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苏笑笑把钢筋锅放炉子上烧一会,火不旺了就封炉子。
娘俩遛到张家透透气,回来苏笑笑学习,团团去书房看书。看了几分钟,团团的几个同学陆续过来。团团先给他们讲题补课,也就是老师上课讲的他们听不懂的地方。讲累了也到了课间休息,团团把豆奶粉拿出来,往缸子里加半缸子水,让杨一名给同学们分分,他去厨房拿馒头和菜。
苏笑笑热了五个馒头,团团拿三个,给他爸留两个,端一碟浇了芝麻油的胡萝卜丝,不过只拿一双筷子。
团团到书房把馒头一分为二,然后又把半块馒头掰开夹胡萝卜。
馒头虽然是杂面的,但因为苏笑笑放了一半白面,蒸之前发的好,比杨一名他妈做的纯白面馒头还香。杨一名见还剩半个就问团团还吃不吃。
团团的牙晃悠,吃东西不舒服,摇了摇头。另外三个同学吃杨一名的东西习惯了,让他给他们掰一点,最后馒头和胡萝卜丝吃得一干二净。
周末,几个小子来找团团玩,看苏笑笑洗衣服,就帮她接水拧厚重的被单。
苏笑笑担心这几个小子吃习惯了,以后少吃一口都恨团团,所以使唤起来一点也不客气,省得他们变得理所当然。
几个半大小子自尊心强,连着在团团家吃四次,他们很不好意思,一见苏笑笑需要他们很高兴,帮她洗好衣服又问她还洗什么。苏笑笑就让他们把书房收拾一下。
团团带着四个同学擦桌子扫地,把他们晚上看书裹身上的小被子拿出来晾晒。
杨一名擦书架的时候再次看到团团的镇纸精致,砚台好看,跟电视里放的似的,小声问团团在哪儿买的。
团团直接告诉他旧货商店。
杨一名又问贵不贵。他一个同学脱口而出:“便宜!”杨一名好奇:“你怎么知道?”那同学道:“我叔就在废品站。很多东西都论斤称啊。”
团团看向他:“废品站有砚台?”
这个同学犹豫片刻:“应该没有。”一看杨一名翻
白眼,“仔细找肯定能找到。你想要?回头我帮你找找。不过你要这干嘛?多麻烦?墨水多省事。”
“你懂个锤子!”杨一名一直很羡慕团团用砚台镇纸写毛笔字跟古代书生似的。
那个同学可不让他:“你就是个锤子!”
苏笑笑走近:“不许吵架啊。一名,废品收购站可能有。”问那个同学,“你叔工作的废品站离这边远吗?不远你们几个一起去。虽然考大学重要,也不能天天学习。”
杨一名看团团。团团也想出去透透气,就把书包里的书拿出来,装几张卫生纸,又把存钱罐里的硬币倒出来塞包里,又拿几毛钱纸币。苏笑笑在院里看到他忙忙碌碌的,又给他五块钱和一副手套。
团团家出了胡同往南拐就是大马路,星期天往市区去的人多,往废品站方向的人少,所以五个少年到车上就找到座位。
团团让杨一名买车票。杨一名寻思着帮他找好东西,应该他买票。
这年头的废品站可没有旧衣服旧鞋,所以全是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这些东西堆在一起也没有糟鱼臭豆腐味。
团团不需要用围巾捂住鼻子,又嫌围巾碍事,让同学拿着围巾,他翻找破铜烂铁。他同学的叔叔知道团团学习好,因为住得近见过团团很多次,彼此熟悉,见状直接问:“不是来买旧书啊?”
有几本武侠小说是在书店买的旧书。团团闻言就说:“过会儿再看。李叔叔,这一堆破铜烂铁里头有石头吗?”
“我哪知道。你自己看?今儿我值班,就我一人,你随便找。”团团的同学李小光的叔叔说完就去值班室给他们拿几双手套。
杨一名戴上就把面前的铁桶移到一旁:“苏团团,我不认识,我们搬,你在一旁看呢?”
李小光看到铁桶里头掉个东西,随手捡起来打量一番,木头把上头包的好像铁皮:“这什么?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第94章 越来越好事实上就是不值钱
几人随意一瞥,瞳孔地震,李小光他叔眼前发黑,李小光疑惑:“怎么了?”他叔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团团回过神稳住心神:“你你别动,就站在这里别动。杨一名,李叔叔,大家都后退,后退!有电话吗?”
李小光他叔下意识朝门外不远处看去。团团同手同脚往那边跑。李小光不由得转向他。杨一名大吼:“别动!”
李小光吓得一动不敢动。
张怀民给过团团他办公室电话,团团心慌拨了三次才拨对。挂上电话,团团跑回来,看到李小光脸色煞白,确定他知道手里拿的什么。
李小光的叔叔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想靠近侄子又不敢,来来回回转悠。杨一名见团团直勾勾盯着李小光,往前几步到他身后:“是不是在算张叔叔什么时候来?不如你先往后退几步。”
李小光习惯性想点头,一看手里的东西又不敢动。
团团以前在岛上听他大娃哥哥说过遇到土手/雷或以前打仗留下的地/雷该怎么做。团团让自己冷静下来,思索片刻确定没记错就问李叔叔有沙子吗?
李小光的叔叔摇摇头,忽然想起隔壁一家要修门面房做生意:“有!”
团团让杨一名看着李小光,带两个同学和李小光的叔叔把那家人买的几袋沙子全搬过来,然后挖个坑,把沙子堆坑上,只留脸面那么大洞。
杨一名不禁问:“这有啥用?”
“不知道有没有用。”团团实话实说,转向李小光,“一旦看到你手里的东西冒烟就扔进去。”
李叔叔想不通:“为什么不现在扔?”
团团:“要是原本不会炸,被他一扔扔炸了怎么办?当然等万不得已的时候再扔。”
李小光他叔深以为然忍不住点头。
有了坑做后盾杨一名也敢朝李小光走几步:“现在怎么办?”
团团:“等!”
“等?”
除了李小光,其他几人异口同声。
团团点头:“等我爸爸!”
李小光先前两股战战,又怕被同学嘲笑一直强撑着不抖。现在看到后路,土手/雷炸了他也死不了,不自觉放松下来也敢说话:“张叔叔啥时候来?”
团团看看不远处的马路:“要是平时,我爸爸开车,十分钟。今天是周末。”
杨一名点头:“路上人多自行车多,张叔叔他们刑警队还在市区,要到这边就得穿过长安大街。”一见李小光变脸,怕他紧张把东西扔到沙坑外面,赶忙安慰:“我们陪你,怕啥?”
十五六岁的少年天不怕地不怕,又因为学习不好懂得不多无知无畏,听了团团的话更加不怕,另外两个少年为了证明这一点上前几步,离李小光只剩三步。
李小光他叔想劝几个小子后退,看到侄子额头上全是汗,此时可是冬天,他心里不忍假装没有看见,也上前几步舍命相陪。
废品收购站有个大院子,院子上面没有遮挡物,看起来很空旷,再加上没人说话只有风声,显得瘆人。过了四五分钟,李小光他叔先撑不住,让他侄子慢慢蹲下。杨一名闻言不禁皱眉,蹲下怎么跑。
李小光看起来很累,团团让他蹲下,回头直接趴地上。杨一名和另外两个同学想起电影里打仗的先烈们遇到爆炸第一反应是卧倒。杨一名也劝李小光蹲下。
李小光蹲下,几人也跟他一起蹲下。李小光心里很是感动,但他也是个讲义气的,不希望连累同学,尤其是前途无量的苏团团,就让几个同学离他远点。
杨一名脑后有反骨,闻言挨着他蹲下。另外两个同学不敢靠近,李小光他叔也一脸不赞同,团团起身挨着杨一名蹲下。他的两个同学认为苏团团懂得多,他不怕说明事不大,就挨着他蹲下。
李小光他叔寻思着我一个二三十岁的人不能被几个孩子比下去吧,就挨着自家侄子蹲下。
张怀民急刹车停下,进门就看到五人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他差点岔气。跟他下车的刑警和排爆组不由得停下,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晒着太阳的五人依次转过头。他们平静的样子把众人搞蒙了,张怀民手下的探员不禁问:“张队,您在电话里没听错吧?”
五人不是平静,而是一时没反应过来。团团回过神跑过来:“爸爸!”
张怀民搂住儿子:“在哪儿?”
团团指着不远处的沙堆。
张怀民下意识过去,被探员拉住,排爆组戴上头盔跑过去先看到沙坑,见沙坑底下还有个坑,很是意外。但这个时候重点不是问坑是谁设计的,他们先接过手/雷拿检查一遍,确定暂时不会炸依然放箱子里,然后安慰李小光勇敢。
张怀民搂着儿子到跟前也注意到了沙坑:“团团,你弄的?”
团团:“我们大家一起弄的。”
李小光点点头就起来,可起到一半身体踉跄,吓得离他最近的警员慌忙扶着他。他叔着急忙慌:“咋了?”
土手/雷得到妥善处理,杨一名也有心思开玩笑:“腿软了呗。”
“你才腿软了!”李小光瞪他。
团团:“是不是麻了?”
李小光顿时像找到知己,再加上心里还有一点后怕需要安慰,一把抱住团团。团团懵了,这是干嘛啊。
张怀民揉揉儿子的脑袋问谁是收购站负责人。李小光他叔赶忙回答:“这是国营单位,我是这里的工人,临时工,今天是我值班,我算负责人吧?”
张怀民宽慰他:“不是要追责。他们想知道这东西是不是被当成铁收的。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别的?”
李小光他叔摇头:“不是我收的——”
团团打断:“收的人也不一定知道。爸爸,这东西是从桶里掉出来的。”
几个半大小子一起点头。杨一名还指着那个桶:“就是这个。”
排爆组看向张怀民,张怀民做决定:“先把这个处理了,然后随
我里里外外仔细搜查一遍。团团,你们先回家!”
团团摇头。
张怀民皱眉:“听话!”
“我可以帮你们拿东西。再说了,有懂行的叔叔在这里怕什么?”
杨一名点头,李小光刚才都没吓哭,现在还有刑警,自然更不怕,所以也要求留下帮忙。
张怀民叹了一口气:“你们离远点?”
团团给几个同学使个眼色,四人陆续后退几步。李小光他叔也想后退,可一想侄子的同学能看见,不能给侄子丢脸,他就去办公室拿几双手套,跟刑警和几个排爆的公安一起检查垃圾。
收购站院子里有一片空地,他们检查好一部分,就让几个小子把东西搬到空地上。
一开始是大件,需要两三人一起。有快散架的自行车,还有无法修补的铁锅。搬了十多分钟,李小光手里有个痰盂,抬手递给在他后面接力的杨一名,杨一名一脸嫌弃。杨一名后面的一个同学皱眉:“痰盂也能卖?”
站在最后的团团听了点头:“痰盂漏了又没法补,不卖留着干嘛?种菜啊?”
杨一名嫌他恶心瞪他:“中午还吃不吃?”
李小光白一眼几个同学:“戴着手套怕啥?嫌弃不死你们!”说完绕到空地上扔下。
团团笑着想说什么,突然觉着跟他家痰盂掉地上的声音不一样,仔细一看,上面的花纹也不一样。团团过去蹲下,忍不住用手戳一下。李小光走到前面转过身正好看到他一脸好奇:“苏团团,你研究啥呢?”
团团回头想说,这个好像不是痰盂。看到垃圾堆里的众人,团团就想叫他爸过来,不经意间瞥到李小光的鞋快露脚趾头了,如果真不是痰盂,由他爸交上去,上面奖励他爸或刑警队。
刑警的工作辛苦危险,但出了事有国家兜底,国家也不会拖欠他们工资,少十块钱奖金对他们没有多大影响。他的高中学费每学期五块钱,政府要是奖励他们每人十块钱,李小光一年的学费出来了,也能安心读书。
团团把痰盂移到墙边:“没啥。”到几个同学跟前给他们使个眼色。几人没看懂,但信苏团团的没错。
随后又看到苏团团挑几个东西跟痰盂放一起,其中一个白底蓝纹花瓶,看起来是老物件,杨一名意识到什么。
人多干活快,一个多小时就把院子里的废品清理一遍。李小光他叔不放心,又打开仓库,请公安同志们把东西搬出来。
其中一名刑警问:“这些书搬出来遇到下雨还怎么卖?”
李小光他叔:“我们有雨布。”
公安们一听这话就搬出来。张怀民后知后觉:“小李,团团他们几个是不是来买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