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草莓珍珠蛋糕
双方又针对“云筝资源有限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尽力”、“她对xxx可不是这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无法比较”等话题关键点展开讨论,因为金盏下线了,很多观众都被虐到,所以此时同情金盏的观点更占上风。
有些黑粉笑话凌穗岁自讨苦吃,自己作死。是,权谋和群像是给你好好拍出来了,但剧的红利都被配角上桌吃掉了,一番主演辛苦干了这么久,什么都没捞到。
他们说这些风凉话时,心里是很得意的。还有人在娱乐组开贴放话,自担的剧固然被嘲(还要狡辩都是对家下黑水),但一番的地位非常稳固,《如梦令》的成绩再好,凌穗岁被踢下桌又有什么用?
这话说的,不仅岁丝不乐意,本来在吵架的剧粉也不乐意了。
凌穗岁一直是《如梦令》的主角,剧情也始终以云筝的故事为主线展开,谁说她被踢下桌了?云筝的人气值始终是各项榜单第一名,而且很多剧粉只是不喜欢这个角色,不代表讨厌她啊,难道世界上只剩下这两种极端情感了吗?
再说了,如果要认真分析剧粉们对《如梦令》各个角色的情感,对这些搞政治斗争的人物来说,“支持”这个词明显比“喜爱”更合适。
权谋剧的观众在讨论剧情时,总体上的原则依然是“对事不对人”。即使对某个角色表现出明显倾向,会为其摇旗呐喊,也是基于ta的政治主张,和扮演该角色的演员关系不大。
至于金盏么……金盏角色粉固然觉得云筝对金盏有所亏欠,但她们最恨的还是云筝的政敌。真正的角色粉还不至于主次不分,忘记了谁才是让金盏丧命的凶手。
黑粉这次又搞错了重点,《如梦令》的下沉市场观众只想着看剧,参与这些讨论的意愿很低,舆论风向影响不到他们;
而上浮市场里最能制造声量的那一批人,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吵什么。
很多同行都觉得“吵架”是《如梦令》能维持热度的秘诀,这么说其实也不算错,但不同作品吵架的内核却完全不同。
有些架吵的是情绪,是比谁账号多,看谁更蛮横不讲理,这种一吵起来观众就得跑,没有谁追剧是想内耗自己;
而《如梦令》吵的是稳扎稳打的剧情内容,是言之有物的观点输出,虽然避免不了互联网杠精出没,但整体氛围还是比较阳光向上的。
就算很多都是互联网键政……至少看上去还挺唬人的呀!总比动不动就人身攻击的骂战观感好多了!
细细筛选后,就会发现还是有不少大佬贡献了干货呢。
所以,凌穗岁这次不仅没有“被踢下桌”,反而在很多人眼里又完成了一次飞升。
演员的咖位受很多咖位影响,观众对演员的印象却往往与作品挂钩最深。说真的,凌穗岁拿了那么多视后,也不如一部《如梦令》更能让观众清晰地认识到,比起“明星”,她更是一个优秀的演员。
永远不要低估“好演员”这个评价的滤镜加成,它可以让六分的演技被美化成九分,可以让一个演员拥有超级厚的血量,就算以后扑再多部作品、人气再低迷也依然能保住超高的咖位,地位自动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这才是真正的养老保险——虽然凌穗岁大概率不需要这些,也耻于吃自己的老本。
《如梦令》的收益只在大赚和疯狂大赚的区间,凌穗岁等着听结果就行。
在欧洲工作的间隙,她还关心了丰收传媒其它业务的收入情况。
先是公司艺人,凌穗岁翻看线上名册时,都没想到公司已经有八个签约艺人了,而且有几个人的名字和脸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这也不奇怪,毕竟她不参与公司具体事务的管理,这几个新人也不是走流量路线,不需要公司倾斜太多资源,所以没人会特意告诉她。
童晓曼:“下半年重点给各平台、各影视公司推荐的艺人就是尹乐容。凭借金盏这个角色,她有机会爆成小流量花,下一部就可以演女主角了。”
只要丰收传媒愿意置换点资源,长剧的二番女主,或者精品横屏短剧的一番女主都能争到。
金盏下线的cut,在各平台都有非常高的播放量,她和云筝的cp也一口气登上榜首。而尹乐容本人在各平台的社交账号,也成为了本周明星涨粉量第一名。
从横店的小龙套,摸爬滚打成为如此闪亮的明日之星,粉丝考古还扒出了她以前遭受过的不公平对待,这会已经把美强惨三要素全部拉满了。
凌穗岁点头,当初她们签下尹乐容,就是看中了她的潜力。事实证明,她的眼光很好。
至于别的签约演员,凌穗岁没有投入太多关注。她知道她们有人发展得不错,也有人在走下坡路,她既然不参与管理,那就只听汇报,不做决策。
以赵纤凝为首的那批艺人,都是她看着进步的,她对谁都有感情。但在公司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她选择帮扶某个人,就必定会有另一个人的利益受损,谁又该吃这个亏呢?
“对了——”凌穗岁倒是想起一个特殊的人,“冯荔最近学习成绩怎么样,演戏没耽误她上学吧?”
她差点忘了,公司还有个童星呢。
童晓曼:“放心吧,耽误不了。我们尽量安排她周末和节假日拍戏,少数不得不请假的上学日,我也给她安排了补课,保证她肯定能跟上。”
以冯荔的成长环境,如果她长大后还想当演员,那肯定要走学院派路线的。在不考虑国际生身份的前提下,高考就是必须迈过的坎。
凌穗岁还想让她考进电影学院,名正言顺地加入唐冰和自己这一派,所以她的文化课成绩绝对不能拖后腿。
让凌穗岁有点意外的是,丰收传媒在短剧领域的收入竟然很高。
她很惊讶:“我记得……几年前你不是说暂时退出短剧赛道,原来这么快又重新加入了吗?”
童晓曼给她解释,丰收传媒最早做短剧时,其实做的是竖屏短剧,几分钟一集那种。
后来这个市场太火爆,“一夜暴富”的故事比比皆是。因为入行的人太多,同行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很有互相内卷看谁最敢拍、最没下限的趋势,她那时察觉不对,就果断撤出来了。
当时留在行业里的公司确实赚了一笔快钱,但上面很快出了新规定,对这些公司又是下架作品又是罚款,赚的钱还不够赔的。
短剧市场行情震荡,而童晓曼抓住机会,在行业洗牌中收购了几个破产小公司,以最低的成本扩大短剧制作规模,在市场回温后一跃而上,和几个行业龙头共同抢占先机。
凌穗岁听得很佩服:“不愧是你,童姐。我感觉你的事业之路完全可以拍成大女主剧啊,有这个意向吗?”
“已经拍了。”童晓曼说,“去年的短剧作品收入第三名,编剧就参考了我之前的一段经历。”
而且那部作品,从计划拍摄到上线播出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这还不是行业内最快的速度。
凌穗岁都有点听愣住了,就这个想法落地的速度,如果用来追热点,长剧和电影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啊。
以后这两类影视作品,只能自己制造流行,如果想追逐流行,大概只有死路一条了。
第343章
新成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三月底,众多好莱坞明星齐聚杜比剧院。
作为最佳女主角的热门候选人,凌穗岁在红毯上受到了大量关注。她一出现,为了防止太过热情的粉丝从边界线外冲过来,现场的安保人员数量都增加了不少。
无需直播镜头前的记者说明,光是听现场的欢呼声,大家就知道凌穗岁来了。除了她,还有谁能掀起如此猛烈的热浪?
红毯上的凌穗岁光彩照人,所到之处都是掌声和尖叫,闪光灯和快门声更是没停过。
为了这次活动,香奈儿拿出了压箱底的古董高定。凌穗岁身上穿的裙子来自1988年春夏高定秀,这条裙子的年龄比她本人还大。
这场秀曾被奉为香奈儿时装史上的经典,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凌穗岁穿着白绸缎连衣裙,胸口是山茶花领结,整体搭配还有层叠的珍珠项链和黑蕾丝披肩。
黑白配色永不过时,飘扬的裙摆透着波光粼粼,凌穗岁举手投足间的每个动作,更是完美诠释了香奈儿的复古与优雅。
这条裙子没有夸张的拖尾,也没有层层叠叠的复杂元素,正如同凌穗岁在红毯上给人的感觉那般,优雅从容,干脆利落。
她确实是今晚最热门,也是争议最大的影后候选人。美国观众们对她的狂热喜爱与厌恶成正比例相关,网上赞美她,抨击她的言论随处可见,后者还被黑粉截图下来发在中文互联网,试图给网友们发“所有美国人都讨厌她”的洗脑包,但这些似乎都影响不到凌穗岁的心情。
——当今晚的话题焦点只可能是“凌穗岁拿奖”或“凌穗岁没拿奖”,她就已经是无冕之王了,不是吗?
在和理查德聊天时,她也是这么说的。
内场里,理查德对她的好心态倒是毫不意外。他坚信,像凌穗岁这般内核强大的女人,不会轻易困在别人的看法里。
以他们这行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来看,她真是“天生巨星圣体”——这个梗还是凌穗岁教他用的。
趁着内场直播还没开始,理查德想和凌穗岁多聊一会。虽然他们的座位被安排在一起,但等到直播的阵地从红毯转移到这里,他们绝对能获得多台摄像机时刻怼脸拍的待遇。
“你要和我……炒作,或者合作一下吗?”理查德还特别认真地问她,“你之前怎么说那个词来着?我忘记了。”
凌穗岁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认自己很难用英文准确翻译“麦一下cp”的意思,看来英语水平还是有待提高啊。
不对,这分明是文化壁垒——放在中文语境,也只有部分网友能理解。
今晚她和理查德都是奥斯卡最佳主角的候选者,身为同一部作品的主创,他会问这个也很正常。
毕竟莫妮卡和骑士的cp,在去年可是真·美帝,今年仍然源源不断有新的二创作品产出。
她换个方式解释:“具体的词不重要,就是故意做一些比较亲密的动作,让喜欢角色cp的观众感到满足。但这种事又很刻意,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表演,只是想满足粉丝的愿望。”
理查德若有所思,他问:“那我等会要亲你一下吗?”
凌穗岁:……
她想说倒是不用麦到这种程度,不过也怪她一时忘记了美娱明星的社交分寸。很多在内娱算得上大麦特麦的互动,在好莱坞只是见面礼级别。
“我们正常相处就好。”凌穗岁婉拒了,“倒是散场后可以合拍豆子,我是说titok。”
不过,国内版和海外版可以共创吗?她还没试过呢。
理查德欣然接受这个提议,他还提出了一个要求:
“你可以用长枪捅我吗?就是云筝的那个视频,我想拍这个!”
啊?啊?
凌穗岁震惊了,凌穗岁战术后退。
理查德还在兴奋地说:“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这个动作!你出枪时眼神很凶,动作快准狠,镜头还给你了仰视的角度,不管我第几次刷到都挪不开视线。”
“这段在网上特别火,很多网红都在模仿你,还有个亚裔博主因为学得很像,成为了新的网红。”
凌穗岁知道《如梦令》在海外播得也不错。当初丰收传媒卖网播版权时,天线视频还想把海外的一起打包了,但它这方面的业务做得一般,市占率和网飞、迪兰德+等平台对比起来,都不是一个体量的。
所以,《如梦令》最后还是卖给了网飞。虽然还没播完全集,但从目前的走势来看,这部作品的播放量完全对得起它的价格。
她都有两部全球票房冠军的电影了,再来一部播放量年冠的电视剧,又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呢?
当然,现在才三月,吹年度成绩还太早了,且先看着吧。
理查德刚才说的,正是《如梦令》在北美最出圈的片段。因为这部作品是最近播出,甚至还提高了凌穗岁获得奥斯卡影后的支持率——虽然这只是民间投票,影响不了官方结果。
凌穗岁耸肩:“看来不管在哪里,打戏都是通用的吸睛点。”
语言会有壁垒,打架耍帅没有。
“文戏也很好看啊。”
理查德大概率,或者说肯定就是《如梦令》的剧粉,他先是夸了一大堆,最后问她:“云筝是故意放敌军劫掠国都的吗?这对我很重要,我已经和好几个朋友吵架了。”
凌穗岁挑眉,《如梦令》在海外的播放进度比国内慢,看来理查德刚追到这集。
这个问题在中文互联网已经吵过好几轮了,当时的客观情况是云筝猜到了敌军要分兵,进攻目标分别是能为她供给粮草的基本盘地区,以及没有关卡可守,敌军能长驱直入的国都。
她手中的兵力做不到双线拦截,那只能是两条路都送给对面。
在剧中,云筝做出了“我确实两边都想救,但敌人太狡猾我救不了”的表象,让别人找不到可以攻讦她的理由,但上帝视角的观众知道,在她决定作战计划的那一刻时,国都就已经被她放弃了。
看上去是二选一的电车难题,但这个决定对云筝是很有利的。
守住基本盘,她才能维持自己在军中,乃至整个王朝中的地位。如果她的后勤线断了,朝廷就能轻松卡住她的脖子,到时想替换掉她这个将领,就是轻而易举了。
而且,敌军劫掠国都不会给云筝带来任何损失,反而能让皇帝和官员更清晰地认识到她的重要性。不被打到家门口,不随时面临着性命之忧,这些家伙就不知道禁军有多废物,云筝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或缺。
从不那么忠诚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云筝的某种威胁。她在警告朝廷,再给她找麻烦使绊子,你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当然,以上内容都是观众的推测,云筝从来没有在正片里表达过这些。观众们都是根据她的眼神,引申出一系列想象,又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坚信云筝只是不得已,所以吵得很厉害。
理查德和朋友的争执正是基于此,他完全是用最坏、最阴暗的角度去思考云筝的动机,他甚至还问:“这算不算是云筝给自己留一条投敌的后路?”
上一篇: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