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255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苏若锦听出了弦外之音,“杨四娘只有一个姐姐在京城,而且以现在的身份,怕是也不好相认,没有亲人作主,她怎么嫁给宁七公子?”

  对于别的人事,赵澜向来冷漠,不置可否。

  “你的意思是……”

  赵澜轻轻一笑,算是默认了小娘子的想法。

  苏若锦深吸一口气,随即站起来,“不行……不行……我要把她……”她再次吸口气,“我还是尊重她的想法。”

  如果杨四娘自己愿意成为宁七郎的妾室,她也没办法。

  赵澜见苏若锦很理性,便也起身,挽起她手,“不管她想什么,能帮的就帮。”

  明知赵澜什么意思,苏若锦故意挑眉看向赵澜:“若是她想成为宁七郎的妻子呢?”

  “若是宁七郎不想娶,难不成我还能强按着他娶不成?”

  苏若锦:……

  咋都是他有理。

  苏若锦生气,甩开他手,气呼呼走了。

  赵澜也不恼,宠溺一笑,不急不徐的跟上小娘子。

  近半个月调理,正值青春好年华的小娘子很快就被养回来了,白皙的鹅蛋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柳叶眉下那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俏皮可爱。

  她正跟宁七郎在院中学剑,一招一式,学的可认真了,大有一副要成为女将军的样子。

  眼看日头越来越高,宁七郎让她歇歇,傍晚太阳下山再学。

  杨四娘摇摇头,“我再练一会儿。”以前她一直羡慕苏家姐弟学武,但真格的让她学,又怕苦,所以跟苏家的武师学了几招,连三脚猫都算不上,可就是这些连三脚猫都算不上的把式,让她从榆林一路到京城,偶尔遇到地痞混子时配合石灰,也让她有命到了京城。

  这次又被掳了,差点没了小命,杨四娘越发觉得学武的重要性,宁七郎为了逗她高兴,竟愿意教她,这样好的机会,她怎么能错过,肯定要下功夫学了。

  宁七郎摇头,让丫头婆子赶紧沏了茶过来,端过去,“总得喝口水再练吧。”

  男人英武高大却笑意温柔,让一直生活在严肃的父权之下的杨四娘适应了半个月还觉得不真实,竟有男子跟阿锦的小郡王一样温暖又耐心,她简直不敢相信,世上真有这么好的男人吗?

  她一直认为阿锦是命好,所以才遇到小郡王这样温暖的男人,但她的命很普通啊,甚至……

  不想再想。

  杨四娘接过宁七郎的水,“谢谢公子。”低头,一口气喝完,继续练剑,她要像阿锦一样能自己保护自己。

第315章 情缘4

  苏若锦找到杨四娘时,她正在院子里练剑,刻苦认真,像是要考武状元一般,她是这样的想的,忍不住玩笑出口,“阿容,是不是?”

  杨四娘看到昔日闺蜜,那隐藏在心中的惧怕、不安统统跑出来,扔了剑就跑过来抱住她,“阿锦……”忍不住失声痛哭。

  苏若锦跟着难过,泪光闪闪,拍她后背安抚她,“没事了……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

  杨四娘怎么也止不住哭,宁七郎捡起剑,请赵澜进屋坐坐,把空间让给了两个小娘子。

  二人进屋坐下,宁七郎忍不住提醒,“子瑾,我不是让你……”暂时不要告诉苏二娘嘛,怎么又把人带过来了?

  “苏大人催阿锦回去,她不放心曾经的邻居。”

  宁七郎蹙眉:“苏二娘想带走阿容?”

  赵澜望了他眼,就是这个意思。

  “我……”想到二人之间的沟壑,宁七郎抿住了嘴。

  赵澜见他还没主张,轻轻一笑,漫不经心的喝茶养神,他爱怎么样,那是他宁七郎的事,跟他可没关系。

  屋外,苏若锦拉杨四娘坐到树荫下小桌边,两人紧紧挨坐在一起,杨四娘终于平复了心情,深深吸了好几口气,才能勇气开口问道,“阿锦,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爹是辽夏人?”

  苏若锦点点头。

  “可是……他明明是杨家人……”很多疑惑,杨碧容还是想不通,当然,也不怪她一个闺阁小娘子想不明白,谁能想到一个人可以顶替另一个人的身份活呢?

  “真正的杨敬梓在婚前就遇害了,就被辽夏国探子苟纯文顶替了身份,然后他娶了郑国公的庶女,也就是你娘,明面上他跟你娘感情不好,可是联姻却是实打实的,他通过郑国公府庶女婿的身份,从底层小吏起,拉拢了许多人的人心,为他所用。”

  “所有……不管是前太子,还是先帝,真是他……”杀的?

  苏若锦再次点头。

  一时之间,杨四娘浑身发抖,坐立不安,起身立起,喃喃自语,“为什么……为什么……要生下我们呢?”

  “为了掩人耳目。”

  杨四娘倏然看向苏若锦:……

  苏若锦见小娘子生无可恋的样子,连忙上前抱住他,“不管他是什么人,你们是无辜,他的罪不应当由你们承担。”

  “阿锦,你不会看不起我?不会恨我?”

  苏若锦微笑摇头,“他高明的骗了世上所有人,难道每个被他骗的人都该被恨吗?那作为曾经的邻居,我也应该被人恨吗?”

  “不……不……阿锦,你跟我不一样……”

  “不,是一样的,我们都是被坏人了。”苏若锦郑重的对她说道,“阿容,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去活,姓苟的已经死了,从此你们再也不担心什么了,安然无忧的过自己的日子。”

  这句‘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去活’的话,被杨四娘听进了心里,“真可以这样吗?”

  “可以。”

  杨四娘怔怔的看着苏若锦,许久没说话。

  苏若锦怕她想不开,再次抱住她,宽慰她,劝到最后,她说,“阿容,我要回尉州,你去不去?”

  “去。”她想也不想就回道,甚至马上起身要去收拾东西,走了几步,又停下脚步,欲言又止。

  苏若锦以为她舍不得宁七郎,也是,这样英俊神武的小将军那个小娘子不喜欢,不要说一般小娘子了,估计整个汴京城的小娘子就没有不喜欢的。

  “你……想留下?”

  “不是。”杨四娘回的很干脆。

  “那你是……”

  杨四娘转身走到苏若锦身前,“阿锦,还记得我阿姐吗?”

  “记得记得。”杨大娘就嫁在京城,“可是现在……我听瑾哥哥说杨婶已经改名换姓,你们真实的身份实际上已经……”不存在这个世上。

  杨四娘再次叹气,“是的,可是我不忍心看阿姐过得那苦。”

  苏若锦还真不知道杨大娘过的怎么样:“那你想怎么帮你阿姐?”如果可以,她可以搭把手。

  杨四娘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抬眼,“要得好,我想让阿姐和离离开唐家。”

  苏若锦一听这话便明白了,受‘杨敬梓’连累,唐家在京中的日子不好过,估计这些都算到了杨大娘头上,那杨大娘的日子可想而知。

  “是你姐姐的意思吗?”

  杨四娘摇头,“我姐姐明明才二十出头,可像个三四十岁的妇人,我怕再这样下去,姐姐怕是要……”被折磨死。

  如果杨大娘有和离的意思,苏若锦倒是能帮忙,可如果当事没有,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见苏若锦不说话,杨四娘抱住她胳膊,“阿锦,帮帮我阿姐吧。”

  杨四娘恳切的眼神,让苏若锦拒绝不了,她点头,“我让人打听一下你阿姐家的情况。”

  “多谢阿锦。”杨四娘紧紧挨着她,好像此刻苏若锦就是她的靠山,她的精神支柱。

  二人又聊了一会,商量好,等帮过杨大娘后再一起回尉州,至于回到尉州杨四娘有什么打算,苏若锦没问,反正以后没了姓苟的都是好日子。

  中午,四人一起吃了午饭,午饭后,赵、苏二人离开,宁七郎暗暗松口气,当然,也不知为何,他要松口气。

  宁七郎不可能整日里都在别院陪小娘子,他叮嘱好婆子丫头:“好好伺候好姑娘,若敢怠慢,立即发卖。”

  婆子与丫头一对无家可归的祖孙,好不容有地方容身,怎么会不尽心,吓得一哆索,直接跪下,“公子放心,老奴与孙女儿肯定把姑娘照顾的白白胖胖的,不教你费心。”

  “嗯,最好是这样。”宁七郎挥手,让她们出去,身边,一脸和煦,“阿容,我明天下值过来看你。”

  吃的用的穿的,什么都是人家贵公子的,杨四娘乖巧的点点头,“公子要是忙,不过来也行,阿容听话,不出去,就在这里等公子。”

  宁七郎眼神复杂,既希望小娘子这样乖巧,又觉得这样乖巧好像不是原来的小娘子了,无奈叹口气,伸手抚了抚她的手,“剑别练的过猛,手上都有茧了。”

  杨四娘也摸了下自己的手心,确实有了,可她却憋着一股劲,一定要练的像宁七郎一样厉害,但面上,她不显,仍旧乖巧的点点头,“都听公子。”

  “嗯。”宁七郎声音低低,“等我。”

  杨四娘不敢抬头看贵公子温柔的能溺出水的眼神,低头着,耳根一片通红。

  宁七郎眼尖瞄到了,突然感觉心情贼好,用力搓了下小娘子的手,再次说道,“等我。”

第316章 杨大娘的日子

  暂时回不去,苏若锦给爹娘去了封信说过几天再回去,好让他们放心,随即请花平叔打听唐家以及杨大娘现在的生活状况。

  花平动作很快,两天时间就把情况摸透,回来跟苏若锦讲。

  “唐家现在已经跌至底层,一大家子没分家,主要收入来源靠男人们的俸禄,可男人们有三朋四友上下打点,能给家里开支的部分不及俸禄的三分之一。”

  唐家现在品秩最高的是杨大娘的夫君唐二郎,六品小主事,他俸禄大概在十五两左右,其它家庭男成员要么闲着没事做,要么就是不入流的小吏,一个月根本没几两,现在用在家里的居然只有三分之一,那岂不是很少?

  以前苏言礼做八品博士时大概是十一两左右,她爹可是全部拿回来家用的,一个月都还紧巴巴的,可想而知,杨大娘的日子有多难。

  苏若锦问,“唐家有没有其它收入来源?”

  花平回道:“唐家老夫人有两个妆嫁铺子,除了杨大娘子,其余各房夫人手中或多或少有个小铺子或是使唤丫头接绣活、浆洗等,也算有一份收入来源。”

  唐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日子难哟。

  “除了杨大娘子,什么意思?”

  花平叹气:“唐家跌落底层,所有罪名都扣到了杨大娘身上,唐家老夫人已经把她所有的陪嫁铺子、手中值钱的东西都搜刮完了,她现在靠跟丫头鸳鸯接绣活维持日子,不怪她妹子看不下去。”

  听到这些,苏若锦心情沉重,杨夫人多能干啊,按理说,她培养的长女能差到哪里,可是架不住被婆家搓磨打压啊。

  小时候住在一道过,苏若锦真心心疼杨大娘子。

  “她有几个孩子?”

  “三个孩子,两个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

  “唐主事对杨大娘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