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邻居见状连忙打圆场:“爱民这是怕被她嫂子比下去。老罗,拆开让咱们长长见识。”
罗翠红打开纸箱最先看到的是两团海带。邻居脱口道:“过年不用买菜。”
张新民的老婆眼尖,看到底下有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想到嫂子上次寄来的那箱东西没这样包装的,不等婆婆把海带拿出来就说:“腥味这么重先晒晒吧。”不待婆婆开口,她就叫丈夫把箱子搬到堂屋墙边。
邻居不禁说:“再让我们看看还有啥啊。”
“不是什么稀罕物,供销社里多得很,想看去供销社看去。”
邻居大妈嫌她小气:“供销社哪有这些?你就胡说!”
“谁说没有?今年供销社多了很多海带鱼虾,听说海带跟这个时候的白菜萝卜一样便宜。”
罗翠红转向儿媳妇,你可别信口开河。
张新民的妻子点头:“真的。不过不是咱们这边的供销社,海店那边。我原本打算下午去看看,没想到大嫂的东西寄来了。”接着又对张新民说,“回头写信告诉嫂子以后别寄了。”
邻居们见她说得跟真的似的,忍不住问:“真的假的?要是真的,我得去买点海带。多吃海带防大脖子病。”
张新民的妻子:“有是有,今天去的话肯定是人家挑剩的。”
“挑剩的也能防大脖子病。”邻居大妈说出这话就问其他邻居去不去。
大脖子病很瘆人,几个邻居互看一眼,回去拿篮子拿钱,乘公交车去海店供销社。
张新民的妻子立刻叫闺女关门。
罗翠红终于意识到小儿媳的反常:“怎么了?”
张新民的妻子把压在海带底下的报纸拿出来就进屋。几个大人相视一眼,跟进去。报纸包了三层。张爱民嘀咕:“什么东西啊?神神秘秘的,苏笑笑可真能折腾!”
罗翠红朝闺女背上一巴掌:“你敢吃一口,我撕烂你的嘴!”
“大不了去供销社买——”张爱民吓得倒吸一口气躲到丈夫身后,“二嫂,什么东西这么瘆人?”
张新民嫌弃她妹:“海参都没见过,还好意思嫌大嫂瞎折腾。”
张爱民确实没见过海参,扯一下丈夫的衣袖,真的吗?她丈夫仔细看看,“我以前跟爸妈去饭店吃饭,看人家点过,好像是小米海参粥。”
张新民的妻子又把另外三个报纸打开,里头是鲍鱼、鱼胶和干贝,不禁说:“我们常说的鲍参翅肚就差鱼翅。不过干贝也是好东西,海八珍之一。”
张爱民忍不住吞口水:“妈,您大儿媳妇有钱真能作啊。咱家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哪个衬得上鲍参翅肚啊。”
罗翠红瞪一眼闺女:“不吃不能送人?”
张新民的妻子眼睛一亮,“妈,我去供销社问问有没有包装纸盒,包好留咱们过年走亲戚。”
罗翠红突然觉着苏笑笑寄来这些东西正是这个意思,于是就叫儿媳妇把东西收起来,她去供销社看看。
张新民的妻子在家没什么事,跟婆婆一起去海店供销社。供销社确实有海味,而且供销社卖的跟苏笑笑寄来的海带、虾皮品相差不多,婆媳俩就没买,只买八个包装盒,给孩子买一包糖就回去。
下午老张去邻居家找个秤,半斤左右装一盒,最后每样还剩小半斤,罗翠红做主留自家吃。
然而一家几口都不会做这些东西,张新民就跑去书店找食谱。食谱上不够详细,在单位吃饭时就找厨师请教。
张新民学会后,罗翠红等周末女儿女婿外孙都过来就做两样尝尝,一样是干贝蒸蛋,一样是鲍鱼红烧肉。罗翠红原先打算用鲍鱼炖鸡,老张说蒸蛋就别搞汤,显得像两个汤,她才决定拿出肉票做一道菜。
张爱民没敢夹鲍鱼,她丈夫夹一个,吃一半给她留一半。张爱民在她妈的瞪视下咽下去,不敢说“也就那么回事”,“不愧是鲍参翅肚中的鲍鱼啊。还是大嫂有品位!”
张新民的女儿忍不住吐槽:“小姑,你好谄媚啊。”
张爱民笑着装傻,当没听见,拿起儿子的勺子挖一勺干贝蒸蛋。
与此同时,苏笑笑也做了这两样。
晚上张怀民回来跟儿子聊天问团团中午吃的什么,团团说鲍鱼和干贝,张怀民一点也不羡慕。
吃够了,吃的够够的!
对他来说溏心鲍鱼都不如猪油拌面香。
张怀民不小心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苏笑笑在厨房听见,翌日清晨就做猪油拌面。面用的是挂面,苏笑
笑懒得和面擀面条。
张怀民也吃够了挂面,看在好吃的份上他没吐糟挂面配不上猪油。
不知不觉,春节的脚步临近,首都寄来几身棉衣和两双棉鞋,都是团团的。张新民的信随衣服过来,再次提醒苏笑笑首都能买到便宜的海味,这就导致苏笑笑不知道给公婆寄什么,让张怀民拿主意。
海岛最多的就是海味,不寄这个总不能寄山珍。
张怀民顿时不禁夸自己聪明,“你攒的那些干笋干蘑菇是不是还没吃?”
苏笑笑点头:“有新鲜的就不想吃晒干的。”
张怀民:“那就寄那些。”
“可是也少啊。”
张怀民:“买一包糖找谁换两样。”
苏笑笑买一包糖跟小楚换两样山货,跟之前一样把品相好的挑出来。给她姑寄的仍然是海味,虽然首都有卖的,她姑也不舍得买。再说了,苏笑笑也不是给她姑一个人寄的,还有她大伯二伯和小叔。
东西到刘家和张家那天正好小年。苏笑笑的姑把东西拉回家就挑出七成回娘家。
社员们一看苏笑笑又寄东西,还是能防大脖子病的海产品,别提多羡慕,不由得夸刘家兄弟几个有个好侄女。
以前社员瞧不上刘家,当上门女婿大家能理解,为了活下去不丢人。可是老人家五七还没过就改姓,简直猪狗不如。
现在听说刘家几兄弟得空就进城帮苏笑笑打扫院落除草检查屋顶,又跟没良心的刘大军断往,大家觉着刘家这几个兄弟还能处。如今又看到苏笑笑愿意补贴老家人,刘家跟苏笑笑搞好关系,以后的日子就算不能越来越红火,也饿不死,就要帮他们家几个孩子介绍对象。
刘大姑脑子活,立刻扯一段海带给要给她侄子侄女介绍对象的乡亲。
其他社员见状就打趣那个人:“东西收下了,可别光说不干!”
“我这就去问问。”社员把东西塞给妻子就去隔壁村。
此时,张新民的妻子和婆婆在供销社,买海产品留着招呼亲戚和走亲戚,又顺便买几张包装纸。
回到家,婆媳二人就把苏笑笑寄来的山货最好的挑出来包起来,仍然包八份。
包好后张新民的妻子问婆婆:“回头拿多少啊?”
罗翠红边思考边说:“一包寒酸,三包不吉利,四包太多,人家会认为我们有事求他们。一包山货一包海味,再加两封点心。”
张新民的妻子算算:“需要送鲍鱼这些东西的只有四个领导,那还剩四份呢?”
“留着以后用。”罗翠红道,“老人生病住院,正好需要这些东西。”
张新民的妻子就把剩下八份山珍海味收起来,然后给苏笑笑写信告诉她东西到了。
除夕当天上午苏笑笑才收到信。
邮局除夕上半天班,中午十一点就可以回家。苏笑笑一边看信一边领着团团回去。
到家娘俩就做早上准备好的菜。
四菜一汤,大吃一顿,团团去找朋友,苏笑笑去吴双家玩儿,顺便给团团织毛衣。
傍晚,苏笑笑包饺子。晚上和初一早上吃饺子。哪怕只有饺子,团团也高兴,一边吃一边问:“妈妈,可以天天过年吗?”
苏笑笑愣住,还是他敢想,“团团,为什么不可以每天都是星期天啊?”
“要上班!”
苏笑笑道:“对啊。要上班啊。”
团团把饺子咽下去,垂着脑袋叹气道:“好吧!”
“看给你愁的。”苏笑笑乐了,“饭后去哪儿玩儿?”
团团又高兴起来:“我要给大娃哥哥拜年!”
苏笑笑一脑门黑线,被同辈拜年,你也不怕大娃哥哥觉着你咒他,一脚把你踹出来,“你不是最喜欢三娃哥哥吗?”
“三娃哥哥坏,欺负我。”
苏笑笑想笑:“逗你玩呢。”
“对啊。他玩我,我不跟他玩。”团团把汤喝了,一抹嘴巴就问,“妈妈,我的帽子和手套呢?”
苏笑笑起身用热水打湿毛巾给他擦擦手和嘴,又给他戴上帽子围巾,兜里装满糖果,“一人给一个,说新年好啊。”
第34章 团团上小学我要比三娃哥哥好看!……
过了年初一,这个年就算过完了,因为年初二苏笑笑就得去上班。
团团想跟哥哥姐姐们玩,吴双就让团团在她家玩。
苏笑笑见他实在不想去也没逼孩子。中午十一点多,苏笑笑往家赶,到吴双家她儿子正准备做饭,团团蹲在他身边帮忙摘菠菜。
苏笑笑看着他把一根好好的菠菜扯成花瓣,二话不说把他拽起来:“糟蹋东西!”
“妈妈?”团团抬起头,高兴地跳起来。
苏笑笑抓住他的小胳膊:“手上都是泥,别往我身上蹭啊。”
“我洗手!”团团转身就找盆。
苏笑笑:“回家洗!”向吴双的三个儿女道一声谢就拉着团团回家。
家里还有前两天蒸的馒头和包子,苏笑笑嫌炉子烧火慢,她用铁皮架子烧火,用铁锅热馒头包子,又用铁锅炒一个菜,把她拿去单位又拿回来的菜热热。
饭后,苏笑笑一边收拾厨房一边问:“团团,下午去邮局还是跟哥哥姐姐玩儿?”
“我和妈妈去上班。”团团坐在小椅子上,托着下巴看妈妈擦锅盖。
苏笑笑:“是不是因为没去大娃哥哥家,嫌双姐家不好玩啊?”
团团摇头:“我去啦。大娃哥哥做好吃的,二娃哥哥画画,三娃哥哥欺负我。”
“另外四个哥哥呢?”
团团:“干活写作业。”
苏笑笑:“大娃哥哥做的好吃的有没有给你尝尝?”
团团放下小手,撑着膝头叹气:“大娃哥哥做的好慢好慢,我都要睡着了。”
苏笑笑想起张怀民跟她说的事,估计钟大娃不是杀鸭子就是收拾鹅毛,所以需要小半天:“好吃的都很慢。妈妈给你做饺子也很慢啊。和面,剁饺子馅,还要擀面皮包饺子。”
团团想起早几天包饺子,他的肚子咕咕叫了妈妈还没做好:“以后不嫌大娃哥哥慢。”
“下午去找大娃哥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