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第257章

作者:相思不再念 标签: 穿越重生

  柳兰的急迫感立刻上来了,她火烧屁股似的站起身问,“你啥时候走?”

  “不着急,等春种结束出发。”

  现在过去队长叔不会开证明,马上就要春种了,正是缺人的时候,不可能放她走。

  所以,只能再等等。

  柳兰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还好,时间完全来得及。

  不过本着保险起见的原则,她还是决定将鱼尾快点绣好。

  正巧这个时候大嫂过来接人,柳兰和两人打了声招呼后,就跟着大嫂回了家。

  下午三点多,骑着二八杠去公社开会的大队长回来了。

  他没回家,而是站架一打满脸烦躁进屋,开口第一句就是——

  “又来知青了。”

  这不是个好消息,有了薛家欢这个前车之鉴,靠山屯的坐地户们是真的怕了知青。

  药子叔反应非常大,“你就不能出息点找借口把人拒了?”

  易迟迟张了张嘴,到底是没说出口。

  大队长翻了个白眼,“你有本事你去书记拍桌子去。”

  上面下来的任务,这是他出息点就能拒绝的事?

  想的美。

  “隔壁红旗大队这次猛,要了7个知青!”

  易迟迟不关系隔壁红旗公社的事,她只关系靠山屯这次分到了几个。

  一问,两个。

  得知只有两个知青的药子叔,暴躁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他笑道,“行吧,既然拒不掉少几个也行,不过隔壁为啥要这么多?”

  “都不乐意要知青。”

  想到开会时各生产大队队长吹胡子瞪眼拒接的场景,大队长觉得今天这个会开的堪称诡异,“不止红旗大队,尚家岭那边这次也愿意接收10个知青。”

  这俩大头把人一分,剩下的他们一个大队刚好平摊两个,也不知道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易迟迟满头雾水,“知青人数还能自己定?”

  “那肯定不能,但一切都是可以操作的。”

  队长叔意味深长,“迟啊,你得知道一点,做人作势不能过于死板,要学会变通。”

  言下之意:只要上下一配合,这都不叫个事。

  易迟迟抱拳朝他拱了拱,“受教了叔!”

  “你叔我还是很聪明的。”

  大队长笑呵呵,一副心情很好的样子自卖自夸。

  药子叔啧了声,这就是个不要脸的厚脸皮货。

  “迟迟要去海岛探亲,你给她开上一个月的探亲假吧。”

  大队长目瞪口呆,“又探亲?”

  这才去了多久啊,咋又要去。

  易迟迟佯装害羞笑笑,“我们毕竟新婚嘛。”

  这话一出,她就看见大队长看着她的目光顿时变了,也不知道他脑补了些什么,一副我懂的样子道,“行,春种结束后给你开一个月的假。”

  说到这里,他想起件事,“你妈去不去?”

  “不去。”

  之前有聊过,闻母不乐意跑,还直言不讳告诉她,她一个老太婆就不去碍眼打扰他们小口子培养感情了。

  让她自己去,玩个过瘾后再回来。

  这要是闻时知道了,少不得要念叨一句我妈是典型的有了儿媳妇不要儿。

  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易迟迟,却觉得她这个婆婆天下第一好。

  有这样一个知情识趣还善解人意的婆婆,只要闻时争气点,她有信心和闻时共白头。

  大队长哦了声,叮嘱道,“回来记得带点海岛特产。”

  “给我带点海货。”

  药子叔开始报名单,从虾干到鱿鱼再到海鱼贝肉海带等是应有尽有。

  大队长见此也不甘示弱,报了差不多的海货,随后又报了果干,最后又重点强调,“荔枝干多给我搞点,妞妞他们这些小孩喜欢吃,家里老太太也爱吃。”

  担心她不乐意,他又补充了一句,“付钱,等你回来结账。”

  本就没打算拒绝的易迟迟一口应好,愿望得到满足的队长叔起身拍拍屁股走了。

  易迟迟他们继续忙活手头的事,顺便闲聊一下新来的知青是个什么性子,祈祷不要再来一个薛家欢。

  时间一晃春种开始了,隔了没几天,新知青到了。

  柳大爷承担了接知青的任务,下午带回一男一女俩年轻人。

  当天晚上王楠她们就把俩知青的底摸的差不多了,翌日跑来和易迟迟八卦,“人可以,和气,事也不多。”

  “一个晚上就看出来了?”

  “大差不差。”

  对于自己看人的眼光,王楠她们还是挺自信的。

  “郎知青说不定是你的竞争对手。”

  周秋雨这话让易迟迟难掩好奇看了过来,“原因。”

  “她有医护工作经验。”

  然后,几人详细说了郎知青的情况。

  郎知青全名郎红,家里排行老二,上有大哥下有妹妹,妹妹和她双胞胎,从小体弱多病还有先天性心脏病,算是一家子的眼珠子。

  家里有那么点能耐,所以之前姐妹俩没下乡。

  但开年前她爸被举报了,事后倒是证明了清白,可审查这段时间一家子该吃的苦那是丁点没少吃。

  郎父回家后,郎红马不停蹄被报名下乡。

  她妹妹本来也要下乡,却因为身体实在是太差在下乡前几天心脏病发留了下来。

  于是,下乡的只有郎红一个。

  

第271章 厚道人

  “另一位呢?”

  “项非,19岁,京城人。”

  “技能啥的,为什么下乡这些呢?”

  三人齐齐摇头,易迟迟秒懂,这是项知青嘴紧没问出来的意思。

  郎知青倒是心大,来的第一晚就把自己的情况交了底。

  “郎知青学过医护?”

  “她妈是厂医院的医生,她从小在医院长大,又因为她妹妹身体不好,她妈妈没空的时候她要照顾妹妹,对医药知识和注射这些都有一定的了解。”

  易迟迟的第一反应是看那些注射器、输液器之类的医疗器材。

  察觉到她视线的王楠戏谑道,“是不是有点担心她抢你的活?”

  易迟迟笑了笑,如果有真本事,她这个卫生员的身份也不是不能让。

  但这话她没打算和王楠她们说,人多嘴杂,没有确定之前还是别给人希望的好。

  所以,她回了句没有后,笑着转移了话题。

  王楠她们要下地干活,趁着午饭时间过来和她八卦,大喇叭一响,几人就抓了放在一旁的草帽往头上一扣,起身道,“迟迟我们干活去了,下次再来找你玩。”

  “好!”

  易迟迟起身将人送走,去后院打了水过来给药田里的药材小苗苗浇水。

  已经半个月没下过雨了,这几天的太阳有些烈,虽说还没到高温天气,药田里的一些药材苗株却经不起晒。

  也经不起干。

  需要人工浇水。

  刚把一块地浇水,药子叔气喘吁吁胸前挂着医药箱,肩膀上扛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回来了。

  “迟迟快来把里面的药材整理出来。”

  “来了!”

  易迟迟将手里的葫芦瓢放进水桶后来到麻袋前,打开,倒出里面的药材。

  品种很多,品质都不差。

  她纳闷道,“你不是去出诊了吗?哪来的这么多药材。”

  这么点时间也不够他上山去采药,还采这么多带回来。

  “白老头那买的。”

  易迟迟愣了下,才反应过来白老头是谁。

  想起老爷子在山上被药子叔截胡,要钱也要票的风格,她笑道,“这次有没有要票?”

  “有。”

  药子叔叉腰狠狠喘了口气,“十张工业票、一张二两糖票,一张酒票外加三块八毛钱。”

  这价格不贵,比卖收购站还便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