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154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苏笑笑呼吸一顿,“——我看你是不饿。”

  张怀民顿时不敢贫嘴:“饿!早上就是被饿醒的。”

  苏笑笑:“怎么样?”

  不就馒头有点辣,一口馒头一口肉丝辣椒刚刚好。张怀民微微点头,又加一筷子:“不错!开胃。回头我送你去单位?”

  苏笑笑摇摇头。

  “这么见不得人?”

  苏笑笑点头。

  张怀民差点被辣椒呛到:“你——”

  “我不希望别人知道我丈夫是刑警。”

  张怀民把饭菜咽下去,“认真的?”

  苏笑笑先解释她有个同事丈夫是农村的,以前下乡插队谈的,她考上大学回城后把她丈夫孩子带回来,因为丈夫没有城里户口,好在上过两年高中,识字又不恐高,现在当个临时工,排线装电话。

  张怀民听到这里忍不住问:“她丈夫怎么没考大学?”

  苏笑笑的同事们乍一听到这事也好奇,忍不住问那位同事:“她说恢复高考那年孩子刚出生,农村人争工分,不可能夫妻俩都看书备考。她大学毕业后,娘家人叫她离婚,她不同意就在外面租两间房。头两年她丈夫天天接送孩子买菜做饭。后来孩子大了,她丈夫觉着吃软饭丢人,正好单位想照顾职工家属,就把她丈夫招进去。可安电话的少,她丈夫经常干两天歇五天,无事可做就看报纸喝茶。见报纸上有乡土文学,他试着投稿,没成想成了。他试着写长,不久前出版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张怀民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然后呢?”

  “可能亲戚邻居都认为她糊涂,堂堂大学生找个农村人,不光养他还给他生孩子。她憋着一口气,她丈夫拿到稿费的那个周末,一家三口就弄一套新衣服新鞋,又拎着大包小包回娘家。到单位还跟同事显摆。”苏笑笑当时替她感到高兴,“结果你猜怎么着?”

  张怀民:“再绕弯子饭菜就凉了。”

  苏笑笑白了他一眼:“刚开始她丈夫下班来接她,领导还特意出来夸几句。不到五天,单位大姐叫她丈夫帮女儿辅导作文。领导的朋友觉着那本书写的真实,大周末,人家还没起床,他就跑过去跟人讨论那本书。她丈夫回答写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就是想

  写出来。对方觉着敷衍,跟我们领导抱怨。还是一老大哥说,他爱人在宣传部门,经常写东西,跟作文不一样。我们领导他朋友和单位同事才勉强接受。你说要让他们知道你在市局刑警队,还是队长,还能过安生日子吗?”

  张怀民十分好奇:“你领导没有问过我是干什么的?”

  苏笑笑:“我假装不好意思说出口。至于脑补成什么样就不关我的事了。”

  “不怕领导欺负你?”

  苏笑笑:“我领导要是眼皮子浅,看人下菜,他是高干子弟也坐不稳。这年头的国家干部有几个简单的?尤其首都,看门大爷都有可能是将军他哥。”

  “你不说我都忘了。去年查个案子,看门大爷是厂长他叔。原先厂领导班子想让他叔当个车间主任,或者生产组长。那大爷不识字,担心连累他侄子,就要看大门。”张怀民伸出大拇指,“还是我老婆看得明白。不过也有那种目无下尘的。”

  苏笑笑给他夹一块鸡蛋,“那种人不要跟他计较,把他捧得高高的,飘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捅破天自然遭雷劈。”

  张怀民不禁啧一声。

  “啧啥?赶紧吃饭!”苏笑笑放下碗,“你刷锅洗碗。”

  张怀民看到她碗里一干二净:“吃好了?”

  苏笑笑点点头,把饭盒找出来,夹走三分之一干椒肉丝,又夹两块鸡蛋,又拿一个馒头,就把饭盒塞包里。

  张怀民:“干椒热过就不香了。”

  “比食堂的饭菜好吃。最近没什么菜,又不舍得买贵的,天天清汤寡水。海带汤都不舍得多放两块海带。”

  张怀民问:“带瓶饮料?”

  苏笑笑担心东西放柜子里忘了吃,她给团团买的带包装的都堆在条几底下。苏笑笑朝条几看去,拿一瓶汽水,又给张怀民一瓶健力宝。

  张怀民:“不能喝这个。开着会闹肚子怎么办。”

  “亏你还是苦过来的。”苏笑笑假装嫌弃,“越来越娇气。”

  张怀民笑着点头。

  苏笑笑顿时觉着一拳打在棉花上,朝他身上一巴掌才挎着包去上班。

  张怀民把剩下的菜吃了,粥喝完,馒头实在吃不下去就收起来。厨房收拾干净,又把堂屋打扫干净,抬头一看时间八点,正好去上班。

  此后一个月没有大案,张怀民就和政委盯上毒/品宣传。他在办公室无聊,就和政委到基层街道。

  大爷大妈们一看市局领导亲自过来,个个都拍着胸脯打包票,一定宣传到位。

  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见过被毒残害的人,而这个年龄的女同志几乎都退休了,六十多岁的孙子孙女上初中上高中,叛逆不服管,很容易被带坏,偏偏都没见过害人的玩意,为了他们,大爷大妈抛下计生办的任务,三天两头在公园迪厅附近溜达。

  大爷大妈们有时候打眼一瞧,甚至吸吸鼻子就能闻出来,以至于到暑假,市局就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抓到十多人。

  在首都这个大城市,十多人看起来很少,可改革开放才几个年头,首都大部分市民还没过上好日子,害人的玩意就迫不及待钻进来,不严查严办还了得。

  七月中旬,张怀民帮经侦向局长要尚方宝剑,趁着办公室没别人向局长反映,毒这东西必须严打,希望上面尽快立法。

  局长希望明年高升,就需要露脸,边点头答应下来边叮嘱张怀民提醒大家办案时小心。

  张怀民从局长办公室出来就去经侦办公室,提醒经侦人员暗访时小心,就回他办公室。刚到门口,后勤女警递给他一封信。

  张怀民下意识问:“谁的?”

  “好像是报社。张队,您笔友啊?”年轻女警一脸好奇。

  张怀民哼一声:“你嫂子能扒了我的皮!”

  “嫂子这么厉害?”

  张怀民:“我老老实实的她是菩萨。我不老实她就是活阎王。尤其现在儿子大了,能照顾自己,她要是急了,敢和我一换一。”摇了摇头,“厉害得很啊。”

  女警不信。看着他推门进办公室,女警跑去刑侦队大办公室问整理资料的探员,“有没有见过张队的爱人?”

  “这么闲?”探员递给她一个文件夹,“结案报告写了。”

  女警随手接过去继续问:“张队说他爱人是活阎王。你信吗?听说张队以前当了二十多年兵,还是在一线,他爱人没法随军吧?安心给他当贤内助的人能有多厉害啊?”

  探员明白不说点什么她能一直嗡嗡个不停:“软弱的女同志能撑起一个家?”

  女警被问住。

  “嫂子不是长得厉害性格强势,就是外柔内刚。不可能色厉内荏!”探员转向她,“现在信了?”

  女警问:“可是说活阎王夸张了吧?”

  “你试试?”探员笑着问。

  女警下意识问:“怎么试?”

  “我想想。”探员撑着下巴思索片刻,“周末到张队家,说你喜欢张队,但你没有想过拆散他们,只是情不自禁。看嫂子怎么说?”

  女警打个哆嗦,下意识往外看,见没什么人进来,抄起文件砸她,“说什么呢。”紧接着又忍不住好奇,“嫂子会怎么做?”

  探员:“嫂子不会找张队大闹,也不会动你,她会去你父母单位,再去你兄弟姐妹单位。都不好使的话,再去你亲戚单位,你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学校,最后去你家,让你全家老小都没脸见人。”

  不感兴趣的几个男探员猛然转过头,惊呼:“这么狠?!”

  女警脸色大变。

  女探员笑着说:“是活阎王吧?”

  “这么做有用吗?”

  女探员:“私生活不违法,但张队这辈子也就这样。除非你父母手眼通天能帮他运作。不过这种情况只适合体制内。事业单位盘根错杂,个体户本就不太在意脸面,这招对他们没用。”

  女警连连点头,“我一个亲戚的亲戚,现在就有两个家。我以为他妻子懦弱。原来是不得不妥协。”

  “你说的那种情况也有办法应对。”女探员见几个男同事一脸好奇,“想知道?故意激怒你们,夫妻互殴不小心废了你们下半身,立刻送你们去医院。至于能不能治好就看你们的运气了。”

  几个男探员打个哆嗦。

  女警问:“这属于犯法吧?”

  “夫妻打架无意间伤到,女同志不知道他那么脆弱,又及时送他就医,犯什么法?”女探员把眼前的证据整理到一个盒子里,“还有别的问题吗?”

  年轻的女警不禁问:“你咋这么清楚?”

  女探员:“前些天乡下那个杀妻案,我不是也去了。死者娘家人总想找嫌疑人拼命,派出所劝了几次冷静下来,可一看到嫌疑人就激动。张队提醒他们动手就犯法。死者家属气得吼,要法律有什么用。张队就说以后遇到类似的事,可以给家中女性撑腰,但是不能动手,看着女性动手。这种情况属于夫妻互殴。当时死者的娘和嫂子弟妹也在,把死者娘家兄弟吓得恨不得给张队跪下,求他别再科普。”

  有个探员不禁说:“对,是有这事。当时还纳闷,张队听谁说的。可我一心扑在案子上,想一下就放下。合着是经验之谈?”

  “真是经验之谈,张队还能当张队?”女探员给同事一个“长不长脑子”的眼神。

  男探员恍然大悟:“你的意思他听嫂子说的?”

  女探员看向年轻女警:“现在信了?”

  “真是活阎王!”女警不禁感叹。

  女探员忍不住说:“有些人希望我们做主,又不希望她们丈夫吃苦,轻不得重不得,容易里外不是人。依我看以后女同志遇到这样的事都自己解决。丈夫给她一巴掌,她给丈夫一脚。丈夫白天打她,她晚上把丈夫废了。”

  “您是人民公安。”年轻女警赶忙提醒。

  女探员:“所以我只是在这里说说。张队的那番话也是为了劝死者家属冷静,没有怂恿的意思。”

  女警不禁说:“张队能说出这番话,

  显然把嫂子的话听进去。这样看张队还挺好。”

  “打住!”女探员担心好感变成喜欢,“不想远走他乡就离张队远点。嫂子可是有过当众大杀四方的战绩。”

  办公室多人都齐刷刷转向她。

  女探员轻咳一声:“我妹说的。我妹在医院上班,多年前张队去医院拆石膏,在医院门口跟人吵起来,我妹带着几个保安过去劝架,到跟前硬是一个字没敢说,就怕说错一句被嫂子问候全家。”

  几人瞬间顾不上手上的活,让她详细说说。

  张怀民揣着信准备下班,路过大办公室,隐隐听到几句赶紧回家。

  苏笑笑傍晚回来看到条几上的信,打开一看是汇款单,就朝南边屋里洗澡的人喊:“张怀民!”

  张怀民端着盆出来:“这么生分吗?”

  “团团爸爸?”苏笑笑晃晃汇款单,“什么情况?”

  张怀民:“猜猜看。”

  “就没见过你写过东西,我猜什么猜?”

  张怀民一边洗衣服一边解释他去年整理的那些资料出版了。

  苏笑笑听懂了又没太懂:“不就是一份材料?”

  “我当时也纳闷。可是确实出版了。这是第一笔稿费。也许只有这一笔。”

  苏笑笑不禁说:“这一笔也不少。”

  “晚上加餐?”

  苏笑笑下意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