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282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第369章 新官遇拦2

  家人突然变得很紧张,苏言礼宽慰大家:“这样的案子,我在淞江府也处理过几起,只要复审清楚就没问题,你们不要担心。”

  程迎珍还是担心,“这案子多久了,为何上一任侍郎没有处理?”

  “这不刚好遇到调职嘛。”苏言礼没有故作轻松,看到案宗,就是普通的民间刑事案件。

  赵澜也开口,“师娘、阿锦,你们不必担心,再不济还有我呢。”

  也是,赵澜作为皇城司探察司一哥,什么案子没遇过,这种案子对他来说还真是小菜一碟。

  苏若锦想想也就丢开手了,继续跟娘、小妹享受单身小姑娘的美好生活。

  三天后,苏言礼复审杀邻妻案,复审后维持大理寺一审判决,杀人偿命,判秋后斩,审判结果送到王家,老太太深夜跑到刑部路口上吊,第二日被发现时已经气绝多时。

  围观的老百姓甚多,很多人同情老太太,都觉得王三肯定被冤枉了,要不然老太太不可能以这种决裂的方式死在刑部路口树上。

  “要不是刑部这边有侍卫守值,估计老太太肯定会撞死在刑部门口以示儿子被冤枉了。”

  “我也觉得的。”

  有人摇头叹息,“自从圣上登基以来,励精图志、国泰民安,没想到竟能办错案子,让人枉死。”

  ……

  种种声音,一下子把新上任的刑部侍郎推上尘嚣,案件似乎一下子变了性质。

  连宅在家里待嫁的苏若锦都听到了各种传言,可见苏言礼将面对什么样的责难。

  “书同叔,那仵作确定老媪是自己吊死在树上的?”

  书同沉重的点头,“是。”

  “是老仵作吧!”

  书同也想是新手会误判,可那是大理寺丞与手下老仵作亲自验的尸。

  “现在连圣上都知道了,大怒,斥大理寺与刑部、御史台三部重审此案。”

  “这案子复审结果最后批复是我爹签的字?”

  “大人是主审,审核是尚书岑大人。”

  这是个普通的民间刑事案件,苏言礼刚上任,让他复审这样的案子合情合理,没有超纲,正常情况下,不复杂不牵涉到豪门权贵的案子大理寺审过之后,到刑部就是走过过程,苏言礼按流程复审后批复也没有不对。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这么小的一件案子会死第二个人,还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母亲。

  苏若锦坐不住了,“瑾哥哥呢?”

  “啊?”书同差点没跟上小主人的思路,“听说小郡王进宫了。”

  苏若锦是次日见到赵澜的,“我爹怎么样?”

  赵澜看向满脸紧张的小娘了,回道,“复审的文件、流程我都看了,没问题。”

  苏若锦只关心,“复审时,王三还咬住自己没杀人的话吗?”

  赵澜点头,“但是人证、物证、现场等具全,他狡辩不了,也是画了押的。”

  “他母亲死了,他再来个是被逼的,这案子是不是……”

  皇上都已经知道了,确实已经重新审了。

  不知为何,有什么东西闪过苏若锦脑际,但是太快,她没抓住。

  她什么都不管,只关心苏言礼,“那我爹……”

  “放心没事。”不管是证据链还是复审流程,老师都没有差错,就算追责,他也不是第一责任人。

  明明前几天小娘子还无怃无虑,突然之间就变得忧愁起来。

  赵澜心疼,“走,带你去散散心?”

  苏若锦双眼一亮,是她想的这个意思?

  赵澜:……

  他什么意思也没有,就是想带小娘子出去兜兜风,她这眼神,难道是他想的那个意思?

第370章 新官遇拦3

  身为朝庭官员,苏言礼就算在家里提到公务,那也是笼统的一句,不能多讲,更不能细说。

  出门途中,赵澜作为旁观人员给苏若锦细说了案子的来龙去脉及大理寺判案的一些细节。

  王三家住在京城汴河东水门一带,在苏家曾经住的三合院东边,那一段是普通百姓聚住的地方,不管是民宅还是商铺都挺集中的。

  赵澜与苏若锦到时已是中午,两人找了一家小食肆,一边吃饭,一边听周围人八卦,而八卦的消息正好是最近发生的王家老媪吊死在刑部路口之事。

  王三与李四一直是邻居,从小玩到大,先后娶妻生子,时光流转,就这样下去,他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将依旧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下去。

  不知是不是嫌日子太安稳了,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李四与张三的妻子勾搭上了,不知两人好了多久,突然有一天就被王三发现堵在灶间杂物房,他气的拿柴刀就要砍了李四,被一对狗男女拉住,李四更是放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行,“王三哥,我睡了你婆娘,你也去睡我婆娘,我再补给你一百两银子,咱俩就算扯平了。”

  苏若锦听到大理寺审出的口供,差点惊掉了下巴,王三不仅同意了,还真去了李四家,结果李四的妻子根本不知道丈夫把她卖了,在家里午休邻居大哥突然扑上来,她拿起剪刀就扎人,男人与女人的力气肯定不一样,意识到自己被骗的王三盛怒之下把李四的妻子杀了,然后跑出来时被邻居看到,就被抓了,大理寺判秋后斩。

  当然,李四与王三婆娘因为通*被杖责后也关进了大牢,被判流放,一个流到岭南,一个流到北地,转眼间,王李两家家破人亡。

  苏若锦忍不住问:“他们各自儿女呢?”

  有人道,“被各家族人领回塞到没儿没女或是子女较少的宗亲之家。”

  “王家除了老婆婆,还有嫡系亲戚吗?”

  食客摇头,“王家两女一子,王三是老三,两个姐姐早就外嫁,他算独子,王父前两年生病已过逝,李家姐妹兄弟五个,老大是男的,好几年前因意外事故死了,老二、老三、老五都是女子,早已出嫁,李四也算是李家独子,家中两位老人早已去世多年。”

  王李两家直系三代,老一代的居然只有王氏老媪,现在已经吊死,而第二代都是独子?那第三代呢?

  独子?

  这两个字一直出现在苏若锦耳中,突然想到毛丫还有曾经的李秀竹,她们都因为爹死没儿子被吃绝户,难道王、李两家……

  苏若锦赵澜相视一眼,二人默契的抹了抹嘴,从小食肆出来。

  “阿锦想知道王李两家有没有男丁?”

  “嗯。”

  苏若锦想起后世看过的电视剧,好像有些邻居为了夺人家财蓄意做局让人家破人亡。

  可李四自己也进了牢房,还被流放北地,应当不是做局吧,总不会蠢的把自己送进大牢吧?

  难道就是一件普通的通*案?她想多了?

  没一会儿,三泰就打听到了王李两家第三代的情况,“王李两家各一个儿子,一个八岁,一个五岁。”都还没到顶门立户的时候。

  苏若锦突然问道,“二人家境怎么样?”

  三泰回道:“王家有三个铺子,李家家境差,只有两间小斗子间租给来京讨生活的小商小贩,李四平时打杂养家糊口,遇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什么帮牙人跑腿、到郊区帮小食肆、小商贩打听哪有卖菜、杀猪的,反正遇到什么活就赚几个钱养家。”

  打杂……什么活都可能遇到……那也意味着遇到的人也杂……是跟王三婆娘看到对眼通*,还是受了什么人挑唆故意与王三婆娘通*,如果是有人挑唆,是什么样的人?得逞后,以什么手段拿到三王家的三个铺子?

  苏若锦说道,“瑾哥哥,我想去看看王三家的三个铺子。”

  “好。”

第371章 新官遇拦4

  王家的三个铺子地段都不错,两个出租,一个自家经营卖各式日常用品,但现在因抓的抓、死的死,铺子看起来很萧条,门口,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娘子与两个中年妇人纠缠,闹得邻人与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苏若锦在边上听了一会,很快就知道为何纠缠了,十一二岁的小娘子是王三的长女,两个妇人是王家宗族族长家的两个媳妇,他们让小娘子不要管杂货铺子,赶紧回家带弟弟,铺子有宗族管。

  谁都知道只要这一松手,以后这铺子就可能不是王三家的了。

  小娘子被他们推搡的无力还手,嚎啕大哭,毛丫忍不住要上手去帮忙,被苏若锦一把拉,“丫姐,别动。”

  毛丫忍不住转头看向自家小主子,“二娘子,你心一向是最善的,为何不帮她?”

  苏若锦盯她看了眼,想了片刻才附到她耳边,对她讲了几句,“明白了吗?”

  “(⊙ o⊙)啊!”毛丫不敢相信,“真的吗?”

  苏若锦冷冷道:“是不是真的,很快就要知道了。”她转头,“瑾哥哥……”

  二人相视一眼,默契十足,赵澜对三泰道,“这几天派人盯紧王、李两家所有人。”

  “是,主子。”

  看个三个铺子,走访了桃花巷子,一直到天黑,苏若锦一行才回到侍郎府,他们到家时,苏言礼也到家了,他的状态不太好。

  “爹,圣上怎么说?”

  “案子虽没问题,但是产生的影响很不好,有御史弹核爹,如果不能把老媪对刑部、对朝庭的负面影响扳正,估计我会被贬谪。”

  上任一个月不到,就被贬谪,那他以后的仕途就算有晋王府、范大人,怕是也不好走。

  众人心情沉重。

  苏言礼道,“我准备明天去桃……”

  “不可……”

  “不能去……”

  苏若锦与赵澜异口同声阻止他。

  苏言礼看向女儿、准婿。

  赵澜先道,“这里是京城。”不是淞松府,不是知府最大,无论何种形式到死者家,都会产生舆论旋涡。

  苏言礼听懂了他的话,“可是……”

  苏若锦直白道:“虽然爹代表的是邢部,想告诉天下老百姓,案子没办错,可你一旦去了,就不是邢部的事了,就成了你苏侍郎的事,你无形中就成了责任人,在老百姓的质疑声中,不知不觉会形成自证陷井。”

  “自证陷井?”

  苏若锦点头,“我不把想人心想的太坏,但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

  案子是个简单的案子,老媪也死的很可怜,可这么简单的案子偏偏舆论变得越来越不受控,如果没有人在后面做推手,苏若锦不相信。

  她觉得背后之人,估计有一石二鸟甚至一箭三雕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