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37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陈大人大义,不过此事小人不敢做主,还得禀右贤王后才能给陈大人答复。”

  陈云州很好说话:“应该的,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忽鲁尔又行了一礼:“多谢陈大人。这是我家右贤王为大人亲自挑选的礼物,希望大人能喜欢。小的先回京城复命了,告辞。”

  “多谢右贤王殿下。”陈云州点点头,也没假装挽留一下忽鲁尔。

  等忽鲁尔退了出去,童敬就阴阳怪气地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陈云州好笑,劝道:“童叔莫急,等我们拿下宣州,断了高昌人回西北的退路再好好陪他们玩,现在先糊弄糊弄,麻痹对方,以免对方察觉咱们的意图有了防备,拿下宣州就难多了。”

  说起这个,陈云州正色道:“打探清楚高昌人在宣州有多少驻军吗?”

  “大概在两万左右。”童敬有些发愁,“这人数不少,宣州作为京城的门户,城高墙厚,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宣州,我们将会很被动。一旦右贤王发现我们在攻打宣州,很可能会带兵撤离京城,回防宣州。”

  陈云州蹙眉:“这样的话,咱们攻打宣州的兵马非常危险,而且京城会被王石原和楚弢拿下,再想攻入京城也难了,到时候我们反而给人做了嫁衣裳。”

  高昌人之所以这次轻易就拿下了京城,全因出了陈天恩和贾长明这群叛徒,不然再给他们半个月,恐怕也拿京城没辙。

  童敬点头:“没错,所以必须要快,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宣州。这样高昌人回不去,只能留在京城跟王石原、楚弢死磕,到时候就是咱们的机会。”

  陈云州思索了一会儿:“那必须得速战速决,但这天寒地冻的宣州城外又没什么埋伏,必须得想想其他办法……看来我们暂时只能答应楚弢了。”

  “楚弢不也在拉拢我们吗?我们派人回他,跟王石原联合,三方一起进攻,王石原从城东反击,楚家军从城南攻城,我们庆川军从城西去进攻,到时候你带两万人过去,出工不出力,就做一件事,阻止高昌人出城,然后再放出风声,京城要破了,我们要生擒右贤王了。”

  “你说这时候宣州驻军还能坐得住吗?”

  童敬顿时明白了陈云州的意思,拍手叫好:“不错,京城有差不多十万高昌大军,是这次高昌人东进的主力。高昌人总共也只有百万余人,若是这十万大军全载在了京城,其中还有右贤王和诸多将领,那对高昌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宣州驻军也担不起这个责任,他们势必会想方设法支援右贤王。”

  “只有他们肯出城,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陈云州点头:“没错,那得通知林叔再等等,莫要让高昌人知道了他们的踪迹,这样高昌人才会以为咱们的主力都投入到了京城战场,方可放心地带兵出城支援。”

  想到能摆高昌人一道,童敬颇为高兴,乐呵呵地说:“好,那我这就派人去回楚弢。”

  陈云州笑眯眯地说:“不急,再等两天,林叔还没来呢,咱们得给他们多留一点时间。”

  “这倒是。”童敬不甘寂寞,“那我写信催催那小兔崽子,磨磨蹭蹭的,再不来汤都喝不上了。”

  陈云州失笑,没有掺和这父子俩的事。

  他起身,目光落到忽鲁尔送来的几个箱子上,轻轻摇了摇头,示意柯九:“抬下去,值钱的东西就入库吧,不值钱的分了,没什么用的扔了。”

  他才懒得看忽鲁尔送了什么过来,不外乎金银珠宝。

  白送的钱,不管多少,不要白不要。

  柯九乐呵呵地示意几个士兵将箱子抬了下去,这下他们又可以打一顿牙祭了。

  可没过多久,那士兵却惶恐地跑了过来,将一个巴掌大的褐色小匣子交给了柯九:“九爷,这……你看里面。”

  柯九狐疑地瞥了他一眼,打开匣子,顿时愣住了。

  只见匣子里竟是一只带着玉扳指的拇指,断口血淋淋的,非常渗人。

  他啪地合上匣子,怒骂了一声:“靠,这高昌人什么意思?箱子里还装了什么?”

  士兵连忙说道:“其他都是金银珠宝,就这么个古怪的玩意儿。”

  柯九眉心紧蹙,很是不解,你说高昌人要是想恶心他们吧,那也没道理送那么多的值钱玩意儿。可要说他们是好心吧,又夹了这么个玩意儿在里面。

  他实在想不通,赶紧拿着匣子进去向陈云州禀明此事。

  陈云州还没开口,旁边的童敬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抢过匣子打开:“真是根手指头,像是大拇指,高昌人什么意思?咱们在京城又没认识什么人。”

  陈云州凑过去掏出手帕捏住这跟手指,仔细打量了一番:“皮肤松弛有褐斑,年纪应该比较大,手骨粗大,指腹没有任何茧子,应该是富贵男性,戴的扳指通体翠绿,成色极好,一般人不可能有这玩意儿。这根手指的主人应该是个上了年纪的权贵。”

  童敬点头,还是疑惑:“可高昌人送这个给咱们干什么?警告咱们?那这至少也得是皇帝的手……”

  他本是随口一说,但等话说出来,他和陈云州都不约而同地愣住了。

  陈云州吸了口气:“恐怕这还真是皇帝的手指,难道右贤王想以此威胁我?可这有用吗?”

  不可能,他又不是吓大的。

  两人都想不通高昌人送这么根指头的用意。

  就在这时,柯九忽然说道:“大人,匣子下面还有张纸。”

  陈云州这才发现,匣子底部贴着一张纸,但因为被手指流的血给染红了,现在血迹干涸,眼色变得有些深,几乎根匣子的颜色一样,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他将纸抽了出来,依稀辨认出了一行字:下一个是你,陈云州!

  “干他娘的,高昌人啥意思,还真威胁咱们。”童敬气得破口大骂。

  陈云州若有所思,右贤王这样的人物不会天真地以为这样就可以吓住他,这个匣子更像是恶作剧。但谁能接触到嘉衡帝,并砍下他的手指,还塞进送礼的箱子中送过来呢?

  送这个匣子的人在高昌人中也必定地位不低。

  而且最后落款,还写了他的名字。

  陈云州仔细观察了一番,自己的名字似乎写得格外用力,比前面几个字要大一些,而且中间还断了一下,明显带着一股情绪,综合对方送来的手指,必然是对他有很深的敌意或仇恨。

  可陈云州想了半天,也不觉得自己在高昌人中有什么仇人。

  原主是个婴儿的时候就离开了西北,能跟什么人结仇?

  至于贾长明、陈天恩,陈云州完全不考虑,三姓家奴,墙头草,现在恐怕急着在高昌人那立足呢,哪有心思威胁他啊。

  “算了,想不清楚,那就不用想了,是敌人总会冒出来的。”陈云州满不在乎地合上了匣子,交给童敬,“正好,用这玩意儿去见楚弢,说明情况,不然楚弢未必会信咱们。”

  童敬点头:“行,我安排人这就去景门县,咱们不拖了。”

  他得给高昌人一点颜色瞧瞧,敢威胁他家少主。

  陈云州笑着点头:“嗯,记得告诉楚弢这是嘉衡帝的手指。”

  不管是不是,都栽到嘉衡帝头上,这样才能激起楚弢的怒火。

  

  楚弢也接到了高昌人派使者去见陈云州的消息,他很是忐忑,怕陈云州被高昌人说动,正打算要不要派人去找陈云州再商量一番就听说陈云州派人来了。

  楚弢大喜,连忙说道:“去请甄统领过来,将庆川的客人请进来。”

  不一会儿,甄卫过来,两人接见了庆川使者。

  柯九大步进来,拱手行礼:“庆川陈大人麾下柯九见过楚将军、甄统领。”

  听到柯九的名字,楚弢和甄卫对视一眼,稍稍有些安心,这可是陈云州身边的亲信,派他过来,看来庆川那边很有诚意。

  “免礼,柯九,陈大人可是想通了?”

  柯九愤怒地掏出小匣子:“两位将军,那高昌人欺人太甚,竟送了皇帝的手指给我家大人,要挟我家大人从后袭击楚家军,否则这就是我家大人日后的下场。”

  楚弢和甄卫听说是嘉衡帝的手指,大惊失色,连忙凑了过去,这一看,二人都惊呆了。

  楚弢眼眶泛红,一个铁血汉子竟哽咽了:“皇上,您……您受苦了,这可恶的高昌人,我楚弢与他们势不两立。”

  甄卫也气哼哼地咒骂:“这些凶狠粗鲁的蛮夷,竟这么对皇上,不行,咱们得尽快想办法将皇上救出来。”

  柯九惊呆了,还真被童将军说中了。

  因为楚弢和甄卫通过扳指认出了这是嘉衡帝的手指,所以他们对柯九的话也没任何怀疑,双方商量好了,由楚弢这边出面说服王石原一起行动。

  柯九则回了池州,向陈云州禀明了这事。

  陈云州倍觉奇怪:“还真是嘉衡帝的手指,我何德何能跟嘉衡帝这种家伙排在一块儿。”

  柯九愤怒地说:“也不知是何人做的。大人您英明神武,嘉衡帝这样糊涂的昏君拿什么跟您比。”

  陈云州都被柯九吹得有点脸红,但柯九有一点说对了,他跟嘉衡帝完全是两样人,一个既恨嘉衡帝,又恨他的高昌人,他实在是想不出来。

  “没事,既然对方对我有敌意,等我们攻打京城时,对方肯定会现身的,到时候是谁就一清二楚了。”

  想到这里,陈云州对童敬说:“童叔,既然高昌人的队伍中有这么一个仇恨我的人,这次去攻打京城就由我带兵吧,你驻守在池州,等阿良来了,若是有多余的兵力,全部一起投入到宣州,一定要快速拿下宣州,等宣州到手,我就带兵撤回池州。”

  童敬有些担忧:“这样会不会太危险了?还是让我去吧。”

  陈云州笑了笑:“没事,我多带些大炮过去,如果不敌,那我就快速撤离,不会跟高昌大军死拼的。”

  童敬见陈云州坚持,只得同意。

  虽然是去打酱油的,但陈云州的主要目的是吸引高昌人的注意,所以他一点都没隐藏,反而大张旗鼓,军队还没出发,先派人散播了一圈流言,搞得京城方圆几十里都知道他要去攻打京城了。

  而且,为了取信于人,陈云州还抛出了一番大义论,呼吁大家先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收复京城。

  王石原也不甘落后,迅速在京城放出流言,表示禁军会与高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不死不休。

  楚弢就更不要说了,他直接将大军开到了京城外。

  右贤王收到这个消息,极为恼火,立即召集所有将领商议。

  陈天恩和贾长明唯恐右贤王会放弃京城,回西北苦寒之地,他们可不想去草原上放羊,于是连忙说道:“统帅不必担心,陈云州野心勃勃,楚弢忠于嘉衡帝,王石原有私心,他们不可能真正心无芥蒂联合的。心不齐,这所谓的联合,毫无意义,不足为惧。”

  右贤王万分不解:“忽鲁尔,你上次去池州见陈云州,不是说对方态度很好吗?为何对方会忽然转变态度?”

  忽鲁尔苦笑:“统帅,小的也不清楚,当时他说考虑的。”

  谁知道考虑了一圈,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他们。

  “统帅,陈云州既如此不知道好歹,丝毫不考虑统帅的好意,就让末将带兵去会会他。”朱宜年站了出来,主动请缨。

  右贤王知道朱宜年的心结。朱宜年平生最恨两人,一是嘉衡帝,二就是陈云州。

  而且他是中原人,最了解中原人的想法,派他出去,他必会竭尽全力,但就怕这家伙被仇恨蒙蔽了眼睛,冲动行事。

  朱宜年见右贤王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他,立即跪下恳求道:“统帅,请让末将出兵,不杀陈云州,末将提头来见!”

  右贤王笑了笑,将他扶了起来:“朱将军的忠心日月可鉴,本王自是相信将军,但现在我们面前三路大军的围剿,西城门当以稳为首,守住城门是最重要的,击杀陈云州次之!”

  朱宜年连忙说:“末将明白,统帅放心,末将不会意气用事的。”

  右贤王含笑道:“好,那西城门就交由朱将军了。”

第115章

  腊月初九, 庆川军、楚家军、禁军同时对高昌人发起了攻击。

  庆川军攻打西侧,楚家军攻打南侧,禁军在城东往内发起冲锋。

  其实三军一道从城东入城反攻是最好的, 无奈三方目标不一, 都做不到相信彼此。

  高昌人在城东布置的兵力也是最多的,相较之下,在城南城西因有巍峨的城墙地利优势, 所以布兵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