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牧童
只不过没想到这次也像上次那般,还有其他几位大人在,可见要商讨的并非是什么私事,只怕还是政事。
这处谢灵瑜之前来过许多次,反而是萧晏行来的并不算多。
两人向圣人行礼之后,便被赐座。
“今次召你们过来,是因为北纥使团之事,”嘉明帝倒也不含糊,开门见山。
北纥使团?
谢灵瑜眨了眨眼,低声说道:“北纥使团又有何事?自打那日陛下寿宴之后,那个默古王子丢尽颜面,不是已经低调了许多时日。”
“确实,但是日前他突然派人送来一份文书,向朕言明,想要参加我们大周今年的冬狩,”嘉明帝倒也不是对这件事头疼,似乎是有其他顾虑。
谢灵瑜皱眉:“冬狩?他们为何会想要突然参加?”
虽说各个藩国使团入长安的目的,是为了向圣人祝寿,但是如今寿宴结束了,倒也没有使团立即离开。
毕竟长安确实乃是天下第一繁华富贵之地,即便是各个藩国的中心城市比之长安,只怕连十分之一的繁华都
不及。
是以这些使团依旧逗留在长安,也是常见的。
况且如今即将入冬,冬季赶路本就诸多不便,很多使团只怕存着的打算便是待来年开春再赶回母国。
北纥使团自然也在其中。
“先前北纥时常扰乱我大周边境,此番二王子带领使团来访,是存着和谈之心,”对面的裴正严此时开口解释道。
谢灵瑜险些要被逗笑了,她望向上首的圣人:“陛下,先前您寿宴时,那位默古王子公然挑衅,更是存心捣乱,若不是萧大人机敏又事先听过关于禁药的传闻,只怕便会让那个默古的阴谋得逞。”
“北纥使团若是真的带着和谈之意而来,便不会如此行事。”
谢灵瑜说的十分直白,可见她并不相信北纥使团此番和谈之意。
“我认为殿下之意,甚有道理,”反倒是右仆射郑辕,此时开口附和了谢灵瑜。
朝堂一直传闻,左右两位仆射大人政见时常不和。
不过谢灵瑜倒是觉得,这两位不和才会让她的皇伯爷更加安心些,这要是两位宰辅一心,只怕是圣人的意见,他们都能左右几分了。
此时裴正严看向上首嘉明帝:“陛下,先前二王子默古陈书言明,服用禁药一事乃是北纥使臣私自行事,如今他已经惩罚北纥使臣。可见他们已经释放出诚意。”
“裴仆射,北纥小惩大诫的小伎俩,您该不会如此轻易便上了当吧,”郑辕望着裴正严,当即笑了下。
不想裴正严眼睛朝他看过来,正色道:“郑大人以为陛下瞧不出北纥的伎俩,陛下为何还愿忍耐默古那般跳梁小丑行程,全因陛下想要保全边境百姓,还边境安宁。战事一旦开始,遭受涂炭的必是边境百姓。”
一个小小的北纥使团,便让这位裴大人将边境安宁都扯了出来。
谢灵瑜可不觉得,大周对这个北纥使团宽厚些,便能让北纥人在边境彻底老实下来。
“难不成让北纥使团参加冬狩,便能让他们彻底臣服吗?”
谢灵瑜看着对面的裴正严,淡然说道。
一旁坐着的安王此时也嗤笑了声:“我倒是觉得永宁王所言不错,这些茹毛饮血的草原蛮人,岂会如此轻易便臣服。”
“如今北纥使团已经见到了陛下的宽厚,自然也应该让他们看见我们大周军士之威武,这才能让他们心生敬畏,不敢肆意侵犯我们边境。”
裴正严如此认真说道。
这番话倒是一下说服了众人。
虽然不知北纥使团为何执意想要参加冬狩,但无非就是两个可能性,一是为了窥视大周军队,毕竟冬狩时,圣人将率先禁卫军出行,整个冬狩宛如一场计划周密的军事行动。
所以北纥使团若是想要窥视大周军队的构成,以及士兵的骑射实力,确实参加冬狩是一个好办法。
这第二嘛,或许还是为了找回先前丢失的颜面。
之前的角抵比试,北纥使团不仅输了,而且还是输的颜面尽失,所以默古想要挽回颜面也不失一个机会。
毕竟北纥部落生活在草原之上,都说他们的男人打小便长在马背上,还未学会走路,便先学会了骑马。
这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北纥骑兵之强势,乃是有目共睹的。
要不然大周边境也不会时常被北纥人滋扰,只因为他们不仅全民皆兵,更是各个骑射了得。
所以在骑射这一块,即便他们不用药石,也有赢过大周将士的信心。
毕竟每年圣人都会赏赐当年冬狩所获得猎物最多之人,如果这次这个第一乃是北纥之人,只怕整个大周会再次陷入颜面无光的局势。
“萧爱卿,”突然上首嘉明帝看向一直未曾开口说话的萧晏行。
萧晏行立即回道:“臣在。”
“你骑射功夫如何?可还擅长?”嘉明帝似对这件事十分感兴趣。
萧晏行略一思量,低声说道:“回陛下,微臣的骑射不敢言擅长,只能说是略通。”
嘉明帝笑道:“略通?好,这次冬狩你便伴驾随行。”
众人纷纷看向萧晏行,先前还有人在好奇,为何圣人会将他宣来。
如今看来,应该是上次在宴会上,他挫败了北纥使团,深得圣人的赏赐,所以这次被北纥使团再次提出这等要求之后,圣人倒是第一个便想到的就是他。
“陛下,既然北纥使团此番想加入冬狩,不如咱们便邀所有还留在长安的使团,都加入此次冬狩,要不然也会显得厚此薄彼。”
谢灵瑜借机提议道。
嘉明帝点头,显然这个提议倒是合了他的心意。
谢灵瑜笑道:“毕竟北纥使团大败而归的场面,也需要跟多的见证人。”
她轻松的语气惹得嘉明帝爽朗一笑:“此话甚合朕意。”
众人早就知道永宁王深受帝宠,但是圣人如此这般直白不掩饰的偏爱,还是惹得众人心底震撼不已。
既这件事商议结束,圣人便让他们都先退下。
众人告退之后,一一往外走去。
待到了外面,右仆射郑辕走到一位大人身侧,低声问道:“崔大人方才为何一言不发?毕竟冬狩也跟你们兵部有些关系。”
此时一直微垂着头的这人,才缓缓抬起头。
此人便是兵部尚书崔知仲。
“诸位所提之建议,都颇为中肯,我自是没什么意见,”崔知仲回道。
郑辕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这时正好谢灵瑜与萧晏行走在他们身侧不远处,他扫了一眼这两人,突然有些奇怪的咦了一声。
只不过几人离的太近,他便没有多言。
直到谢灵瑜和萧晏行一路走远,这位右仆射大人这才慢悠悠说道:“先前倒是不觉得,方才近距离瞧见这位萧大人,竟发现一件奇特之事。”
听到萧大人三个字,崔知仲立即抬头:“有何奇特?”
“你不觉得这位萧大人,格外像一个人,”郑辕故作神秘说道。
崔知仲心头大震,却还是维持表面平静:“何人?”
郑辕朝他看了一眼:“崔兄应该比我更了解吧?”
崔知仲平日里跟郑辕关系不错,可是此刻见他这般故意卖关子,早已经不耐烦了,恨不得立刻甩袖子离开。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若是怒急离去,反而会显得更加心虚。
“不知,”最后崔知仲还是冷冷说道。
郑辕似乎也瞧出他神色之下的不悦,笑道:“我是觉得这位萧大人倒是与崔大人家的郎君长相颇有几分相似。”
“犬子?”崔知仲微怔,心底竟松了一口气。
可是随后他心底又生出一丝说不出的苦涩,枉费他已经活了这么一把年纪,竟还怕从旁人口中听到他自己那个了不起的兄长名讳。
即便对方已经在长安城内消失了快二十年。
他竟还是怕对方会回来。
“自然这位萧大人的出身可比不上崔中郎将高贵,”郑辕见崔知仲又陷入沉默,还以为他是不悦自己拿萧晏行和崔休相提并论。
清河崔氏出身如此之高贵,自然看不上寒门子弟。
只是当郑辕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崔知仲脸上倒也不是生气,而是一种说不出的古怪。
不如他的儿子出身高贵吗?
即便在旁人看来是如此,可是崔知仲却在这一刻没有应声。
郑辕倒也不是说刻意讨好崔知仲,毕竟两人同为朝中重臣,他倒是有几分羡慕崔知仲,是因为他有个适龄的儿子。
眼看着永宁王这位殿下,已是到了适婚的年龄。
长安城内但凡年龄相仿合适的,谁家没被画过小像,供这位殿下挑选。
只可惜这位郑大人家中,并无适婚的郎君。
于是他压低声音说道:“此番有北纥人搅局,这次冬狩陛下定是异常重视。若是有哪位郎君能够在冬狩之中,力压群雄拔得头筹,只怕当真要入了圣人的眼。”
“你瞧那位萧大人,论身份他哪有资格参加今日的议事,偏偏陛下将他宣来,不就是因为寿宴之时,他表现实在是出众,替殿下挽回了颜面。”
崔知仲点头,但是他抬眸看向郑辕,倒是有几分好奇问道:“郑大人,为何对此事如此热心?”
“你我一向交好,若是崔休贤侄能够凭此事入了圣人的眼,只怕他与永宁王殿下的那桩婚事亦是水到渠成了吧。”
“郑兄说笑了,殿下的婚事全凭圣人指婚,我们无非只是被挑选的份,”崔知仲淡淡说道,似乎并不因为郑大人的话而心动。
郑辕见他这般,轻笑了声:“怎么崔贤弟还信不过我?”
“自然不是,”崔知仲摇了摇头。
随后郑辕便压低声音说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妨多说一句,那位萧大人虽说出身卑微,但是如今在长安城内风头一时无两。”
待他抬头朝着谢灵瑜和萧晏行离去的方向,似笑非笑说道:“况且这般俊俏的郎君,可是架不住小娘子喜欢。”
这话说到现在,已是有了几分露骨。
郑
辕抬抬手:“好了,我那边还有些许政事未处理,便不跟崔贤弟多说了。”
崔知仲客气的与对方道别之后,这才缓缓朝外走去。
他同样看着萧晏行离去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一直以来,他都是远远地看着对方,这是第一次他如此近的看着他。
像,真像啊。
上一篇: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