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军少宠疯了 第423章

作者:蓦山溪1 标签: 穿越重生

  小童笑了笑:“大姨,咱们今天先开车到驻地附近的县里,到了那儿住一宿,再开车四个小时,就到驻地了。”

  这么远!

  贺君鱼没想到来了草原,下了火车居然还有这么远的路程。

  “那你岂不是昨天就来了?”

  小童启动汽车,在风雪中泰然自若,“昨天五点多出来送我们驻地首长,这不是正好就接上你们回去。”

  “这都过年了,你们还想着秦班长,秦班长可真幸福。”

  哪儿像他,这半年给家里去了两封信,再收到家里的回信,爹娘就不让他浪费邮票钱了。

  “秦烁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他小弟小妹都想他了,正好赶上过节,我们就过来看看他。”

  说着话,贺君鱼从随身的行李袋里拿出一条红围巾。

  “小童,这是我们家织的围巾,送给你。”

  贺君鱼现在做买卖了,街面儿上认识的人也多了,路子慢慢地也趟开不少。

  认识了几个倒腾毛线的,不用票她买了很多。

  家里几个孩子都要织毛衣毛裤,大人小孩都需要,她还准备了秦烁的。

  几箱子毛线扛回家,陶婶儿还有小胡,小王,再加上她,几个人半个月就消化掉了。

  除了给家里人的衣裳,陶婶儿几人一人织了一件新毛衣,剩下的全给秦烁的战友织了围巾。

  这样的围巾一共有二十多条,各种颜色的都有。

  小童一看贺君鱼塞过来的红围巾,吓了一跳。

  “大姨,你这是干啥,我接你们这些军属是应该的,再说秦班长送了我牛肉干。”

  好大一包呢。

  贺君鱼摇头:“你这孩子,这是大姨的一番心意,你有,你们秦班长的同班战友也有,没几个钱的东西,你别嫌弃。”

  

第570章 条件艰苦

  小童把车停在一边儿,略有些局促地看向一旁的贺君鱼。

  “大姨,真不用。”

  秦班长妈妈给他的围巾一看就是好毛线,这种毛线很贵的。

  他大姐结婚的时候想要一条,最后还是没舍得买。

  贺君鱼:“你要是觉得这个颜色不好看,可以寄回去给你妈妈或者姐姐妹妹,大姨也是看你这么冷的天在火车站外边儿等我们,心里过意不去。”

  “你要是不收,大姨就更过意不去了。”

  贺君鱼说完话,车厢里响起了一阵咳嗽声,她转头看过去,后边儿一个两个的全都捂着嘴巴憋笑。

  她无奈地转回头,拉开随身的行李袋,“喏,小童你看看,这都是给你们带的。”

  小童歪着头看了一眼,默默地把快要掉下去的围巾抓紧了。

  “那,那谢谢大姨了。”

  这孩子在火车站外边儿不知道站了多久,鼻子脸蛋子冻得通红,贺君鱼还是从他的眼神里看出的不好意思。

  “客气啥,应该是我们谢谢你,要不是等我们,今天晚上你就能回营地了。”

  怕这孩子还谢来谢去的,贺君鱼赶紧道:“小童,咱们先去国营饭店吃个饭,看看有什么合适带上的,买上点儿。”

  这一整天的车程,别到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吃点儿东西都不成。

  好在她带着秦书记从国外带回来的保温壶,一会儿从国营饭店装点儿开水。

  小童是来接人的,看了眼时间,确定他们能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到边城县,“成,出城的地方就有国营饭店,马上就到。”

  小童没少往省城跑,这边儿的路一清二楚,没一会儿就停在了国营饭店门口。

  贺君鱼一行人裹得跟球儿一样,慢悠悠地从车上挪下来,一进国营饭店热气扑面而来。

  贺君鱼看了眼手表,又想起外边儿的风雪,大家商量之后决定吃点儿快口儿的。

  她上窗口要了十五个边城馅饼,一人一碗热汤。

  小童喝了口水就要出去,在车上等着的,结果贺君鱼眼疾手快把人拦下了。

  “馅饼马上就要上来了,我要的都是快口的,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贺君鱼一边儿说话,一边儿解围巾还有帽子。

  小童就看见一张娇艳的脸出现在眼前,他愣在原地。

  贺君鱼看着这孩子发愣,拽着他坐下,“快,喝点儿热汤。”

  这汤应该一直在火上热着,她点完菜之后立马就端上来了。

  坐下喝了几口汤,人总算缓过来。

  贺君鱼放下碗长长地出了口气,转头望向跟她表情一样的胡春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在南方待久了,真有点儿不适应北方的气候了。”

  “是啊,这一下火车我都以为扎进雪窝子里了。”

  胡春平想起外边儿能冻掉耳朵的气温,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贺君鱼歪头就看见小童还在发愣,拍了拍他的后背。

  “小童,赶紧喝口热的,暖暖身子,一会儿上了馅饼别跟大姨客气,一定得吃饱。”

  她问过服务员了,他们店里的馅饼有她的脸大,她跟陶婶儿小胡也就是一人一个,贺懒懒吃半角,其他都是桌上这三个大小伙子的。

  小童看着贺君鱼比自己还年轻的脸,脸上刚下去的温度,唰一下又上来了。

  “您怎么这么年轻啊?”

  呜呜呜,秦班长真是不地道,他妈妈这么年轻这么漂亮,为什么不提前跟他说一声啊。

  他叫美女什么来着……

  大姨……

  天啊。

  贺君鱼笑笑:“我就是再年轻,也是秦烁的妈,你叫我一声姨也不过分吧?”

  小童看着眼前笑得跟朵牡丹花一样的战友妈妈,低着头嘟囔道:“不过分是不过分,但是把人都喊老了。”

  他说完,抬头看了一眼贺君鱼,又紧忙低下了。

  想到他叫人的时候,贺君鱼明显愣了一下,当时他还以为是她不好意思。

  现在清楚了,估计还没人喊过她大姨吧……

  贺君鱼要不是年轻耳聪目明,都听不见这小伙子说了什么。

  “只是个称呼而已,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喊我贺姐也成。”

  鱼姐就算了,一个田静已经让她割地赔款了,再来几个,秦淮瑾那老醋坛子一准儿把家淹了。

  叫姐的话小童轻松多了。

  馅饼上来的很快,应该是早就烙好的。

  馅饼是当地的特色,皮薄馅大,特别鲜美。

  馅饼上来,秦灿和秦煜两个人狼吞虎咽的一个很快就消失了。

  小童也不遑多让,不过到底在班长家属面前矜持点儿,保持着跟两个小孩一样的速度。

  贺君鱼吃了一个就顶着了,陶婶儿和胡春平喂懒懒吃馅饼喝奶粉,她则去窗口找服务员。

  “姑娘,我们想带点儿口粮在路上吃,你有什么推荐的吗?”

  服务员看了眼贺君鱼,又看了眼桌上吃饭的几人,知道这是个不差钱的主,直接道,“你们赶路,汤汤水水的都不方便,还是带干的吧。”

  “店里有一早蒸好的窝头,还有馒头,包子对夹,全看你们想吃什么了。”

  贺君鱼了解的差不多之后,点了点头,“包子要素馅的二十个,对夹要十二个。”

  对夹就是火烧夹肉,不过这边儿的对夹是酥皮的,别有一番风味。

  服务员收了钱和票,笑着说:“您先坐着等会儿吧,都是现成的东西,要不了多长时间。”

  她就说吧,这几个人一看就是不差钱的。

  等包子和对夹准备好,几个人也吃完饭了。

  贺君鱼跟后厨要了一壶热水。

  把每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出去。

  这天儿出门都要做一番心理准备,也不知道她儿子怎么受得了的。

  到了车上,秦灿怕口粮凉了,小心翼翼地夹在他跟小老三中间。

  下午风雪小了点儿,小童车开得也快了。

  四点半外边儿已经黑得看不见行人了,他们才赶到边城县。

  带着介绍信,贺君鱼开了两间房,这边儿跟阳城一样,招待所都是大火炕,秦灿三个男同志住一间,她们几个女同志住一间。

  坐在炕上,陶婶儿给懒懒捏脊,叹了口气,“这条件也太艰苦了,老大怎么受得了啊。”

  

第571章 望娘石

  秦烁在家的时候没少帮陶婶儿,在陶婶儿心里秦家三个儿子,数老大最贴心。

  没想到小小年纪就入伍了,还来环境这么艰苦的地方。

  “你在家养他们三个养得仔细,现在出来受这个罪,我怕你心里不好受。”

  贺君鱼怎么对三个孩子的,陶婶儿都看在眼里,三个孩子对贺君鱼也好陶婶儿也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