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58章

作者:蒋牧童 标签: 天作之合 女强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萧晏行无奈,只得安抚:“徐叔,我这不是平安归来。”

  他带人出城去火烧敌营之时,还是清丰告知徐显的这,清丰当时是哭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气得徐显狠狠打他脑袋。

  哭哭哭,这会儿知道哭了有什么用,当初怎么没拦着少主。

  徐显恨铁不成钢的大骂了清丰一顿,但是清丰何止是未能阻止萧晏行,甚至他都没能跟萧晏行一同出城。

  他们等了两日,后来谢灵瑜亲自带人出城接应萧晏行,她也未让清丰一同跟随。

  萧晏行当初既是让清丰留在城中,便是为了保住清丰性命。

  谢灵瑜自然不会枉顾他的心意。

  终于在第二日,整个扬州城等来了最为振奋人心的消息,朝廷援军终于到了,援军在永宁王和萧晏行的带领之下,大败叛军,还活捉了叛军首领。

  扬州城的围城困境被解决了。

  他们所有人都活了下来。

  即便是徐显早年间经历过比这个更为凶险之事,但是他依旧忍不住为少主而骄傲。

  “徐叔,正好您在,我有一件事想要跟你说,”萧晏行却是这般说道。

  徐显还以为他是想要转移注意力,忍不住还想要再念叨。

  可是萧晏行让清丰出去之后,将谢献所说之事,如实告知了徐显。

  徐显听罢,怔在原地,竟是许久未能说出一个字。

  “不过如今谢献所说之事,却是未有证据,”萧晏行却还是有担心。

  但是徐显却在沉默了这般久之后,终于缓缓开口:“在先永宁王去世之后,三千卫遭遇灭顶之灾,我曾经不明白为何如此,如今却是全都明白了。”

  “坐在那把龙椅上的人,踩着三千卫登上帝位之后,还要把所有兄弟的骨血都榨干,垫在他的龙椅下面。”

  徐显伸手拍着自己的胸口,似乎整个胸膛都被无边无尽的郁气所充斥着。

  他痛到在勉强说完这几句话后,整个人宛如被撕裂。

  世子爷当年身死时,他虽然也这般心痛,但是却还是强撑着精神,带着少主离开。

  他要守住对世子爷的承诺,让少主平安长大。

  萧晏行见状,只得安静,想让徐显心境平复下来。

  突然徐显轻声说:“当年我一直不解,为何世子说圣人是受了奸人蒙蔽,他却还是将少主你托付与我,却不是回长安。”

  “原来,”徐显痛苦而短促地笑了声,这才说道:“其实他早就看透了那个人的真面目,早已知晓他再也不是那个当年那个三千卫所效忠之人了。”

  这么多年来,不愿细想不愿面对的,终究要在这一刻破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徐显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竟是明白了当年世子和后来先永宁王所做的决定。

  他们都是为了自己效忠的那个人而死了。

  心甘情愿。

  “徐叔,一切还未可知,或许谢献所说也并非全然是实情。”

  徐显却突然直勾勾盯着他问道:“我听闻李作安乃是这次皇帝钦点的大将军,前来平乱。”

  “是,李大将军如今已经入了城。”

  徐显神色微冷;“方才你不是提到谢献说过,当年先永宁王策反了李作安,如今先永宁王已死,那些参加过这场所谓刺杀的三千卫,也再未回来过。若是想要得知真相,我们只能去寻活着的人。”

  果然,徐显心思缜密,他也跟萧晏行他们一样想到了李作安。

  “李作安乃是圣人亲信,二十余年来深受圣人信任,他会轻易说出真相吗?”萧晏行略有些担忧。

  况且这个真相对于嘉明帝来说,并不算光彩。

  这么多年来,嘉明帝对三千卫赶尽杀绝,声称这些人乃是楚王余孽。

  凡三千卫者,格杀勿论。

  李作安又岂会轻易揭露这个尘封的秘密呢。

  “倘若李作安心中还有一丝良心,便该真相告诉你们,毕竟当年他这条命乃是世子和先永宁王救下的。”徐显说道。

  萧晏行微微怔住,倒是没想到他父亲竟与李作安还有救命之恩。

  但是他随后轻声说道:“徐叔,这世间本就是趋炎附势者太多,有良心之人太少。”

  李作安如今这般位高权重,武官之中可谓是当朝第一人。

  嘉明帝能给他的太多,他又还会记得二十年前的救命之恩吗?

  萧晏行这些年来也是看透了人心叵测,毕竟就连三千卫都并非铁板一块,极乐楼的檀娘子身为风月使,都行了背叛之事。

  他对于从李作安口中,得到真相的期望并不算大。

  “事在人为,少主何时这般畏缩了,”徐显不解看向萧晏行。

  萧晏行便也干脆如实说道:“这件事牵扯到永宁王殿下,我的身份曝光不足为惜,但是事关殿下,我必须要谨慎。”

  徐显一脸震惊看着他,忍不住说道:“这位殿下乃是永宁王,她深受皇帝的宠信,何至于要少主你来担忧。”

  “当年我父亲和先永宁王,不也曾与皇帝生死与共,可最后他们的结局又如何,”萧晏行对嘉明帝并无任何期待,自是早早看清楚了。

  这位圣人不过与史书上所记载的那些皇帝并无二致。

  一

  样的孤寡无情。

  诛杀起功臣,毫不手软。

  先永宁王为何会自杀,因为他清楚自己以刀威逼皇帝,早已是犯了皇帝的大忌讳。即便皇帝这次不杀他,祸根却已种下,日后也定然会重新卷土而来。

  而先永宁王当场自刎,反而让皇帝心生愧疚。

  毕竟这一切是他所造成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皇帝会掩盖真相,反而将谢重润之死形容成了是为了救皇帝而死,更是将谢重润的王爵让谢灵瑜而承袭。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当帝王越发衰老,他所担忧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年轻力壮的皇子,周围暗流涌动的太子之争。

  很多帝王在步入老态龙钟之后,动辄血流成河正是因为如此。

  “安排我见李作安,”徐显郑重其事说道。

  萧晏行望向他,异常沉默。

  显然徐显一旦见了李作安,萧晏行的身份必也是藏不住的。

  可是事到如今,还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吗?

  *

  这件事萧晏行并未答应徐显,如今已不再是单单他父亲和三千卫,还事关先永宁王,他自是要与谢灵瑜商量。

  谢灵瑜听完,在安静了片刻后,轻声说道:“李大将军率军千里驰援扬州,我理应设宴款待他。”

  她本就是雷厉风行的性子,特别是在经历这场围城之后,更是有种说一不二的决绝。

  清早萧晏行才与她说了此事,晚上她宴席便已经摆好。

  自然也是早早派人去请了李作安过来。

  在长安时,以谢灵瑜的身份是不适合公然与李作安这种手握兵权的人来往,这容易引起猜忌。

  即便圣人再宠爱她,有些底线也是踩不得。

  但是现在这里是扬州城,天高皇帝远,她自是不用担心。

  李作安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痛快的来了。

  他没带多少人,就几个亲卫而已。

  谢灵瑜明白他是在做给自己看的,以视对她的信任。

  只不过李作安入了厅堂之后,发现此间宴会并无太多,厅内竟只有永宁王谢灵瑜还有如今的扬州代司马萧晏行。

  “本王知大将军素不喜欢吵嚷,便未邀太多人,”谢灵瑜轻笑着说道,随后看向身侧的萧晏行轻声说:“只是辞安与旁人不同,他与我乃为一体。”

  这句话别说让李作安大惊,便是身侧的萧晏行也不由惊讶看向谢灵瑜。

  这么多天下来,他们从未避讳过旁人。

  扬州城内官员和守卫军,都知永宁王与萧大人关系甚密。

  只是顾忌两人又加上当时日日要抵挡叛军,因而并无太多人议论。

  而这一次是谢灵瑜明目张胆的说出两人的关系,还是当着李作安的面。

  李作安不愧是经历了大风浪的人,竟在惊讶之后,恭敬说道:“末将便在此,先行恭喜殿下和萧大人了。”

  谢灵瑜也到了选定王夫的年纪,她的婚事除了圣人之外,也就是她自个能做主了。

  她若是真认定了,以圣人对她的宠爱,只怕也是会同意的。

  况且萧晏行这次在扬州保卫战中,居功至伟。

  他不过才入城一日,便已经将情况摸了个大概。

  待三人入席之后,谢灵瑜便让人上菜。

  “这些都是扬州本地特色,既是来了这里,也合该尝尝,”谢灵瑜招呼道。

  李作安自然是客气尝了几口。

  不过两人之间表现得这般寻常,如同一望无垠的平静河面,只是河底下的暗流涌动,以及即将要到来的惊涛骇浪。

  只是两人都没轻易开口,依旧客气寒暄。

  直到萧晏行起身给李作安斟酒,原本李作安还是要客气几分,但是眼神落在萧晏行腰间时,却是浑身一震。

  他这般身份的人早已经养成了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

  可是这一刻,他却被萧晏行腰间的那枚玉佩真真实实震住了。

  “你,”李作安猛地站了起来,先是看向萧晏行,又随后看向谢灵瑜。

  谢灵瑜神色淡然,似乎并不知他因何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