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 第169章

作者:千扇 标签: 穿越重生

  宋允棠愣了愣。

  谁能想到,昨天撞上自己的男孩,居然还是邻居。

  就在这时,院内传来了一道妇人的声音。

  “顺儿,怎么这么慌慌张张的,出什么事了?”

  那孩子的声音吞吞吐吐。

  “没……没事,奶奶。”

  “你该不会是在外头给我惹祸了吧?”

  “奶奶,您想多了。”

  小巷子对面这户人家的院子从外头看起来并不大,宋允棠倒了鸡毛之后,便来到隔壁敲响了院门。

  开门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她面容和蔼,身上穿着灰色的棉布衣服,虽然洗的有些泛白,却干净整齐,半白的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

  那个男孩就站在妇人不远处,在望见宋允棠时,身子不由妇人的身后缩了缩。

  这个院子果然不大,进深甚至没自家院子的一半,除了厨房和茅房之外,就两间屋子,屋子看着有些陈旧,院子里却是干干净净的。

  “姑娘是?”妇人疑惑。

  宋允棠浅笑着指了指隔壁的院子,“我是婶子的新邻居,我叫宋允棠,不知婶子贵姓。”

  妇人了然。

  “我姓伍,人五伍。”伍氏笑着拉过身后的孙子,“这是我孙子,叫曹顺,今年九岁,顺子,快跟这位姐姐打个招呼。”

  曹顺怯怯的叫了声姐姐,便又缩回了伍氏身后。

  宋允棠笑道,“我叫您婶子,您让他叫我姐姐,似乎不太合适。”

  伍氏面容和蔼。

  “姑娘瞧着也不大,不也将我叫年轻了?咱各叫各的,不碍事。”

  宋允棠往屋里望了眼。

  “婶子家里就两个人吗?”

  伍氏收起脸上的笑容,叹了口气,“是啊,男人走的早,我也就一个儿子,好不容易儿子成家,孙子才两岁,儿子也发生了意外,后来儿媳妇改嫁,家里就只剩我们祖孙两个了。”

  宋允棠面带歉意。

  “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要打听婶子家里的事。”

  伍氏摆手道,“不碍事,这么多年,我已经接受了。”转而又将身子往旁边侧了侧,“姑娘要不要进来坐坐?”

  “坐就不坐了,我还得去集市买些东西呢。”想了想,宋允棠望着她问,“是这样,我相公往后要在县城念书,我又不常在这里,便想找个人给他做做饭,但我不太熟悉柳桥街这边的人,不知婶子可否为我推荐一个?要厨艺不能太马虎的。”

  伍氏来了兴致。

  “不知姑娘觉得老婆子我如何?”

  宋允棠点头,“如果婶子手艺好的话,咱两家又隔的近,当然可以。”

  伍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不瞒姑娘,我之前在酒楼的后厨做过帮工,厨艺尚且拿得出手,也就是这两年年纪大了,酒楼不要我了,才回来靠做些零活补贴家用。”

第244章 尝尝伍婶子的手艺

  宋允棠望着她。

  “这样,等我去集市买了东西回来,今天的午饭就交给婶子做吧,要是味道不错,往后婶子可以在自家做了饭菜送到隔壁,我每个月给婶子二两银子,做中晚两餐,每餐得有一荤一素一汤,工钱和菜钱都算在这二两银子里了,白米我们自己提供,婶子觉得如何?”

  转而又说,“我相公每月会有三天假,也可能偶尔会在外边吃,这样的话,婶子是不用给他送的,反正每个月剩余的银子,您都自己拿着。”

  她算过了,徐青野一个人吃不了太多东西。

  一荤一素一汤,份量也不需要很大,按照如今的物价,加上油盐酱醋和柴火,一天的伙食不会超过五十文钱。

  二两银子,六七百文至少是能余下的。

  一天只用做两餐饭,六七百文的工钱不算低了。

  伍氏在后厨做过帮工,自然能算到这其中的利润,欣然点头。

  “成,就按姑娘说的,多谢姑娘能给我这个机会。”

  “那我们就这样说好了,我还得去一趟集市,便不和婶子多说了。”宋允棠说着,便拿着倒鸡毛的盆往自家院子走去。

  伍氏忙望着她说,“我孙子对县城熟悉,知道哪里的菜和米粮实惠,姑娘要是去买东西,可让他带路。”

  宋允棠停住脚步,回头望了眼祖孙俩。

  “成,那就劳烦顺子了。”

  曹顺站在伍氏身后,神情有些复杂。

  本还以为刚才那个姐姐来家里是为了找他麻烦呢。

  没想到她不仅没跟奶奶告状,还给了奶奶一份差事。

  见宋允棠进了院子,伍氏回头望向自家孙子,“顺子,待会领着宋姑娘去集市的时候机灵点,奶奶许久没找着像样的活了,接下来还得靠着这份差事养活咱祖孙俩呢。”

  曹顺点头。

  “我知道的,奶奶。”

  宋允棠提着篮子从屋里出来,给隔壁的伍氏送去了一块冬瓜。

  伍氏伸手接过,“这怎么好意思?”

  宋允棠将冬瓜给了她之后,便往集市的方向去了。

  伍氏赶忙让自家孙子跟上。

  曹顺走在宋允棠身后,小声说了句。

  “对不起。”

  宋允棠回头望向他,故意问,“对不起什么?”

  曹顺鼓起勇气道,“昨天撞到姐姐了,对不起。”

  宋允棠往前走着。

  “道歉的话你昨天已经跟我说过了,也幸好你撞的人是我,要是县城的哪个小姐夫人,你昨天就遭殃了。”

  “我以后一定会小心的。”曹顺说着,来到宋允棠身旁,“姐姐想去买什么?我领你去。”

  宋允棠叫曹顺领着在集市买了糯米、糕点和果脯,还去了成衣铺,大致根据徐青野的身高体重,给他买了两套秋冬天穿的厚衣裳以及一件靛蓝色带毛领的披风,还根据自己出门前用绳子量的鞋码给他买了双厚实的冬靴,一个暖手用的汤婆子,一个带滤网的炭盆。

  天越来越冷了,到这个月底恐怕就得换上冬装。

  徐青野之前收拾箱笼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里头厚实些的衣服只一件旧棉衣,新买的院子里没有打炕,靠着那件衣服肯定是熬不过冬天的。

  他如今的身体,还得仔细温养着才行。

  回家路上,又买了一些能熬汤的菌菇和补品。

  这些东西到时候就放在家里,不过到时候会跟伍氏说一声,叫她每隔一段时间便给徐青野换着花样做一份药膳。

  冬令进补。

  想来熬过这个冬,明年便不用这么小心翼翼了。

  这么一番采买,便花费了近八两银子。

  主要是带毛领的披风贵了些,单单那件披风便花了近三两银子,宋允棠想着徐青野往后每日要往返于柳桥街和汤府,路上寒凉,便咬咬牙买了。

  宋允棠和顺子拎着大包小包回到柳桥街,将东西放在院子,便让顺子去喊伍氏来家里做饭。

  伍氏来的时候,还带了份自己种的嫩菜心,一把韭菜。

  她做事利索,宋允棠整理东西的空档,她便已经熬上了一锅鸡肉菌菇汤,顺便炒了份翠绿的嫩菜心,一份韭菜炒鸡蛋。

  宋允棠一一尝过,味道确实不错。

  徐青野回到家的时候,正厅中的饭菜刚上桌,看到院子里多出来的两个人,颇有些诧异。

  宋允棠笑着给他介绍。

  “这是巷子对面的邻居伍婶子,之前在镇上的酒楼厨房帮过厨,从后天开始,她每天中午晚上会将做好的饭菜送来家里,这是伍婶子的孙子曹顺。”

  徐青野向来话不多,朝着两人颔首,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望着不苟言笑,甚至看起来还有些严肃的男人,伍氏和曹顺都变得拘谨起来。

  伍氏解下腰间的围裙。

  “宋姑娘,徐公子,既然饭菜已经做好,我就不耽搁你们吃饭了。”

  宋允棠忙说,“中午我多煮了些饭,家里也有菜,婶子和顺子留下来一起吃吧?”

  伍氏摆手。

  “不用不用,我们回家吃就好。”

  “婶子回去了还得重新开火,等饭菜做好午时都过了,中午将就着在我家吃点好了。”

  宋允棠说着,已经从厨房盛了两碗饭来。

  伍氏拗不过,“那我夹些菜回去吃,免得打扰了二位。”

  她的筷子也没敢往鸡肉的方向夹,只夹了一筷子菜心,一筷子韭菜炒鸡蛋,就要离开,宋允棠见状,忙上前给两人各夹了几块鸡肉和菌菇。

  祖孙两个离开之后,宋允棠将筷子递到徐青野手中,两人开始吃饭了。

  她给徐青野夹了一个鸡腿。

  “尝尝伍婶子的手艺。”

  “鸡腿你吃,我吃鸡肉。”

  徐青野将碗里的鸡腿夹给宋允棠,自己则重新从钵中夹过一块鸡肉。

  宋允棠愣了愣,忙找出另外一只鸡腿夹给他。

  “一人一只,不许再夹给我了。”

  徐青野望着碗里的鸡腿,无奈的笑了笑,开始吃饭。

  伍氏的手艺确实不错,只鸡汤和鸡肉剩了点,另外两个菜全都被吃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