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第451章

作者:相思不再念 标签: 穿越重生

  书记一边让财务给她数钱,一边砸下一个惊天大雷。

  易迟迟惊得差点跳起来,啥玩意?

  让她代表保安公司去参加表彰大会?

  “我不合适。”

  她不耐烦这种场合,也没兴趣去参加,毕竟她没想着从军更没想着从政,前者太苦,后者需要一颗七窍玲珑心。

  不管哪个她都玩不转。

  因此,表彰大会上获得的荣誉,对她的档案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别的丝毫用处没有。

  “和大队长他们一心为公,无私助人比起来我惭愧。”

  她佯装诚惶诚恐的表示自己不配的决心,随后开着天花乱坠的夸各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们,重点夸了靠山屯的大队长支书他们。

  连药子叔也没落下。

  书记,“……”

  书记定定看着她,等她说完无奈道,“表彰大会在你怎么跟洪水猛兽似的。”

  易迟迟真诚道,“因为我贡献真的不够,保安公社保粮食生产,为了保护厂里物资勇斗恶徒的工人哪个都比我有资格。”

  “以后吧,以后等我贡献够了,您再举荐我一定去。”

  她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书记只能放弃。

  于是,易迟迟拿了她的奖状、奖励和一堆票据欢天喜地告辞离开。

  她前脚走了没半分钟,后脚财务道,“小易同志不够敏感。”

  书记轻笑,“她就没想着走这条路。”

  多好的荣誉,楞是不要。

  “行了,你去忙吧!”

  “好的!”

  财务抱着他的账本出了门,随后长叹一口气,可惜,嫁人了呀!

  想起家里那糟心儿子,他头痛欲裂。

  小辈不争气,只能他这个老的拼了。

  造孽啊。

  老大一小伙子,还没个下乡小知青争气。

  下乡小知青易迟迟此时已经出了公社办公地点,往回走。

  快到医院时,她发现前方两道身影很是熟悉。

  快走几步一看,没看错,立刻高兴大喊,“叔,婶。”

  送媳妇来上班,顺便去收购站卖药材还想买蜈蚣的药子听见这熟悉的声音,诶了声后跟穆妲道,“你看我就说一定能遇到这丫头。”

  穆妲没搭理他,而是笑看着易迟迟跑到跟前,见她帽子歪了,伸手替她整了整,“跑这么快干什么,也不怕摔了!”

  “想蹭车。”

  她嘿嘿笑,“怕跑慢了叔不带我回去。”

  “那不能!”

  药子可不乐意背这口黑锅,从爬犁上拿了穆妲的东西递给她,“我就不送进去了,你赶紧上班去吧,等大后天我再来接你。”

  “好!”

  穆妲接过包裹跟易迟迟道,“别瞎溜达,跟着你叔。”

  “好的婶,我听叔的话。”

  主打一个乖巧懂事的易迟迟,忙不迭应下。

  然后,两人目送着穆妲进了医院大门,互相碰了个眼神后,她道,“现在去哪?”

  “去药材收购站。”

  易迟迟扫了眼爬犁上的布袋子,“现在卖了够用吗?”

  “到时候再想办法。”

  

第477章 谁有问题?

  易迟迟秒懂,“任务啊。”

  药子瞅了她一眼,“看破不说破这个道理,我都教你不止一遍了,你这脑袋瓜子怎么就记不住?”

  “也没外人!”

  言外之意:有外人在她不会乱说话。

  药子心里顿时跟吃了蜜似的甜,死丫头缺点一大堆,嘴甜算是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

  “你姨爱吃虾,没了!”

  “好的,回家我就收拾送过去。”

  药子满意了,不再说话。

  起风了,刮在脸上有些疼。

  得把围巾扯上来盖住脸,不然到家脸得裂。

  所有的国营店铺中,药材收购站是最清闲的站点之一。

  不像百货商店、供销社和理发店,裁缝铺等地方人来人往,难得有个清闲的时候。

  药材的收购和采摘都有季节性,乡下地方因为缺医少药,社员们多多少少都认识几种药材。

  不过都是随处可见的普通药材,收购站并不缺。

  收购站缺的是诸如黄精,铁皮石斛、石柏,田七、黄芪之类的药材。

  再就是蜈蚣、蝎子、蛇胆、蛇毒、蛤蟆等带毒的药材。

  这些非草药人能找到的量不大,也不会处理。

  因此,药材收购站来贩卖药材的,都是固定人选。

  药子一到,柜台内规整药材的老者就迎了上来,“我要的带来了?”

  “都在这!”

  药子将手里的麻布袋递过去,“只能匀出这么多,再多我们几个生产大队不够用了。”

  “这也没多少啊。”

  老者提着袋子垫了垫重量,神色有些为难,“要不你再帮忙想想办法,匀点出来。”

  “匀不了一点。”

  药子果断拒绝,“除非你能给我搞到西药。”

  老者,“……”

  他要能搞到西药,至于这么缺中药材么。

  “找你媳妇去。”

  好歹他媳妇是医院的,还可以和药房拉拉关系匀点出来,他这里是真没办法。

  “算了,这点就这点吧,我再找老黄他们想想办法。”

  药子眼睛骤然瞪大,“老黄出山了?”

  “没呢,不过他家闺女将他的手艺学了个七七八八,应该能匀点出来。”

  药子哦了声,看着他将麻布袋子口袋解开检查质量和分品级,熟门熟路找了椅子坐下,还招呼易迟迟坐下,又给自己倒了杯茶才慢悠悠道,“给我来几条蜈蚣。”

  “多大的?”

  老者头也不抬,专心忙活手里的事。

  “最大的。”

  这个易迟迟懂,蜈蚣别看长得丑,却值钱。

  按尺寸大小和品相来定价,最高品级的达到了156块一公斤。

  卖蜈蚣是个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然而,蜈蚣太难找,特别是上了年份的蜈蚣,轻易看不见。

  也因为难得,老者问道,“你要大蜈蚣干啥?”

  “入药啊,还能干啥。”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病情不严重的话,可以换小一点的蜈蚣。”

  顿了下,他意味深长吐出两字,“省钱。”

  药子叹气,“这钱省不了一点,小蜈蚣药效不够。”

  他媳妇点名要最好的蜈蚣。

  老者没辙,只能在分完品级和种类,又将各个品种的药材一一上称,称重记上重量和价格后,打开抽屉拿了蜈蚣出来,“几条?”

  “先来八条。”

  老者数了八条出来包好递过来,药子接过往易迟迟手里一塞,示意她装包里后,起身凑了过来看账单,“还行,有结余。”

  刚将蜈蚣装好的易迟迟抬眸看了过来,就见老者嗯了声,“还剩13.86。”

  说话间,他数了钱递过来,顺带着连单子也递了过来,“签字。”

  药子拿了笔签字,签完拿了钱往胸口一揣,就招呼易迟迟回家。

  “下次有了再来。”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老者再次开口,“真不能再匀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