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卖甜品暴富 第45章

作者:桃柳笑春风 标签: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美食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

  唐玥做了巧克力,各种各样的。

  甜品铺像一夜间改头换面了一般,原本放置蛋挞、盒子蛋糕、奶酪包等的货架被江夫人搬空后,全部换成巧克力制品。

  最为经典的巧克力大板,裹以银灿灿的锡箔纸,形状简约大气,是郎君们最爱的甜品。

  小娘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包装精美的巧克力,把巧克力液倒进元宝形状的模具中成型,凝固后裹以金色锡箔,仿佛一锭以假乱真的金元宝。

  还有“通宝”形状的巧克力,乾朝流通的钱便是通宝铜钱,这种形状的巧克力卖得最好,不仅富家女郎常来买,连平民百姓也买,祈求一个财源广进。

  那股初尝清苦、回甘无穷的香浓和醇厚,让无数人欲罢不能。

  原本唐玥担心乾朝人吃不惯苦味,做的巧克力只加入了少量的可可,砂糖和奶居多。

  渐渐,这种苦味越来越让人上头,竟有人刻意开始追逐起苦味来。

  她不得不把可可含量一步步提高。

  36%可可含量甜味十足,提到60%可可含量时,便成了回甘醇厚的味道,最后可可含量提升至98%,几乎成了纯黑巧,入口便是一股浓浓的清苦味,半点甜都尝不出来,只是这清苦味十分醇厚,久经苦涩才能尝尝淡淡的香。

  独特的口感反而成为一部分人的追求,尤其是国子监的郎君们,把高浓度黑巧比做寒梅,“不经一番苦,哪得扑鼻香”。

  听得唐玥乐不可支,吃个黑巧,还吃出人生哲理来了。

  和上次的巧克力口味盒子蛋糕和巧克力酒心糖相比,这次才是真正的巧克力盛宴,只问世三日,便迅速风靡长安城。

  -

  城东,宣阳坊。

  宣阳坊是一处权贵聚集的地方,距离皇宫最近,四大家族的裴家便是坐落在此处。

  坊中地价寸土寸金,若是没有一定的经济底蕴支撑,铺子在这里是开不起来的。

  毕竟开铺子是要赚钱,不是来倒贴钱。

  宣阳大街中段的百年点心斋以往从未担心过这个问题。

  说起这家铺子,给人最深的印象不是底蕴,而是有钱。

  占据“百年”二字,却远没有百年传承那么悠久,只是因为铺子坐落在整条大街上有有利的位置,面积有三间铺头那么大,光是门,就开了三扇,实在有钱得紧,至于“百年”的叫法,八成是个噱头。

  因为在长安城中规模最大,上台面,讲排场,点心做得也堪称上佳,权贵家的夫人小娘子们都喜欢来这儿包点心,这家百年点心斋称得上甜点界的“头牌”,打遍长安城无敌手。

  当然,这是以前。

  自从西市开了甜品铺,点心斋的客人见少,若说那个时候点心斋的掌柜还能忍,那这两日,他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什么叫“凉”。

  连着两日了,就上门了两个客人,还都只在铺子里左看右看,看了一圈,什么都没买就走了。

  项延是点心斋的大师傅兼掌柜,如今已年逾五十,长安点心界赫赫有名,也带过不少徒弟,自认为做点心的手艺炉火纯青。

  这两日可真是想不明白了,站在偌大但空无一人的铺子前,愁眉苦脸:“究竟是怎么回事?长安城什么时候兴起‘戒甜日’了?”

  点心斋里的伙计平日里总在铺子里忙活,消息不灵通,闻言皆是摇头:“没听说啊。”

  这可怎么办,东市宣阳坊的地价这么贵,不赚钱就等于赔本啊。

  项延坐不住了:“你们几个,今儿别在铺子里忙活了,全都去街上打听,看客人不来点心斋,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知道西市不久前开了个甜品铺,生意红火,也抢了不少点心斋的生意,但没抢到这种地步,都不让人开张了是吗?

  刚吩咐完,就见两个监生打扮的人从铺子前经过,兴高采烈地交谈着什么。

  “我买的是十之八九可可的巧克力大板,没敢买最苦的,唐小娘子说这个苦中带甜,易接受。”

  “我最是喜欢那清苦的味道,买了可可量最多的,待会儿给同窗们都尝尝,让他们感悟一番‘忆苦思甜’的滋味。”

  “哈哈哈,那他们约莫没这个本事。”

  “……”

  项延听得一头雾水,嘟囔道:“什么可可,什么忆苦思甜,都什么玩意儿。”

  杂役们纷纷摇头:“不知道啊。”

  项延气死了,须子抖了三抖:“一问三不知,养你们这群饭桶有何用?”

  他刚骂完手下,就听到背后有人说:“师父,好歹您也是长安城有名的点心大师,怎么连可可都没听说过?”

  项延听这声音熟悉,转头一看,果然是冯乙那孽徒。

  他把脸一沉:“你还有脸回来?打着百年点心斋关门弟子的旗号,却连个小娘子都赢不了,我才没有你这样的徒弟。”

  冯乙输给唐玥的事在长城都传遍了,项延作为冯厨子以前的师父,觉得丢人,他徒弟输给唐玥,他可决计不会输。

  冯乙也不恼,甚至还提出了个过分的要求:“师父,兴盛酒楼把我赶了出来,我没地方去,想回来。”

  听听,这话说的多不要脸。

  当初为了钱,从点心斋一走了之,去了兴盛酒楼做掌勺点心厨子,现在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又想回来,还说得这么理直气壮。

  项延都气笑了:“冯乙,你在想什么好事?点心斋还不缺你这半桶水的手艺,更不稀罕……”

  冯乙只说:“我会做巧克力。”

  项延冠冕堂皇的话戛然而止。

第35章 牛奶红豆粥

  “师父你还不知道吧,点心斋这两日没有客源,就是因为西市甜品铺的唐玥在大量卖巧克力。”

  “巧克力如今都在长安城风靡好几日了,你竟然还不知道,啧啧。”

  “不管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如今长安城内的人都一股脑追捧巧克力,您拿什么跟唐玥争?若是一直这种情形,点心斋还能不能开得下去?”

  项延沉默了,这下他终于知道为什么点心斋生意这么冷清,知道那两位郎君兴高采烈在讨论什么。

  原来是因为西市那甜品铺的巧克力,成了长安城最流行的点心。

  哦不对,应该叫“甜品”。

  以前长安城没有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甜品”二字成了时尚的代名词,“点心”二字反而有落伍的趋势。

  他看向冯乙:“你说你会做巧克力,那又怎么样?”

  冯乙当时在兴盛酒楼学的手艺,当时曾鲁为了赢得和国子监的合作,不惜花重金找来的外地客商,能把可可果实研磨成可可液块,这可可液块,就是做巧克力的主要材料。

  他便是在那个时候学会做巧克力的。

  如今那外地客商已经离开长安归乡,他便成了除唐玥之外,全长安第二个会做巧克力的人。

  只差一个一展手艺的平台。

  他自信满满地对项延道:“让我回点心斋,点心斋也有了会做巧克力的人,唐玥独霸客源的场面,不就不攻自破了?”

  项延犹豫了一下,仍道:“点心斋做的都是传承多年的老手艺,从不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冯乙嗤笑:“你那什么酥啊糕啊饼啊,早就过时了,否则别人也不会追捧唐玥做的甜品。”

  项延刚才还瞧不起冯乙的人品,这会儿为了赚钱,心里也打起鼓来。

  人品是最不重要的,只要能把客人抢回来,保住点心斋在长安城独一份的地位,能给东家交代,人品算什么?

  虽然不想看到冯乙小人得志的模样,但项延还是不得不道:“你现在就把巧克力做给我看,若是能成,就让你回来。”

  冯乙苦寻活计多日而不得,眼看荷包就要空空如也,如今总算心愿达成,笑眯眯道:“一言为定。”

  说完,便随项延进了铺子,又轻车熟路去了后厨。

  杂役和伙计尚留在门前,心中忍不住震惊:往后点心斋要开始做甜品了吗?那还是纯粹的点心斋吗?

  传承多年的点心斋,要变味了。

  -

  西市,甜品铺。

  唐玥刚送走了一波买巧克力的客人,江映雪就从门外进来了。

  “唐玥,我刚才出门给林府送巧克力,看到有人在大肆采买可可果实,一问才知道,买家是城东百年点心斋的伙计。”

  她最近状态好了不少,不再是几日前那种茫然悲伤的状态,眼神专注了许多,只是仍旧冷冷酷酷的,一副清冷模样。

  唐玥知道她心里还有伤痛,那么久的遭遇,不是说没事就没事了。

  因此尽量带着她忙活铺子里的事,用充实和甜品慢慢疗愈。

  她笑道:“我还当点心斋是个多么注重传承的铺子,原来也是个追逐利益的,虽说商人重利也属正常,但未免辱没了‘百年’二字的名头。”

  江映雪把送巧克力的包裹卸下,接过唐玥递过来的热奶茶,边喝边道:“点心铺虽然没了很多可可果实,应该不会那么块就把巧克力研制2出来吧?”

  唐玥微微摇头:“别忘了,那冯厨子可是会做巧克力,他又是点心斋的关门弟子。”

  江映雪有些担心:“我方才就听人说,冯厨子似乎去了点心斋。”

  若是这样,那点心斋很快就能把巧克力做出来了,她和唐玥苦心打压点心斋,岂不是功亏一篑。

  唐玥倒是不担心,安慰说:“冯厨子没那么高的天分,即便知道做法,做出好吃的巧克力,也需要时间,不用急。”

  “等他们真做出了巧克力,我也有办法让他们继续没客源。”

  江映雪看唐玥胸有成竹,便也放下心来,总之,不能让霍连得意就是,她瞧着唐玥,这小娘子,总让人这么安心。

  “对了。”唐玥瞧着外面冷喝喝的天儿,“快大雪节气了,外面冷的很,我想在枣花村的村头施粥,也好让乡里乡亲,都能尝尝咱们甜品铺的热甜粥。”

  江映雪总听武将出身的父亲说,早些年乾朝没有现在国强民富,流民很多,城外总是给流民施粥。

  如今日子好了,城外没了流民,施粥这种事自然慢慢就消失了。

  唐玥施的粥,和那时候肯定不一样,她是做甜品营生的,为的是能让买不起甜品的百姓尝口新鲜。

  也算发达了之后回馈乡里。

  江映雪还从未出过长安城,当即就道:“我去帮忙。”

  这大小姐,竟一点都不娇贵。

  翌日,枣花村。

  唐玥把许久不用的摊车翻出来了,好好擦洗一番,因保养得宜,还跟新的似的。

  “阿兄,帮我把碳炉抬上摊车。”

上一篇:贵极人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