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风识我
王小珊吓得脸色发白,中午一口饭都没敢吃,下午拿刀的时候,手都在发抖。
文丰宁这个人不怎么样,但至少这只断臂帮了温卿不少忙。
从皮肤到筋膜再到肌肉组织,从动脉到神经再到骨骼。
从简单的外伤缝合,再到断骨重组,可以说王小珊对人体组织最初的认识都归功于文丰宁的这只断臂。
温卿为了让它物尽其用,甚至第二天还让左玉和李小生也过来观摩了一遍。
至于事后二人做了多久的噩梦,温卿就不得而知了。
*
近日无事,转眼就到了年底。
整个虎林县都热闹起来,街上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这是温卿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也是温家人搬到镇上的第一年。
所以家里三个爹爹都十分重视,从剪窗花到挂灯笼,从做肉丸子到做腊肉腊鱼,一切都亲力亲为。
既不许温卿请人去帮忙,更不许她去街上买成品。
连续几日家里都飘着菜籽油的味道,院子里更是挂满了腊鱼腊肉。
宋燕支找了个借口偷懒,说是怕猫儿偷腥,所以自己要搬个凳子在院子里守着。
玉竹骂他是懒货,找了半天给他找了个剥花生的活计。
温卿医馆这边事情也多了起来,因为天冷,所以染上风寒的病人比往日都要多。
而温卿之前采购的那一批药材也用的七七八八了,但好在她已经让人给方清兰送了信,想必过几日新的药材就能送过来。
“新针疗法主要就是根据人的部位特点,多用深针、透穴,除了重要脏器的部位,例如胸背部之外,其它部位进针的深度都要远深于过我们以前做的针灸。但你们要注意,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切忌不能深刺,以防大出血......”
“......假如我现在手里有个偏头痛、失眠的病人,依你们看,我该怎么做,”温卿问向面前三人。
王小珊思索说:“先望闻问切,确定病人为何会有这种症状。”
“若是素体阳盛、肝阳上亢引起的病症,我认为可采取新针疗法,取曲池、足三里等穴位施针,此方法简单,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左玉立刻应道。
一旁的没插上话的李小生懊恼不已,又被左玉这厮抢了风头。
温卿赞赏的点头,不得不说左玉这姑娘确实脑子好使,总能举一反三,答到点子上。
随后温卿从桌上取了三张纸递给她们,“拿着吧。”
王小珊下意识的摇头晃脑念了起来,“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诶,师父,这是新针疗法的要穴治疗歌吗?”
温卿点头,严肃道:“你们要想学新针疗法,就必须先把人体穴位给我记清楚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大夫这工作,救的是人命,掌的是生死,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三人立刻收起了轻慢之心,认真的应下。
“妻主,叶小姐来了。”柳逸轻从外面进来,提醒道。
话才说完,叶羽鹤就一脸春风得意的撩开门帘走了进来,“温大夫真是贵人事忙啊,能见着你可不容易。”
“师父,那我们先去忙了。”王小珊识相的说道。
看着左玉和李小生离开的背影,温卿突然反应过来,这两个人怎么又来白嫖了?
...
叶羽鹤是来跟温卿结账的。
第171章 传闻中的太女
虽然酒精厂才开了没多久,但因为叶羽鹤早就跟军营那边达成了协议,所以几乎是产出多少就售出多少。
“除掉酒精厂前期的投入,以及后期的一些花费,净利润是五百三十两又三钱,温大夫取一成利润,也就是五十三两又三十文。”叶羽鹤说着,笑的意味深长。
温卿快速的扫了遍账本,“嗯,是这么多。”
与五百两比起来,五十两确实是太少了,可温卿在这件事上本身投入就少,所以心里倒也没觉得不平衡。
叶羽鹤见温卿神色平常,不由暗暗惊奇,这么大的落差她竟没有丝毫不甘心,若是换了自己,只怕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这世上当真有不爱财之人吗?
两人把账结算之后,叶羽鹤并未离开,而是若有所思的说道:“温大夫,有件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如果我说不当问你就不问了吗?”温卿反问。
叶羽鹤微怔,随即笑了起来,“那我就问了。”
叶羽鹤凑近温卿,压低了声音,“温大夫,这何曼琳到底是怎么死的?”
温卿不假思索道:“许是坏事做多了,被老天收了。”
叶羽鹤:“......”
“罢了,就当是她糟了报应,不过何家恐怕不会这么想。”
“上次你和扶安在鹰沟潭遭人埋伏,想必就是何家人所为吧?如今何曼琳死了,何家只怕会更加不遗余力的除掉你。温大夫,你现在可是在悬崖上啊。”
温卿把账簿推给叶羽鹤,“那依叶大小姐看,我现在该怎么办?”
叶羽鹤听弦知音,满意笑道:“看来温大夫是想明白了。”
“从行医令开始,叶大小姐就已经让何家人以为我们是一个阵营的,如今何家怀疑是我杀了何曼琳,叶大小姐,你也脱不了干系。 ”
在温卿同意跟叶羽鹤合作的时候,她就已经料到了今日的局面。
叶羽鹤是个商人,但是从古至今,能做大的商人无一不是与权贵勾结。
她跟她做生意,又是通过她的手段得到了行医令,无论让人来看,两人都是一伙的。
“叶大小姐是为太女做事吧?”
虽是问句,但是温卿的语气却是笃定。
叶羽鹤挑眉,讶异说:“看来温大夫知道的不少。”
当今太女名叫赵千慈,文韬武略,有勇有谋,十四岁便随着骠骑大将军征战沙场,屡立奇功。
十六岁被女帝封为太女,位居东宫。
朝野上下对这位太女无一不是心悦诚服,称赞有加。
可奇怪的是自从赵千慈成为太女之后,就鲜少露面。
既不上朝议事,也不参与任何的宴会活动,就连女帝去年的寿诞她也只是命人送去了贺礼,并未亲自到场。
民间流言四起,有人说太女身患恶疾,命不久矣。
有人说太女实际上早就去世了,为了安定民心才迟迟没有公布。
但也有人说,太女是惹怒了女帝,被女帝禁足东宫了。
更有甚者传言,说太女是因为早年杀戮太多,被亡灵附体,已经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了。
可不管民间如何猜测,赵千慈太女的身份始终没有动摇过。
那天晚上,何姝云说温卿的行医令之所以能办下来,是因为太女亲自下了令。
温卿从未与太女有过交集,加上行医令一事原本是拜托给叶羽鹤的。
所以叶羽鹤在为谁办事,不言而喻。
只是——
“太女为什么帮我?”温卿问。
“当然是因为温大夫你医术高明啊,不说别的,就说霍乱那次,朝廷虽然没有明确下旨褒奖你,但是你的功劳上面都记着呢。”叶羽鹤宽慰说。
“何家三番两次要杀我,上头视若无睹。如今何曼琳死了,倒是来质问我了?”温卿讥讽问。
叶羽鹤尴尬的轻咳一声,“此事颇为复杂,何家在京城根基深厚,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女也有难处,况且......”
叶羽鹤看向温卿,“何家之所以针对你,恐怕不只是因为医馆的事情吧?”
温卿的出现的确让何家产生了危机感,但也不至于杀人,这其中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温卿不想透露药方的事情,京城形势复杂,她至今都还没弄清楚。
虽说她与叶羽鹤已经合作,但是温卿并没有完全相信她。
两人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王小珊着急的喊声。
“师父,外面来了一个病人,情况非常危急。”
温卿闻言,忙起身道:“那我就不陪你了,叶大小姐自便。”
叶羽鹤提醒说:“接下来几日恐有大事发生,温大夫要有心理准备。”
温卿皱眉,连个年都不让人过踏实吗?
...
出了后院,就听前面传来孩子的哭声,年轻的男子抱着个嗷嗷大哭的孩子,旁边围了一群人。
“温大夫来了,快让开。”王小珊喊道。
温卿走近了些,这才看清楚情况,只见那小孩的上衣服被撩了起来,肚子上反扣着一个白瓷碗。
“怎么回事?”温卿问。
男人抽泣着说道:“几个孩子玩炮仗,隔壁家的傻子把炮仗塞到了我女儿的衣服,炮仗就那样炸了,把我女儿的肠子都给炸了出来。”
话说完,男人小心翼翼的挪开碗,围观的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那孩子的肚皮都炸开了,一节肠子刚好从里面漏了出来。
“我不敢用手接,只能用个碗给扣着了。”男人抹着眼泪害怕的说道。
旁边一个妇人骂骂咧咧,“让你看个孩子都看不好,你说你有什么用,我娶了你这种男人真是倒了八辈的血霉。”
“要吵出去吵。”温卿不悦的看了眼那妇人,回头吩咐道,“小珊,把孩子先抱去手术室。”
“诶。”王小珊忙应道,看着孩子肚子上的碗迟疑问,“那这个碗?”
“就那样扣着,你做的很好。”后面一句话温卿是跟那男人说的,遇到这种情况用干净的碗确实比用手或者布包起来更科学。
男人一直愧疚,觉得是自己没看好孩子,听了这话情绪终于放开,捂面大哭起来。
上一篇:八零换嫁:大佬携恋爱脑当嫁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