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第220章

作者:相思不再念 标签: 穿越重生

  下午五点多,张晓琴拖着沉重的步伐和满脸的汗出现在了门口。

  “渴,水……”

  她一手扶着门框,一边朝易迟迟伸出尔康手,声音有气无力的跟马上要挂掉似的。

  易迟迟吓了一跳,赶紧倒了杯水喂她嘴边。

  张晓琴是真的渴,也是真的累的没力气,就着她的手吨吨吨干掉半杯水后,才一副老娘终于活过来的样子长舒一口气,然后一个屁股蹲坐在了地上。

  “累死我了!”

  她擦了把脸上的汗,开始大口大口喘气。

  易迟迟蹲在她旁边,见她头上还粘着几颗苍耳,伸手替她揪了下来,“你不是跟着药子叔下地干活去了吗?咋头上还有苍耳?”

  “别提了,我干了没两小时,马婶子嫌我干活太废,打发我跟着王楠她们去割小叶樟了。”

  瞅了眼易迟迟从她头上摘下的苍耳,她抓了抓头皮,“那边苍耳多,我又摔了一跤,估摸着是那个时候黏上的。”

  说到这里,她纳闷道,“迟迟,我问你个问题。”

  “什么?”

  “小叶樟干什么用的?”

  “苫房。”

  “草还能苫房子?”

  “能啊。”

  知道这娃是城里娃,从小到大住的地方要么砖瓦结构的独立院房,要么筒子楼,对乡下地方缺乏了解的易迟迟,和她详细解释了东北地区特色拉合辫。

  听得张晓琴一愣一愣的,问题一大堆。

  等她讲完,张晓琴感慨道,“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不能小瞧。”

  “确实不能小瞧。”

  易迟迟赞同点头,问她,“你怎么先回来了?”

  “做饭。”

  提起这个话题的张晓琴苦了一张脸抓着她的手哀求道,“迟迟,你帮我烧一下灶台行不行?那玩意我不会烧啊。”

  干妈今天去医院上班了,干爹和乔军一时半会回不来,她的任务是把一家三口的晚饭给做出来。

  然而,那

  个灶台实在是太难为她了。

  来靠山屯到现在,她就没靠自己的能力把灶洞里的火烧好过,真是说起来都让人感到绝望。

  “好。”

  有幸见过她烧火烧得整个屋子浓烟滚滚差点把人呛死的易迟迟答应了她的要求,“你先去弄菜,差不多了喊我,我去帮你烧火。”

  “太谢谢你了。”

  她激动的抱了下易迟迟,就兔子似的跳了起来,“我去弄菜,你要等我别急着回去啊。”

  “不会。”

  她还要收药材呢,外面晾晒的药材都需要收进来,入秋后因为昼夜温差的原因有雾气和露水,药材不能放在外面,会被露水或者雾气打湿影响质量。

  甭管是自用还是送收购站,药性都会减弱。

  事关整个靠山屯的利益,可容不得她马虎。

  “那你忙着,我也去忙了。”

  话音未落,她跑到了后院去准备菜。

  易迟迟则开始收药材,张晓琴下地干活不行,在厨房却极为的能干。

  她这边药材收好没多长时间,张晓琴就喊她去烧火了。

  易迟迟麻溜跑到厨房帮她将火烧起来,转头却发现张晓琴站在她身后探头往灶洞里看。

  “你看什么?”

  “为什么你们一烧就着,火还不会灭?”

  易迟迟沉默两秒,很是受不了吐槽道,“其实你把手管住也不会烧得浓烟滚滚。”

  张晓琴讪笑,“我能管住手也不至于被干妈打手。”

  坐在灶口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往里添柴,然后把灶洞堵死火也灭了。

  

第229章 娶了个小财神

  听见她这话,易迟迟想到了巫永飞。

  和她控制不住手这个毛病差不多的还有巫永飞,不过巫永飞是控制不住嘴。

  但巫永飞现在情况好了不少,至少不再动不动嘴瓢。

  话出口之前会先过脑。

  张晓琴这个……

  要不让她也试试?

  念及此处,她道,“你除了烧火的时候控制不住手,别的时候能控制住不?”

  张晓琴认真想了想,“不是很清楚,因为我干活的时候不多。”

  也就是来了靠山屯,才被干妈他们罚着做免费劳力。

  不然她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毛病。

  易迟迟这下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她沉默着将木柴架好,等熊熊大火燃烧起来后催促道,“赶紧烧。”

  “你要回去了?”

  “你能保证你不加柴吗?”

  “灭了咋整?”

  易迟迟看了看灶洞里的柴,“够你烧三个菜还有剩的。”

  就怕火太大糊锅。

  “那我可以不加柴。”

  只要灶洞里的火够她炒菜,她就能无所畏惧不怕控制不住手。

  易迟迟提着的心就放了下来。

  “那你烧着,我回家烧饭。”

  “要不这里吃?”

  “我妈怎么办?”

  “一起来或者你给婶子带回去。”

  “不了,你们自己吃。”

  易迟迟拒绝了她的好意,不顾她的热情邀请执意要回家。

  铁锅热起来快,张晓琴忙着炒菜也抽不出空强求她留下吃饭,无奈只能放她离开。

  临出门前,易迟迟叮嘱,“你要煮饭的话添柴的时候控制一下数量,别把灶洞塞死了,不煮饭煮面的话不用添。”

  “捞饭我不会煮。”

  易迟迟也不会,那个捞饭有点麻烦,需要冷水和米一起下锅,等煮的差不多了再捞起来放锅里蒸。

  关键点在于捞起来的这个步骤,她搞不清楚什么样叫差不多。

  自打煮过一次夹生还硬邦邦的捞饭后,闻母现在是禁止她进入厨房。

  连打下手不需要她。

  得知张晓琴不煮饭,她放心离开。

  路上遇到了浑身脏兮兮满脸疲倦的乔军,这位垂头丧气地走在药子叔旁边,步伐沉重的跟上断头台差不多。

  药子叔正在训斥他,“你说你年纪轻轻的,咋就这么没用。”

  乔军委屈坏了,“我之前又没干过这些活。”

  百多斤的重量,差点把他压垮好不好。

  支书叹气,“现在的小年轻啊,是一个比一个不行。”

  同行的白琛他们默默低下了头,羞愧的。

  易迟迟闻声不敢吭声,脚下步伐加快想闷头过去,结果药子叔不愿意放过她,“站住。”

  她瞬间跟鹌鹑似的停下脚步,乖巧喊人。

  “药子叔,支书叔,队长叔……花婶子……”

  一长串的称呼出口,口水都快耗光了。

  见药子将她喊住,在场众人有一个算一个,也不急着走了,而是饶有兴致看戏。

  花婶更是好奇道,“药子,你喊迟迟做什?”

  “还能做什,明天跟我上山。”

  易迟迟,“???采药?”

  “对,去年留下来的那些药材得抓紧时间采摘回来,留着冬天用。”

  “行。”

  这是正事,易迟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队长叔闻声叮嘱道,“既然你们俩明天要上山,那就顺带去松林那边看看今年的松塔如何。”

  药子叔嗯了声,确实该看了,去年就没敲,今年再不敲又得浪费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