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25章

作者:蒋牧童 标签: 天作之合 女强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况且这些流民居然跟扬州一代的水匪混迹在了一起,从民到匪也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倘若真的让这些人流寇成了气候,到时候即便是要平乱,也是极其不宜。

  到时候整个大周只怕都要大伤元气。

  想到这里,谢灵瑜压根没有再坐下去的心思,她叮嘱韩进说道:“你让你身边的人再去打探消息,越详细越好,但是不管打探的如何,一个时辰之后都需得回到刺史府内,向你回禀。”

  韩进毫不迟疑的点头称道:“是,殿下。”

  谢灵瑜让韩进离开之后,直接起身离开。

  听荷也不敢劝她再吃点东西,毕竟这种时候,她也十分有眼力见。

  她们出门时,遇到正

  准备上菜的店小二,对方见状忙问道:“几位贵客,这是要走?小的正准备上菜呢。”

  听荷赶紧拿出碎银递给对方:“银钱给你,我们不用膳了。”

  店小二拿着银钱,瞧着她们匆匆离去的背影,心头登时虽然惊讶,但更多的是窃喜。

  谢灵瑜马不停蹄的赶了回去,在院中等了一个时辰,总算把韩进等了回来。

  如今到了扬州城内的消息,也都是大差不离的。

  南边流民问题爆发,越来越多的百姓因为饥荒问题,背井离乡的逃难,而据说很多一部分流民在途中竟被水匪所招揽。

  水匪平日里以打劫为生,本就是做的无本万利的买卖,大把的给粮食。

  如今好些流民竟跟着他们一块去攻打海陵县,据说水匪宣称打下海陵之后,便开仓放粮,现在据说越来越多的流民开始加入他们。

  不过两日便已经聚集了上万人。

  如今魏安之所以没来向谢灵瑜禀告此事,是因为他已经急匆匆带兵前往海陵县处理此事了。

  听到这里,谢灵瑜再不犹豫,立即手书一封交给韩进:“即刻将这封信送往长安,务必要让朝廷知道江西道的灾情。”

  待顿了片刻之后,谢灵瑜低声说道:“扬州驿站不可用,你亲自送出去。”

  韩进在听到这句话,瞬间瞪大双眸,不敢置信的朝谢灵瑜看去。

  扬州驿站不可用,是不是意味着扬州官员也靠不住了。

  毕竟要想封锁消息的话,驿站便是首当其冲。

  但殿下如今却说扬州驿站不可用,只怕是怀疑上了扬州地方官员。

  于是韩进立即说道:“殿下,不如您先暂时离开扬州,以免生变。”

  谢灵瑜抬眸朝他看了一眼,不得不说,当初贺兰放离开的时候,曾经全力向她举荐韩进,这两年韩进在她身边,也是完美填补了贺兰放离去的空白。

  如今他只是从自己的一句话,便猜测出扬州只怕还有大乱子,可见心思确实缜密。

  “本王乃是代天子巡查江南,如今既是到了扬州,又怎能轻易离开,”谢灵瑜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

  她知道韩进的提议是为了她的安危,但如今她的身份使然,早已不能只考虑个人安危了。

  韩进想了想,还是不死心道:“殿下,不如我从护卫之中选几名忠心可靠之人,让他们送信回长安,属下还是留在殿下身边护卫。”

  说来说去,韩进还是担心扬州会有异动,自己若是离开,殿下身边岂不是没人了。

  “这封信至关重要,交给旁人我都不放心,唯有你去,”谢灵瑜坚定说道:“至于本王,我倒要看看扬州究竟有什么魑魅魍魉在作乱。”

  韩进离开的很迅速,几乎不到半个时辰,他便收拾好行装,选了几个随行护卫。

  他离开后,谢灵瑜也立刻又将听荷叫了过来,她问道:“前两日清丰来时,可有跟你说过,他如今住在何处?”

  听荷登时便明白,殿下这么问,自然不是想要打听清丰住处,而是为了知道萧大人如今住在何处。

  谢灵瑜在扬州人生地不熟,虽然身份贵重,但倘若真的遇到作乱,只怕她的身份反而会成为掣肘。

  所以她如今需要萧晏行的帮助,他在扬州也有两年。

  以他的能力,还有他手中的三千卫,只怕消息比她要灵通的多。

  听荷却摇头说:“殿下,奴婢未曾问过这个。”

  “你去公衙找清丰,让他告诉他家郎君,速速来见我,”谢灵瑜此刻也丝毫不打算再拿捏萧晏行了。

  听荷也点头,很快离开了。

  谢灵瑜虽然心急如焚,却还是坐在书房之中,仔细思考着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消息。

  但是有些事情,太过巧合便不是巧合。

  江西道灾情之事被当地官员联手隐瞒着,就算有大批流民,但怎么就那么凑巧,这些事情是在她到了扬州之后,突然都爆发了。

  还是说,她突然决定巡查江南之事,打乱了某些人的计划。

  于是他们这是准备一不做二不休。

  这样一来的话,倒还真的跟萧晏行所说的事情对上了,扬州确实有人图谋不轨,想要犯上作乱。

  消失的十万支箭,或许早已经中饱了这些人的私囊。

  谢灵瑜在脑海中反复复盘着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以及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还有她的应对之策。

  如今她既然已经深陷虎狼之地,却也决计不会轻易逃跑。

  但是过了一个多时辰,听荷还未回来。

  谢灵瑜有些后悔,她应该让武忧前去的,毕竟听荷到底是个内宅侍女,未曾经过这样的风波。

  “武忧,”谢灵瑜冲着外面喊了一声。

  一直全神戒备守在门口的武忧,立即推门而入:“殿下,您叫我?”

  “你,”谢灵瑜刚想说话,却又犹豫了。

  她已经将韩进派人了,武忧乃是她的贴身护卫,这种时候身边确实不能再缺人了。

  也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谢灵瑜抬头看去,就见听荷已从门外走了进来,只听她说道:“殿下,清丰并未在府衙中,我听闻府衙守卫说昨日萧大人被刺史大人传召走的时候,清丰就跟在他身边。”

  魏安传召了萧晏行,看来他们是一道前往海陵县平乱了。

  这下谢灵瑜心中稍稍安定,虽说萧晏行这一世还从未领兵打过仗,但是在前世的时候,他可是被新皇委以重任,率领数十万大军前去平定四皇子谢琮起兵造反之乱。

  在她临死之前,可是听到他大胜的消息。

  如今不过是一群水匪和流民组成的杂军,扬州的兵力足可以平定一切。

  但随后谢灵瑜的心又揪了起来,要知道扬州官员之中还有包藏祸心之辈,万一这次是诱敌之计呢?

  谢灵瑜这次一下子坐不住了。

  她再也顾不得旁的,直接去往前院,与其在此坐等,倒不如直接寻人问个清楚。

  果然魏安和司马宋元友都不在官衙之中,府衙里的人见谢灵瑜突至,吓得更是大气不敢出一声。

  “魏刺史身为扬州主官,如今他在不在扬州城内,你们竟与我说不知?”谢灵瑜冷眼望着回话之人。

  回话之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他哪里是不知,他是不敢说实话啊。

  刺史大人临走之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海陵县水匪和流民作乱一事,切切不可惊动永宁王殿下。

  谁知这位殿下竟直接来质问了。

  他们这些留守之人,还并未听到关于海陵县传回来的消息,又如何回答。

  好在谢灵瑜在堂上坐了不久,别驾曹天赶来了,他冲着谢灵瑜正要行礼,却被谢灵瑜抬手打断直接问道:“说吧,魏刺史究竟在何处?”

  “魏刺史此刻应是在海陵县,”曹天小心翼翼说道。

  他当然也不敢隐瞒更不敢胡说,只是避重就轻的说了这么一句。

  谢灵瑜当即气笑了:“到了这等地步,本王这个扬州大都督竟还不能听一句实话。”

  这下曹天心底咯噔一下,知道坏了。

  他也是个机敏的,霍地一下便双膝跪地说道:“殿下恕罪,并非微臣隐瞒,刺史大人先下正率兵平定海陵县水匪作乱,微臣等惶恐,生怕惊扰殿下。”

  “本王代圣人巡查江南,如今扬州周边县府出现犯上作乱之事,尔等居然敢一再隐瞒,莫不是真当本王是泥捏的不成?”谢灵瑜疾言厉色呵斥。

  曹天这下是真怕了,忙不迭告罪:“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谢灵瑜冷眼朝他望去,语气冰冷道:“魏刺史如今不在城中,你作为一州佐官,理应代行刺史之责,本王暂时不会动你。”

  这一番话叫曹天心头微微松了一口气,但一想到这个暂时二字,他心底又惧怕不已,只盼着刺史大人能得胜归来,最好是能快快平定海陵县之乱。

  谢灵瑜见状,只得继续问道:“魏刺史这次平乱,带了哪些人随行?”

  “司马宋元友大人,司法参军萧晏行大人,还有……”曹天一一点名了此次随行官员。

  谢灵瑜听到萧晏行确实也一同前往,心底还是稍稍放心。

  说到底,不管包藏祸心之人是谁,她却对萧晏行最为放心,只要有他在的话,对方定然不会轻易得手。

  即便这次海陵县之乱是一个圈套,谢灵瑜相信他也定然能平安归来。

  毕竟他早已对扬州内官员有所提防,以有心防备有心,她信萧晏行会赢。

  于是谢灵瑜不在府衙逗留,而是先行回去静待消息。

  到了晚上,谢灵瑜也并未歇息,院内掌起了灯。

  戌时,听荷站在旁边瞧了几眼,本想着劝殿下早些安置,却又不敢多言。

  却不想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院门被扣响,王府护卫穿过院子到了正房门口禀告:“殿下,扬州魏刺史前来求见。”

  谢灵瑜神色一振,整个人瞬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随后她说道:“让他进来。”

  没多久,又是一阵脚步声响起,而此时谢灵瑜已经从原本的书桌前,坐到了正房上首之位,而魏安进来的时候,身后还跟着一人。

  谢灵瑜抬头望过去时,魏安进门因为微微低着头,她一眼便与站在他身后的人视线相撞在一处。

  萧晏行身上穿着的盔甲竟还未退去,一身戎装衬托他整个越发挺拔。

  他身上那股子清冷疏离的气息,也因为这身过于英武的戎装而退散了些许,只是身上反而增添了几分肃杀冷冽之气。

  “下官魏安叩见殿下,”魏安竟是当场便跪地行礼。

  萧晏行站在他身后,自也是跟着一并行礼。

  谢灵瑜原本不想轻易放过魏安,但是她与萧晏行相遇到如今,何曾让他这般跪拜过自己,当下她便说道:“魏刺史平乱归来,何至行如此大礼,快快请起。”

  魏安没想到自己竟能听到永宁王殿下如此和颜悦色的声音,毕竟先前曹天到城门口迎接他们的时候,说的那叫一个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