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河时代
所以任凭老娘怎么唠叨,香桂就是不松口,最后不耐烦的回道,“你再说再哭,我都没钱。”
冯阿草被女儿的无情惊到了,“阿桂,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以前?想起来像是上辈子的事,香桂冷笑一声:“以前什么样?什么都围着老陈家转,嫁人的彩礼都给家中的男娃,嫁给婆家,要是一年到头没拿婆家的钱贴娘家就是没用,生不出孩子被休回家,我就没了任何用处,所以老陈家就想把我搓磨死……”
“阿桂……”女儿说起伤心事,冯阿草也跟着伤心,要不是她护着,女儿早就被婆婆饿死了。
香桂也明白,娘亲虽然糊涂,到底护了她一条命,叹口气,暗自想要不要等娘回去时给点钱?
第120章 抓土匪
正月二十晚上,苏记烧烤摊歇工,所有人都到主家吃开工饭,连花平都被叫过来,两大桌子摆在饭厅里,热气腾腾。
家里人多,个个张嘴要饭吃,冯阿草是见识过的,可桌上摆满了肉菜多到吃不完,她这辈子第一次见,又慌又叹,整个手足无措,紧紧的贴着女儿像个没出过门的小儿。
香桂也是从这一步走过来的,很了解从没出过大山的母亲,伸手悄悄安抚了母亲慌张不安的心,没等冯阿草跟女儿咬耳朵,东家一家门进来了。
苏言礼一亮相,冯阿草叹的差点掉了下巴,她这时知道两个侄子所说的大官人到底有多好看贵气是怎么样情行了,真跟天人一样,她这辈子就没见过比他更俊的男人。
苏言礼并不知道一个老妇人如何,他温润如玉,微微一笑,“各位辛苦,不要客气都坐。”
冯老头带头上前行礼,“老汉见过大官人,让大官人破费了。”
“冯老爹客气,坐吧。”
“诶。”大官人一向平易近人,冯老爹习惯了也不吃怵,让他坐,他便坐到仆人一桌上。
随后,大石带着媳妇、二石带着表姐、大姑,董妈妈跟花平一一过来给苏言礼夫妇行礼。
一通人来人往,终于都坐到了桌上。
苏言礼端起酒杯说了东家该说的场面话,最后才坐定正式吃饭。为了让仆人们放开吃,苏家一桌吃过就下了桌,让仆人一桌慢慢的自在吃好喝好。
书同领着媳妇在饭桌上闹气氛,一众人吃的心满意足。
吃过饭,苏若锦带着哥哥给大家发了开工红包,“大家好好干,年底再给大家大红包。”
小东家的话绝不虚,年前回家时,冯家人都拿到了红包,加上去年赚到的钱,今年,冯望田就要在家里重新盖房子,他们家将是村里第一家住上高大敞亮大房大院子的人家。
这一切都得感谢东家给的机会。
冯望田捧着红包问,“二娘子,村里人听说草龙珠值钱,今年都把山里的草龙珠圈了,各家精细养着,问到时熟了你能都买下来吗?”
“买啊!”苏若锦巴不得呢,这不又多了一项进账,多好啊!
“哎。”村民托付的事情得到落实,冯老爹高兴极了,“那平时他们晒菌子什么的也都收?”
苏若锦点头,“收,都收,若是我需不着的,我也会找渠道帮他们卖了,让他们放心。”
“好好。”
冯阿草开始懵懵的,越听越明白,双眼直发亮,她嫁到另一个村子,但娘家村子这两年山楂卖了不少钱,她也把山楂拿到娘家,也卖到了些钱,没想到山里的蘑菇等野货也能卖到钱,她高兴的想现在就回家去山上采,然后拿过来卖钱。
香桂感觉到了娘的喜气,稍一想便明白了,于是打消给钱的心思,而是换成买些糕点与布料给老娘带回去,这样既不让老娘白来京城一趟,又不让老陈家惦记她的钱。
刚刚还愁的不知道怎么办的香桂瞬间想通了,眉头不知不觉舒展开,整个人放松的站在人群中,此刻,她完全歇了对花护卫的心思。
先不说她这个人这个家怎么样,她连孩子都不能生,有那些爱慕的心思又能怎么样呢?喧闹的人声中,香桂把自己劝明白了,更加务实的过日子。
发完红包,苏若锦把董妈妈单独留下,“李秀竹给你做徒弟。”
董妈妈本能的反问,“要是她把手艺漏给别人怎么办?”
苏若锦笑道,“我们没传给别人,京城跟我们家一样卖小笼包、烧卖的摊子还少吗?”
那些看到苏记早餐卖的好的人,买了苏记的各式早餐拿回去模仿,不管味道怎么样,反正外表看上去差不多,整个京城都不知有多少这样的摊子。
董妈妈不看好李秀竹,“不是我倚老卖老,总觉得这丫头最后是个白眼狼。”
苏若锦不是真的八岁,前世她就是干餐饮的,手下的员工不说上百,几十个还是有的,这样的人怎么会没遇到过呢?
董妈妈不喜李秀竹,又提醒这么多,苏若锦想想便听劝,歇了让李秀竹去铺子学手艺的心思,毕竟早餐铺子里还是有秘密的,比如小笼包子里的汤汁、做肠粉的澄面,外面的摊子再怎么模仿,这两样还是没人能做出来,这些成了苏记独一无二的东西。
苏若锦点点头,“妈妈思虑的是。”
董妈妈松口气,小主人听劝就行。
过了两日,冯望田带着阿姐回老家,冯阿草抱着女儿买的一堆好东西,又想着山上的东西能卖钱,早就忘了老陈家给她的任务,等回到家里被婆婆、男人狠狠修理时才反应过来。
“阿……阿桂卖给大官人家,大官人说要是我们敢带回来,叫我们都去做牢呢!”
陈婆子才不信。
“阿娘要是不信,可以去问我阿弟,阿桂的东家可是大官,他往我面前一站,我就吓得双腿一跪,那还敢提什么带阿桂回来。”
说到冯望田,陈婆子倒是歇了骂声,她是个势利的,听说里山屯靠着媳妇弟弟家家都赚到了钱,陈家也有山楂拿过去,要不是看在阿草的份上,不一定肯收。
因为今年还想把山楂卖给冯家,冯阿草逃过一劫。
正月过完,年也过完了。
日子又烣复如常,家里有丁氏、毛丫、李秀竹三人,再加上鲁大妮手脚勤快,苏若锦母子彻底从家务中解脱出来。
小四郎刚会走路,每天都要到巷子里溜达,要跟巷子里的孩子们玩,苏若锦便带着三郎、四郎见天的在巷子里疯玩,不是带他们玩老鹰捉小鸡,就是玩抓弹子、官兵抓土匪,反正整条巷子都是他们的欢声笑语。
赵澜与范晏嘉再次来蹭饭时,作为‘官兵头子’的苏若锦正在抓‘土匪’,“阿容,前面,三郎在前面,赶紧抓住他……”
杨四娘脚被绊了一下,有点疼,跑不动,苏若锦只好把四郎放在墙边,“扶住啊,别乱动。”然后自己咚咚跑去抓三郎这个‘土匪’。
小‘土匪’看到赵澜与范晏嘉,连忙躲到他们二人身后。
苏若锦紧追过去,姐弟俩绕着赵范二人跑,“抓住你了,抓住你了……”她跑的满头细汗,就是不肯放过苏三郎。
第121章 举高高
范晏嘉年龄不大,但他家里有小侄子,很会跟孩子玩,见苏若锦非要抓到苏三郎,也起玩心,转身就把苏三郎举起,不让小娘子抓到她弟弟。
苏三郎先是一愣,接着就起劲呼喊:“耶吔,阿姐抓不到我。”
小屁孩!苏若锦一边歇气一边瞪眼,“阿甘,赶紧下来。”
苏三郎得意洋洋朝阿姐做鬼脸:“就不……就不……”
苏若锦叫不动自家弟弟,只好对范晏嘉道,“晏嘉哥哥,你赶紧放……”她的话还没说完,两腋被人抄起,眼一晃之间,双脚顿起悬空。
突然之间竟比自家弟弟还高,俯看弟弟,二人都惊的大眼瞪小眼。
呃……怎么回事?
苏若锦从惊吓中醒过神,这才发现自己被赵澜举着,正对着自家弟弟。
她:……转头看向抄起她的少年公子,大哥……你干嘛?我没让你举啊,刚才是发现弟弟鞋子上的灰蹭到范小公子的衣袍上,你当什么了?
少年公子面色如常,淡淡的,好像举的不是玉雪可爱的小娘子,也没看到小娘子惊乎张大的小嘴巴,好像在说,现在可以抓‘土匪’了。
苏若锦:……
范晏嘉也看呆了,赵小郡王还有耐心跟小屁孩们玩?这怎么可能?
“你怎么比我高?”只有苏三郎又惊又奇的叫道,“哇哇……阿姐,赵哥哥好厉害……”
赵、范两位小公子立在苏家小院门口,如竹似松,锦衣华服,即便在都是官吏之家的小巷子里,也很引人注目,巷子里的孩子们都好奇的围上来,苏家姐弟被两个华贵小公子举着,个个带着羡慕的笑容看向他们,他们也想被举高高,多好玩呐。
杨四娘仰头问道,“阿锦,他们是你爹学生?”
真是被臭三弟气昏头了,苏若锦彻底回神,小腿蹬了两下,“赶紧放我下来。”这么多孩子,她没有叫赵澜任何称谓,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赵澜像是反应迟顿。
苏若锦见他不放,又蹬了两下,漂亮的大杏眼盯着他,示意赶紧把她放下,这么多孩子看着呢,不好。
小娘子的眼珠子就差瞪出来,赵澜压着嘴角,像是终于反应过来,把人慢慢放到了地上。
范晏嘉见他放下小娘子,他也把苏三郎放下。
苏若锦又瞪了眼臭三弟,转头就笑道:“阿容,我家来客了,明天再跟你玩哈。”说完就去牵老实站在墙边的苏四郎,“走,阿承,咱们回家了。”
她带头回家,巷子里的孩子们见没热闹好瞧自是散去。
赵范二人跟着苏家姐弟进了院子。
杨四娘站在两家院墙之间,看小厮们左提右拿,好像两位小公子家又送了好多礼给苏家,她抿抿嘴,也经常有人到杨家送礼,可是母亲一次也没收过,都把送礼的人以各种理由打发走了。
娘说,送礼不好,那学生送夫子礼好吗?
家里有客人来,丁氏(吉妈妈)连忙过来抱苏四郎。
程迎珍朝二位小公子身后看过去。
范晏嘉拱手行礼:“晏嘉见过夫人。”
赵澜跟着行礼。
程迎珍连忙让二位小公子不要客气,又下意识朝门口看了眼。
范晏嘉笑道,“苏博士在国子监里还没回,我今天沾了小郡王的光早早出了国子监。”
原来是这样!
程迎珍要把二人迎到正堂,被范晏嘉拒绝了,“我们去书房,苏大郎在吧!”
“在!”
苏大郎就在这几天要去东山书院,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就等日子到了过去。
东山书院在京郊东山半山腰,山峦起伏,环境优美,清静宜人,很适宜建书院、别院这些。
苏大郎听到动静已经迎出来了,薛五郎跟在后面,大小少年们相互行礼寒喧,没一会儿都进了苏言礼的书房。
程迎珍问女儿,“晚上拿什么招待二位小公子。”
正月刚过,天气还寒,位于北方的汴京城还真没什么河鱼海鲜,除了肉就是鸡鸭,也是他们这些普通人常吃的菜式,那荤的就来八宝豆腐、咸烧白、咕噜肉、麻仁香酥鸭;素的嘛,冯老爹带来的木耳有,过年时买的干海带也有,那就来个木耳炒蛋、绿豆芽炒海带丝,还有冬天里最常见的清炒菘菜,汤嘛就来个清汤越鸡。
八宝豆腐是随园食单中记载的一道菜,传说对调养、减肥、细腻肌肤很有好处,前世苏若锦就钟爱这道菜,简直就是为女人而创,有笋、银耳、猪肚、海鱼干、香菇、豆腐等食材做成,既美味又营养,春暖还寒时正是吃它的好时候。
咸烧白,川人叫法,原料与做法实际上跟梅菜扣肉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腌制的菜将肥腻五花肉的油腻统统吸走,肉不腻了,菜也肉香十足,一块入口,肉嫩菜细、咸鲜回甘,滋味无穷。
咕噜肉,又名古老肉,是一道广式传统特色名菜,以精肉加调味与淀粉拌和制成一只只大肉圆,入油锅炸,至酥脆,粘上糖醋卤汁,其味酸甜可口,很受人们欢迎,犹其是孩子们的,来了两位少年年纪不大,肯定也喜欢。
麻仁香酥鸭,选肥美鸭子处理好放到油锅中炸,面上浇油淋炸,至鸭子表面呈金黄色时倒去油,再撒上花椒粉,淋入芝麻油,取出切成条状,整齐的摆入盘内,乍一看,有点像烤鸭,金黄灿灿,集松软、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入口难忘。
上一篇: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军少宠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