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164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程迎珍点了女儿头,“你呀,就在这里作怪。”

  苏若锦把头枕在娘的肩上嘻嘻哈哈,苏小妹吃醋,也过来挤,要抢娘亲的怀抱跟肩头。

  “你也来作怪。”程迎珍又指小女儿,“好的不学,就学你阿姐淘气。”

  “我就要学。”苏如饴淘气的理直气壮,扒着程迎珍的腿就往怀里钻。

  娘仨个闹作一团。

  春晓在门口叫道,“锦娘,大人叫你。”

  “爹叫我干什么?”

  “奴婢不知。”

  程迎珍催她,“你爹肯定有事找你。”

  苏若锦起身,“娘,裴先生怎么样?”

  程迎珍道,“你爹说挺好。”

  哦,那她就放心了,整理下衣裳,便去书房。

  苏五妹也要跟去,被程迎珍拉住,“你爹要办正事,别去闹。”

  “阿姐为何能去?”小丫头不服气。

  程迎珍要跟她讲道理,苏若锦笑道,“娘,让她跟着吧。”

  不管弟弟还是妹妹,苏若锦希望他们都能接受到教育,不管这教育是正规的私塾、书院,还是平时生活中的点滴,都是积累。

  她低头对妹妹道,“姐姐可以带你,但是你现在小,只听不乱说话,知道吗?”

  只要能进爹的书房,苏小妹高兴的很,什么都答应,蹦蹦跳跳跟阿姐去爹的书房。

  程迎珍幸福的叹口气,这两孩子。

  书房里,裴先生跟赵澜道,“小郡王有资格上朝,不知道朝中有没有说到缺粮之事,马上就要到秋种了,农人们手中却没有一粒种子,如果到季不种,那明年开春的饥荒可不得了。”

  赵澜哪接触过农事,再说了,就算他懂,也不归他管,这些跟他可说不着,面上,他四平八稳的坐着,一副上位者倾听的模样。

  听到脚步声,掀起眼皮,看向门口,一见小娘子,严峻的脸瞬间变得柔和,面带微微笑意。

  苏若锦进来先道了个万福,然后才问道,“爹,你找我。”

  “阿锦,回来的路上,你看到地里种的是啥了吧?”

  她点点头,笑道,“女儿正觉得爹英明神武呢,竟把荒地都种上菜了。”

  苏言礼被自家女儿夸得汗颜,“这周围几个县郡的菜种子可都叫爹淘过来了,可这菜也不能当饭吃,还是解决不了粮食问题,爹想请小郡王帮帮忙调秋种的种子。”

  苏若锦:……她爹会不会找错人了?

  她看向赵澜。

  赵澜却点头同意,“我想办法。”

  苏言礼连忙起身感谢。

  裴先生、上官屿也跟着行礼。

  赵澜哪能让未来岳父行大礼,起身扶起,“老师客气。”

  没想到女儿一回来,他的大问题就得解决,苏言礼高兴的很,笑问,“阿锦,农人种的菜,咱们家铺子能吸收多少?”

  那可是成千上万亩,她爹可真够敢想的。

  “爹,我就两个铺子,吸收不了多少。”

  “那小郡王……”又把主意打到赵澜的酒楼、火锅店。

  赵澜:……

  苏若锦哭笑不得,“爹,你放心,不管尉州县老百姓有多少蔬菜,我负责把它们卖出去,让他们有钱买种子秋种。”

  苏言礼确实有这个心思,但女儿真这么说,又觉得对不住女儿,“阿锦,要是卖不出去也不要紧,就让农人们当粮吃也行,反正我没让地空着。”

  苏言礼并不是地道农民,虽说是庶子,可苏家也是乡绅富户,几乎没接触过农事,按理说对农事的敏感度应当没这么高,可女儿在院子里种菜,让他得到启发,要不然,他是不会把荒地都种上菜的。

  按理说,农人也应当不会让地荒着,但是在这种朝代里,种粮的土地就是用来种粮,要是农人拿来种菜,会被官府惩罚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人想种,也没人敢种。

  苏言礼作为父母官,他让种,且亲自搜买种子让农人种,所以尉州县内一片葱绿。

  苏若锦看到这些菜时,其实就已经打上它们的主意了,没想到她爹先说上了。

  这次回京城,因为旱情的原因,若大的汴京城内,不管是粮食还是肉类、蔬菜,其实都是缺乏的,炎炎夏日,不要说古代了,就算是现代,也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苏言礼这拨去荒的蔬菜来的不要太好哟!

  还等什么呢?干就是啦。

  最先动的当然是生长期最短的鸡毛菜啦!

  汴京城,咱又回来啦!

第226章 胡主薄 差异

  当然要把蔬菜卖进京城,不是嘴巴说说就能把农人地头的青菜送到京城人餐桌上的,一整套流程下来,一个地方没衔接好,水灵鲜嫩的鸡毛菜能让苏若锦亏的哭爹喊娘,这种失败,前世,她可是经历过的。

  所以,第二天,苏若锦便开始忙活,先是买铺子,后是找仓库,当然,最大的难题在运输上,古代陆路不是牛车就是马车,不仅慢,且颠簸,鲜嫩的鸡毛菜可经不住这样折腾。

  旱灾动乱之后,尉州县经济萧条,很多出铺子不是出售,就是出租,苏若锦很快相中一处,直接买下,挂上收菜牌子。

  花平从梯子上下来,朝街上张了张,“苏二娘,农人在家种地,少有人往街上来,那知道你这里收菜。”

  他担心的没错,苏若锦微微一笑,“花叔现在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嘛。”

  没看过猪跑,难道还没吃过猪肉?

  花平不满意小娘子揶揄他的口气,撇了她眼。

  苏若锦嘻嘻一笑,“为了让农人们知道县城内有人收菜,就麻烦花平叔驾车把方圆二三十里地跑一圈,告诉他们,苏记杂货行收菜从卯时初到卯时末(早上五点到七点)结束,十斤起。”

  把他当跑腿的,花平也没怨言,作为伺察主事,他手底下也有人手,利用招长工的机会,搞了两个到身边帮着做事,去乡下前,他好奇的问,“苏二娘,那你怎么运到京城呢?一辆马车、牛车运的东西可有限哟。”

  跟在苏若锦身后的赵澜也好奇,花平也问出了他想问的。

  “用船啊!”

  平时出行都以马车、牛车代步的众人:……

  苏若锦见他们一脸惊呆的样子,“金水河、广济河、汴河……”光穿城而过的就有两条,虽说旱灾让河位急剧下降,可是这一段时间旱情已经有所缓解,大船走不了,小型及中小型船还是不成问题的。

  果然,财不是人人都能发的,你看看人家小娘子,一路上,他们光瞅风景了,人家小娘子连水位都知道,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还真得服气。

  人就有这脑子。

  苏若锦才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她龇牙咧嘴朝赵澜笑过来,“瑾哥哥……”

  赵澜抚额,行了,什么都不要说了,他懂了,另一只手朝双瑞拂了两下。

  双瑞一脸复杂的看向苏二娘子,心道,小娘子怎么知道小郡王有船的。

  她怎么会不知道呢?设计火锅店时,很多装修材料都要从南方买回来,赵澜不就是用的自家船么?

  古代贵公子的豪华马车、大船,不就相当于后世的豪车、游轮吗?

  这样一想,哎呀妈,自己正在跟高富帅大少年恋爱呢,算不算体会了一把灰姑姑与豪门贵公子的故事?

  扯远了……扯远了……

  苏若锦把铺子里的事交给叶怀真,要不是叫花平为叔,她才不会叫叶怀真为姨,肯定甜甜的叫声‘叶姐姐’,可惜辈份不能乱,只能叫声:“叶姨,这边就辛苦你啦。”

  “小东家客气。”

  大体框架拉起来了,余下的就是招小管事、长、短工。

  苏若锦原本想在铺子门口贴招工启示的,结果前面贴,后面就被人揭了。

  “胡主薄?”

  胡永寿连忙拱手行礼,“鄙人见过苏二娘子。”

  原尉州县典吏胡永寿现在升至尉州县主薄,从无品秩跃到了正九品,属于正式朝廷命官,他这官职是苏言礼帮上的折子,能这么快的批下来,除了他是尉州县唯一一个能在动乱之时主事的胥吏,当然,还有朝中有人好做官。

  尽心尽力为朝廷办事的人大有人在,可他们同样得不到朝廷的认可与提拨,他能成功晋级,完全是因为苏言礼的老师——范大人,是他的一句话,让他终于在有生之年成为九品官员。

  “胡大人,你这是……”

  胡主薄把小娘子拉一边,低声道,“不是老头子我多管闲事,自从二娘子你开始买铺子、寻仓库,尉州县那些被大人压制住的土豪劣绅就蠢蠢欲动了,他们正在寻找机会搞破坏,你要是公开招工,就让他们有机可趁了。”

  苏若锦:……她就是个小小的生意人啊,怎么现在搞得这么复杂?再说了,因为苏言礼是尉州县父母官身份的原因,她都挑僻偏的一般性的铺子买,就是怕给爹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没想到做件事到处受掣,但胡主薄的话也有道理。

  “那你的意思是?”

  没想到胡主薄腆着脸说道,“要是苏二娘子信得过我胡家,你要什么样的人,让我儿子给你寻。”

  苏若锦故意反问一句,“都找你家亲戚?”

  “要是我家能有苏二娘子看得上的人当然也会介绍。”

  这话说的够明白了,苏若锦眉一动,露出三分笑意,“那我先看看胡大公子能给我们找什么样的杂工。”

  “好说好说。”苏县令的千金松口,胡永寿高兴的合不拢嘴,拍心口保证了几回才小跑回家去找大儿子。

  叶怀真站到苏若锦身边,小声道,“小东家,这人竟敢明目张胆为自家谋利益。”

  摆明面上是件好事,至少,你能清楚的知道他们想什么,要什么,更便于做事。

  她一转头,“瑾哥哥,你觉得呢?”

  赵澜跟个跟屁虫似的,苏若锦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苏若锦干活做生意,他就呆在一边,要不是容颜太盛,都能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可行。”

  在工作上,赵澜从不插嘴,但小娘子需要他,他毫不犹豫,询问意见时,话简有力。

  小娘子听到他的建议,眉开眼笑,整个人都很放松愉悦,“还是瑾哥哥懂我。”

  叶怀真:……

  我怀疑你们撒狗粮,但我没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