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124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街道小刘文:“以后闹起来,我就当不知道?”

  “出了人命是你失职。”张怀民道。

  小刘张张口:“——你说他俩耍花腔?”

  张怀民:“我查办的凶杀案中有一种激情杀人。比如你和我吵架头脑发蒙,随手抓个东西朝我脑门上一下。你在旁边盯着,他们吵起来有所顾忌,不会出现我说的那种情况。不过别离太近。”

  小刘转向街坊四邻:“以后他们家的事别找我们。”

  热心肠大妈问:“那找谁?”

  张怀民:“妇联!她们三天两头处理这种事,比我们都擅长。”

  老张打量他儿子,怎么觉着张怀民个老小子没憋什么好啊。

  “给我回家!”老张拽着他。

  张怀民担心摔着:“我一条腿,您悠着点。”

  到院里,老张就让小张解释。

  张怀民不敢再气他爹:“妇联的一些同志很擅长和稀泥——擅长说和。这两口子就是欠被妇联的同志教育。”

  “人家得罪你了?”

  张怀民不能说他闲的,也不能提他在屋里憋的:“没有。扰民!冷不丁嚎一嗓子,好好的人也能被他们吓破胆!”

  老张将信将疑:“你就这么不想待在屋里?”

  “三天了,吃饱了干坐着,换你你受得了吗?”张怀民问。

  老张受得了就不会天天往外跑,“再忍几天,等骨头长好,你爱上哪上哪。”

  张怀民明白了,这一周哪都不能去。

  周末,张怀民坐在院里看着苏笑笑洗衣服:“要不要我帮你?”

  苏笑笑扭头瞪一眼他。

  团团幸灾乐祸:“高兴了?”

  张怀民冲儿子招招手。团团问,“想打我?”往后退两步,“想得美!”

  杨一名进来找团团踢球。

  “等等我,我换球鞋。”换好鞋出来看到他爸精神萎靡,“爸爸,是不是想做点什么?随便什么都行?””

  张怀民不客气地说:“我干什么也不能陪你踢球!”

  团团震惊:“你你怎么知道我要说什么?”

  杨一名比他还震惊:“你居然想让张叔叔陪咱们踢球?还是你敢想!”看到张怀民的拐杖,突然有个想法,“张叔叔,我觉着你可以守门。你的拐杖一出,谁也甭想踢进去。”

  团团恍然大悟:“对啊!爸,就这么决定了。”

  “决定什么?”张怀民无语。

  团团:“跟我们去学校。”

  张怀民懒得理他:“笑笑——”

  “你们都走,我头疼!”

  团团抓住拐杖,防止他爹给他一下:“走吧,爸爸,妈妈烦咱们。”

  张怀民想念外面的自由,沉吟片刻:“走!”

  到学校操场,张怀民乐了,居然还有个坐轮椅的。轮椅兄发现张怀民看他,下意识后缩。可又能缩到哪儿去呢。张怀民假装没看到他的窘迫,一瘸一拐过去,“难兄难弟啊。”

  轮椅兄面露尴尬:“跟你可能不一样。我是小儿麻痹症,走不稳。你呢?”

  张怀民:“摔的。”

  “爸爸!”

  团团朝他招手:“你快过来!”

  张怀民抄起拐杖等他靠近。团团不敢,看到一个六七岁大的小孩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让人家给他守门。张怀民想问他是不是疯了,仔细一看小孩的样子:“你儿子?”

  “小的是。大的那个是我邻居的孩子。”看清两个小孩的站位,他忘记不自在,不可思议问,“让你去——守门?”

  张怀民笑着点头:“可不是吗。逆子!”

  饶是轮椅兄有心理准备,闻言也惊呆了。

  “你家在附近?”张怀民看着他的轮椅问。

  轮椅兄还没回过神,下意识说:“我是中学老师,住这边。”

  团团初中是在他家附近中学上的。高中报名那天苏笑笑陪他来的。今天是张怀民第一次来这个学校,“难怪有几栋教学楼。”

  轮椅老师点头:“他是苏团团?”

  张怀民诧异:“苏团团这么有名?”

  “年龄最小,学习好,整个高中部只有他一个。我听他班主任说过几次。”

  张怀民想问的话咽回去,撑着拐杖让好腿歇一会儿。轮椅老师见状试探地问:“应该还要玩一会,去我家坐坐?”

  “还不如说把轮椅让给我,你撑着拐杖。”张怀民忍不住说。

  轮椅老师愣住。张怀民赶紧解释:“开玩笑。这几天在屋里坐够了。”嫌弃地看着拐杖,“不习惯。”

  “你是刚受伤?”

  张怀民:“九天了吧?团团他妈逼我静养。她上班走了,我以为自由了,没想到让我父母盯着我。一天到晚,上厕所都跟着。”

  轮椅老师忽然觉着他比自己惨:“伤的很严重?”

  “两个月拆石膏。”

  “那很严重。需要静养。”

  张怀民一听“静养”就头疼,绕开话题:“你是接父母的班,还是大学毕业分配的?”

  “中专。”轮椅老师说完脸通红。

  张怀民心说,看起来跟他家苏笑笑年龄相仿,这心理素质,跟苏笑笑之间差了十个苏团团还得加十个陈大勇:“学习好不等于会教别人。”

  轮椅老师很意外,不禁说:“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

  “你父母呢?”

  轮椅老师苦笑:“他们不敢说实话,对我都是鼓励。”

  张怀民感觉他对此不满,不敢再继续问,担心一不小心戳碎他脆弱的心灵。照理说孩子这么大了,不应该啊。

  张怀民看看孩子的年龄突然明白,应该是七六年以前结的婚,那个时期在城里没工作的女同志为了逃避下乡二婚男都嫁,何况他只是站不稳。

  今天周末,他妻子却没有出现,看起来像大孩子推他过来。张怀民恢复高考后女方就跟他离婚了。

  照以往张怀民不会多管闲事,局里的案子已经够他费心。可谁让他最近太闲,还要再闲一个月:“那你父母很好。”指着操场,“那个小平头,团团的同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倒数,这学期月考好像是第四十名,他们班六十个学生,进步这么大父母还不满意。无忧无虑的年龄快愁成小老头。”

  轮椅老师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不像啊。

  张怀民扭头瞥一眼他:“在外面无论做什么他都高兴。”叹了一口气,“别人还不能多管。说多了他父母不高兴,还怪我们不了解他们家的情况。”

  轮椅老师不禁说:“但是也对。外人确实不了解。”

  “他父母是普通工人,工资不高,但能养活一家人。这孩子懂事,夏天卖冰棒,冬天卖对联,自己挣学费。可是父母让他上完这学期就下学。”

  轮椅老师愕然:“辍学?

  “对!理由是考不上大学,早点下来跟他叔去南方做生意。陌生人对此也能说两句吧?”

  这位轮椅老师以为张怀民所谓的“说多了”是指让人家父母多关心子女,而父母工作忙,说出“我家的情况你不了解。”

  “无论如何也要上到高中毕业。”

  张怀民:“我们是这个意思。他父母很坚决。继续上也许能考上大学。”

  “大专也行。我们学校去年来了几个新老师是大专学历。”

  张怀

  民点头:“想不想知道我这条腿怎么伤的?”

  “摔的。”

  张怀民:“平地摔?”

  “不可能吧?”

  张怀民先把那个跳水的女同志的事说出来,最后把跳水改成故意往车上撞,被他看见,他把人拽过来,自己没躲过去。

  轮椅老师显然不信:“怎么会有这种父母?女儿被骗,反而怪女儿不检点?”

  “这种父母有很多。你天天在学校接触不到社会上那些事才觉着不可思议。”

  轮椅老师好奇:“听你的意思——”

  “我是刑警!”张怀民道。

  轮椅老师都忘了公安局还有刑警这个职业,而他说的这两件事远远构不成刑事案件,说明在校园外还有很多比气得女儿跳河的父母还要可恶的人。

  难怪他会认为自己的父母很好。

  轮椅老师抬起头,面向张怀民:“谢谢你,苏同志。”

  “谢我?”

  轮椅老师见他故作不知,笑了笑:“反正谢谢你!”

  “不客气!我姓张,叫张怀民。”张怀民看向远处的小混蛋,“跟他妈姓。但我不是吃软饭的赘婿,不用同情我!”

  

第101章 不愧是我笑笑回来别说我出过去。……

  轮椅老师被张怀民的话搞得很尴尬,嗫嚅着解释是他想当然。

  张怀民笑了笑,毫不在意:“习惯了。像我家这么特殊的,整个首都也没几家。”

  “你父母,也同意?”轮椅老师试探着问。

  张怀民:“其实我家不如我爱人家富有。我都二十多岁了,我家才有自己的房子。以前在大杂院,一家五口挤两间房。我和我爱人订婚前,我爱人的祖父说孩子跟他姓苏,这房子就给我爱人。我爸妈很清楚普通人想买房有多难,改个姓跟一套房比起来不算什么。再说,无论姓什么都是我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