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17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没头没尾的,苏笑笑被他问糊涂了:“什么长大了?”递给他一个烤花生,“尝尝是不是比煮的好吃。”

  团团:“以前我想一个人静静,杨一名个没眼力见儿的天天找我玩。现在反而是我不知道找谁玩儿。妈妈,以后我会不会跟你一样单位和家两点一线啊?”

  苏笑笑:“你只是一时不习惯——”

  “习惯就好了?”

  苏笑笑看着他一脸哀怨顿时觉着好笑:“没等你习惯,你就会发现时间不够用。下了班只想回家吃饭睡觉,甚至都不想做饭。”

  团团:“这么累?”

  苏笑笑点头:“所以是我选择家和单位两点一线。不是因为没人找妈妈逛街喝酒,妈妈不得不两点一线。”

  “你同事还喝酒啊?”

  苏笑笑好笑:“你认为我同事都跟我年龄相仿啊?你高中师兄师姐该毕业了吧?他们毕业后去哪儿上班?”

  团团恍然大悟:“对啊。你单位也有很多跟我大小差不多的?妈妈,她们找你玩吗?”

  “我是她们领导,她们下了班不想见到领导,不然就算在迪厅也觉着像上班。”苏笑笑道,“跟我年龄相仿的找过我,但我不喜欢跟她们聊天。不是说儿女怎么怎么不成器,就说孙子孙女,谁要听这些家长里短。”

  苏笑笑跟同事出去过几次,她们见苏笑笑的衣服显气质,就找苏笑笑逛街,问苏笑笑的衣服在哪儿买的。

  钟二娃的服装厂在首都有专卖店,苏笑笑把人带过去,她们一问价格就直呼穿不起。从店里出来还要打趣苏笑笑会花钱。

  苏笑笑解释她只有拿到奖金才逛这家店,几人依然认为她不会过日子。还说女人应该好好打扮,但要量力而行。苏笑笑听了这话不高兴也没表现出来,也不再同她们出去。

  她们邀请了几次苏笑笑都找借口溜,有一回在食堂吃饭几人逮住苏笑笑一人打趣。

  事业单位又没法跳槽,闹僵了工作不好干,苏笑笑任由她们说个痛快。

  晚上到家她把这几年在钟二娃店里买的好衣服都拿出来,几天一套轮着穿。到了夏天,苏笑笑的衣服便宜,幸好这些年没胖过,人衬衣服,她就一天一套。

  苏笑笑还去团团同学店里选了许多跟衣服很搭的发饰,又去街上买几双鞋。街坊四邻大爷大妈看到她一周不重样就跟罗翠红白话,你儿媳妇升官了,肯定升了,比以前讲究。

  张怀民却觉着她病得不轻,问她出什么事了。苏笑笑直接说小事。她要说没事,张怀民得查查。一听小事就想起她那年在医院门口大杀四方,忍不住为惹到她的人祈祷。

  到了深秋时节,苏笑笑小腿裤配宽松的毛衣,或者牛仔裤配短款夹克。四十岁的人看背影像二十多岁,到前面看像三十来岁,经常有人跟她搭话。

  起初局里几个领导没注意,连着半年她都打扮的跟明星似的,又听属下聊过,领导怀疑她家里出了变故导致她性情大变。

  局长就找苏笑笑谈话,先夸她衣服好看,话锋一转问她跟丈夫感情如何,孩子在学校还好吗之类的。

  苏笑笑一看误会大了,赶忙解释上半年收拾屋子,发现很多衣服没怎么穿过,再不穿她就老了。

  领导放心下来,就说没事就好,穿好看点挺好,省得别人一听邮电部门就以为全是满身臭汗的大老爷们。

  几个女同事看到苏笑笑进了局长办公室,认为领导会数落她穿衣问题,老同志了,天天跟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似的成何体统。所以都等着苏笑笑吃瘪收敛。

  苏笑笑我行我素。直到上半年那场风波过后各部门严查,苏笑笑才跟从前一样怎么舒服怎么来。

  苏笑笑这样干了一年多,自然把跟她年龄相仿的女同志得罪光了。不过也有意外收获,三十岁以下的女同事都会找机会问她衣服哪儿买的。

  她们很清楚苏笑笑比她们工资高,直接问有没有平替,不要求布料版型多好,穿着好看就行。苏笑笑就把团团的同学和她大伯小叔开的店推给她们。

  那几家店都从南方拿货,在首都很有特色,又比钟二娃的专卖店便宜,她们几乎每次去都能选到喜欢的。她们高兴,见着苏笑笑就道谢。有几次被年轻男同志听见,问她们谢什么。她们趁机显摆一下衣服,后来那些男同志想给对象选礼物,也找苏笑笑推荐。

  苏笑笑在单位有人可用,而且新脑子灵活,愈发懒得同老同志周旋。不过这些事她不打算告诉团团,团团以后肯定去研发单位,眼里只有数据的科研人员哪有心思对人的衣着品头论足。

  团团不知真相便对苏笑笑的话信以为真:“妈妈说得对。天天跟她们聊那些,早晚跟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一样,今儿东家长,明天西家短。”

  苏笑笑把红薯掰两半:“中午不做饭了?”

  “就吃这?”团团皱眉。

  苏笑笑:“不好吃?”

  “好吃是好吃,可也不是饭啊。”

  苏笑笑:“没有锅气的东西只是零食?”

  “对啊。”团团点头。

  苏笑笑问:“要不要妈妈教你做饭?”

  “你——其实我会。”团团实话实说,“我真会。就是我可能遗传了我爸,好比和面,我觉着太软,加点面肯定硬。我觉着硬,加点水肯定软。除非像做实验一样。可是多麻烦啊。”

  话音落下,张怀民顶着风雪推开院门。

  团团看过

  去:“这么大的雪,他居然不打伞?”

  张怀民用脚关上门:“雪花到处飞,打伞也会落一身。”

  苏笑笑给他个小马扎,又把水杯给他:“不是说今天加班?”

  “查到一批枪。上交处理就没我什么事了。”

  团团被红薯噎住,张怀民无奈地把水杯递过去:“多大了啊?”

  “不,不是——”团团咽下去就问,“这里是首都,在这里搞枪,想干嘛?”

  张怀民:“无知无畏。”

  苏笑笑好奇地问:“走私枪?”

  “国产的。工厂在外地。外地公安还在查。”

  苏笑笑:“很好查吧?”

  张怀民摇头:“不好查。几台机器的机械厂就能做。他们只要不组装,就算你查到也没法定罪。因为厂里没弹/药。再说,他们要说做几把玩玩,你也没法定罪。”

  苏笑笑心说,私藏不违法吗?忽然想到可能还没有法律规定私藏违法。

  “那以后你们出警不是很危险?”

  团团想起那个打火机,忍不住看他爸。张怀民一看到儿子看他,立刻想起胸口那一下,“中午不吃了?”故意转移话题。

  苏笑笑以为他忙了半天饿了:“吃什么?我去做。”

  张怀民:“包子馒头还有吗?”

  “没了。和的面还没发,下午蒸。”

  张怀民想想:“蒸米饭炖菜吧。”

  苏笑笑早上买了几根排骨,打算晚上蒸馒头炖菜,“行。回头我再买几张豆皮,泡点粉丝,晚上吃包子。”

  团团看着他妈去厨房,冲他爸冷哼一声。张怀民揉揉儿子的脑袋,又拿一个红薯就去找苏笑笑:“要我做什么?”

  “土豆,再看看柜子里有什么。你吃什么泡什么。”

  张怀民拿一把干豆角,发现有贡菜:“这个呢?”

  “这个炖烂了不好吃。听人说这个菜跟土豆一样,遇到酸的不会变软趴趴的,改天给你们做酸辣粉再吃吧。”

  张怀民坐下刮土豆皮,突然想起今早在路口碰到他妈,他妈不知道听谁说的,他老丈人快不行了,让他拿主意。不告诉苏笑笑是担心她看到刘大军可怜,刘大军要什么她都答应。

  张怀民不想告诉她,又怕她有遗憾:“前几天爸妈不舒服,新民陪他们去医院检查,好像看到你爸了。”

  

第137章 真死了您没看出来怪我啊?

  苏笑笑举起的刀在空中停了三秒,随后神色如常,边砍排骨边问:“快死了?”

  张怀民没在意她的刻薄:“不清楚。改天我问问?”

  “问问吧。要是死了,以你的名义送个花圈。”不是张怀民在机关单位,还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刑警,老丈人死了他不出现的名声影响他在群众和领导心中的形象,这花圈她都不想送。

  虽然当年找苏笑笑要钱的有两家,婆家和娘家,可原身确确实实是在娘家累消失的。

  苏笑笑不知道原身去哪儿了,别人也没有发现她不是她,可她占了人家的身体,不能忘得一干二净。哪怕原身不在意父母的压榨,苏笑笑无法不计较,一条鲜活的生命啊。

  张怀民也是这样打算的:“我明天去医院看看?”

  苏笑笑点点头:“要不要加点木耳?”

  张怀民愣了一瞬,意识到她不想聊这个话题:“加!我看看还有什么。”

  第二天早上张怀民到局里先找刑侦和经侦队长,问他们最近有没有同志受伤,在哪个医院。

  这个年代街上乱,公安受伤是常有的事。不过自打张怀民险些丧命,让局长意识要是牺牲太多同志,他很有可能被下放,所以他决定开展一次长达三个月的培训,包括派出所民警。

  派出所片警多是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部队兵王到派出所就是大材小用,以至于厉害的多在刑警队。派出所民警会的那两下子就是比普通人灵巧一点,遇到力气大的匪徒都控制不住。以前没那么乱,派出所不是给李大爷找猫就是劝张大娘别跟儿媳妇吵架,局里也没想到派出所民警离匪徒最近。

  话说回来,自从局里很多同志亲眼看到张怀民昏死过去,他们再出任务就不敢逞强。可还是会被嚣张的不法分子伤到。就在三天前缺乏经验的年轻公安被撞到腿。这位同志跟张怀民那次不一样,张怀民拦车被撞,他被倒车拐弯的不法分子甩到地上,靠腿借力骨折了。

  那位同志就在张怀民以前打石膏的医院休养,医生说他有脑震荡,建议留院观察。那家医院其实离市局不近,刑侦队长知道张怀民以前受过伤,现在恢复的很好,特意把人送过去。

  也是巧了,给年轻公安看腿的就是嫌张怀民不老实的老医生。

  刑侦队长一看张怀民要去医院,他就说擦破点皮,不值得张局亲自过去。张怀民实话告诉他自己去医院有别的事。

  刑侦队长想想手头上的案子昨天送检了,就开车送张怀民过去。

  张怀民叫他绕到大商店称几斤水果,又买两盒点心。刑侦队长忍不住好奇:“张队去探望谁啊?”

  “我们的同志啊。”

  队长不信。

  张怀民到医院直奔同志病房。刑侦队长震惊,匆匆跟上,低声询问:“您真是给他买的?”

  “这还有假。”张怀民过去宽慰对方两句,担心热血上头的年轻人因为他的鼓励下次遇到歹徒不管不顾,就没敢说太多。从病房出来,正好遇到那位嫌弃张怀民不配合的医生,张怀民就找他打听刘大军的病房。

  医生对他印象深刻,阴阳怪气几句才告诉他在隔壁楼。

  刑侦队长很有眼力见儿,去车上等他。

  张怀民到病房门口看到护士整理床铺:“这人死了?”

  护士吓一跳,回过神以为他是死者什么亲戚,劝张怀民节哀,然后说半个小时前走的。

  张怀民把队长送到公交站牌,叫他乘公交车回局里。队长见他神色凝重也不敢瞎打听——探望病人的面色不好,十有八/九因为病人没了。

  张怀民先去原来的家。担心车把路堵了,他把车停在胡同口才去赵大妈家。

  以前赵大妈一顿吃仨馒头两碗粥,走着下乡摘香椿再走回来都不觉着累。现在拄着拐杖,盯着张怀民看一会才敢问:“团团的爸爸吧?”

  张怀民点头:“赵大妈,您好啊。”

  “好,都挺好的。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从前赵大妈跟儿媳妇嘀咕,也不知道这张怀民是有多忙,给苏家老两口上坟的是苏笑笑,年年除夕贴春联的是团团,要他有什么用。后来张怀民终于有时间,拄着拐出现,赵大妈又跟儿媳妇白话,还是忙点好。从那以后再没有见过张怀民,赵大妈心里反而踏实,说明张怀民好好的,苏笑笑没有变成寡妇。

  张怀民直接问:“我岳父最近有没有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