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16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团团打断:“你等一下,以前妈妈带我出去玩,去过爸爸学校附近。那边像样的国营饭店可没有羊肉汤馆。你带她去的私人饭馆?”联想到这两年除了特有钱的人,大多数私人店面都不大,“还没有我卧室大的苍蝇馆子?”

  “虽然小,但干净,而且味道好。我都怀疑里头放了大/烟壳。”不止杨一名,他同学也怀疑过,因为这学期学校新增了一本课外读物。说是课外,书中介绍的毒/品他们都没听说过,所以拿到那本书他和同学们就在第一时间看完。话说回来,有了怀疑,他们特意用搪瓷缸子买羊肉汤拿去实验室化验,好在没有任何发现。

  许小军心累地叹了一口气:“人家说随便你就随便啊?”

  “不是天冷吗。我也知道俄餐气派,可罗宋汤哪有羊肉汤舒服。那什么大列巴,跟苏阿姨冻的馒头一样硬怎么吃?”杨一名越说越委屈,“我们学校附近也没有西餐厅。再说了,她想吃为什么不直接说?”

  团团看向许小军,我不想理他,你来。

  许小军又不禁叹气:“你都知道你俩刚认识,不好意思把人往暗地方带,就没想过人家跟你不熟,不好意思直接说?担心你认为她难伺候。”

  “吃饭有啥不好意思的?”

  看他还嘴犟,许小军懒得同他掰扯,再被甩两次他就老实了,“她吃得高兴吗?”

  “挺高兴。我问她好不好吃,她点点头还笑了。”

  团团闻言很好奇:“当时没说你俩不合适?”

  “嗳,你怎么知道她说的是我俩不合适?”杨一名惊呆了。

  团团不想解释想翻白眼:“啥时候说的?”

  “今天。”杨一名说出来就无力地瘫椅子上,“你俩之前说落我,我也觉着总约在外面不好。早饭后我就去她家找她,没想到她直接跟我说不合适。”

  许小军一阵窒息。

  团团实在忍不住吐出俩字——活该!

  杨一名顿时急眼,让他解释清楚。团团揉揉额头,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他这么缺心眼,“今天周末啊。人家忙了一周,天天教学生改作业,好不容易可以睡到自然醒,甭说她,你一大早来找我,我都不搭理你!”

  “可是看电影赶早不赶晚啊。”杨一名不禁说,“我也不想起那么早。”

  团团心疼自己,为啥要在这里啊。“你不可以提前买票?”

  杨一名愣了片刻,不禁问:“上次你给我的票是提前买的啊?”

  “废话!”团团没好气道。

  杨一名张张口,“我,我当时想着上午看电影,中午吃点好的,下午去她想去的地方,三四点钟送她回家,正好!”

  许小军:“——真是君子!”

  “那也不能被当成流氓。耍流氓可是重罪!”

  团团服了,怎么都是他有理啊。团团语重心长地说:“杨一名同学,记住,女生说随便你不能真随便。除非她特意强调西餐虚头巴脑不值那个价。最重要一点,不能让她配合你的时间。”

  杨一名半信半疑:“你个未成年教我处对象?”

  “不信拉倒。”

  杨一名打量他:“你早恋?”

  团团白了他一眼:“我爸经常这么作。”

  杨一名下意识朝外看去。团团道:“他局里有点事,中午回来,放心吧,听不见。我妈妈听到了也没事,反而会附和两句。”

  杨一名问:“就因为我一早找她看电影?”

  许小军:“你应该提前约好时间。”

  “我想约啊。前两天我一有空就找她,可她说忙,有什么事回头再说。”

  许小军不客气地说:“人家懒得理你。”

  “那我,我真失恋了啊?”杨一名不死心。

  团团朝他肩上一巴掌,问他疼不疼。杨一名气得要给他一下,团团躲开:“疼就说明不是做梦,恭喜你,被甩了。以后别再认死理。”

  许小军点头:“两个陌生人突然在一起,家庭情况、学历、生活习性等等都不一样,肯定要多沟通啊。就像两块不规则的石头,慢慢磨合才能越来越靠近。”

  杨一名皱了皱眉嫌麻烦。

  团团见状心说,这货不会以为俩人只需要彼此喜欢欣赏就能长长久久吧。

  杨一名是这样想的,他唉声叹气:“真麻烦!人与人相处就不能简单点吗?”

  团团不禁说:“我妈简单啊。有啥说啥。除了特别喜欢的东西,无论买啥都特别干脆。我爸想浪漫,我妈嫌他吃太饱。他俩换一下估计就是你跟你前女友这样。”

  杨一名十分好奇:“那苏阿姨有没有嫌张叔烦?”

  团团摇头。

  杨一名佩服:“苏阿姨性格真好。”

  许小军登时想笑:“有没有可能张叔叔忙,早出晚归,在家的时间不多,没等俩人相看两厌,张叔叔又要加班?”

  杨一名想起每次碰到张怀民都觉着意外他居然在家,“也对啊。像今天,等张叔叔回来该吃午饭了,午饭后随便干点什么太阳落山了,晚饭后去洗个澡,回来睡着一天过去,明天又要各忙各的。”顿了顿,“我以后要找个苏阿姨这样的。”

  团团想到个很现实的问题:“你俩都忙谁照顾小孩?”

  “我爸妈啊。”

  团团又问:“你爸妈病了呢?”

  “那——我带。带去案发现场,正好让他练练胆儿。”

  团团的呼吸一停。

  许小军过了许久才伸出大拇指:“亲爹!”

  “要是女孩子呢?”团团问。

  杨一名:“更应该练练胆。你忘了吗,以前咱们班那些混蛋同学最喜欢欺负老实的女生。”

  团团提醒:“你就是其中一员。逮住机会就挤兑人家。”

  “对啊。”杨一名点头,“防我这样的。”

  团团起身开门。

  杨一名下意识跟着起来:“嘛去?”

  许小军解释去买票。杨一名寻思着闲着也没事,就戴上手套戴好围巾跟他俩一块去。许小军看着他不愁不忧的样子,还有心思问剧院有啥好看的,回头带他爸妈去看看,心说真是个没心没肺的,难怪人家女同志跟他分手。

  被他一耽误,坐上公交车到剧院,又从剧院回来就晌午了。

  到路口,三人各回各家。

  许小军的母亲韩大菊因为团团暑假在她家住几天,发现团团喜欢吃炒年糕炒米面,再加上天冷在路上不会捂坏,给苏笑笑寄二十斤年糕和十斤米面。许小军得知这一消息,在团团家越发自在。听到苏笑笑问他俩中午吃什么,许小军也敢大胆直言,“想吃年糕又想吃米面。”

  苏笑笑问:“你俩明早有没有课?”

  团团点点头,“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去。”

  “那我炒一碟年糕,你俩一人一碗,再煮一锅米面。”苏笑笑不知道张怀民什么时候回来,“在电饭锅里煮点粥,热几个包子?”

  前些日子天热,包子蒸多了一两天吃不完就坏了。现在天冷没了这层顾虑,苏笑笑昨天下午闲着没事蒸几十个包子,一半白菜油渣馅——油渣是在婆婆家拿的,还有一半是豆腐鸡蛋馅和胡萝卜木耳馅。

  团团不爱吃胡萝卜,让他妈多热几个白菜馅和豆腐馅的包子。苏笑笑让他去拿,让许小军切年糕——年糕硬,苏笑笑没有小青年力气大。

  团团拿六七个,电饭锅笼屉塞得满满的,盖子都盖不上。苏笑笑道:“这样正好,米汤不会溢出来。”

  “妈妈,我不喜欢吃胡萝卜,以后能不能别做了?”

  苏笑笑:“你爸喜欢!”

  团团不禁撇嘴:“天天不着家,管他喜欢什么!”

  啪!

  团团脑袋上挨了一巴掌,他下意识看许小军,许小军吭哧吭哧切年糕,又转向他妈,苏笑笑忙着用温水洗五花肉,打算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丝煮面炒年糕。团团摸摸脑袋,后知后觉转向门外,气得大吼:“爸爸!”

  苏笑笑好笑:“可算看见你爸。”

  “你你刚才故意的?”

  苏笑笑:“你爸确实喜欢不是吗?你爸不喜欢炖白萝卜炖白菜。小时候吃伤了。”

  张怀民看到地上的烧水壶:“有热水吧?”

  苏笑笑点点头。张怀民拎着水壶出去洗脸刷牙。

  牙刷牙膏就放在厨房外面窗台上,苏笑笑透过玻璃窗看得一清二楚,“又一夜没睡?”

  张怀民刷好牙才说:“碰到一群把国企物资往外倒的,为了人赃并获,一个不少,我们和分局沿路布控,凌晨五点才收网。”

  “这事分局不是经验丰富吗,还需要你坐镇指挥?”苏笑笑感觉有点奇怪。

  张怀民:“分局镇不住那些职工子弟和他们的同伙,还没把人押到局里就被截胡,我——怎么说呢,还不一定,听局长的意思上面要提我为副局长,他们知道这个节骨眼上我不可能徇私,看到我就不敢心存侥幸。”

  团团奇怪:“他们认识你?”

  张怀民:“他们人脉广,我们局和分局局长队长,他们都找人查过。”

  许小军好奇:“这事您怎么知道?”

  团团:“傻呀。当然是审出来的。”

  张怀民把毛巾洗干净晾起来,一边涂面霜一边说:“一打照面就喊我张队,我确定没有见过他们,除了查过我没别的解释。”

  许小军不禁说:“张叔叔真厉害!”

  团团感觉不对劲:“爸爸,可是你现在只是大队长啊。万一没能提副局呢”

  张怀民当然不会告诉他,公安系统内部都传他有个厉害的亲戚。坊间看到他在分局几年就到市局,到市局几年就要提副局长,也认为他后台硬。

  刚刚回来的路上张怀民还暗乐,狐假虎威的感觉真好。

  过些年别人弄清楚他其实没啥过硬的后台也晚了,他本人就是他最大的后台。

  “局长敢告诉我,说明这事十拿九稳。除非我自己犯了原则性错误。”张怀民看到苏笑笑炒年糕,“多炒点。”

  苏笑笑:“你也想吃?你吃过就睡的话,吃米面和包子吧。年糕消化慢,顶在胃里不舒服。”

  张怀民还是想尝尝味儿。苏笑笑又让许小光切一条。

  万事俱备做起来就快了,几分钟后年糕出锅,用热水煮米面,总共十来分钟,此刻米粥还没煮出米油。

  苏笑笑摸摸包子,还没热透,就先去堂屋吃米面年糕。

  过了四五分钟,张怀民把锅端过来。团团掀开锅盖就夹包子。张怀民不禁皱眉:“怎么跟饿狼似的?”

  “我喜欢妈妈做的包子。”团团看向他爸,“你不吃是不喜欢吗?”

  张怀民朝他脑门上一下,“少给我瞎挑拨!”外面传来敲门声,张怀民估计邻居过来借醋或者酱油,“门没锁,进来吧。”

  大门被慢慢推开,一个身上挂着很多东西的花子,手里拿着看不出本来颜色的破碗,显然是要饭的。以前苏笑笑不想给,因为前世遇到太多假乞丐。后来意识到这个年代除了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很穷,便把心态调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