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第69章

作者:相思不再念 标签: 穿越重生

  炕这些也得弄好,还有柴火之类的。

  队里的干部们脸色比一个比一个难看,记分员更是碎碎念在抱怨。

  气氛有些凝重,搞得易迟迟他们三人跟鹌鹑似的站在一旁都不敢动。

  怕被心情不美妙的支书他们迁怒。

  终于,大队长叮嘱完了。

  他转身上了车架子,招呼易迟迟他们上车。

  车架子上搭了个棚子,挺简陋,却能遮挡点风雪。

  车板上铺了厚厚的稻草,还放了皮褥子,什么皮不清楚,毛乎乎的还挺暖和。

  易迟迟他们爬上车架子,大队长见他们坐好了,再次叮嘱支书他们,“搞快点,炕也提前烧上,热水也多准备点,我们接到人就回来。”

  “知道,队里有我你放心。”

  支书吧嗒了一口旱烟,染上风霜的眉眼在氤氲的烟雾中若隐若现。

  易迟迟在他眼里看到了愁苦。

  她心里就有了数,接的人怕是身份不简单,说不定还和靠山屯的某些人有些渊源。

  前往公社的路上一打听,还真是。

  “总共五个人,你们等下到了公社不许说话,我去交涉。”

  “好!”

  易迟迟他们乖巧点头,这种事他们确实不适合出面。

  反正他们今天的任务是做跟班,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行。

  不过——

  “队长叔,队里那么多青年壮小伙,你为啥要喊上我们呀?!”

  易迟迟是真的闹不懂这点,按理来说这种事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们这些知青上。

  白琛他们也想知道答案,队长见此就叹了口气,“队里受教育的小年轻年纪太小不当事,怕吓到他们。稍大点的受教育程度低,只上过几天扫盲班,大道理他们没你们懂得多,我担心喊上他们闹出点乱子。”

  易迟迟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受大环境影响,人容易被潮流裹挟着前进。

  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人都抵抗不了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

  没人愿意成为不合群的那个。

  特别是没文化没见识没自己思想和思考能力的人,过的其实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主打一个我不需要思考,我也思考不出什么问题的随大流。

  好吗?

  见仁见智呗。

  大环境如此,以易迟迟来自后世的眼光看,她无法评价。

  也不会去评价。

  毕竟,她也是芸芸众生中平凡又普通的一员,她制定不了规则,也改变不了什么。

  能做的是将自己隐藏,不去随大流,也不妄图去改变什么。

  在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下,她愿意搭把手。

  别的就算了。

  她也没抱大腿的想法。

  所以,接下来的路程她选择抱着药子叔的药箱沉默,听着白琛他们的闲聊。

  路面积雪厚,马也怕冷,哪怕队长他们在马蹄内塞了内衬避免积雪对马蹄造成损伤,还给马穿了蓑衣一样的马衣,马的速度也不快。

  十多公里的路,四人一马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然后,易迟迟看见了寒风中缩在屋檐一角冻得瑟瑟发抖的五人。

  其中一人的面容熟悉地她差点惊呼出声。

  

第72章 不要打我们

  “小白和我走,易丫头你和小祁在这里等着。”

  将马车停稳后,大队长轻声交代。

  易迟迟和祁扬点了点头,从车上下来站在背风处目送大队长和白琛离开后,开始打量那五人。

  五大一小,俱都是瘦骨嶙峋,死气沉沉,眼里除了麻木还是麻木,看不到丝毫的光彩。

  其中一对是夫妻,从站姿能看出来。

  剩下三人两位老者,一位中年人。

  其中一位老者抱着个孩子,孩子脸埋在老者怀里,看不清长相。

  一老一小身上的衣服又破又薄,看得易迟迟眼睛发热。

  这位她有记忆,论称呼她要喊姨姥爷。

  原主姥姥和老爷子的妻子是亲姐妹,姐妹俩关系很好,连带着两家关系也很好。

  原主见过老爷子一家的全家福,因为老爷子他们寄钱寄物直到原主五岁才停止。

  停止的原因很简单,易勇那个渣只收老爷子他们寄来的东西,从来不回信也不回寄东西。

  人情往来一贯是有往才有来,只想着进不想出连只言片语都没有,人心自然会凉。

  打那以后,原主再也没见过家里收到来自京城的包裹。

  看着一老一少,原主留下的模糊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

  易迟迟想到了那些原本属于原主,却落到易静嘴里的麦乳精,小饼干等食物。

  以及穿在身上的漂亮小衣服,小皮鞋等等。

  感觉拳头硬了。

  “真该死呀!”

  “谁该死?”

  正打量几人的祁扬听见她的嘀咕,好奇看了过来。

  易迟迟,“……坏人!”

  祁扬以为她说的是那五人,张嘴就想跟她讲道理。

  想想又觉得场合不对,遂用近乎气音的声音提点,“你还小,不懂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黑和白。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想。”

  他神情严肃,估摸着没憋住心里的想法,又补充了一句,“坏分子不一定真的坏。”

  这话的指向意味非常浓。

  易迟迟点头表示知道。

  见她有听进自己的话,祁扬一脸欣慰轻声感叹,“孩子可怜。”

  比他小时候还可怜。

  易迟迟没接这话,“小心隔墙有耳,谨言慎行。”

  祁扬神情一肃,收回目光低低应了声。

  然后,两人蹲在一起看大队长和穿着军大衣的人说话。

  十多分钟后,大队长和白琛领着人过来。

  “上车,我们回去了。”

  易迟迟和祁扬以为大队长是让五大一小上车,遂站着没动。

  白琛眉心跳了跳,拽着两人上车后,冷冷朝五人道,“你们跟着我们走。”

  “好。”

  老太太低低应了声。

  大队长无声叹息一声,一甩马鞭赶着马车离开。

  五人步履蹒跚的跟上,路过军大

  衣身边时大队长道,“老陈,我走了哈。”

  “路上注意安全,记得让他们写检讨,劳动!”

  他大声叮嘱,易迟迟他们面色难看,还劳动,这几人到了不病倒都谢天谢地。

  只希望他们能坚持到出公社。

  马车走的很慢,和龟速前进差不多,大队长有意识的控制了马车。

  祁扬看得着急,催促道,“队长,你就不能快点吗?”

  快点出公社好让人上车,他们下去走路快点回去。

  这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大队长没好气,“你当我不想快,我要快了他们跟不上。”

  这话一出,五人顿时惶惶不安的道歉。

  就连老爷子,挺直的背脊也弯了下去,抱着孩子的手紧了紧,冻得红肿的指关节都开始发白。

  “太爷疼!”小孩的声音染上痛意。

  老爷子眼眶一红,温声安抚,“太爷知道了,久久再忍忍好不好?”

  “好!”

  是个懂事的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