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43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当然这话纯粹胡说,陈天恩知道庆川军记恨他,才不想去西城门呢。

  但正是因为如此,右贤王才会让他去。因为他对陈天恩这种两面三刀的小人并不信任,陈天恩能背叛大燕,有朝一日就可能背叛他们高昌。

  东边的王石原是个野心家,南边的楚弢久攻不下,都可能劝降陈天恩,只有陈云州这边跟陈天恩仇深似海,绝不可能放过他。

  陈天恩也知道这点,所以在西边战场上,不用右贤王说,他都会尽力。

  朱宜年仿若不知道这些,点头道:“也好,庆川军狡诈阴险,咱们高昌人直来直往,很容易中敌人的奸计。还是陈将军他们更了解中原人,让他们去更合适。”

  右贤王拍了拍他的肩:“你理解就好,等你伤好了,本王还有重任要交给你。”

  “多谢统帅信任,是统帅救了末将,也是统帅排除异议重用末将,统帅之恩,末将没齿难忘!”朱宜年郑重行礼。

  右贤王笑了笑:“朱将军也为本王解忧多次。你胳膊在流血,回去再让大夫包扎好,这几天就好好休息吧。”

  “谢统帅,末将告辞。”朱宜年拱手道了别。

  等人走后,右贤王身边一中年人低声说:“王爷,这次城西损失不小,这位朱将军素来多谋,怎会如此轻易就中了对方的圈套?”

  右贤王瞥了他一眼:“你是怀疑朱宜年?不必,他都将嘉衡帝弄死了,还曾多次带兵南下攻打西北军,劫掠中原,他没有回头路可走,将你们那些小心思收起来。”

  中年人心里一紧,连忙表态:“是属下失言。”

  右贤王叹了口气,语气稍缓:“朱宜年虽不是我们高昌人,但其学识渊博,能征善战,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至于今日战事的失误,那也是受了陈云州的刺激。陈云州害死了他的好朋友,还屡次用这人来刺激他,他能不疯吗?本王也是担心他太过冲动,被陈云州牵着鼻子走,因此才将他换了下来。”

  中年人惭愧地说:“还是王爷想得周到,是属下多虑了。朱宜年这人重情重义,陈云州杀了他朋友,他不可能跟庆川军合谋。”

  右贤王点头:“正是如此。”

  这也是他从未怀疑过朱宜年的原因。

  

  出了王府,朱宜年先回了自己的住处,关上门,掏出那封信仔细又看了一遍,手指在一些字上抚过,这些字连起来是一句话:陈状元活着,戈箫欲动其家人,已安置。

  真的还是假的?

  朱宜年心里抱着无尽的希望,但又很怕这个希望落空。

  现在被撤了职,他正好有空。

  将信收了起来,朱宜年起身又去了天牢,来到戈箫的牢房门口,对狱卒说:“打开!”

  狱卒真是怕了这个煞星,赶紧打开了牢门。

  牢房中,戈箫咳个不停,见到来人立即噤了声。

  他这段时间虽没嘉衡帝过得惨,但三天两头被抓起来挂在墙头,住的是潮湿发霉的天牢,吃的都是残羹冷炙,若不是天气太冷,估计都馊臭了。

  戈箫养尊处优多年,从未过过这样的日子,但强烈的求生欲支配着他,让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看到朱宜年,他心思一动,连忙起身行礼:“罪臣戈箫见过将军,罪臣有事想向右贤王禀告,还请将军帮忙通报一二,此事对高昌非常重要。”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高昌人的高层,他得抓住机会。

  朱宜年定定地看了戈箫几息,这几天他派人打听过这位嘉衡帝宠臣的信息。外面对他的评价,都是擅长逢迎讨好嘉衡帝,巧舌如簧,阴险狡诈,总之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朱宜年并不关心这个,他只在意一件事:“你曾将陈云州,我说的是陈状元的家人亲戚抓入京城?”

  戈箫一听就知道此人是来问罪的,连忙说道:“将军,这都是误会。没错,我是曾将陈状元的家人请入京,安置在庄子上,但这是怕那叛军迫害陈状元的家人。陈状元才华横溢,是不可多得之才,罪人极为仰慕,怎会抓他的家人……”

  “人呢?去哪儿了?”朱宜年没心思听他这些废话。

  戈箫哪知道人去了哪儿?

  当初发现陈云州的真实身份,知道陈家人毫无用处之后,他就没管了,哪晓得今日还会被人翻出来。要知道还有这一出,他一定让下面的人将他们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朱宜年见他没说话,开口道:“你不知道。”

  戈箫苦笑着说:“回将军,后来罪臣生了一场病,大燕又不安稳,那皇帝天天叫罪臣进宫,罪臣也就没来得及……”

  朱宜年已经没心思听他说这些了,径自转身出了牢房,丢给狱卒一句话:“将他的舌头拔了,现在,马上!”

  拔了舌头,他哪怕能将死的说成活的也无用了。

  狱卒咽了咽口水,连忙说:“是,将军!”

  牢房内,戈箫不知道自己哪一句话说错了,竟招来此等大祸。他连忙下跪:“将军饶命,将军,罪臣很有用,罪臣知道……”

  朱宜年瞪了一眼狱卒:“还不动手?”

  若真让这人继续说下去,搞不好传回右贤王耳朵里,还真会给他赢来一线生机。

  想到这里,朱宜年补充了一句:“右手也砍了。”

  不能说,不能写,不管戈箫有多会蛊惑人心,也没办法翻身了,只能在牢房里慢慢死去。

  看着狱卒动了手,他才出了牢房。

  看来戈箫确实动过陈家人,陈云州没有骗他。

  当时陈云州远在庆川,若非打算救陈家人,实没必要大老远地关注这么几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而且,陈云州真害死了州弟,那更没必要关注陈家人了,朝廷怎么对陈家人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想到这些,他对信上藏的那句话相信了七分。

  好友没被他连累至死,还活着,朱宜年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丝笑容,只是这笑容说不出的苦涩,可惜他已经没法回头了。

  

  腊月二十,庆川军打扫完战场,消化了这一仗所得,西城门高昌人的将领也换了。

  杜将军接到消息,连忙跑去告诉陈云州:“大人,今日斥候发现,西城门的守将换成了陈天恩和贾长明。估计朱宜年受罚了。”

  陈云州笑着点头:“应该是,毕竟死伤一万多人,他回去也不好交差。不过换了也好,林叔他们准备动手了,咱们将动静闹大一些,到时候出了事,也牵连不到朱宜年身上。”

  朱宜年还有大用,可不能就这么暴露了。

  杜将军赞同:“那我们这边怎么办?”

  陈云州笑着说:“上次让你们放的那几个高昌人去宣州了吗?”

  杜将军点头:“已经放走了,按照时间算,这会儿应该已经到了宣州。”

  前天早上,高昌人偷袭,最后有几个受伤的跑慢了,没跟上大部队,他们截断了这几人回城的退路,这几人都是高昌人,长相与中原人不同,在外面也不好藏,再加上身后还有人在追,只能去宣州了。

  陈云州很满意:“直接将火炮驾到半空中,对准城楼上轰,不计代价。”

  闹得越大,敌军才会越担心,怕他们攻破了西城门,腹背受敌。

  杜将军接了命令,带兵直接出击。

  这段时间,他们又改造了好几座箭楼,凑足十个。

  箭楼在前,中间还安置着几门大炮,以防敌军出城袭击,因为箭楼的移动速度很慢。

  布置好防御后,杜将军下令,箭楼上的士兵开炮,下面的士兵利用滑轮将炮弹不断地运输上去,左右两侧火炮、弓箭手都做好了准备,还竖起了一排盾牌,只要敌军敢开城门,将面临猛烈的火力攻击。

  轰轰轰……

  爆炸声不断,一炮接一炮,有时候数炮同响,响声震天,直接将城楼上的士兵给轰得飞了起来,坠落下来。一些见机快的,赶紧蹲下退后躲了起来,想着这阵炮火过去了,他们就能反击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大炮攻击虽惊人,但消耗大,而且装载速度很慢,中间有个间隔。

  可他刚一冒头,又轰了过来,城墙上砖石乱飞,吓得他赶紧缩了起来。

  整整半个时辰,炮火声就没歇过,城墙上的士兵死的死,伤的伤,几乎无一幸免,甚至连好几个城垛都被轰碎了。

  陈天恩额头上冷汗直冒。

  他这是第一次见传说中的火器,威力比听说的大多了,要庆川军一直这么轰炸,这仗还怎么打?

  右贤王可真是丢了个烂摊子给他们啊!

  至于一口气消灭庆川军,彻底清除这个隐患,陈天恩先前倒是有过这个念头,但现在看这情况,不用想了。

  他眉头皱得死紧,侧头看着汗珠直往下掉的贾长明:“你不是跟庆川军交过手吗?他们的火器有这么厉害吗?”

  贾长明直摇头:“没有,以前杀伤力没这么强,估计是改良了。”

  这才多久啊,庆川军的进步实在是太神速了。

  贾长明本就没什么信心,这会儿更是连城楼上都不敢站了,就怕万一不小心被打中,死个正着。

  他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水:“咱们现在怎么办?右贤王将咱们调来这里,是想咱们打退庆川军的,现在看来难啊。”

  他们投靠了高昌人,除了迷惑禁军,骗禁军开了城门外,什么功都没立下。

  右贤王兵强马壮,麾下悍将十数名,而且大多数都是高昌人,他们这种汉人本就难混,这要是没立什么功,以后恐怕只能被边缘化了。

  陈天恩瞥了贾长明一眼,现在还想立功,做梦呢!

  他叫来一名高昌小将,吩咐了几句,让他去禀告右贤王。

  不多时,右贤王就接到了消息。

  “庆川军的火器真如此厉害吗?本王去瞧瞧!”

  右贤王亲自到了城西,几里外便听到了爆炸的声音:“这气势确实足。”

  京中百姓全都闭门不出了。

  见到他,陈天恩和贾长明连忙迎了上去,说明了情况。

  右贤王点头:“本王上去瞧瞧。”

  “不可,统帅,这……那火器杀伤力极大,太危险了。”陈天恩连忙劝阻。

  但右贤王却坚持:“无妨,左右两侧好像没影响,本王走远一些就是。”

  他从靠近西北侧的地方上了城楼,这里离西城门已经超过了八百米,不在火炮的射程中。

  右贤王站着城楼上,侧头放目远眺,看到了堵在西城门外的庆川军,粗略估计有两三万人,这点人,他们高昌人根本不惧,惧的是这杀伤力很强的火器。

  右贤王收回目光,看了一下几百米开外被炸掉的地方,城墙上沿一些砖石碎裂了,光秃秃的,矮了一截。城楼上面躺着不少士兵的尸体,上面还有一层飞溅的砖石,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人敢去清理。

  继续将目光投向庆川军那边。

  右贤王仔细观察了一阵,很快就发现了火炮的缺点:“这些火炮杀伤力确实强,但挪动非常不方便,尤其是近段时间下了不少雪,地面湿滑,很容易下陷。”

  贾长明连忙谄媚地说道:“统帅眼神真好,确实是这样,庆川军的后路都铺了一层石子,两边路上还铺着干草,估计是为了防止马车、箭楼、火炮这些下陷。”

  右贤王对火炮非常感兴趣。

  他摩挲着下巴说:“若我们能有这等火器相助,可能击退王石原和楚弢?”

  贾长明当即点头:“那是自然。我们高昌大军兵强马壮,将士骁勇善战,悍不畏死,岂是庆川军能比拟的?庆川军也就仗着火器横行,若没了火器,估计连楚家军都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