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29章

作者:蒋牧童 标签: 天作之合 女强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至于他要告何人或是告何事,那便不得而知了。

  “既如此,我便先回去准备了,”谢灵瑜说道,就打算离开。

  正好清丰端着茶点入门:“殿下怎地这般着急要走,我还准备了许多茶点。”

  谢灵瑜眨了眨眼,正要说话,萧晏行却指了指旁边的桌子:“将茶点摆在这里,你先出去吧。”

  清丰多机灵一个人,他赶紧摆好茶点,便马不停蹄的离开。

  萧晏行又去握住谢灵瑜的手,轻声说道:“来都来了,不如吃点茶点再走。”

  两人在桌旁坐下时,正好窗棂打开,能看见外面的小院。

  “这处院落是你建的?”谢灵瑜还是忍不住问出口。

  萧晏行微微嗯了声:“住在这里,好,也不好。”

  谢灵瑜本想问为何不好,却又默默端起眼前茶盏。

  但是对面的人却缓缓开口说道:“每次回来望着眼前熟悉的一切,我只当自己还在长安,还在你身边,一转身你就会从那个角门出现,叫我辞安。”

  “但是一旦回过神,就会发现一切全都变了,我曾经经历的宛如黄粱一梦。”

  这便是最为绝望的事情。

  明明是真实经历过的,那种陷入骨髓的喜欢,犹还刻在骨头里。

  但这些拥有的,却又全都失去了。

  谢灵瑜陷入沉默,但是萧晏行却又说:“我说这些,并无怨怪你的意思,因为我知道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始终是我欺骗了你。”

  但是……

  萧晏行又想起徐显对他所说的话,他手中掌握的三千卫未曾参与楚王谋反之事。

  他岂能告诉谢灵瑜,当年她的父王之所以会身死,是因为他才是参与楚王谋反一事的人,始作俑者也是先永宁王自己。

  有太多他们未曾经历过的谜底,等待他们解开。

  *

  入夜之前,谢灵瑜便穿上了听荷的衣裳,跟着武忧一道出了刺史府的门。

  她脸上覆了白纱,不时咳嗽了两声。

  待到了门口的时候,武忧还故意说道:“殿下说了,让你赶紧抓药吃上,免得这脸上的红疹越来越多。”

  说着,两人便上了马车。

  只是这次马车由武忧亲自驾驶。

  虽然武忧并非扬州本地人,但是她来了几日之后,便认真将城内的地图记在脑海之中。

  况且武忧下午的时候,还到这附近探了探。

  此处乃是扬州最为热闹的妓院坊市,一整个坊市都是眠花宿柳的生意,便是跟长安的平康坊也差不多。

  而这一家妓院,乃是那种上等妓馆,并不做迎来送往的生意。

  只招待最为尊贵的客人,就连每位客人来的时间都不相同,甚至走的门都不同。

  这全然杜绝了撞上闲杂人等的可能性。

  因而那些生性喜欢低调的客人,对于这样妓馆最为追捧,况且这里的妓子也是最为漂亮上等的。

  从马车里钻出来的谢灵瑜,早已经换上了一身不失华贵的黑色圆领长袍,长发竖成高马尾的模样,俨然就是来寻欢作乐的富贵人家小郎君。

  萧晏行并未同她们一道出发,只怕是早已经潜伏而入了。

  所以谢灵瑜也并不担心。

  待到了门口,她敲了敲门,便见门从里面打开,里面看门的乃是个年轻男子,他一瞧见谢灵瑜便客气问道:“可是长安来的谢小郎君?”

  “正是在下,劳烦带路,”谢灵瑜含笑。

  随后门房客气的将她引了进来,瞧着他这般模样,谢灵瑜便猜测对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武忧就跟在她的身后,两人一路走到一处房门前。

  只听周围丝竹声的靡靡之音,不绝于耳,全然不是那等剑拔弩张的告密场景。

  谢灵瑜也不在意对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关子,直到她推开门。

  “还请您的护卫留在门外,”突然房门里传出一道声音。

  武忧没想到此人居然敢如此得寸进尺,当即拔出腰间佩刀。

  但是谢灵瑜却抬起手,她示意武忧冷静 。

  随后她缓缓踏入房中,而让武忧留在门外。

  只是她走进去并未瞧见有人,只见往里走时有一道屏风,而屏风之后俨然有人。

  谢灵瑜在屏风的几步之处站定,耐心等着。

  而屏风之后的人,在确定谢灵瑜当真未曾带人入内,这才现身相见。

  此人疾步而出,便是双膝落地,直接跪在了谢灵瑜面前。

  “微臣扬州长史曹天,见过永宁王殿下,”他以头抵地,直接低声呼道。

  谢灵瑜微垂着眼,淡淡望着他,也并未立刻叫他起身,只是盯着他跪在地上的身影许久,才缓缓说道:“是你。”

  这倒是也能说得通,为何先前武忧守在门口时,送纸条的人却能轻易靠近。

  因为此人在扬州府衙也是位高权重之人。

  这样一来,他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纸条送到武忧手里。

  至于他先前几次直面谢灵瑜,却又不说,反而这般偷偷摸摸,可见他今日要说的事情,必然是至关重要。

  看来他在纸条上所写的,还真的不是夸大其实。

  谢灵瑜在见到他时,原本一直吊着的心,反而放松了下来。

  最起码她现在能确定,对方让她来,不是为了设下圈套杀她的。

  “你在信中说有至关重要的事情,要当面告知本王,”谢灵瑜负手而立,居高临下的看着他,轻声说道:“现在本王在此,你可以说了。”

  曹天匍匐跪在地上,整个人姿态极为谦恭。

  而在谢灵瑜说完之后,他才缓缓抬头,说道:“殿下,下官这般费尽周章见您,只因此事太过骇人,以至下官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仰仗殿下决断。”

  谢灵瑜望着他,安静而耐心听着。

  直到曹天说道:“下官要说之事便是,扬州水匪屡剿不灭,乃是因为本州刺史魏安大人养寇自重。”

第142章 牝鸡司晨,天将灾祸,……

  雕梁画栋的屋内,本已是极尽温柔奢靡,毕竟这乃是天下最富之地扬州最上等的妓馆,可是本应该萦绕着靡靡之音的房间内,却是安静的可怕。

  在曹天说完这句话后,谢灵瑜垂眸看着他,眼底还勉强能保持住冷静。

  但她心底已然是惊涛骇浪。

  虽然她对扬州官员并无信任可言,但是魏安能升任扬州刺史,本就是因为他乃是圣人的人,深受圣人信任。

  结果偏偏是这样的人,居然胆敢玩养寇自重的把戏。

  谢灵瑜却并未着急询问,她刻意沉默了一段时间,这才缓缓开口:“你可知道,说这样的话,是要有证据。”

  口说无凭,况且他告密的对象还是一州刺史。

  所以谢灵瑜也懒得兜圈子,开门见山说道:“将你手中的证据,拿给本王。”

  先前她见曹天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劲的为魏安打圆场,可见他本就是维护魏安。况且谢灵瑜也透过萧晏行了解到了扬州官场的状况。

  魏安身为一州刺史,自然是执掌着生杀大权。

  但是司马宋元友却是并不服气,他仗着自己掌管着军务,手头有人,也暗地里拉拢了不少官员站在自己的这一边。

  而曹天据她所知,并不是宋元友的人,甚至他更应该称得上是魏安的人。

  毕竟魏安在带兵支援海陵县的时候,让曹天留守扬州,暂管扬州事务。虽然只是短短几日而已,却也能看得出魏安还是极信任曹天的。

  结果曹天转头却向谢灵瑜告密。

  “殿下,魏大人本是对下官有知遇之恩,但是下官食朝廷之禄,更应忠君,”曹天沉声说道,显然他也是在解释为何自己今日会做出此举。

  谢灵瑜并未说话,只是安静等着。

  果然曹天从怀中掏出一件东西,随后他递给谢灵瑜说道:“此乃魏刺史与水匪勾结的证据,下官得到至今,忐忑不安,如今终见殿下,这才敢将证据拿出。”

  此时谢灵瑜毫不犹豫从他手里,接了过来。

  待打开之后,发现这乃是一封信,等她细细读完,眉头越皱越紧。

  这封信上竟是将去岁那次的扬州剿匪计划全盘写在上面了,包括兵马人数,出动船只,还有配置的兵器,就连所携带的箭羽都写得清清楚楚。

  谢灵瑜看了一眼,上面清楚写着箭羽配置乃是七万有余。

  还有官兵五千多人。

  这正好与先前在马球赛上,萧晏行跟她所说的一一对上了。

  萧晏行说过,扬州去岁剿匪时,动用了七万多支箭羽,但是最终却只余下一万多,另外六万都是在交战时损失了,显然是消耗的太过夸张。

  如今这封信上面所写的内容,竟与萧晏行所说的正好又对上了。

  萧晏行定然不会骗她,这封信的内容自也是真的。

  但是她看了一眼,信上并无落款,她随后冷淡说道:“这封信上并无落款,你又为何断定这封信乃是魏刺史所写。”

  “殿下有所不知,我在魏刺史手下多年,早已经对他的笔迹一清二楚,这封信上的笔迹乃是魏刺史的。”

  谢灵瑜却淡然道:“这世间本就是无奇不有,善模仿笔迹者并不罕见,单单只是一封信并不足以定罪。”

  魏安说到底也是扬州刺史,身份贵重,即便是谢灵瑜都不能轻易处置他。

  倘若只是靠着一封信,就想让治他的罪,看起来太过轻举妄动。

  “我知殿下不信,我刚开始拿到这封信的时候,也是格外震惊,”曹天说道。

  谢灵瑜直接问他:“这封信你是从何处何人那里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