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团团当自己没听见,问:“妈妈,别说了,我上学迟到了。”
第38章 一举多得张怀民怀疑团长希望他识趣主……
苏笑笑乐弯了腰,苏团团咋这么好玩啊。
团团不认为这事好笑,拽着他妈起来:“洗碗刷锅,我上学你上班!”
苏笑笑
中午要回来做饭,所以送走团团她把锅碗瓢盆洗刷干净就把中午的菜洗了。
中午回来,苏笑笑烧米汤热馒头,用周末捡的柴烧火炒菜。
接近一点钟,娘俩吃过饭,苏笑笑照常上班,团团正常上学。
如此过了半个多月,邮局收到通知,翁洲岛未来三天可能受台风影响下暴雨刮狂风,中小学和各单位关门三天。
晚饭后苏笑笑闲着无事在院门外看着团团跟小孩子玩闹,吴双从屋里出来,仰头看着天空:“哪来的风?是不是天气预报有误?”
苏笑笑不懂这边的天气:“十月还有台风吗?”
吴双:“再往南有,这边到了十月就少了。不过要是南边有台风,到不了这儿这里也会刮大风下大雨。”
苏笑笑来这边几年没见过掀翻屋顶的大台风,所以一点也不紧张,“没有更好,有了也不怕,不是直面台风就没大事。对了,菜什么的都买了吗?”
上午收到通知,苏笑笑中午回来特意去一趟副食厂,买两条鱼,回来收拾好就用盐腌上,又买几斤鸭蛋和鹅蛋和一把挂面。蔬菜院子里有,苏笑笑打算睡前摘一筐放厨房,万一真有台风也省得顶着狂风大雨出来摘菜。
刚才她还把院子里放痰盂的棚检查一遍——往上面加几块砖,以防棚顶掀翻污水横流。
吴双没去副食厂,朝自家院里睨了一眼:“院子里的菜能撑三五天。”
苏笑笑一听这话就知道她不想花钱,便转移话题问她要是明天无风也无雨,局长会不会通知她们去上班。
吴双摇头:“不会!尽管放心在家休息。”
苏笑笑和吴双消费观念不一样,不能聊买菜买衣服等等所有跟钱有关的事,而且吴双有时候固执,不如王素芬知道自省,苏笑笑不想跟她闹僵,干脆聊比较保险的话题。
岛上日子枯燥,没有电视,广播信号时有时无,报纸上的内容就那些事,又不能瞎分析部队的事,所以平时聚到一起只能聊东家说西家。
王素芬好八卦,吴双也不例外,一听苏笑笑说团团的同桌感冒了,她担心团团着凉,明儿不下雨就再去卫生院买几袋板蓝根预备着。吴双快速接一句,“我家有感冒药,快过期了,别买了,回头去我家拿。”紧接着就靠过来小声问:“还记得郑医生吗”
苏笑笑点头:“十一那天上午我和王大姐回来正好碰到她出嫁。怎么了?”
“原本我以为卫参谋长最小的孩子都二十多了,大孙女都有团团这么大了,他娶个只比他大儿子大几岁的郑医生,家里孩子会反对。没想到全家都很支持,听说还喜欢郑医生。”吴双往四周看看,跟做贼似的,“不会真让你说中,她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吧?”
苏笑笑问:“过得好不好吗?”
“这种嫌贫爱富的女人,凭啥过得比别人好?”
苏笑笑道:“您没听说过,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吴双一时语塞。
苏笑笑失笑。
吴双借着灯光看到她的表情,恍然大悟:“拿我寻开心呢?是不是知道什么,快说,别卖关子!”
苏笑笑:“咱们都认为郑医生嫁给卫副参谋长是图他的人脉待遇这些,卫家能不知道?”
吴双:“卫家的几个孩子就不怕参谋长的退休金都被郑医生骗走?”
苏笑笑:“郑医生要是生个孩子,还是儿子,参谋长可能为了小儿子把钱都留给郑医生。问题是她没孩子。其实没孩子也不怕,会哄就行。你觉着强势了半辈子的人能低头做小?”
吴双摇头。
苏笑笑:“所以不能把人家当大老爷伺候,又没孩子,参谋长凭什么让她管家?”
“郑医生不闹吗?”
苏笑笑摇头:“她不敢。参谋长不是高老师,她今天闹,明天参谋长就能跟她离。虽然参谋长年龄大了,但以他的条件,找个三十岁左右的不难。”
“不难。”忽然想起什么,“你说卫家人那么喜欢她,是不是因为事先说好,比如她嫁给卫参谋长不图钱,就图他家日子?”
苏笑笑:“以郑医生的性子说不出这种话。双姐,您忘了,郑医生虽然只是卫生室医生,可她会输液抓药。卫家人着凉感冒不需要去医院请医生。”
“就为这?”
苏笑笑摇头:“当然不止。娶了郑医生,以后不需要请保姆,上面给的补贴是不是就省下来?有郑医生在参谋长身边,是不是就不需要儿女操心?”
吴双恍然大悟:“保姆钱省了,看病方便,参谋长还有媳妇,这,就是把参谋长的工资拿出来一半给郑医生,卫家也不亏!”
苏笑笑点头。
“不过郑医生也不亏。卫参谋长虽然是副的,也能帮她家解决几个工作。”吴双道。
苏笑笑:“他上面还有首长政委,参谋长,不可能让他安排太多。”
“两年安排一个也值。”
苏笑笑心说,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年年底没有大变动,明年也会有大改革。
这话说出来没法解释,苏笑笑很不走心地点了点头。吴双又说:“郑医生嫁给了卫副参谋长,往后林护士就好找对象了。”
苏笑笑愣了一瞬,对啊,之前她怎么没想到这点,“你说得对。不过也得人家能看上她。她学历低,父母是渔民,除了会打针输液,没有别的特长,长相和身材又不如文工团的歌唱家舞蹈演员,高干子弟估计看不上她。”
吴双:“你说的是首都的高干子弟吧。咱们岛上,就说刘师长,儿子学历不高,又是义务兵,林护士哪点配不上他?”
苏笑笑心说,凭刘家跟有远见的宋老师和前途无量的钟团长亲如一家,钟家夫妻就不可能放任刘师长的儿子娶林莹。
即便刘师长的儿子愿意,只要段大嫂不同意,请宋老师出面,以宋老师的见识能不动声色地给他搅黄。
再说了,刘师长的儿子在外当兵,压根没机会认识林莹。林莹想嫁给他,只能让段大嫂满意。凭段大嫂那天对郑医生的看法也不可能跟她结亲。
苏笑笑摇头:“嫂子,不是配得上配不上的问题。不信打个赌?”
“赌刘家看不上林护士?刘师长的儿子要是跟林护士成了,凭刘师长和副参谋长俩人的人脉能把刘家那小子调回来,还能安排他去军校进修。”
苏笑笑听张怀民说过,他运气好从军校出来培养现役军官的军校就停课了。
吴双肯定不知道军校这几年不招人。苏笑笑不想同她争吵,“段大嫂虽然不识字,在乡下半辈子,不等于人家眼皮子浅。”
即便段大嫂眼皮子浅,刘师长学问不高,可俩人隔壁是俩大学生啊。
这年代的大学生多稀有,苏笑笑身边一个没有。
吴双:“我还是觉着有可能。”
苏笑笑想说什么,听到一阵脚步声,回头看去,团团跑过来:“妈妈,妈妈——”
“怎么了?”苏笑笑问。
团团过来就拉她的手,苏笑笑习惯性抱起他:“累了?”转向吴双,“双姐,改天聊。”
吴双看到团团脑门上全是汗,就让苏笑笑给他洗澡。
团团渴了,进屋就咕噜噜喝水,苏笑笑真担心他年龄小控制不好身体半夜尿床。可孩子渴了也不能不让孩子喝。
苏笑笑看着他写半小时作业再给他洗澡。到楼上苏笑笑给团团读小人书讲故事。九点多团团困得睁不开眼,苏笑笑抱着他到楼下尿尿。然而房门刚打开,一阵风扑过来,苏笑笑险些岔气。
团团被凉风吹得哆嗦一下。苏笑笑把他送到楼上,倒一点点热水给他冲一包板蓝根。
翌日,团团没着凉生病,窗外狂风伴着大雨,团团吓得不敢出去,扒着窗户朝外看:“妈妈,菜坏了!”
苏笑笑:“雨停了妈妈再种。”
“妈妈,我们吃什么啊?”
苏笑笑:“妈妈昨晚摘了很多菜,想吃什么吃什
么。”
到中午雨小了苏笑笑也没出去。
第二天风小雨停,第三天太阳出来,苏笑笑领着团团出来透透气,时不时就能看到一辆吉普车或者一个班军人。
苏笑笑前两年没见过这种情况,问出来透气的王素芬:“嫂子,出什么事了?”
王素芬:“前天风太大,住在海边的渔民船被掀翻,有的树倒了,部队派人帮渔民收拾,顺便把路清出来。”
难怪昨天下午问吴双今儿要不要上班,吴双说今儿没人有心思寄信。苏笑笑到路口看到路面上的树枝被军嫂和渔民们陆续捡回家,就问团团:“下午再出来玩儿?”
团团点头:“妈妈,我去双姐家。”
苏笑笑正好可以趁机收拾菜园子:“去吧。”
团团到隔壁,吴双从屋里出来,一手拿着一把细麻绳一手拎着锄头,显然也准备收拾菜园子。
苏笑笑收拾一半就累得直不起腰,庆幸她没有穿到知青文中,否则一个农忙就能累死她。
这几天担心天气骤变,苏笑笑晚上没睡好。今儿台风彻底过去,苏笑笑想早点吃饭早点睡。谁知刚准备和面,张怀民跑回来,身上脚上全是泥。
苏笑笑告诉他炉子上有热水,让他赶紧去洗洗。
张怀民拎着水到院里,看到棚顶上全是砖头,而棚又是挨着墙壁搭的,有墙壁挡着风,不怪没被吹倒。
张怀民很意外,一直生活在城里的苏笑笑竟然知道用砖头压棚顶。
洗好澡又把衣服和鞋洗刷干净,正好吃饭。
热汤面就油焖茄子和小葱炒鸭蛋,张怀民的胃暖暖的,不禁说:“回来对了!”
团团好奇的问:“爸爸,部队不做面条吗?”
张怀民:“部队不做小葱炒鸭蛋。”
“那做什么啊?”
张怀民:“番茄炒鸡蛋。炒一大锅,每人平均分半个鸡蛋,只有这么一小块。”
团团看看爸爸夹的蛋:“这么少啊?爸爸,以后天天回来吃饭,不在部队吃!”
张怀民倒是想,可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爸爸尽量天天回来。团团,有没有想爸爸?”
团团摇头:“爸爸,我们比谁吃得快?”
苏笑笑心说,你可真幼稚。瞥到张怀民挺失落,苏笑笑无语又想笑:“你不在家他习惯了。”
道理他都懂。团团闹着要爸爸,张怀民反而会觉着他不懂事。
张怀民又不由得想起这两天的事。这次台风不严重,几乎没有造成损失,这片海域出一个营就能解决,团长非让他亲自带人救灾。不是张怀民懒,营长等着表现,他过去还有营长什么事。
张怀民怀疑团长希望他识趣主动转业,然后把自己人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