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60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两者不管是那种,都不是张木匠与苏若锦这等小民可以染指的。

  “张叔,我们去后桥巷她家里看看,若是回来,咱们白担心一场,要是没回来,你便去衙门报案,也算尽力了。”

  只要有人相信,张梁觉得自己确实尽力了。

  张梁余下的两辆小推车寄存在一个认识的商家那,坐上苏家骡车一起去后街巷,从巷子口一路打听找到了孔娘子租的地方,寻了隔壁房东大娘说话。

  张梁与苏若锦一看就不像坏人,但房东大娘还是警惕的望着他们,“你们是她什么人?”

  张梁实事求是的说道:“我们一同在市集摆摊,今天有两外地口音男子说要买孔娘子家布匹,我觉得他们像骗子,怕孔娘子被骗,于是到她家看看她有没有回来?”

  房东大娘摇头,“肯定没回来。”

  张梁与苏若锦心一突,不愿承认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但他们什么证据都没有,能去衙门报案吗?会不会被人哄出来?

  张梁问,“怎么办?”

  “先等等,若是天黑还没回来……”一般情况下,报人口失踪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至少得一天一夜。

  张木匠通过李木匠之事显然知道这种规定,“就怕等到天黑去报案,衙门也不受理啊!”再说那时衙门的人都要下值谁还管一个弱女子失不失踪啊!

  “等等,张叔,你刚才念叨什么?”

  张木匠被苏若锦问住了,“没念叨什么啊,就是一个弱……”

  停,就是这三个字——弱女子。

  报案有时间限制不错,但如果会威胁到失踪人的人身安全,或者说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那么随时都可以向衙门报案。

  “小娘子,你想到办法了?”

  “你不是说一主一仆两个大男人把孔娘子带走的嘛?”

  张木匠点头,“市集里的人都看到的。”

  “那就好办了,一个弱女子被两个大汉带走,你说危不危险?”

  “当然危险?”所以张木匠才感觉不安。

  闲话不多说,苏若锦让书同叔赶紧驾骡车,趁衙门没下值赶紧去报案。

  果然如他们担心的那样,没证据又不是亲人,二人报案,京兆府根本不受理,幸好遇到了上次办铺子手续的那个小吏,这人好像认识花平,通过他,衙门终于接了案子,但什么时候出卒找人就不是苏若锦张木匠二人能催动的了。

  二人站在门口不想走,刘主薄笑道,“小娘子跟她素不相识,已经很仗义了,天快黑了,赶紧回去吧。”

  苏若锦小大人般叹气,“张叔说他身边已经有两个匠人失踪了,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是不是也有很多匠人失踪,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人把匠人聚过去想干坏事。”

第104章 触动(yoyohly5009)

  刘主薄的笑明显在嘴边顿了下,又若无其事的让他们赶紧回家,“衙门要是有什么结果,我会让人通知你们。”

  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他们能出的力也出完了,苏若锦暗道孔娘子你就自求多福吧!

  回家路上,张木匠问道,“苏二娘子,你刚才说有人把匠人聚过去想干坏事?什么样的坏事?”

  “这我那知道,我就是往严重里说,想让衙门里的人重视。”

  “哦哦……”张木匠明显不信。

  苏若锦到是笑了,“张叔,别不信,我真不知道。”

  “可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苏若锦:……什么有道理,后世媒体发达,阴谋诡计故事一大堆,随口就能说出N个,跟道理根本没关系。

  话虽这样说,可如果匠人是同一个组织抓的,那么什么样的组织会既要木匠又要织娘?木匠跟工御防事、或造船、建房有关,那织娘呢?为这些人做衣裳?

  什么地方衣裳都不能买进去,要靠骗织娘过去?一路想到家,苏若锦也没想出什么头绪,好像后世的故事也没那么神通嘛。

  回到家里,苏言礼都回来了,程迎珍说女儿出去半天没回来,他差点去衙门报案。

  “你这孩子,要是再晚半刻,你爹就要去衙门报案了。”

  书同一脸我就说吧的表情朝小主人刮了眼,人不大,闲事还管的不少。

  苏若锦连忙把前因后果跟父母讲了一遍,“张木匠为了一个萍水相逢之人大冬天跑的满头是汗,都求到我面前了,我咋拒绝嘛。”

  “怎么不能拒绝,你也不过是个七岁小娘子,能帮他什么,真是……”苏言礼恨不得打一通不省心的女儿。

  看见爹生气,苏若锦连忙过来撒娇卖萌,求放过。

  自己生的,能怎么办?苏言礼只好轻拿轻放饶了淘气的女儿。

  “以后可不能这样,这种闲事可不是你能管的。”

  “是,都听爹的。”

  苏言礼算是被女儿气的什么脾气都没了。

  月黑风高,小院在寒风中默默无闻的静立着,忽然,有黑影从墙头翻过,若有似无的猫叫声过后,小院书房门动了,花平开的门,“刘慕,你怎么来了?”

  刘主薄从花平侧边挤进书房,身上的寒冷被碳火冲走,瞬间暖和多了。

  “今天苏二娘带一木匠去衙门报案,说一织娘恐怕被人骗走了。”

  “又一匠人失踪?”

  刘慕点头,“算这起,这几年我大胤南北各处失踪近千工匠。”突然看到小主人也在,连忙上前施礼,“卑职见过小郡王。”

  赵澜抬手示意他随意。

  “谢小郡王。”

  难得见小主人对差事感兴趣,沈先生连忙示意刘慕把工匠失踪之事详细说道说道。

  一方面小主人年纪小,另一方他好像确实对察事不感兴趣,整个察事衙门要不是沈先生支撑着跟瘫痪没两样,刘慕也发现小主人好像对工匠失踪之事感兴趣。

  只有花平明白,小主人哪是对工匠感兴趣,他是对苏家二娘子感兴趣,他肯定在想,一个小小的博士之女怎么又跟工匠案扯上了?

  果然,刘慕说了一大堆工匠失踪之案,赵澜听的兴致缺缺,花平及时打断,直接道,“你先把今天苏二娘报案之事讲讲。”

  正讲得带劲的刘慕:……好吧,他确实也是为今天的织娘案来的,于是便把张木匠如何因为三年前李木匠失踪之事联想到孔娘子可能被人骗了之事,本想跟踪看看孔娘子究竟会被带到哪里去,结果一眨眼,人跟丢了。

  “他又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怎么可能追得上那些有道行的骗子。”

  刘慕点头:“所以正当张木匠惊慌失措之时遇到了买砂锅的苏二娘,在她的提醒之下找到孔娘子租的地方,结果人根本没回去。”

  看来是被骗走了。

  花平问:“张木匠有说那两人长得什么样?”

  “身形魁梧,胡子刻意修饰过,但不像中原男子胡须,有明显的游牧人特征。”

  沈先生总结:“看来是辽夏国的探子无疑了。”

  “辽夏国不停的抓我朝匠人,难道真不想再称臣?”

  随着辽夏国不断吞并北方游牧各族,它从一个小部落渐渐发展成一个小国,现在又不停的抓匠人过去,普通老百姓可能不懂,但是身为朝庭胥吏,辽夏国人的意图很明显,游牧一族善于养马射猎,但是其它方面就不行了,比如打铁、造房等等,辽夏国如果真有野心,必然要抓工匠过去发展农、工、商等一切国家发展必须要的物质。

  “蒋三客栈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一直隐在角落的斥候摇摇头,“各处基本没有什么消息。”

  上头没压力,下面就没动力,这道理千古不变。

  沈先生看向一直沉默的赵澜,暗自叹气,难道大胤朝只有鲜花着锦,没有烈火烹油之警觉?那大胤朝还能繁华多久?

  突然,赵澜抬头,“报案是两人还是一人?”

  “张木匠报的案。”小主人突如其来的发问差点问懵刘慕,反应过来,他突然像是抓到了什么,突然感慨,“苏二娘子说不要小看一个匠人失踪,背后的骗子可能要干坏事。”

  沈先生很严厉的接过话:“可不止坏事,这是要坏我大胤朝。”

  突然,桌上响起轻轻敲击声。

  众人一愣,齐齐看向声音来源。

  平阳郡王赵澜手指腹正有节奏的敲着桌面。

  沈先生睁大眼看向他。

  一室人怔怔的盯着赵澜。

  小主人这是……终于被触动了?

  在众人期待中,终于,他开了口,“需要我做什么?”

  沈先生激动的从椅子上跳起,直接跪到他面前,“小郡王——”激动的已经哽住了。

  第二日休沐,赵澜与范宴嘉十点左右到了苏博士家,两人身后跟的小厮手里提的都是礼,引得巷子里的人忍不住张望,等苏家的院门关上后,他们忍不住嘀咕,“苏家这是真攀上高门了。”

  薛五郎与苏大郎早早的就被苏言礼考校过了,等赵澜范晏嘉二人到时,他便抱书回家了。

  回到家里,薛大人眉头一皱,“不是让你今天就在苏家的嘛,怎么又回来了?”

第105章 对奕(妞妞拧老牛)

  薛五郎好像没听到,自顾给他爹行了一礼,“儿先进房间温习功课了。”

  薛大人气的鼻子冒烟,“明明赵小郡王、范小公子都在苏家,怎么不跟他们套套近乎,这么好的机会就给浪费了,真是的,这孩子怎么不像我?”他这么会钻营,而立之年已经是从五品员外郎了。

  薛大人甚是沾沾自喜。

  薛夫人挺着大肚子,自从薛大人升官,他的俸禄、人情、下官孝敬都比以前多多了,薛家的日子过得很滋润,神情不似以前那么严肃,听到男人一通牢骚,笑着打岔:“那就培养肚子里这个。”

  薛大人总嫌儿子太少,这次终于又怀了个,他终于高兴了,“对对,大的不行,就培养小的。”老太医把的脉,薛大人对妻子肚中的孩子是儿子深信不疑。

  关上门,一家过一家日子,大胤朝也不例外。

  这次,赵澜与范晏嘉已经提前打过招呼,又把佛跳墙要用的食材昨天就拿过来了,所以今天一大清早,苏若锦就把它们拾掇好放进了砂锅,小火慢炖,已经快五六个小时了,正是出味之时,满厨房飘香。

  除佛跳墙外,苏若锦还做了白菜炖豆腐煲,先煎好的豆腐放在一边备用,在砂锅用猪油把葱蒜茱萸等料炸香,放入菘菜(大白菜)鹌鹑蛋、黑木耳、五花肉片、和刚才煎好的豆腐,再倒入吊好的骨头汤,然后大火焖煮个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开锅了。

  砂锅盖子一揭,那香气不输名贵食材佛跳墙啊!

  不能都是汤汤水水,苏若锦又做了个锅包肉,溜肥肠、虎皮鸡爪。全是荤菜要吃腻的,北方的冬天还真没什么像样的绿叶蔬菜,苏若锦只好在萝卜上下功夫,做了个清炒萝卜丝,清淡又爽口,又来了盘小青菜,主食不是面食,而是难得的白米饭,算是待客之道了。

  人没上桌,锅包肉先被范晏嘉与苏三郎二人当零食吃了小半,要不是苏若锦提醒估计一盘都没了。

  热气腾腾中,一行人终于上桌,开启美味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