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草莓珍珠蛋糕
“要当真的。”凌穗岁托腮道:“就是因为随口说的,反而可信度更高。”
尴尬么,肯定有一点,但路易斯曝出这件事后,作为被追的星,凌穗岁还是挺风光的。
她不是圣人,虚荣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的……虽说粉丝群体不分高低贵贱,每个岁丝都很重要,但来自同行的认可,大众对此的津津乐道,总会让人产生些额外的喜悦。
时至今日,凌穗岁已经完全接纳了自己不够完美的情绪和反应。她不会再内耗,只需要提醒自己,用理智控制住它,不让它继续蔓延扩散就行了。
好在,这股吃瓜的热情也没有持续很久,毕竟剧组的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大家要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即使家大业大如迪兰德,也很不乐意见到费用超支。
功夫2拍了六个多月,成本已经够高了,有很多打斗画面都靠导演和演员一遍遍地尝试,一次次地重来,在巧妙的运镜和演员的高水准发挥下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要不是功夫1赚了大钱,让整个项目组都在迪兰德影业里挺直腰杆,第二部 哪能这么阔气。匠心打造的背后,是疯狂燃烧的金钱啊!
八月份,凌穗岁也杀青了。
毫不夸张地说,每次她以为拍好莱坞大片已经够辛苦时,下一部作品总能刷新她的认知。不过嘛,如果这种辛苦换来的是荧幕上更好的呈现,那她不介意一次次突破极限。
作为全剧组最后一个离开的演员,凌穗岁抱着工作人员送的花束和导演拥抱。
她和导演说:“后期就全交给您了,希望功夫2也有惊喜降临。”
功夫1和功夫2 是同一位导演,他真的有很多奇思妙想,也非常喜欢在剧组折腾演员。但还是那句话,如果是有意义、有效果的折腾,凌穗岁不怕辛苦,只怕他没灵感。
比如,功夫1把凌穗岁折磨到差点崩溃,连她这么强的体力都快要累瘫的那场打戏,在电影上映后广受好评,也成了诸多自来水们给亲朋好友安利时必定强调的名场面,吸引了很多观众进场。
根据迪兰德的市场分析,这场精彩绝伦的打戏至少给电影带来了百分之十的票房增幅。听比例好像不太多,但换成具体的金额……那大约有十亿rmb了。
别人说她打一场超值钱,凌穗岁却很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
在功夫2拍摄时,导演倒是没再用同样的套路。这次片场拍摄的机器比第一部 多得多,多视角的切换其实也很考验导演的指挥调度能力,毕竟这么大的工程需要整个团队完成,不是他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咔咔剪。
导演笑着说:“你放心吧,我早就有计划了,我们明年见。”
这里的明年,指的可不是剧宣,而是新电影的拍摄。
凌穗岁听说名字已经定下了,好像叫什么《魔法优等生》。看来东方有隐世门派,西方也有魔法学院,都是可以继续延伸展开的故事背景呢。
这部电影的剧本还没写完,只有大纲。凌穗岁了解的不多,现在也只知道她和主角前期不对付,中后期慢慢破冰,在结尾勉强成为朋友。
至于为什么是勉强……当然是因为后面还有好几部电影,总得多留点发展空间嘛。
凌穗岁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她和柏莎初见面就对彼此很有好感,明年却要合作互相看不顺眼的关系,想想都觉得好玩。
“明年见。”她说。
导演:“期待你的作品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取得好成绩。如果有好消息,请第一时间分享给我,我会为你骄傲。”
“当然。”凌穗岁回道,“希望有这个机会。”
她主演的电影《易如反掌》已经确定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公布名单时,内娱倒是没有太大的动静。
欧三入围,对凌穗岁来说不是家常便饭么?只是入围的实绩,已经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了。
要不是还有“集齐欧三”这个噱头在,连营销号都不会赶在第一时间发这个。大家都想着,等她和她的作品这次拿个奖回来,再恭喜她也不迟。
如果没拿奖……虽然大家还没考虑到这个,但在岁丝们试探性的先踩踩,以防被捧杀得出的结果来看,凌穗岁的血条相当厚,就算是陪跑也不会给她的声望带来什么打击,顶多是黑粉会狂欢罢了。
这就让岁丝们相当惊喜,反正以她们的体量,只要粉黑对冲一波,后者压根就不算什么。凌穗岁努力这么多年,观众终于明白她的不容易了!
这大概和她去年拿下了奥斯卡奖有很大关系,专业性和艺术性暂且不论,在大众影响力层面,谁都没法否认奥斯卡就是真正的“世一奖”。
所以,此次威尼斯电影节之行,凌穗岁倒是能放松一些,不用顶着那么大的压力了。
第380章
玉米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因为功夫2杀青和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的时间没隔几天,凌穗岁考虑过后,还是决定先留在美国,到时候直接飞去意大利。
这样比较近,她也不用坐两次长距离航班了。即使是头等舱,坐飞机也很累啊。
就这几天空闲,还有很多通告见缝插针地找她。
凌穗岁当然让经纪人全都婉拒了,她这次要带作品参加的是“主竞赛单元”。就算结果对她的事业发展影响不大,但等待结果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够紧张刺激了,还是让她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吧。
她在水疗酒店躺着时,还听辛克莱导演分享了不少这届戛纳的瓜。
“那八个评委都不咋样。”作为评审团主席,辛克莱毫不犹豫地扫射开炮,“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真是差到家了,我真想建议他们把眼睛捐掉!”
凌穗岁就问:“你最满意的作品被他们否定了吗?”
“刚开始是这样。但在我的据理力争下,他们终于舍得倒出脑子里的水分,忽略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看到真正的明珠。”
凌穗岁自动翻译,这是吵架吵赢了的意思。
不过,辛克莱又话锋一转:
“这么轻易就改变了看法,我觉得他们不是真的懂了,而是毫无主见,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好评委呢,所以我说你没来真是太可惜了。”
凌穗岁:……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她没去其实是逃过一劫吧……
她知道辛克莱这人很公正,在评奖过程中不会受任何人情关系影响——这是他性格的主观因素,也有他人缘实在一般,对谁不需要讲人情的客观因素。
上面的玩笑归玩笑,凌穗岁还是能理解他的真实想法。
他希望别人同意他的决定,但又希望这份认可是源于作品本身,而不是对他个人。如果评委们只是因为吵不过他才愿意让步,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辛克莱哼了声:“在我的带领下,这届戛纳的风气还算好,你不知道柏林电影节那边有多荒唐!”
“柏林的评审团主席,想把最佳影片和最佳演员都颁给他的女朋友和她主演的作品,即使被其他人反对,也只是退了一步,改成最佳演员和评审团大奖,哼!”
凌穗岁想了想,倒是说:“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评审团主席和主演的特殊关系,但我看了这部电影,它值得评审团大奖。”
“是值得,但不是非它不可,也不是最佳选项,不是么?”辛克莱很会抓这其中的差别。
凌穗岁如实说:“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我的接受程度就是值得。即使我当了评审,我也会抱着这样的态度和其他评审讨论。”
如果辛克莱觉得她是“乾坤独断”型评审,那他想错了,她不会把自己的喜好凌驾于客观标准之上。
虽然电影圈也没有绝对的客观,但好片和烂片的分界线,对业内人士来说还是比较清晰的。
辛克莱抱怨了几句凌穗岁竟然不和他站在统一战线,但他还在说话,完全没有挂电话的意思,就已经能证明他并不为此生气了。
凌穗岁有时候也是服了这位老家伙,你夸他,他会说你谄媚逢迎,你怼他几句,他反而更愿意心平气和地交流。
凌穗岁只能总结为,艺术家的脾气都很怪。
戛纳和柏林都聊到了,即将开幕的威尼斯电影节肯定也在他们的讨论范围内。
辛克莱:“你运气不错,这届的评审团主席还算有点品位,而且她是个好人。”
能被辛克莱认定为“好人”?凌穗岁顿时肃然起敬。
她之前对评审团名单并没多关注,因为不管成员是谁,都不是她可以改变的事情。她又不打算抱着某种目的去社交,反而应该主动避嫌。
现在听到辛克莱这么说,凌穗岁就来兴趣了。她上网搜索了点资料,发现这位女导演是从演员转型的。无论是主演还是编导,她的作品没少收割欧三的奖项。
这一排数下来,还真是相当壮观。
凌穗岁正打算从列表里挑一部最近的已经上线流媒体的电影来看,又听到辛克莱说,华国内地有一档演技综艺给他发了邀请。
这档综艺的定位非常国际化,不仅请他和其他几位国外导演、演员当导师,连选手也是从全世界找。
他们不仅给他发了邀请,还想让他介绍些选手。国际明星就算了,他们想要那种演技比较好,但在本国比较冷门,混得比较一般的演员。
凌穗岁一听就懂了,这不就是想要复制某爆款音综的套路吗?
再问问是哪个平台……玉米视频,不愧是你。
辛克莱还问:“我听说他们还准备邀请你,你会去吗?”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联系过我的团队。”凌穗岁是这么回答的,“但我和经纪人说过,演技综艺直接拒绝,不用考虑,更不用告诉我。”
尤其是玉米视频的,那更是绝不可能。
在很久很久以前,当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时,就被玉米视频的演技综艺创过一次。现在玉米视频的日活都不如短视频平台高,凌穗岁就更不相信他们会认真做节目,而不是想尽办法搞流量了。
凌穗岁听出了辛克莱的摇摆,以他的性格,会在这种事情上犹豫只有一种可能性。
她问:“他们给你很多出场费吗?”
辛克莱:“……是的,很多。”
凌穗岁的话在嘴边过了好几圈,才把“这可能也包括精神损失费”之类的心声咽下去。
毕竟这节目还没拍,她现在就下定义不好。要是真不好,她怎么骂都行,但还没拍的时候,这些话就不适合提前说。
她想了想:“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形容的……但你应该知道真人秀的通病,就是现实情况和镜头前的正片可能是两个世界。观众能看到什么,取决于节目组想让观众看到什么。”
没错,这还真不是内娱独有的毛病,全世界的真人秀都这样,而且参与人数越多,节目组的心思就越明显。身为导演,辛克莱应该更清楚剪辑拥有怎样的神奇能力。
如果辛克莱想赚这笔出场费,凌穗岁肯定不会拦着他,毕竟这节目又不会因为辛克莱不去而停办,这钱给谁赚不是赚呢。
但如果他真的相信演技综艺有他们描述的那么公平公正,那凌穗岁都不敢想象,脾气超倔的辛克莱会给玉米视频搞出多少事情。
……不得了,忽然有点想看是怎么回事?
凌穗岁赶紧将这个念头甩出脑袋,辛克莱听完她的话,也表示自己会谨慎考虑。
他本来可以直接拒绝,但玉米给得实在太多了。
凌穗岁空闲时还问过张玟,确实有辛克莱说的那档综艺,出场费也确实很令人心动。
但她不缺钱,所以也只是一瞬间的心动,很快又被“绝不会掉进同一个坑里”的理智压制住了。
让凌穗岁没想到的是,她会在短时间内又听到这档综艺的名字。
上次辛克莱只是问她的意见,陈越宁则是邀请她一起去。
凌穗岁沉默片刻:“你收了他们多少钱?有好处费的话,去不去另说,我九你一先把钱分了。”
陈越宁:“……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你听我说嘛。”
别的演技类节目,都会买很多版权去翻拍知名作品,无论效果如何,都能借用原ip的影响力,吸引到一定关注度。
但这档名叫《我是演员》的节目,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没买任何版权,而是把演员的即兴发挥和编排创作能力作为卖点。
第一赛段是导师选人,第二赛段是舞台表演,第三赛段就是短片制作了。
《我是演员》的导师候选有导演,也有演员,这两种身份并不冲突,而是合作关系,即两位导师共同带领一支队伍。
看得出来,这节目不光要考选手,还要让导师也跟着卷起来。
上一篇: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