虚敦朴,在国子监勤习诗书、兵法。他长成之后,就被孝宗皇帝任命为总兵官镇守湖广。他在当地爱护军民,深得百姓爱戴,还借天象有异,对诸王府的乱占民田的现象进行了整顿。

  在这样不畏权势,廉洁爱民的父亲教养下,顾仕隆也是文武双全,宽和谦逊,对那些尸位素餐的世袭将官多有不满,认为多吸纳一些人才进来有利于重振军威。只是他年纪尚小,又是今年刚刚袭爵,故而在勋贵集团中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除了以上两派外,还有两个奇葩。前些日子里定国公府可谓名震京都。虽然朱厚照为了平衡势力,强压三法司放了徐延昌,可并不代表他对这些纨绔子弟仍有优容。戴珊既然识趣让步,朱厚照也不好把人家逼上绝路,也需拿出一个态度来。勋贵除了军务之外,还在重要典礼上负责礼仪职能,礼仪典制虽然繁琐,却是无上的荣耀。

  而朱厚照直接剥夺了在他大婚中定国公应承担的礼仪职能。这可谓照脸打了一记耳光。徐光祚为此羞惭不已,破天荒地开始约束族人,整个定国公从上到下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定国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谨慎,不愿再轻易站队。

  而魏国公徐俌之所以也静观其变,则是因为他十分迷信。孝宗皇帝曾经派他掌南京中军都督府事,兼任南京守备。南京是大明的留都,他作为此地的军事长官,地位尊崇,非同凡响。然而此人干了几年居然强烈要求辞官,原因是遇到了不祥之兆……

  到最后,孝宗皇帝便只让他负责南京左军都督府的事务。此时,遇到这样的大事,他怎么能不算一卦,然而府中的“高人”们说法不一,有的说吉,有的说凶,他也为此左右为难,故而先按兵不动,等到天机明朗时,才做决策。

  勋贵们是意见不一,文官中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少上层大臣对刘大夏颇有微词,认为他首鼠两端,先前明明说常设督抚,如今只因小皇帝的不悦便改弦易张,如此作为,哪里有半点文人的风骨,莫不是被戴家的遭遇吓破了胆。

  有这样的说法,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文官节制武将似乎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常设督抚是乘胜追击,而设立武举武学反而是倒退了一步,给了武将集团乘虚而入的机会。万一皇上拉偏架,他们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诸如李东阳、谢迁等人反而乐见其成,他们都是心胸宽大,注重实务之人,明白大明如今这个军务,如果再不整顿,若再有一个外族大举入侵,就真的只能大家一起玩完儿。在共同利益面前,他们愿意让渡一部分权力,不争一时之长短。

  还有一些中下级的官吏们,则将这次改革作为自己上升的终南捷径。这时的冗员已经非常严重了,洪武爷制定的俸禄又那么低,在肥缺上的官吏可以中饱私囊,坐冷板凳的小官就只能清贫度日。设武学、开武举都是大事,必然需要大量用人,如果他们积极响应,说不定就能受到擢升。

  这样看来,文官中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全盘把持武举、武学的权力。

  对于改革的直接影响对象,军队中人反而大多较为麻木,一来八字还没一撇呢,没有必要着急。二来就算真的撇下来,世袭军官反正是混吃等死,而下层士卒要武艺没武艺,斗大的字也不认识一箩筐,这改革对他们也没什么用。只有少数如时春一样有梦想的青年,才会觉热血沸腾。

  月池也很激动,东山公不愧为弘治三君子之一,果然是敢想敢做,东山是刘大夏的号。如今,戏台已经搭好了,就看双方要如何唱戏了。她料想自己还是在暗地施为,没想到的是,李东阳、杨廷和和谢迁都借助各种渠道来暗示她,是该去进宫劝朱厚照的时候了。

  在杨慎和谢丕上门几次过后,京中心明眼亮的人也都回过神来,今时不同往日,怎么能忘了这一尊大菩萨,有李越在皇上耳边说几句话,可比他们连篇累牍的奏疏要管用得多。一时之间,李家又是门庭若市,贞筠再次体会到了被京城豪门世家捧着做顶级贵妇的感觉。

  贞筠一边有气无力地用热毛巾敷脸,一边抱怨道:“我也不瞒你们,皇上刚登基那会儿,我的确有飘飘然之感。可飘了这么些日子后,我委实是倦了。成日交际应酬,我的脸都要笑僵了。”

  时春道:“就不能不去吗?”

  月池扶额叹道:“恐怕不能。我就奇了怪了,不是已经传我失宠了吗,怎么他们还如此热切?”

  时春凉凉道:“可能是你的脸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让他们相信你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可能这就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吧。”

  月池:“……”

  明明没有冒头,却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世事无常可见一斑。不过,月池天性不会坐以待毙,既然事已至此,与其随波逐流,不若去推波助澜,至少还能把握方向。

  这就意味着,她得再去见朱厚照了。自从上次乾清宫惊魂日后,他们已有月余没有见面了。这是自月池进宫后,前所未有之事。

  朱厚照也不是不想她,只是一想到她,就想起那天在乾清宫,想到了霸王硬上弓,想到了自己的举动……他就不由面红耳赤,尴尬得在床上打滚。他后来也回过神来,李越怎么可能是那种人,摆明就是吓唬他,如果他那时泰然自若,就能维持威严,如果他自愿脱下裤子,说不定还能反将一军。可不知他是怎么回事,居然被他唬住了,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这下闹了个颜面尽失。

  他再没有勇气召见李越了,可恨李越这厮也颇稳得住,居然也不露面。不过这次,任她八风吹不动,也要被刘大夏的这一炮打过江。可他们见面说什么呢?要如何把上次的事揭过去呢?朱厚照忍不住苦思冥想,始终不得其法。他本来就不擅长找话题,更别说找这种时候的话题了。

  然而,这事在月池看来十分简单。她直接拿着腰牌进宫,见到朱厚照之后面色如常,好像她根本没有在这里把他推到在塌上,他们之间也没有许久不见面一样。

  “下个月就是您的万寿节了,不知您今年可有什么想要的?”月池问道。

  朱厚照开始根本不敢看她,后来见她谈笑自若,心中也慢慢也憋屈起来,为何她毫不在意,就留朕一个人在这里辗转反侧。他忍不住问道:“那天,你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月池挑挑眉,起身低头道:“万岁恕罪,那天是臣莽撞了。不过,您要明白,原则性的问题是不能让步的。”

  朱厚照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月池道:“要么在下面,要么就别提。”

  朱厚照:“……”

  他半晌后半是认真半是玩笑道:“李先生和杨先生托你来找朕,你就是这么对朕说话的?你一步都不愿退,不怕朕也寸步不让吗?”

  月池一凛,她冷笑道:“若我是弥子瑕之辈,能让的当然只有这点皮相,可惜脑子还算好使,能做筹码的至少还有这点才气。你我都心知肚明,把权力全部归于勋贵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平衡之道,就凭那群人自个儿,也是烂泥扶不上墙。”

  朱厚照道:“胡说,镇远侯那一脉不是就素有贤能之称。那群文官除了纸上谈兵还会做甚?”

  月池道:“那可未必,您还记得王阳明王先生吗?”

  朱厚照的眉头一皱:“哼,怎么不记得,就是那个有眼无珠,让朕无端落榜的瞎主考?”

第139章 美人如花隔云端

  有哪朝皇帝成日对臣下心怀不轨的?

  月池佯装无奈状:“他实是有大才之人。”

  朱厚照自然是满满的不屑:“就他?”

  他起身开始指指点点:“考个进士都两次落第。朕还听说过他格竹子之事。据说此人为了穷竹之理, 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看得得头昏脑胀,最后什么都没得出来, 还大病一场。就这种人, 纯粹就是个书呆子,脑子的浆糊倒出来都可以去糊上百个的灯笼!你还想举荐这种人去武学, 你的脑子是不是也被浆糊糊住了?”

  说着,他伸手就来揪月池的脸,月池的肌肤粉融光腻,他这般没轻没重地一掐,当即红晕散开, 真如杏花烟润一般。月池啪得一下把他的手给打开,这一下含怒而出, 打得不轻,他却是呆呆的,连发怒也忘了,似乎自他知道男人和男人那档子事之后,他就更加关注李越的情态了。明明是打小看到大的,为何突然又像看出新花样似得。

  他不由默默思忖,月池却觉他如今的心绪是越发难把握了, 青春期的男孩本来就是喜怒不定,青春期的皇帝难应付程度就更高。可惜她时运不济, 没有早生几十年碰上先帝,偏偏栽倒这祖宗手上,皇帝换不了, 就只能先受着。

  她道:“怎么了, 打得是手, 又不是脑袋。”

  朱厚照回过神来,这才发觉手背已经红了一片了,他道:“你这胆子是日益肥壮了,居然连朕都敢打。”

  月池道:“天地良心,臣只不过是想起一桩要事,一时失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